诗歌朗诵评语指点

时间:2022-03-08 15:21:26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关于诗歌朗诵评语指点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评语吧,评语能够使被评价对象思想上产生与形成自觉地按目标的要求和步骤前进的意识。写起评语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诗歌朗诵评语指点,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诗歌朗诵评语指点

  诗歌朗诵评语指点1

  1、语言表达: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 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 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2、态势神情: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 地表达朗诵内容何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不 矫揉造作,夸张别扭。

  3、仪表形象: 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 亲切。

  4、朗诵效果: 朗诵有感染力,使人在优美的声音中得到美的享受,具有鼓 舞性、激励性、感召力。能拉近与听者的情感距离,充分调 动听众的情绪,能够使听众产生感情共鸣。

  1、朗诵者字音准确,节奏清晰,停顿适中,注意轻重缓急。

  3、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处理得很好

  4、声音非常浑厚,发音清晰,感觉气势恢弘,节奏轻快,速 度适中。

  5、声音很有磁性,朗诵节奏非常清晰,富有气势

  6 诗歌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7、台风很好,精神饱满,姿态大方得体,上得台来镇定自若, 没有出现怯场的现象8、朗诵者的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语气、语调、节奏、感 情的把握较为准确,表情的变化和诗歌内容的涵义相吻合, 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9、对诗歌散文所表达的感情不是很理解,表情平淡、表达做 作;节奏或过快或过慢

  10、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应有抑有扬,张弛有度, 千回百转,体现出韵律之美。

  11、好的台风:选手的嘴角要带有笑意,因为笑能提升情绪, 眼睛要注视舞台正前方,眼神要随着诗词的意境而变化,手 势和动作要自然流畅。

  12、能够融入诗歌的意境内容中,尽情呈现诗的生命力。

  13、声调和语音和谐,感情更能投入诗的内容和意境中,尽 显诗的生命力,因为朗诵诗歌是用声音将诗的文字再创作。

  14、肢体语言应适可而止,避免机械化或娇柔造作。

  15、肢体语言中,脸部表情亦很重要

  16、朗诵诗歌酷似演绎一首歌曲,朗诵之前必须先定好基调: 是低沉、是高吭、是雄浑、是抒情、是哀怨、是兴奋、是愤 怒、是温柔抑或是感叹的语调;同时必须定好节奏和速度: 是缓慢、是由缓而急、是板快、是铿锵有力还是迂回激荡

  17、 脸部表情必须准确地配合诗句的需求,不要在表达心 酸时脸部却展现微笑;表达温柔时脸部却展现刚毅的神色。 学生朗诵诗歌时,感情不够投入,神态、肢体语言或眼神让 人觉得矫揉造作。

  诗歌朗诵评语指点2

  《观沧海》

  师: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我知道,他是一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位大英雄,而且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并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我们现在开始一起学习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谁知道的信息最多。

  (学生读书三遍。)

  生:我从诗句知道这首诗写了如下内容:碣石、沧海、山岛、树木、花草

  生:不是花草,而是百草。还有秋风、洪波、太阳和月亮、银河。

  生:老师,我认为还有歌,好像曹操在唱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曹操是什么时候看沧海,是白天还是夜晚?

  生:肯定是白天,哪有漆黑晚上去看大海的事?

  生:不对,是白天和晚上都看过,因为诗中说日月之行,就表明两个时候都去过。

  师:看来曹操真是一个诗人,很有雅兴的。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暂且不评价。我还有疑问:太阳和月亮是从哪里出来的呢?银河又从哪里出来的呢?

  (学生沉默。)

  生不太清楚

  师:假如诗中有答案,你能找出来吗?

  生:(读课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和银河都是从沧海中来。

  师:同学们,你们对宇宙有了解吗?日月和银河都是从地球的沧海中出来的吗?

  生:不是的,诗中说沧海能装下日月和银河,是错误的。老师,您说曹操是一位诗人,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师:是的,诗人连常识也不知道,是有些名不副实吧!不过,我们知道有一句熟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你们思考一下。

  生:是宽宏大量的意思,就是不怕别人说闲话。

  师:这句熟语中,把宰相肚比作了什么?

  生:我想宰相肚可能比作江河湖海,因为只有江河海洋里才能行船。

  师:既然能用江河湖海来比喻人博大胸怀,那么,涛中是用什么来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的?

  生:日月和银河。

  生:不对,应该是沧海,因为诗中不是说日月银河出自于沧海吗?既然沧海能吞吐日月银河,沧海就比日月银河大,所以,诗中用沧海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

  师:看来,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争辩白天与夜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四句诗根本不是诗人眼前的景物,那又是什么呢?

  生:是诗人的感觉。

  生:是诗人的想像。

  师:分析不错,哪些又是诗人所见到的实在景物呢?请渎课文。

  生:(齐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这首诗既有实景也有虚境,虚实结合。全首诗条理清晰,一日了然。读到这个时候,我们也解决了最后两句诗的问题。

  生:因为课文上有说明,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师:请同学们读背这首诗。

  (点评:这首诗不太难,就要求教师用最经济的手段传达最丰富的内容;,就这首诗来看,教学目的明确,探究问题深刻,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在这一堂课中,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理出总问题,这既疏通了诗的疑难点,也抓住了主线,产生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钱塘湖春行》

  师: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让人醉心于西湖美丽的景色,心向往之,去领略一番她的神韵。现在,请同学们读《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写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色?

  (学生大声朗读诗。)

  生:春天,而且是初春。

  师:我们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生:水面初平,初春的雨水还不大。

  生: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朝阳的树枝上。

  生:啄春泥,燕子才回来筑巢。

  生:没马蹄,草还没有长深。

  师:下面,我们听录音读,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

  师:我们听出春天的什么景色?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出小孩子欢快的叫跑声,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到了湖面上划船戏水的`喧闹声。那时候的船应该是木制的,船上应是一对对情人在谈恋爱。

  (笑。)

  师:想像丰富,不过那时的人们还不能如现在这样自由。还能够听出什么来?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与三两个好朋友,迎着风在湖堤上欣赏湖光山色,好不惬意。

  生:我听出几个小燕子在树上争食,老师,您听,燕妈妈还在轻声地说:孩子们,小声点,别急嘛。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春天的花的香气进了教室。

  (笑。)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像,又切实际,同学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很强啊!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

  生:有绿和白。

  生: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所以也是色彩。

  生:冰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师:愿你们用美丽的画笔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春天吧!我们接下来,看多媒体画面,请先用口头表达,然后用笔去写。

  (略。)

  师:七言律诗从音节上划,形成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的节奏。请同学们划一下这首诗的音节。(学生听录音,再由一学生范读,学生竞背。)

  (点评:这节课从听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其实,这个听字,不仅仅是听觉方面的活动,而且是心灵感官的互动。这个听是回忆的过程,是叙述的过程,是想像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想诗的过程。这节课从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写作能力。最后出现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先看画面说,说出画面的诗情来;然后写,写出画面的诗味来。 )

  《天净沙》

  师:下面我们开始学一首散曲。请同学们先读曲。看谁能够在3分钟之内把这首散曲背下来。

  (学生读书5分钟后检查背诵。)

  师:同学们3分钟就能把这首散曲背下来,说明这首28字的小令易于吟诵。你能说说对这首小令的感受吗?

  (学生读书,分组讨论。)

  生:从题目就能感受到一种悲戚的景象,秋天百草凋谢,万物肃杀,毫无生机,这是秋的意思;思呢?不外乎有相思、愁思、哀思、思念、思乡、思亲等意思。

  生:这首小令表现的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因为曲中有一句说:断肠人在天涯。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凄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温馨:小桥、流水、人家。

  生:凄苦中有暖意,悲愁中有喜悦,清冷中有温馨。

  生:老师,我认为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其实是那流浪天涯的断肠人所幻想的情与景。

  师:想像奇异,不同凡响。

  生:那不应该是想像的虚景,我们可以叙述他的情感流程: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归巢了。旁边,小桥流水的稀疏村舍,已是炊烟袅袅。骑着瘦马的游子还在荒凉的古道上,疲惫地走啊走。唉,夕阳西下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愁肠寸断啊。

  师:同学们,展开你的想像,构思一段游子思乡的情景,作为课外作业。我们学完这五首诗歌,我想通过对对联的形式考考大家,请你们作好准备,明天进行。

  (点评:因为《天净沙·秋思》仅28字,短小精悍,所以采取了先背再品的教法。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品析也很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能感觉出诗句两种不同的物象,再体会出其中的意象。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发现、探究。)

【关于诗歌朗诵评语指点】相关文章:

职称英语考试技巧指点详解02-10

开题报告导师的评语02-10

传统节日作文评语集锦02-10

关于职场“十不要”02-10

关于品牌开题报告02-10

关于开学的句子02-10

关于小年的句子02-10

关于祝福祖国的话02-10

关于美德的句子02-10

关于缘分唯美句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