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通用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1
1、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应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性能完好。
4、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过期。
6、抢救室使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最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药品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10、重大抢救病历抢救结束后进行总结。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2
1、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清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2、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病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3、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4、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6、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7、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8、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9、遇传染病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转到传染病医院,并按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汇报,不能遗漏;遇为T≥38.0°C、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预检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0、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员按院规上报院总值班。
11、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12、遇外宾、港澳台同胞就诊,按上级相关规定做好预检接诊工作。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3
1、医护人员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各种危重病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3、选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中心工作,进修、实习生不得单独值班。
4、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流程及技术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治。
5、对急诊患者要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救治。
6、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登记患者一般社会情况、来院准确时间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诊查患者。
7、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就地抢救,如遇困难,立即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协助抢救,做好抢救记录,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8、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由医师书写病历,开出医嘱,护士负责治疗。
9、各类抢救药品、器材完备,专人管理,放置在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做好消毒和维护工作,及时补充更新,保证抢救需要。
10、遇批量患者救治时,须立即报请科主任、医务科和院领导亲自指挥,涉及民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1、遇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上报。
12、确保医院固定急救电话通畅,接到出诊电话后10分钟内出诊,急救车装备齐全、完好、适用,及时做好出诊记录。
13、认真填写值班日志、交班报告,做好交接班。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4
1、急诊科护士实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接待就诊急诊患者的接诊、分诊工作。
2、向患者及陪同人员发放“患者须知",介绍环境,交代注意事项及就诊程序。
3、接诊护士应根据急诊工作程序及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尽快安排患者就诊。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各项治疗护理在病历、治疗单上做相应的记录。
5、经常巡视观察患者,加强护患沟通,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6、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
7、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按医嘱及时正确进行各种治疗。
8、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准备各种抢救仪器并参加抢救工作。需急救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9、遇有不明身份患者,在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询问患者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联系其家人或朋友。
10、对神志不清且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通知保卫部门、接诊护士、医生和保卫人员共同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随身物品所提供的信息,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11、重大抢救事件,涉及法律或重大纠纷,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处理和上报有关部门。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5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6
1、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2、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3、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6、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7、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7
一、目的
为规范急诊科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及参与抢救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工作内容
1、抢救人员组成
急诊科应建立抢救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及高年资医护人员组成。
抢救小组应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待命。
2、抢救设备及药品管理
急诊科应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抢救药品应齐全、充足,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抢救设备和药品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便于取用。
3、抢救流程
当接到急救电话或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等。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如需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应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
4、抢救记录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用药情况等。
抢救记录应客观、真实、完整,不得涂改、伪造。
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整理抢救记录,并归档保存。
5、抢救沟通与协调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进展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如需请其他科室会诊或协助抢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6、抢救培训与演练
急诊科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等急救技术,以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演练应模拟真实的抢救场景,检验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监督与考核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急诊科抢救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8
一、目的
确保急诊科抢救工作的规范性、及时性和高效性,以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和急诊抢救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抢救流程
接收病人:
接到急救电话或病人到达时,迅速安排专人接待。
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病情分类处理。
初步评估:
按照急救分类标准对病人进行优先级排序。
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和主诉症状。
抢救处理:
依据病人情况迅速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
确保必要的药品和设备随时可用。
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系相关专科医生。
后续处理:
完成抢救后,将病人移交至病房或其他适宜的医疗部门。
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结果,报告给相关主管部门。
四、职责分工
急诊医师:
负责抢救过程的指导和决策。
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和记录。
急诊护士:
协助医师进行抢救操作。
监测病人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支持。
急救技术人员:
维护抢救设备的正常运转。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准备。
五、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进行抢救演练,以确保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对急救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六、质量控制
建立抢救记录档案,并定期进行质量分析。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确保急救质量持续提高。
七、应急预案
制定和定期更新急救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9
一、抢救人员组成及职责
急诊科抢救工作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
急诊科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抢救,及时下达医嘱。
急诊科护士负责执行医嘱,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包括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等。
急诊科其他工作人员(如担架员、护工等)负责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如搬运患者、准备抢救设备等。
二、抢救设备及药品管理
急诊科应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急诊科应储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补充,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抢救设备和药品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抢救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抢救药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三、抢救工作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如心肺复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应通知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抢救方案。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同时,应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对于需要转科或转院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转科或转院。转科或转院前,应与相关科室或医院进行联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四、抢救工作质量控制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抢救工作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抢救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抢救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急诊科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水平。
急诊科应建立抢救工作反馈机制,及时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抢救工作。
五、其他事项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先救命、后治病” 的原则,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时间就是生命” 的原则,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团队协作” 的原则,全体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抢救任务。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依法执业” 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 10
一、组织与人员职责
急诊科成立抢救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及高年资医护人员为成员。抢救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急诊科的抢救工作。
急诊科医生在接到抢救任务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病情的紧急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急诊科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执行医生的医嘱,准确、迅速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
急诊科其他工作人员(如担架员、护工等)应听从指挥,积极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如搬运患者、准备抢救设备和药品等。
二、抢救设备与药品管理
急诊科应配备齐全、先进的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输液泵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抢救设备应放置在固定位置,标识清晰,便于取用。每班护士应对抢救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性能可靠。
急诊科应储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包括常用急救药品、解毒药品、抗心律失常药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补充,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抢救药品应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每班护士应对抢救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无变质现象。
三、抢救工作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分诊护士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将患者分为危急、紧急、一般三个等级,并安排相应的就诊区域。
对于危急患者,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通知抢救小组人员迅速到位。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后,应立即下达抢救医嘱,护士应迅速执行医嘱,进行抢救工作。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时安排转运。转运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并有医护人员陪同,确保患者的安全。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书写抢救记录,总结抢救经验教训。护士应清理抢救现场,整理抢救设备和药品,为下一次抢救做好准备。
四、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抢救工作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检验和提高抢救小组的协作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
建立抢救工作反馈机制,及时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抢救工作。对抢救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提高急诊科的整体抢救水平。
五、其他规定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先救命、后治伤” 的原则,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抢救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防止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急诊科抢救工作应遵循 “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的原则,全体医护人员应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抢救任务。
急诊科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抢救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和干扰。非抢救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抢救区域。
急诊科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危急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乡镇卫生院急诊工作制度(精选10篇)07-18
急诊科护士工作职责(通用22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