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

时间:2018-01-14 12:00:08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

  凝固的意思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1

  第一次看到《父亲》这幅油画,是在小学的美术书上,因自己出身农民家庭,所以第一眼看到它它就使我产生了共鸣,只是觉得这幅画的原型就是自己的父亲。再次接触到这幅画,是在大二的美学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并讲解了这幅画的有关知识,才使我对这幅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学艺术课上,我与这幅画再次重逢,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查阅资料,对这幅画有了较深的认识。

  作者罗中立,四川美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院长。

  《父亲》这幅画有2米多高,宽近2米。画面内容是一位端着半碗水、耳根夹着一支笔的老农头像,背景是一片金黄。这幅画现存在中国美术馆。

  有人给农民的修饰词是“脏”、“苦”、“没文化”……同样,从这幅画中也体现了这些特征,可是,看过这幅画后,不会觉得他们脏,只会让人陷入沉思。这幅画只是一个历史的瞬间,却包含了太多太厚重、太深沉的东西,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件艺术品,更是艺术品背后的深意。

  从作品表面就可以感觉到作者是用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态度、深沉的感情和精致的技法来创作的。从古铜色的脸、深沟似的皱纹、干裂的嘴唇、虬枝似的手、深沉的双眼、破旧的茶碗、浑浊的水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贫苦农民的形象,给人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但农民身后的一片金黄又为灰色单调的画面增添了亮度和活力。那么,就从悲剧性的震撼力和希望的活力两方面浅析一下这幅画。

  一、悲剧性的震撼力。

  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代表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古铜色的脸上爬满深深的皱纹,干裂的嘴唇正等着虬枝般的手上那个破旧茶碗里的浑浊的水的滋润,给人一种疲惫和贫苦的感觉。罗中立先生成功地用一幅画一个农民头像画出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和成千上万个农民的辛苦。

  苦,是农民最深的体会,他们没有办法用“脑力”去养家糊口,只能靠力气吃饭。如果地理环境好的话,生活还算顺畅,可是如果条件恶劣,那就是苦上加苦了。这位农民“父亲”他用现身说法不说只言片语却告诉了我们他生活的地方条件很苦,缺水,要不他怎么会喝那么浑浊的水呢。

  中国农民历来就苦,就默默无闻。他们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而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被画得如此巨大,并被堂堂正正地摆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的大厅中展出时,它不再普通,这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第一次这么荣耀、这么张扬地走上艺术舞台,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要知道,在此之前(81年以前),只有描绘领袖人物时才会使用这种方法并悬挂在如此显赫的位置。作品中的这位农民“父亲”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的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就像《父亲》。

  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和生产模式让农民们的生存方式基本定型——付出最多、最苦、最累、吃穿住最差、最烂、最落后。他们很少抗争,只是想着怎样用苦力换来更多的财富。逆来顺受地面对一切既定的、人为地苦难。有人曾比喻:“中国的农民就像更牛,而生活就像长鞭鞭笞着牛,即使耕头再深,他还得一步一步往前走。”农民的生活苦,命运悲,在罗中立的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将两者更好地融入一幅农民画像中,产生了巨大的悲剧震撼力。

  二、充满活力的希望。

  罗中立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位贫苦的农民形象。如果作者单就这一主题的话,那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就不会如此巨大,它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声誉。可贵就贵在作者在成功刻画出农民的贫苦后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在悲苦中点缀了亮色,渲染了希望——农民眼中的期盼和他身后的那一望无际的金黄。

  艺术作品不仅满足人的感官需要,而且要给人一种精神慰藉或生命启迪。作者罗中立更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如果整幅画只有一个农民半身像在那儿向人们展示愁苦,那么这幅画除了引起观者的同情、对作者技艺的称赞之外或许就没什么了,然而作者的点睛之笔用得妙。农民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眼中仍旧怀有对生活的希望,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身后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象征着庄家的丰收和祖国的大好形势。这两处,就让整幅画悲苦中又蕴含着希望,凝固中充满着活力。让观者同情而又不抱怨,伤感而又不失望。

  《父亲》这幅油画,无疑是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一座里程碑。它给我的感受最深,震撼最大。它还有许多的深层意蕴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学习。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2

  荷坊,一如中国版图上许多的`小村落,在很多地图上根本不可能有它们的名字,因为它实在太渺小了。荷坊实在难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就连当地很多人都不曾到过这里,不曾听说过这个地方。它只是中国千百万乡村中一个小小的自然村,目前在这里常年居住的不过三四户人家,村里的人大都外出谋生或者搬迁到交通更方便的处所建房。

  但荷坊于我却是刻骨铭心的,尽管我不曾在那里成长,也不是在那里出生,但中国传统的籍贯制度,将我的姓名深深地打上这一烙印。在以往填写籍贯时,我常被问及关于籍贯的一些事情,解释说明我为什么与这个看似一丁点儿也不相干的小村子会有这么深刻的关联。

  我的曾曾祖或者更早确实在这里生活过,但我的祖父却带着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回来了,祖父在这个他的祖先居住过的小村里,得到了族人的帮扶,辛苦几年后才有了自己的3间瓦房和几亩薄田,还饶有兴致地在自己新置办房子的粉墙上挥毫写下了积善、王宅生产顺利等字。富有经营和前瞻思想的祖父把只有七八岁的儿子送到县城的一户文化人家里学习,希望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体面人。我的父亲却因此走出了荷坊,但父亲的母亲我的祖母却一直生活在这个小村里,一直用松光照明,一直使用饭甑蒸饭,冬天一直用火笼取暖......

  故土难忘,每个人都有生长养育之所,那里有父母的叮咛,那里有童年的游戏。虽然,我只是在那些年我的祖母在世的时候,放寒暑假时回去陪伴老人待了几天,但叔婶、姑婆对我的热情迎送却使我三十几年都不能忘怀。其实,我与邻人的儿子学会了上山打柴、采菇,下河摸蟹、游泳,醉饮了乡村老酒,还在一年夏季尝到了族叔射杀的虎肉......

  那时,回一趟荷坊老家确实不易,每次都要做充足的准备,五六十里公路的距离往往要花两天的时间才能抵达,现在看来真是很难理解,但在那时却是很正常的事情。每次我都得带上生活用品毛巾、牙刷,还有防蚊的清凉油等,乡村的生活条件实在太艰苦,那里的蚊虫至今还让我恐惧。我被蚊虫叮咬后,奇痒难挡,往往要好几周才能痊愈。但荷 坊山高林密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再也没见过那么高大茂密的林子,再也难觅如此苍老的大树。

  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所以我回去荷坊的次数相对是最多的。因此,对于乡村的生活渐渐有了深入接触,对家族的一些事情有了初步了解。在荷坊村,王姓人口不过十来户,是闽王审知的后裔。唐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3人随王绪义军南下,由河南光州途经江西赣州入闽,带来庞大的王氏族人,世称他们为闽王氏。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的第七子王延升迁居清流县黄满溪白石窟(沙芜洞口),后又迁居清流余朋、芹溪,其后裔分迁攀龙寨、雾露坑、荷坊、嵩口上坪等地。二十七世崇德(字伟子)从余朋东山下迁居荷坊。自闽王审知始,黄满溪王姓一族在清流已繁衍50代。

  现在看来,荷坊不过是审知后人不断迁徙的暂栖之所,虽然这一停就是好几百年。荷坊的山水养育我了的祖辈们,和谐相处。从前的荷坊可是树大林密,野兽出没的地方啊。也许是人们向自然索取的太多了,突然间荷坊村竟然不适合人居了,竟然到了要整体搬迁的地步!

  荷坊村底下埋藏着丰富的铅锌矿,多年来,一家采矿企业不停地在地底下挖掘,导致村里的大量农田塌陷,村民与企业主多次发生冲突,县里、乡里多次进行了调停。我想总有一天,这村是不能住人了。前些天,乡里通知我回去丈量房子,说是要整体搬迁,并说会给一些补偿,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荷坊从此将不复存在。

  我想,是否是因为一些人的太过贪婪,才导致了这场突变,那点补偿算得了什么?祖辈们九泉之下有知,会作何想?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如荷坊一样命运的乡村出现吗?看来,荷坊只能永存于我的记忆中了。

【凝固的历史作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1.写历史老师的作文

2.历史读书笔记怎么写

3.写历史人物作文

4.比赛作文怎么写

5.冬天的作文怎么写

6.小作文怎么写

7.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8.凝固型酸奶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