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考英语备考指导
在距离中考这样短的时间里,怎样使英语学习能有质的飞跃,英语特级教师、实验中学英语课备课组长孙新认为,同学们在合理制订并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时,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勤记单词、词组、句型和要点,并针对弱项进行重点训练。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中考英语备考指导!
中考英语备考指导
两考合一难度降低
今年中考英语学科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两考合一”的问题。这是所有学科共有的问题。“两考合一”意味着中考试卷既有水平测试的功能,又有选拔的功能。有的老师说,这样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要求会高一些。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两考合一”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学生是有利的。第二,是英语学科特有的问题,即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使用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有统编、牛津、新世纪三套教材(新世纪教材今年有第一届的毕业生)。
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来衡量或评价使用不同版本英语教材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呢?对于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我认为命题老师肯定会仔细考虑,不会让使用任何一套教材的学生吃亏。
历年中考英语试卷都体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的特点,我认为今年中考英语试卷也会有一些变化,也会一如继往地侧重能力的考查,但今年的难度不会超过去年。
考纲: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
认为如果时间允许,学统编教材的同学可以通读一遍牛津或新世纪教材,了解一下两套教材的词汇、语言点、语法项目,还可以把其中的语篇作为泛读材料,帮助扩大词汇量,掌握重要的语言点。学习牛津或新世纪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把统编教材中的语篇当作阅读材料,还可以把统编教材里的语法练习、句型转换练习作为补充学习资料。不同的教材可以互补。
但是,如果没有时间,我建议同学们将所学教材的词汇、词组、语言点、句型、语法内容、语言功能等,完全地、熟练地掌握好,还要尽早地进行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样做会有效地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另外,每个同学都有一本英语学科的基本教学要求,也有许多老师叫它考纲。尽管这只是目前过渡阶段的一本小册子,但它是指导初三学生英语总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我建议同学们要用好这本书,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一本单纯的词汇手册。《基本要求》系统地、具体地、全面地列出了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以及必须掌握的词汇和词组。同学们可以逐项对照考纲列出的内容,经常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如果同学们能全面掌握教材和考纲上的要求,相信你的英语水平将提高到较高的层次。
好好学习新教材知识点
认为过早开始总复习是不合适的,因为初三下学期各版本教材都还有一些新课要教,而且,这些新课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像统编教材就有好几篇课文,以及两个重要的语法项目被动语态和过去将来时。同学们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新课,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培养自己的语言技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新课的学习上。毕竟教材比起有些胡编乱造的教辅书要高明得多。记住,教材是“主食”,而教辅书只不过是辅助的。
不要去钻研难题、偏题,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超过现行教材程度的内容。不要急于做中考模拟试卷,等到新课教完,开始第一、第二轮复习的时候,会有时间做这一类练习的。
当然,如果同学们学有余力,可以根据考纲做些补缺补漏的工作,也可以作一些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还可以作些单项的练习。这样可以“温故而知新”。与此同时,要尽早开展听说训练,适当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坚持写话的训练。这些语言能力的训练倒是宜早不宜迟的。
语言能力的训练宜早不宜迟
语言能力的训练应该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同时进行,那就是为什么我说能力训练宜早不宜迟。但是,有的同学只知道做题目,懒于开口,疏于训练,简直是英语“哑巴”。初三年级的同学比起刚入门的同学,有了更多的语言知识,有利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现在重视能力培养还来得及!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没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怎能跟别人交际?
近几年中考英语中,考能力的题目分值逐年递增,这也是一种导向,说明了听说读写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突击一下就能奏效的。表达和接受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不断积累。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尽早进行能力训练。
熟练掌握1678个单词354个词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最基础的,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只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提高听说读写的水平,才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我们知道,无论哪一种教材,其所涵盖的英语语言知识、句型、语法项目都是差不多的,但词汇量的差别却比较大。同学们必须正视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作一些补救。
好在相关教育部门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初三上学期就下达了不同教材的补充词汇。而且,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也已经列出了必须熟练掌握的1678个单词和354个词组。有了范围,事情就好办了。
这里我特别提醒同学们,首先,一定要把所学教材的单词词组掌握好。另外,对于自己所学教材里没有的单词、词组,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一定要把单词放到句子里去记,做到词不离句;要经常大声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些句子,这样,单词就容易记住。
还有,每年中考阅读材料中有3%的生词是不注释的,这就要求同学们不断扩大词汇量。词汇量的扩大要靠平时的积累。同学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可以准备一本便于携带的小本子,把学到的,或在阅读中碰到的生词、词组、好词好句作一些摘录。利用零星的时间,经常看看,背背,与遗忘作斗争。在背单词的时候,可以耳听,嘴读,眼看,手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一起活动,这样也能帮助记忆。一个单词经多次重复,就不大会忘记了。
重视听说训练
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多开口。听说的训练是有声的语言训练,能帮助记忆,有利于语言的掌握、语言感觉的产生和强化。初中阶段说的要求也是不低的,即:能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学会提问,学会复述,学会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用英语进行初步的交际。
中考试卷里也有涉及对说的能力的考查。比如,听力题第二小题的应答句,还有补全对话。中考不口试,不说明以后也没口试。进了高中,同学们还要继续学英语,口语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高考目前也有英语口试(不计入总分)。因此,说的能力考查是无法避免的,说的训练更是不能或缺的。
听力成绩老提不高说明你练得太少。初中阶段英语的视听量应不少于90个小时。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应该是练会的。听和说的能力互相关联,练听力离不开练说的能力,听说训练多多益善。同学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多听多说。
抓住一切机会意味着不但课内要练,课外也要练。上课的时候,要仔细听懂老师说的课堂用语,以及老师的英语讲解;在其他同学说英语的时候,你也要仔细听;还应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听说训练活动。课外的天地更广阔,你可以通过广播、电视、音带、录像、原版电影练习听说,还可以与老师、同学、外国朋友用英语交谈。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当然,听力的提高还依赖你的词汇量和你是否能正确朗读单词、句子,以及你对语言的掌握程度。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听的技巧。在做听力题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精神放松,不要紧张。尽快适应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和讲话的速度。
●学会预测,抓紧时间看题目。
听力的第一大题,是听句选图。在录音放读题干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图片浏览一下,预测句子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抓句中的关键词。
●区别发音相近的词,仔细核对。
●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作些简单的记录,如,人名、地名、时间等,可以帮助记忆,便于核对。
多阅读对英语学习有帮助
随着课改的深入,中考阅读部分不仅分值逐年增加,而且语篇的长度难度也逐年增加,再加上两篇完型填空,这一部分的分值就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强。再加上中考的语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大的词汇量,广阔的阅读面,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快的阅读速度。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我认为补充阅读,多读课外读物是最好的途径。阅读训练是一种综合技能的训练。在阅读过程中,你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理解别人书面表达的意思,同时,你也在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巩固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理解能力。将阅读材料不断地内化成自己的积累,你会受益匪浅。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量应达到16万词左右。读过5万词的学生与读过16万词的学生,在语言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的速度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阅读量,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学生来讲,不一定能取得同样的效果。但是,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讲,不同的阅读总量肯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新的课程标准刚性地强调了阅读的量的缘故。
中考英语备考要点
一、错题收集
初三学生考试较多,基本每月都有考试,平时还会有单元测试。学生在复习阶段,可以把每次考试中的错题摘录到笔记本上,以便总结归纳。对于这些错题,要知道正确答案,找到错误原因,并经常拿出来翻看,反复记忆以免再犯同类错误。
二、真题训练
1、听力:训练听力时,要懂得预测,多利用尤其一些零碎时间,可以放一些英语歌曲或者听力题,以便培养自己的英语感觉。
2、单选:着重掌握语法、词法及句法;分析句子结构、动词的搭配;注意不同语境中动词时态、语态的运用,例如做题时可以在题目上划出关键词,如带ing,ed的一些单词,帮助自己理解。
3、完形: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阅读:注重五种能力的考查,即细节理解、词义猜测、图表理解、归纳主旨和推理判断。要紧扣原文,不可凭空想象。做题时可以先看题目,划起关键词再看文章,这样就能容易锁定答案的在原文的位置。
5、作文:记好老师上课说的好词好句,多在写作的时候运用。课外时间可以多看一些英语素材,例如时事,名句,和自己喜欢的专题如旅游英语等,让自己身边时刻有好的英语氛围。
6、单词:单词当然很重要啦,对着书本背单词这样的方法实在太枯燥了。你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有趣的英语学习软件,在这我推荐一下能飞学习软件。你可以轻松地通过动画形式,人性化设计的听写单词形式中记到很多单词。当然要懂得去举一反三地使用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