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背后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4-08-21 04:10:53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伏天背后的民俗文化

  现在是八月,酷暑当头,刚刚开始了三伏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来历

  “三伏”是指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伏”有潜伏的意思,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看木、火、土、金、水,是依次相生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相生。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从秋到冬,冬到春,春到夏,都是相生的。但由夏到秋则相悖,因为火克金。夏天是秋天的克星,因此秋天它不敢出来,只好潜伏。于是乎,五行家们便在四季之中又安插了一个季节叫做“长夏”,也就是“伏”,这个季节属土。这个土是夏火所生,又能够生出秋金。如果没有这个“伏”,五行相生就循环不下去。又因秋天属“庚辛金”,故“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立秋(公历每年8月8日前后)后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这其中,中伏有可能是十天,也有可能是二十天。这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食俗

  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锅贴饺子。锅贴

  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热之时,老北京的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为什么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呢?南朝时有书论述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因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另外二伏时正值夏收刚结束小麦丰收之际,人们素有“尝鲜儿”的习惯,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这就是二伏时吃面的原因吧。

  三伏天时节老北京人还要吃烙饼摊鸡蛋。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后,气候已比中伏凉了一些,主妇们完全可站在炉前为家人烙饼了。

  饼在古时是谷物、面粉制成的食品统称。至唐宋代后,饼才开始成为以面粉制成的圆形面食,出现了多种配料带馅的饼、千层饼、酥油饼、家常饼及薄饼等。老北京时街市上到处都有饼铺,以制作千层饼为主,供应平民百姓买食,持家的主妇们一年四季经常要烙制葱花油饼、发面饼、馅合子、脂油渣饼、麻酱糖饼等作为主食。在三伏天时多爱烙脂油饼、大荷叶饼,再煮锅绿豆粥,摊上几个鸡蛋,买点酱猪头肉,拌个蒜茄泥,拌个凉粉或拨鱼,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里不错的清爽美味。

  养生

  “冬病夏治”在我国自古有之,有内服汤药、食疗、敷贴疗法、熏蒸疗法、推拿等数十种方法,其中“三伏天”是养生祛病的好时机。另外夏天调剂也要注意饮食不可太凑合,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光吃西瓜、冰棍,并不能把这些营养素全部补齐。

http://meiwen.anslib.com/

【三伏天背后的民俗文化】相关文章:

三伏天11-17

三伏天灸穴位07-16

揭秘职场上爱炫耀的人背后的真相11-18

“三伏天”的“伏”是什么意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