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05-23 17:09:13 城晴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精选2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精选26篇)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

  端午节快到了,窗外远远的听见有擂鼓的声音。一定是划龙舟的选手们在练习了,我的眼前闪现出一幅恍惚的图画来。一条黑色的龙舟如蛟龙般在赛道上穿梭。船头一人穿着金黄色的衣服,使劲敲打着大鼓。船上的汉子们和着鼓声,口中呐喊着雄浑有力的号子。

  窗外的鼓声渐渐近了,我听见了那种释放身心的呐喊。却渐渐的,又越来越远……

  小学时候,端午节到了。总是会在放学后,站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观望一阵。一条条龙舟如龙一般游动在平缓的河流中,激开的`河水向两岸平铺开去,一波接着一波,龙舟仿佛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条河上的桥的扶手处,势必会插上十来杆旗。那时的我不知道这旗意味着什么,只抬头望着各色的旗上张牙舞爪的长龙,在桥下找着相对应的龙舟。我隐约觉得,那些旗是龙舟的象征,一杆旗便是一条龙舟。

  至于为什么要划龙舟,我也只能解释为比赛,一个传统的比赛。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与龙舟的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这样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在桥上停留一阵,看着那些豪迈的汉子们汗流浃背,在河心喊着号子,乘风破浪。

  但渐渐长大了,六年级了,就不再那么轻松了。只能匆匆而过,而不像从前那样可以停留一会儿,站在岸上呐喊助威。

  今天,龙舟上的那大鼓又敲响了。我又想起了曾经的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赛。

  似乎已经淡忘了,就像淡忘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但它的确仍在我的身边,而我,却只能坐在家中冥想一阵。淡淡的回味上学时路过的制作龙舟的作坊,曾经摆在岸边的崭新的龙舟,曾经站在上面跳来蹦去的一情一景……

  像是看到了那龙舟上的一片片硕大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无限金光,却又被烟云缭绕,隐没在稀落的记忆中……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3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人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4

  回忆是一件很奇特的事。当你绞尽脑汁想要记起某件事、某个人或某样东西的时候偏偏不称你意。当你无意间看到熟悉的人、事、物的时候,回忆会朝你奔来,扑得你措手不及……

  迷迭香的花语是留住回忆。原本这花语是和爱情的回忆牵扯在一起的,而在我这,没有爱情,只和逝去的时光缠绕在一起。

  端午放假三天,雨也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我喜欢蒙蒙细雨,喜欢酣畅淋漓的暴雨,却不喜欢梅雨。梅雨季节,不会有雨中漫步的闲趣;亦看不到雨过天晴,如洗的碧空。唯一的感触就是窝在房间里等着发霉。

  我不但发霉而且一个人的时候老爱发呆。有的时候会迫切地憧憬着未来,有的时候又会傻傻地想着过往。时间这东西给我的唯一好感就是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回忆。即便是当初不算好的事物,如今回忆起来也能淡然处之,甚而翘起嘴角,故作老成地感叹一句:当初可真傻啊!

  昨天早上到和我一样宅校的同事那蹭了一个肉粽,晚上家住尖山的同事给我拿了两个红豆的粽子。迷糊的我早上开门才发现这挂在门上的早餐。这俩粽子等了我一宿,哪有不吃之理?随即就放到电饭煲里热了。捞出粽子,箬叶的香气扑鼻而来,里面的糯米软糯、晶亮,红豆也散发着记忆里的味道。一样的美味,可总觉得少了什么。

  我老家,端午是不吃粽子的,要吃粽子需等到重阳。小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现在富足——出门便可买个嘉兴肉粽解馋。糯米比一般的米要贵一些,因此一般不会有人在闲暇时包粽子解馋。我是一个极爱吃糯米的人,便特盼望重阳。那会儿包粽子的馅料主要是红豆、蜜枣、板栗,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会包几个肉粽。粽子的`形状以四角为主,技艺高一点的人能把粽子包成三角状,我奶奶便是其中之一。那时候,特骄傲奶奶有一双巧手,能给我们堂兄妹几个变出一个个独特的粽子。好让我们拿到小伙伴面前炫耀。

  这种三角形的粽子像鸡头,故称“鸡头粽”。奶奶说吃了鸡头粽以后考试就能高中。奶奶的殷殷期盼那时候的我们并不能理解。那会儿,我们的小心思哪会放在学习上,兄妹几个眼里、心里都是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一双双眼睛眼巴巴地望着锅灶,盼着它们早点熟,到时候能多抢几个粽子。现在,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利索了,很久没有包过鸡头粽了。我们也已长大,那还好意思抢东西吃。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物是人非……

  去年重阳,看着摆在眼前的两个粽子,我说这粽子没以前的好吃。我妈答我的那句话,现在还记着:以前是几个兄妹抢着吃,现在没人和你抢,抢着吃当然更好吃了。小时候的暑假,你们总爱吃冷饭,冷饭有什么好吃的,可你们还是像猴子一样抢着吃!

  我一直以为回忆里的食物特别好吃是因为经过时间的发酵。记得年初回学校去西门买了枣糕来吃,没有原先那么好吃,还曾感叹过:回忆里的东西就是特别好吃!却不曾想再美味的东西没人跟你抢,没人和你吃,你吃着也是索然无味的。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5

  我不反对许多人崇尚洋节日,我却极为厌恶有些人忘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我们的端午节,据传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形成的,南方赛龙舟,北方吃粽子,还有许许多多各有特色的文艺活动。

  我的家乡是平原,当时光进入阴历五月,田野里麦浪滚滚,麦穗金黄。树林间弥漫着鸟语花香,天地间有一种清新的芬芳,人世间有一种丰收的渴望,池塘边芦苇赛过绿色的红高粱,夹杂于草丛里的艾蒿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大人总是用艾叶编织成辫子,挂在门口熏蚊子。忙于玩耍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大人已经用青绿的`芦苇叶包好了散发着米香的粽子,里面还有糖汁和红枣。清晨刚刚睡醒,姥姥和母亲用爱抚的目光和慈祥的声音将我叫起来,母亲已经用上林草打好了荷包鸡蛋,每个人一碗,谁也不能少了,据说喝了这种鸡蛋汤再累再苦的力气活也不会累伤。那种汤有一种特别的气味,仿佛是浓郁的草,似乎是清芬的药。闻一闻神清气爽,喝一口芬芳四溢,喝完后不仅浑身是劲,而且心旷神怡。我还没有喝完,母亲已经去了麦田劳动了——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了。虽然简单,却十分庄重;虽然朴实,却是其乐融融。一颗颗粽子,仿佛一股股母亲的爱心;一串串艾叶,又恰如母亲的一丝丝深情;一碗碗上林草打鸡蛋,饱含了母亲对家庭的无限关爱与温馨。

  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了,当然今非昔比,虽然今天的节日食物琳琅满目,水果酸甜可口,在粽子种类五花八门,我却至今仍然忘不了童年时代那青葱的芦苇,金黄的麦浪,清香的艾蒿,香甜的粽子,还有那如中药一样的上林草打鸡蛋汤。后来在矿区,在古城,在异地吃了很多种粽子,但都没有我童年时的那种神秘那总庄重那种香甜。真的,再也没有那种浓郁的清香了。朋友,不知道如今的端午节,你还会像我一样想起那些浸透着殷殷亲情的童年往事吗?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6

  每当粽子的清香开始在小村庄里弥漫时,儿时的我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

  如今,有关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那时,乡下特别重视端午节,当时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儿时脑海中虽然有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而所谓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传说,我却一无所知。小时候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农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一进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篓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干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透做棕叶,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一直是这样做。

  端午前一天,妈妈和姐姐就一起动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们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你可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因为我多次失误过,也曾被妈妈数落了多次。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有关端午节的记忆,充满了我的童年,虽然清贫却让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节是快乐的,那种幸福开心的感觉好像离我很远很远,也许是好多年没有那么开心随意地在家过节的缘故吧!

  而现在远离家乡的我,每逢端午会依然早起,虽然寻不到艾蒿的踪影,却只能触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觉一下端午的氛围。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7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

  栀子花,靠墙栽,年年十五白花开。

  五月端午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那洁白如雪的栀子花香四处飘动着,沁入心脾的芳香在这座益阳古城的大街小巷飘荡起来……

  我的老家在新桥河古镇,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就掀开了端午节的序幕,沉寂一年的河流热闹起来了!龙船隆隆重重地下水了,鞭炮噼噼啪啪地高唱着,锣鼓咚咚呛呛地呐喊着……这热闹,一直持续到五月十六才结束。

  回忆童年的端午节,记得在小时候可盼着划龙舟啦,小时候虽不怎么理会为什么要划龙舟?但也在那些天里,能看到许多乡情乡俗:家家包粽子、各自家门挂艾叶菖蒲;还有人家“送节”的习俗等等。

  过端午划龙舟,五月初五,是龙舟比赛日,是一定要去河边的,而奶奶总是特别的嘱咐我两哥哥,一定要带好,别不管只顾自己看!

  最让我们小孩子喜欢的吃食还有水煮咸鸭蛋。奶奶每天总是要在我胸前别一朵栀子花。因那时太小,只认为佩戴身上是漂亮和香味儿,不懂得奶奶的那分深层的情素。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是爸妈的掌上明珠,更是奶奶的心肝宝贝。

  童年过端午节,我们小孩子感兴趣的却不仅仅是喧腾激烈的'龙舟赛事,让我们留连忘返的还有那热闹的街市,林立的店铺,琳琅的商品……玩饿了,就吃蚕豆,渴了,就买一支白糖水冰棍或绿豆冰棒。贪婪地吮吸着,那份满足那份欣喜,也丝毫不逊色于汗涔涔地挤在人堆里看赛龙舟。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神州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镇也不再是我童年时的模样了。据说始建于明代的麻石的街道,还有那大气壮观的大码头没有了,那陈旧的吊脚木楼都不复存在了。

  我奶奶也走了三十多年了,但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奶奶给我胸前佩戴那朵栀子花的情景仍在眼前,奶奶,您虽走了,但您的那份慈爱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情愫……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8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尽管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尽管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但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9

  岁月里那不温不火的过往,最终成了难以忘怀的幸福。

  ——题记

  一场场夏雨过后,农家的稻田里积满了水,就坐着看那青绿的稻苗一天天拔节了。

  通常,这是,端午的前奏。有一种叫端午李的果子就成熟了。我们村上就有两棵端午李,还未等到树叶上的雨水干透,小孩子们就忍不住要爬上树摘李子。树下围着一圈小馋鬼,盯着那黄澄澄的端午李,花猫似的脸上又多淌了两道口水。

  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起先,妈妈不会包粽子,院子里的二娘会包。虽然她都会送给我们煮好了的粽子,但我吃不够。恨不得把粽叶也吞了。又一年,妈妈决心要向二娘学包粽子了。

  端午的前几天,也是刚雨过天晴,妈妈和村子里的人就提着篮子到山上采粽叶去了,粽叶采回来后妈妈把它们一一洗的发亮。

  又一个晚上,二娘就来教妈妈包粽子了,事先淘好的糯米,里面掺了花生,黄豆。我自己最喜欢吃腊肉的,但家里没有肉,妈妈总是很精心地想把生活过得很好。那时我家里没有电灯,妈妈和二娘就着一盏煤油灯边聊天边包粽子。我和二娘的女儿小芳趁着月光到处乱跑。妈妈就是那天学会的包粽子,以后的.几年,因为妈妈在,我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妈妈的粽子只有两种:白味的和掺黄豆花生的。煮熟了的粽子吊在门框上,我总是一会儿有去扯一个,我喜欢白味的,冷的,就着白糖吃,好香。

  第二天妈妈会到田地里割些艾草放在窗上,于是艾香和粽子香飘满了小屋。

  以后我念中学了,第一次离家住校。每到赶集,妈妈就要给我捎一些东西来,什么李子啊麻花啊。第二年,妈妈出去打工了。端午节,那时学校不放假。下课的时候,我听见有同学叫我,然后我看见爸爸来了,他讪笑着,递给我一个袋子就走了。是五个粽子。回家时弟弟告诉我粽子是二娘送的,一共还不到十个呢。爸爸知道我爱吃,就送来了。

  又一年端午节,我以为我吃不到粽子了。因为爸爸妈妈都已不在家了。中午的时候,那个少年送我一个大粽子。可惜没煮熟,我仍吞完了。很高兴。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端午了,以后都只是一个人在外过,由于工作忙,也没来得及买粽子。只是会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听听他们的声音。

  夜晚,我希望能梦到他们。妈妈在灯下埋头转动粽叶,放糯米,裹粽叶,捆扎,然后一个一头尖一头圆的粽子乖乖地做好了。你不知道这个画面有多美。

  你不知道,那个时候啊,我有多喜欢过端午,多喜欢和妈妈在一起!那样的时光,能否再多一些呢?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0

  每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我想隔壁邻居x奶奶又要送来亲自包的粽子。其实我也很想在这美味的节日里自己做上几个粽子,这两天我和妈妈便向x奶奶请教怎样包粽子。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美味,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这样比较好包一点。再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中间放进调好的糯米和肉块,要包出棱角。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觉得好难啊!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而且米会洒下来,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我想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艰难一番包扎后,稍微有点型、看着顺眼的粽子跟着大人们包的一起放入锅中了,我包的粽子很“显眼”哦!接下来就用猛火煮40分钟,再用文火20分钟就差不多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终于时间到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看到里面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的端午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其中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哦!回忆随着味道绵绵充满整个房间!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1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过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一个节日,而文秀在端午一诗中,就有一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佳句,可见端午节日源源流水,影响深远。

  在我的家乡,人们十分喜爱端午节,而端午节习俗,虽说与外地大同小异,却各有自己的特色。

  我的家乡是安康,它端午节最吸引人的便是赛龙舟了,比赛的场面之盛大、隆重。往往使人流连忘返。恐怕只有“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的宏大场面来描写了,可以完整的善述出来吧。

  而说起家乡龙舟比赛的由来,则必然得从古时候说起了,安康第一次有记载龙舟比赛是为康熙三十四年间,就是公园1695年,三番即平,山河一统,那年“端午官长率僚属观竞渡,谓之踏面”,自此开始,安康就有了赛龙舟的习俗,并于今年开始举办正规的比赛,而每年的参赛选手与观光游客更是数不胜数的。

  家乡的端午节,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便是吃粽子,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乡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食用粽子了,而粽子中又分为许多品种。而家乡的粽子虽不传名,但也是总够解馋的。往往在端午一早,父母就端出准备好的粽子,与家人一同分享食用。

  而吃粽子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小碗的白砂糖,可以与粽子一同食用,而一般的红枣陷的.粽子则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端午,每年这个时候的日子,赛龙舟和吃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则是希望大家能一同欣赏赛龙舟,再一边美滋滋的品尝粽子,这种感觉,绝对是无处不多的哦。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2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风俗,但在我小的时候却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节吃鸡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八十年代末的乡村,鸡蛋真是稀罕物。一年能吃几次鸡蛋呢?怕是屈指可数。在我的记忆里,生病的时候,母亲会煮个鸡蛋给我补补身体。其实是让我高兴高兴,一高兴病就散去了大半。再就是过生日的时候,蒸两个鸡蛋糕,吃起来可比现在的蛋糕香多了。或者来客人了,炒几个鸡蛋当菜,那是吃不了几口的。而最能尽兴吃鸡蛋的时候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老早就起床了。我常在睡意朦胧中听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其实,每一个早晨母亲都会早早起来为我们做饭,母亲总是蹑手蹑脚的,生怕惊醒我们。那窸窣的声音成了我儿时最温暖,最甜蜜的记忆。等到我们起床时,母亲早已煮好了一筐鸡蛋,偶有几个鸭蛋,鹅蛋。伴着艾草的熏香弥散在一个个端午的清晨,真让人惊喜和陶醉。

  农村的五月是繁忙的季节,田野里,滚滚的麦浪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像乡亲们那舒展的额头般溢满了喜悦。端午时节多是麦收时节,这一筐鸡蛋是积攒了很久的,为着端午,也为着这麦收时节犒劳自己。揣着鸡蛋,跟着大人去碾压打麦场,去地里拾麦穗,去打麦子。那是我关于劳作最初的记忆,那时却不感到辛苦。常随着大人一起高兴,一起憧憬着稻谷满仓,憧憬着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里当然得有鸡蛋吃,而且能随便吃。其实孩子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具体,端午的鸡蛋能吃好几天,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况且吃几天也不感到腻歪,剥开鸡蛋仍是清香馋人。我常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玩具,一种零食,就能带给孩子莫大的惊喜与快乐。而那又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

  这也常常让我感慨现在的孩子,他们的快乐在哪里呢?物质极大丰富似乎吸引不了他们。我女儿上一年级,鸡蛋变着法子也不想吃,糖果挑着吃,牛奶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玩具摆满了房间……她不会理解一个鸡蛋为什么会给我们的童年带来那么大幸福感。他们是在城市里圈养的一代,写作业,上辅导班是他们的最重要的事情。六一节没布置作业,女儿高兴的蹦得老高,看着她那么高兴,我却感到了一丝的`悲凉,为他们的童年。这更让我眷恋与怀念我们儿时散养的岁月,也感谢那个时代。广阔的乡村任我们驰骋,钻麦垛的兴奋,采桑葚的快乐,捕知了的惊喜……

  又是一个端午节了,我会在街上买些粽子,收拾一桌菜,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细数着过往的岁月。不会煮鸡蛋了,在这个鸡蛋几乎成主食的年代仍会常常想起,想起儿时的端午,想起母亲煮的那香喷喷的鸡蛋,也想起那割麦时节劳动的场景。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3

  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会编的哦,不过记了,嘻嘻),装个咸鸭蛋,还在额头、颈后点上雄黄,泯一口黄酒。蛋要节后吃,小孩们比比谁的鸭蛋大,谁的蛋兜漂亮,还撞来撞去看谁的蛋结实;比赢的兴高采烈,比输的不开心啦,心里会恨恨地想:你的鸭蛋大,考试也吃鸭蛋;撞碎的眼泪汪汪跑回家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

  主角是粽子。早月,外婆就把宽窄整齐的粽叶泡在水中,把的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方形浸渍成酱油色,米也拌匀了。一桶粽叶、一锅米、一盆肉、一堆麻线,外婆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两张粽叶并排整齐,折成漏斗状,舀一勺米,夹一大块精肉和一小点肥的,用米盖上,手指捋平,粽叶[来源]翻来覆去包紧,再扯根线一头咬在齿间,一头绕几圈扎紧,扣个活结就成了,干净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头粽都边是边、角是角,绝散开,小赤豆粽更是连麻线都省了,直接把粽叶的末梢插入叶边就结实了。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外婆要忙活天才够大家尝鲜。外婆包的肉粽是我最爱吃的,煮熟肥肉都化开了油腻,粽子则咸淡适中,糯而不烂,最解馋的肉。

  那一年端午后三天,忍着阵痛生下了我,特意起了各类致的单名:康熙字典上解释为“驱邪的草”,了我和端午的渊源吧。

  当传统越来越遥远而被淡忘时,端午适时地国定假日在生活中;儿子的床头挂上香囊,冰箱里有送来的粽子和咸蛋,明天周末,留出拿店里买来的药材薰一薰房间,回忆端午的味道,回忆童年的味道。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4

  现在的端午节越来越没有什么味道了。小时候的端午节穷是穷过,但是过得开心点。

  印象最深的当属“碰蛋”。可能现在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乐趣了。小时候不象现在,想吃多少蛋就有多少。没有逢年过节的,哪里有好吃的`。所以端午节每个人分了2个用艾草叶煮熟的鸭蛋,用毛线织的袋子装着。拿到学校去,与其他的同学碰,看谁的鸭蛋最硬。赢的人(没有被碰坏的)兴高采烈的,输的人也不见的沮丧,早点吃就是了。那时候的蛋可宝贵了,都舍不得吃。有时候藏了半个月再拿吃来,都坏了,不能吃了。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还因为过节有新衣服穿。现在的小孩子什么时候都有新衣服,所以也就不希罕过节了。

  还有就是赛龙舟。大家热热闹闹,河里的人在划,岸上的人在喊。现在呢,大太阳的,9点多了,什么领导才姗姗来迟,一讲话,罗嗦1个多小时才开始。但是划龙舟就划短短的几分钟。现在的划龙舟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质了,而没有以前那么单纯了,也就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了。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5

  今年是我最多朋友的一年,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跟我分享节日的快乐,也没什么友谊值得我珍藏。真的要感谢网络带给我这么多真诚可爱的朋友们。在此我借网络这交流平台,衷心地感谢网络上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支持我的作品,分享我的快乐。我还是何欢何乐可言?

  在这粽叶飘香,气氛温馨的节日里。网上网下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的喜庆。人们在谈论着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书写着那千年的传说,把屈原的故事演绎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传颂着那伟大的诗人不朽的神话。桑梓里也在洋溢着包粽子的喜悦,风里到处飘荡着糯米的甜腻,艾叶,菖蒲的清香。

  翻开记忆的扉页,三十多个年轮里,曾经度过多少个记忆深刻的端午节?扳指细数,回眸往事。记忆深处最令我难忘的竟然是我身在异乡为异客时,度过的那年端午节让我记忆犹新。

  也许是我们山区很难见到龙舟的缘故吧,所以那年的记忆让我久久不忘。一九九二年,我孤身一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在东莞高步镇,那里水域宽广,风光秀美,人民淳朴宽厚,对我们这些外地人一点也不欺生。那年端午节,我们公司跟当地政府一起组织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龙舟赛。当年那赛龙舟的热烈场景,让我现在也还感到热血沸腾。那种令人奋进,给人鼓舞,促进人们热情向上的精神还是值得乐道的。

  今天早市,看到人们在开始忙着包裹粽子和买卖做粽子的原料,我不由想起很多年以前,跟外婆一起包扎粽子时的.那些温馨的画面。小小的我,总喜欢跟着和蔼可亲的外婆转,帮她插大叶艾和菖蒲在门窗上讨吉利和辟邪。帮她舀糯米红豆放进粽叶里让她包裹。

  外婆做的粽子小巧玲珑,美观大方,香甜可口。有一年端午节,我专门从学校跑到她家去拿粽子吃,外婆也许太疼爱我的缘故,怕我在学校吃不饱,让我挑了20几个去学校,结果可想而知,我吃坏了肚子,泻了一个星期,泻得我四肢发抖,浑身无力,让我后来提起粽子就害怕。

  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采草药做凉茶避暑的习惯,人们说端午节是药王晒草药的日子,老人说这天不能天晴,要不这年生病的人会多。所以我们采来的草药经常发霉,跟小伙伴去采过几次都坏了,我再也没有劲头去寻找了。就是这几天出了太阳,草药晒成功了,我也不怎么喜欢喝那东西。

  不同的地方过节的风俗习惯会有不同,我想,应该也大同小异吧。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朋友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多吃几个粽子吧,但是别贪吃哦!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6

  前两天大连一直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天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天,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判断,这里前一阵子应该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的自己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现在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7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仔细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为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约信。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张小纸条。纸条是从四楼教室的窗户上飘下来的。我经过窗户时,听见上面有人喊我,我抬头,看见了宇在四楼的窗台上趴着,手伸在窗外,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他一松手,纸条就像一只蝴蝶飞了下来,飞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上面就写了5个字:明早竹林见。我受宠若惊,脸红心跳。抬头再看宇时,他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温柔的阳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体恤衫,草绿色的裙子,这已经是换的第五身衣服了。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无可挑剔了,我满意的露出了笑脸。

  清晨的竹林还带着浓浓的湿气和露水,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的这么早!郁郁葱葱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雾里好像还没睡醒。碧绿的竹叶上挂满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轻轻地摇它,使得露珠就“哗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满身是。但我的手静止在了竹竿上,这份轻柔、缥缈、静谧,我怎忍心去打扰!唯有静静地站着,凝视着……

  有人说“最能静下心来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却欣喜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想错过任何一处微妙。原来和心爱的人约会时的景致是如此美极!

  渐渐地,雾散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处的绿色,这样沁人心扉的绿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阴天,虽然没有阳光,但竹林照样热闹了起来,各种鸟儿抖动起惺忪的翅膀,欢快的飞着,叫着,仿佛是在给竹林梳妆。

  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了笛声,不知名的曲子却拨动着我的心。我站的有点累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盯着一根竹子发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着笛声隐隐约约传来朗诵的屈原笔下的.“山鬼”。奥,对了,今天是端午节呀!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下雨了,我用手接着雨滴,此情此景,我仿佛化身为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山鬼痴痴等待的情人没有来到,而约我的他也没有来到,风雨来了,我们都痴痴的地等待着,忘记了回家。

  雨,穿过竹叶打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我遥望着进竹林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下的城市,空无一人。心中是怨吗?是责备吗?还是带着点浅浅的恨?好像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点伤心。

  也许屈原笔下的山鬼就是写的他自己吧,他痴情的热爱着楚国,却一次次的被流放,当楚国灭亡时他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来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里,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传来了儿歌,伴着雨声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给我的小纸条依然保存的像当年从四楼飘到我的手里的一样,字迹清晰页面干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书里夹好。初恋是很刻骨铭心的!每个人的初恋都是心理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回忆!初恋很纯洁,就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利益的爱情!那么份美好,是永远无法代替的!留在记忆中,宁静的回忆。以后会遇到能和你厮守一生的爱人,那是另一种幸福!若干年后的端午节,回忆起美好的初恋!回忆起那年的端午节,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存到现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记忆,是渐行渐远的梦了。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8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走过别人家的厨窗,飘来粽叶的清香把我又带回到久远的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粽叶的香味带给游子们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朴味道让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节,妈妈会带上我去山上找粽叶(芦竹的叶子)。在找粽叶的时侯,妈妈也会在山上带我去找些艾叶,菖蒲,桉树叶,栀子花,独头蒜等回来,找回来后妈妈会把叶子洗干净放在一口大锅里煮软待用。煮叶子的间隙,妈妈就把采回来的艾叶,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挂在每道门上,据说这样是可以避邪(我们老家是嘉陵江支流边上,每年端午节都会发洪水,也是这样的洪水时不时会破坏我们的庄稼,还会偶尔让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记得我们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边上,每年端午节涨了大水,长在边上的南瓜丝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里,瓜蔓上都是红泥,每次涨大水大人们都是特别的心痛,所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献给河神,祈求她会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粽叶煮好了,妈妈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里,另一个盆子上面有一个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滤掉,糯米边上还会放上几碟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等,再配上高脚板凳 (把绑粽子的绳子系在高脚凳上,绳子也是从山上扯来的灯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环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绿色食品)。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绿油油地叶子经过妈妈灵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等象变魔术一样地包成一个个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包至少100个以上,那年那月,众乡亲间都有着淳厚的友谊,妈妈会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妈妈会叫我送去给曹妈雷妈杨妈宋妈家,这送的过程中妈妈是想让我们多给大家交流,多学些待人处事的.道理,多去关爱身边的长辈,因为是众乡亲看护我们长大的,要懂感恩,哎,妈妈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妈妈会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块的木柴,让柴火自己慢慢燃烧。这期间妈妈会找来针线帮我们串项圈了,看到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采回的艾叶尖儿,菖蒲根(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圈儿,栀子花,独头蒜串成一个圆,然后挂在我们的脖子上。若刚巧那年家里有一个年满12周岁的娃娃,还得用红布包些棉花做成一只俏皮的猴子一起挂在脖子上。记得那年小妹12岁时,妈妈亲手做的一个乖巧好看的红猴子,妹妹戴出去,满村的婶子大娘们都夸妈妈手巧呢)。然后妈妈会把从街上买回的雄黄放在白酒里面磨成雄黄酒,听妈妈说雄黄酒是百虫的克星,妈妈就用雄黄酒涂在我们的额头正中(很象一个美人点),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这些做完锅里的粽子熟了。

  锅里不时飘出来的粽香早都把我们这帮娃娃们馋得不行了,妈妈把头天晚上特制的红糖浆端出来倒在青花瓷碟里,然后从锅里为我们捞上一串饱满的粽子,剥开绿色的粽叶儿,跳入眼睑的是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金字塔,绿豆红豆就那么害羞地晕染开来,把一个个水晶透莹的糯米点缀得极有食欲,极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个在糖浆里打个滚儿,使劲儿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极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给吞了。粽子的香味儿也招来了小伙伴们,每个小伙伴们都馋涎欲滴地望着锅里的粽子,妈妈总是乐呵呵地为每个小朋友们剥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递给他们。一群小家伙吃饱后,妈妈也会把磨好的雄黄酒替没有抹上的小伙伴们抹上,一边抹一边也会念叨:请河神保佑娃儿们健健康康地长大,不生疮不害病。

  吃饱了,妈妈就用竹筐装上包得最好最好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备好的龙舟。每家每户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龙舟上,然后由最权威的那个首领带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结束,就是那天的龙舟赛了,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儿用尽全身力气划呀划呀,首先到达岸边的勇士们一个个笑开了花,夺冠都那么神彩飞扬。

  儿时的粽香还在脑海里回味无穷,现在属于我的端午节在哪里?!我期待那淳厚浓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更想在每个端午节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个地方!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19

  端午节的回忆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0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奶奶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奶奶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奶奶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她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姑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慢慢长大了,奶奶也去世几年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奶奶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1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匆匆。一眨眼,又要快到粽子飘香的时候,我不禁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每到五月初四,天才蒙蒙亮,奶奶就叫我说:“快起来,割艾草,去晚了,就割不到了。”我急忙跑到山上割了艾草回来。看见邻家大婶再挂艾草,我也赶紧把艾草挂在家里的大门和窗棂上。于是整个院子里散发着艾草的馨香。

  我不认识什么是箬竹叶,所以没办法去摘,看见别家孩子高兴地背着箬竹叶回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年都是邻家大婶给我们送箬竹叶,也不知如何感谢她才好。有了箬竹叶之后,奶奶把它们放在锅里焯过,再放到清亮的水里,一张张洗刷干净,就开始包扎粽子。

  粽子包扎完已是傍晚了。晚饭过后,我和弟弟把粽子放在锅里,用准备好的干柴煮上两三个小时,再让它焖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余温尚在,还带着箬竹叶的清香。粽子出锅的时候,奶奶让我端给东家的爷爷吃吃,西家的婆婆尝尝,每个人吃着粽子,脸上都堆满了满足的笑容,整个院儿里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粽子从初一吃到初五。初五那天,奶奶还要做包子、炸麻花、煮盐水蛋。奶奶挑选了一个又圆又大的盐水蛋,还在蛋壳上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好,挂在我的脖子上,嘱咐我说可保平安,要挂到第二天才有效。等玩儿累了,我却和小伙伴儿分吃了盐蛋,还找了个差不多的鹅卵石装在网袋里。

  到了傍晚,奶奶把艾草收在一起,蘸上雄黄酒,撒到屋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我怕蛇,所以奶奶还在我的额头上擦了雄黄酒,用以消邪避虫。

  故乡的端午节,一个浸透着浓浓乡情、亲情的端午节。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2

  朦胧中记得,有这样一些画面——一群人在湖上比赛划舟;人们身上带着个散发清香的荷包。同样吃着清香可口的粽子……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因为过节时热闹而又开心。春节时妈妈给我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饺子收压岁钱;元宵节时可以吃汤圆……而在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获得一个香香的荷包…。端午节可以说是继春节之后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曾多次听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奶奶说在战国时啊有一个楚国诗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当时的楚怀王,但是却屡遭排挤、欺侮。等到了楚怀王死后,这个屈原又因为顷襄王听信别人的谗言,从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气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当时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后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捞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为了现在的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好像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当端午节这天,父母会领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远远望去山好高,连绵起伏着,像一条刚刚崛起的龙,又像刚刚从睡梦中悠悠醒来般。一点左右我们爬上了山峰,低头看,一切都变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会吃上奶奶包的充满爱的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观看电视中的划龙舟比赛,其乐融融啊;每每这天时间好像长了翅膀飞快的前进着,不给我留一点享受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必须记住那就是这是以前的端午节,而不是现在。有人肯定会奇怪吧,端午节还分现在以前吗。嗯,端午节虽不分现在以前,但现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现在远不如从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现在只是按例放假两天,兴起时或买或包些粽子吃罢了。

  像端午节这样的还有,例如:春节已不热闹、国庆的阅兵仪式在去也没来到…是的,我想这些年,科技更加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渐渐被人们淡漠了,甚至遗忘,成为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个端午节,它勾起了我的无限美好回忆。吃着平淡的粽子,望着买来的荷包,轻嗅着荷包所发散出来幽香,微笑着。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3

  小时侯过端午节 那是一个很快乐的时光。妈妈提前好几天要到有芦苇的池塘里摘粽子叶,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姐妹6个一起动手帮妈妈包粽子。晚上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那是很隆重的呀!

  爸爸早把煮粽子的柴禾准备好了。我们围坐在妈妈身边,一边闻着粽子的香味,一边听着妈妈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都在等妈妈给我们戴上她亲手做的五彩驱邪的笤帚。我们家的规矩是从小的开始戴,我是老大总是最后一个戴上的。不过我从来都是快快乐乐的地一边等待一边帮妈妈扎笤帚。当妈妈要给我们戴时,还念念有词地说:“ 五月五日 五色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无病疫。”

  煮粽子的同时,还要煮鸡蛋,咸鸭蛋,这是端午节的正式食品。那时妈妈还告诉我们煮粽子的锅初四不能开,为的是吉利。长大了我们才知道那是妈妈为了不让我们头一天吃粽子骗我们的。

  初五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起大早。我们不等大人叫,我们就早早地起床,穿戴完毕,等待爸爸带我们去拉露。妈妈给我们每人分发一块小手帕。我们就用小手帕拉草叶上的露水洗脸。据说,这样洗脸一年不会害眼病。拉露回来时还要采些艾蒿,挂在街门上端门楼下,以驱鬼避邪。

  拉露回来我们要出去分粽子。那时分粽子我们家要分送给十几家的。送粽子也有规矩,对还没有开门的人家就把粽子放到门口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心别人拿走,或者被狗叼走。开了门的人家直接送到主人的.手中。其实那时送粽子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平日相互关照人家的一种答谢。我们家门口当然也会有从“天上”掉下来的粽子的。我们也很开心。以上工作都是在早饭之前做的。早饭当然是粽子、鸡蛋、咸鸭蛋了。

  那时我们家鸡蛋每人两个,谁也舍不得吃,留着拿到学校送给老师。端午节那天,老师讲桌上总会有许多学生送来的粽子、鸡蛋、咸鸭蛋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馋得口水直流,但是对老师的那份心意却决不能少。

  现在每当回想起那充满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端午节很是怀念。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4

  最近不知道怎的,不知是谁惹了老天生气,弄得它总是愁眉苦脸的,使人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但奶奶总是对我说:“有可能太陽公公去串门了,因为过不久不就是端午节了吗?”

  早上,天蒙蒙亮,我用模糊的眼睛,但又很清晰的看到,一道光芒。这光芒很柔和,金黄金黄的,晒上去有点儿热。不会是……对了,太陽公公终于回来了,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呵呵,快一个星期没见到太陽公公,都显得有点陌生了。我兴奋地从床上跳下来,哼了哼歌儿,做这事做那事的,没一分钟的功夫,我一连就干了几件事,我真高兴啊!吃完早饭,我依旧骑着自行车,把雨衣放在了桌子上,走在学校的路上,享受着温和的陽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脚下的自行车一上一下地踩着,但我坐上去,就如同我坐上了云彩,轻飘飘地,很快,就来到了学校了!

  我们第三节是音乐课,老师正教着《一把雨伞圆溜溜》的歌,又轻快又诙谐,我们都沐浴着陽光,唱着这歌,可止是舒服啊!我是坐在靠近窗户的那边,那就更very wonderful了!突然,我的头上好像有一滴东西,凉凉的,我还觉得我真的是唱歌唱得如情如境呢,就没去理会它,可紧接着我的头上好像又多了几滴,我用手摸了摸,啊!水!望望窗外,天气已经有些黑沉沉了,大一团一的乌云飞快地跑上了天空,乌云蔽日。“太陽公公,你可别走呀,我们现在不都挺高兴的吗?你快来啊!”我们班有同学嚷嚷着。过了不久,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隆隆隆。”下课铃声响起了,同学们都垂头丧气地背上书包,离开了教室。

  雨越来越大了,大得像是老天爷纽开了无数个水龙头。下了楼梯,刚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了一会了,我脑子里转过了一个念头:“我早上看着天气挺好的`,好像就把雨衣落在了家里一吧,要是真没带的话,我企不就成了一只落汤鸡了嘛!”我赶快搜索书包,一看,我吓呆了,确实如此啊!只见同学们个个不是撑开了雨伞,就是穿上了雨衣,真渴望每个人的雨具都是我的啊!

  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双手打着我的肩膀,轻声对我说:“欢欢,我的雨衣借你吧!反正我还有带雨伞,快拿去吧!”我开始还很不好意思呢,但想了想还是接受了。她是小梓,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她撑开蓝色*的雨伞,先送我到停车场……

  小小的雨伞下,我们靠得越来越近,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师刚刚教我们的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这圆溜溜的雨伞和这其实我穿上还不是很合身的雨衣,对我来说,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5

  过了元宵节,就盼端午节。其间虽然也有清明节、五一节,甚至六一儿童节,但只有端午节才是与吃有关的——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和玩,其他的,一概没有大兴趣——所以,我们又把端午节叫粽子节。听大人讲,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总也搞不明白,本来是怕鱼吃了屈原,而把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吃的,怎么变成人吃粽子了?至于为什么要纪念屈原,那就更不明白了。

  打棕叶是件快乐的事。左邻右舍的男孩女孩,大家一哟喝,就提着篮子上路了。叽叽喳喳一路走过县城的大街,像郊游,像野营。大家由近及远,见了苇塘就一拥而上,像蝗虫吃庄稼一样会“吃”掉能够摘到的所有苇叶。别看芦苇塘很大,能摘到的好苇叶却不多,因为又大又好的苇叶都在深水处。大家围着苇塘周边转,先摘大苇叶,再摘小苇叶。摘完了,再朝更远的地方走。常常是,越走苇塘越多,苇叶越摘越大。于是扔掉一开始摘的相对小的,满载而归的是又大又肥嫩的苇叶。

  棕叶打来,大人夸了几句后,就忙着将棕叶捆扎成一把一把的,放在洗衣服的大木盆里浸泡,用不了的棕叶送邻居。

  我们把包粽子的糯米叫黏米。黏米平时买不到,只有端午节时,才有定量的供应。现在记不起一家人可以买到几斤黏米了,但肯定是僧多粥少,因为包粽子时,常要在黏米中加一些普通的大米。母亲说是掺和一下,不要太黏了,其实还是纯黏米的好吃。每次包粽子,母亲总会用纯黏米请手巧的邻居包上十来个小巧的粽子,做上记号,每人分两只品尝。哈,那个黏啊,那个香啊,那个软啊,在红枣和白糖的作用下,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也不会再吃到的美味。

  黏米也要提前浸泡。棕叶和黏米泡透了,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巧活,不会包粽子的四处请人,会包粽子的四处出击。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拉着家常里短,包着粽子,洋溢着的是浓浓的邻里情。

  煤炉煮粽子火候不行,临时支起地锅,吃罢晚饭就将粽子上锅,烤起旺火来煮。煮开后,再用闷火整夜慢慢煮。煮的时间越长,粽子越黏越香越好吃。但嘴馋的我们,总是流着口水围着地锅团团转,还不断地对着母亲叫着“熟了吧熟了吧,早该熟了吧”,母亲被缠得没法,只好隔个把小时,捞出一个来,大家分吃,一直吃到睡觉。

  天刚亮,母亲就揭开地锅盖,立时粽子香味直刺脑门子,大家从酣睡中一跃而起,奔向院子中的地锅。这时地锅边已摆上小方桌,粽子剥好放在盘子里,桌子中央,是盛白糖的小碗,还有煮熟的.鸡蛋和大蒜头——为什么粽子节要吃鸡蛋和大蒜头,一直是个谜。粽子随便吃,而鸡蛋和大蒜头,每人最多分三四个。吃饱了粽子,大家拿着鸡蛋和大蒜头,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边吃边玩去了。而母亲,则端着粽子挨家去送,当然,邻居家的大姨大婶大娘们,也是如此。

  用过的棕叶是不会扔的,洗净了十片一把扎起晒干,掖在锅屋的梁头上收藏起来,等明年端午节再用。据说老棕叶味道特别,至少可以用三年呢!

  我下放时的村子,两面环水,棕叶是我从未见过的好,于是摘了一大化肥袋,送回县城的家里,分给左邻右舍。大家齐夸乡下棕叶好,夸我能干。

  孩童时的端午节作文 2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至此时,人们自然想起赛龙舟、吃粽子,也更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习俗。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正值花开四溢的时间,每每端午节的前天,我们都会去各家采摘花朵,端午节当天,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能用放满花瓣的香水洗脸,尤其是女孩子,觉得那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想象着自己成为一名花仙子,那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端午节征文:我眼中的端午节端午节征文:我眼中的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吃到大大的透明的鹅蛋,一般只有端午节才可以吃到的哦!

  慢慢长大,才知道端午节的真正含义,在学校里学会了《离骚》,也知道了屈原。屈原的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灵魂,而他“行泽吟畔”、“上下求索”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则穿越了浩荡的历史长河,凝聚了千年的岁月沧桑,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

  长大离开家之后,我才知道,端午,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个符号。因为端午,家庭亲人间的'纯朴情感被激发,渴望团圆;因为端午,外地儿女的真挚呼唤被释放,期待见面。此时此刻,端午是一种象征,是五千年民族文化沉淀在每个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不变的因子,是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精神世界里永恒的记忆与牵绊。有了它,亲人就会紧紧相连,依依相守端午节征文:我眼中的端午节征文。我们吃着飘香粽子的同时,更唤起了对端午历史文化的记忆,追溯先哲们的伟岸精神,激发和培育自己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