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精选5篇)
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1
[摘要]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重庆部分高校为样本,从对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数据结果,以当前大学生在生命认知和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思考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认知;生命教育;珍爱生命
据统计,在我国,15―34岁的这一年轻人群体的死亡原因中,自杀竟成为了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更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口的2―4倍,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大学生自杀或投毒等伤人害己的恶性现象常见于网络报端,这些都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不正确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态度。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重点研究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生命教育情况。根据了解到的大学生生命认知和生命教育的基本情况,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笔者给出自己的建议。
一、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2月
二、调查地点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三、调查对象
以上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少部分研究生
四、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发现大学生生命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了解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情况。在了解问题之后找出加强生命观教育的对策,让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五、调查方试
问卷调查
六、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20.0,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600份问卷,回收1558份,回收率为97%。
(一)生命认知的现状
1.对自己生命的认识
对生命的认识是从认识自己的生命开始的,所以,笔者在调查的时候首先调查了大学生对自己生命的认知。笔者认为,在大学里,对自己的大学有明确的规划非常重要,规划可以给大学生奋进的力量和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规划就有可能导致在大学中一事无成,笔者认为,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这是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的一种表现。
在此次调查中,有792人有明确的大学规划,占数据总量的50.8%,有765人没有明确的大学规划,占数据总量的49.1%(见下图)。根据这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的规划并不是很好,虽然有一半的学生有自己的大学规划,但同时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大学规划,这就说明在大学生中间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划,没有规划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学校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大学是可以让我们成长的一个很好的阶段,但是如果不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不好好利用大学时光也可能导致一无所获。
早睡有益于身体健康,保护自己的身体也是珍爱生命的表现,所以笔者在调查中也对大学生的睡觉时间做了一个调查。
在大学生中间,很多人都有晚睡的习惯,但是晚睡对身体的'影响并不好,然而从笔者所调查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人晚睡。在此次调查中,23:00之前睡觉的只占5.5%,在23:00――24:00睡觉的占60.7%,在00:00之后睡觉的占了33.8%(见下表)。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只有较少的人能够做到早睡,在这之间,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学生是有特殊原因需要熬夜,不得不晚睡,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是因为打游戏等而晚睡。有许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比较年轻,晚睡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并不注意生活的细节,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生珍爱生命的实际行动还比较缺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情,在挫折面前,有的人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比如自残,这种行为显然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所以,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也设置了与此相关的问题。
在问到“您是否有过自残(包括心理自虐)的行为?”时,有185人选择了是,占总体的11.9%,有1369人选择了否,占总体的87.9%。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还是比较珍惜的,自己会爱护自己的生命,只有少部分的人不会爱护自己的生命。
2.对其他生命的认知
在对他人的生命的认知方面,笔者主要是考察了被调查者在对待他人和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两个方面的态度。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有367人选择有伤害(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过其他人的行为,占总体的23.6%,有1191人选择了否,占总体的76.4%;有317人选择有伤害过动物的行为,占总体的20.3%,有1238人选择没有伤害动物的行为,占总体的79.5%。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有不珍惜别人的生或动物的生命,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都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不论是人也好,动物也好,每个生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
(二)生命教育的情况
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包含生命知识的教育、生命关系的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教育三个方面。笔者在调查将这其中的内容分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这几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比较普遍的,有34.5%的人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有31.8%的人接受过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也是比较多的,有25.6%的人接受过相关的法制教育,而性教育、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却是相对较少的,其中最少的是死亡教育,只有6.1%的人选择接受过死亡教育。这可能和中国的传统有关,在中国,总是忌讳谈论死亡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谈论死亡,死亡教育也就随之较少了。
有很多学校都有开设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很多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因为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了解,也不愿意主动接受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据笔者调查分析,在本次的调查中,共有544人在大学期间主动接受过与生命相关的课程,占了34.9%,而有997人没有主动接受过与生命相关的课程,占了64%。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学校开设了与生命相关的课程,但是依然有一些学生对生命教育并不了解的情况。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命认知方面
在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中,存在一个矛盾: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知道自己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但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具体的来珍爱自己的生命,这就导致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做到珍爱生命。笔者认为,从大学生很少有人自残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同时也看到他们也在做着影响生命健康的事情,例如晚睡,即使都知道晚睡的害处,却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晚睡。
2.生命教育方面
笔者在此主要调查了学校的生命教育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一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的缺失,笔者在前面就已经提到过,学校教育中性教育、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都是比较少的;二是学校教育的形式单一、不新颖,学校教育中主要采取的就是开设课程和讲座等形式,这都是比较传统的形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2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事件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建设过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亟待提升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来。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生命态度,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使用的数据来源于 “师范学院生命观状况调查”。该调查的问卷发放及回收在校内进行。调查的抽样方式是在校内随机抽取学生。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回。本次调查在校内发放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但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认识,就是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生命认识是树立科学生命观的基础。要深刻认识生命,必然要对生命起源进行探讨。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奥妙才能珍惜生命,这是生命认识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生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调查显示,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100%的大学生认为自我与他人、社会是平等的;对“你对大学生自杀和自残的行为的看法”时,受调查大学生一致认为这是怯懦、无法承受。生活压力的表现。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进入成年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已对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较正确的生命认识。
对于生命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3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教育影响最大,而 37%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在于学校教育,还有 16%的学生认为生命观形成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另有 11%的学生认为生命观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于生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因人而异。大学生的生命观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都承认面对伤害动植物的行为时自己没什么感觉,对生命伤痛抱有漠视态度。对“你怎样看待大学生伤害他人现象”,91%的大学生认为是对生命的冷漠和残忍,有 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是可以理解的。动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都是整个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动植物的生命是这样态度,这不是很可怕吗?有 9%的极少数大学生认为伤害他人现象是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并且可以理解,这不是更可怕吗?难怪有人遇到一点点矛盾和困难就伤害他人生命或抛弃自己生命。看来,我们的天之骄子对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必须加强生命教育,以避免他们以后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态度消极,感受不到生活乐趣,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压力,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生死观大学生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离不开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那么大学生的生命态度是怎样呢?
调查显示,“你对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学生充满信心,19%的大学生则顺其自然,还有 14%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理应充满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上报国家,下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吗”的调查中,只有 59%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而 41%学生认为自己乐趣并不多,这表明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感觉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信心比黄金重要”,只有觉得生活充满乐趣,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随后的压力来源调查中,21%认为是经济问题,42%认为是感情问题,52%认为是家庭因素,而 57%认为是学习因素,63%认为是对前途的担忧,另有 10%认为是社会剧变,13%认为是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视的是有38%还停留在感情困惑阶段,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认识还不够成熟,容易走进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面对激烈的人生竞争,机会稍瞬即逝,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新情况。在“面对压力你会以何种方式应对”的问卷中,41%的受调查大学生寻求自己解决,19%寻求发泄,28%会选择求助他人,另有 12%则逃避现实。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积极面对遇到的难题,生命才更有意义,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死亡的态度”调查中,9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很可怕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坚强,也很脆弱,只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三)对生命价值的感知生命价值,简言之,就是活得有意义。对“生命价值”的定义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其次是肯定自己从事的活动的价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于他人的价值。调查问卷涉及生命价值的项目有:是否自信、对学习生活的评价、朋友关系、生活的主体性等。
是否喜欢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调查显示,67.1%的大学生喜欢自己,23.1%的大学生不置可否,还有9.8%的大学生称“不喜欢自己”。 是否自信,还体现在遭遇挫折时,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难。调查结果显示,64.60%的大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没关系,下次会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学生因此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无用”。 人际交往,尤其是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数量较多,拥有超过10个好朋友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占34.40%。而没有好朋友的学生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比率却高达26.10%。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减少大学生自杀几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是体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决定权,而“主动”则反映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身心已基本发育成熟,有60.10%的大学生认为“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也有28.60%的大学生“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甚至还有2.80%的大学生“一切听父母的”。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3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加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机制研究,xx年3月份我们作了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本问卷选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5份。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机电专业56人,占58.95%,电子商务专业39人,占41.05%。由以上可见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区分了不同性别和专业结构,使本问卷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基本资料,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和专业。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内容。在问卷编制之前笔者先进行了一定的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此问卷。本问卷共有20个涉及有关生命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对暴力伤人的态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标准等等,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其中第9题和第20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回答。问卷回收后,由笔者逐一对问卷检查,剔出了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于本问卷的选取被试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总体情况,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被试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被试承认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试认为在大学中有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试认为无所谓,16.84%的被试认为没有必要,可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国港台地区起步较早,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内地的生命教育还刚刚起步,有关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有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从被试大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他们对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试对生命有一个比较正确地认识,比较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可见大部分被试对于生命的看法是正确的'。认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试认为生命仅是精神的,3.16%的被试认为生命是物质的,这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差,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生命认识存在这种偏差,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是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上,10.53%的被试选择经常有,52.53%的被试选择偶尔有,22.11%的被试选择较少有,14.74%的被试选择没有,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是很满意。在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上,有84.21%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试认为身体健康一般重要,仅有3.16%的人认为身体健康不重要。大学生普遍来说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都比较重视,身体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钱,重视身体健康说明能够爱惜自己的生命;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试认为自己的心理比较健康,仅有5.2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时7.37%的人表示经常遇到心理问题,66.32%的被试表示偶尔遇到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大学生心理脆弱的现实依然存在,我们对这一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大部分被试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压力,生活状态欠佳。11.58%的被试承认在学习生活中压力非常大,22.10%的被试经常感到压力,53.68%的学生有时会感到压力,12.63%的被试表示基本不会感到压力。在压力的主要来源中,其中58.95%的被试选择就业,42.11%的被试选择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选择学业不顺,有35.79%的被试选择情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就业。在当今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关键是怎样知道学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从被试对每天生活的地评价看来,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欠佳。62.11%的被试认为自己每天过得生活马马虎虎,12.6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无聊,仅有25.26%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实。
第四,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仍有学生存在轻生的念头。30.53%的被试认为完全不理解自杀行为,认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67.37%的被试表示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但自己绝对不会自杀。但依然有2.11%的被试认为自杀是一种脱痛苦的方式,或许自己会做,同时有23.16%的被试表示自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可见从整体上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杀这种行为都有比较理智、比较正确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错误的认识。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正确的态度。13.68%的被试选择害怕死亡,15.79%的被试选择忌讳谈死,但并不害怕,72.63%的被试选择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第五,在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关系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38.95%的被试表示很好,58.95%的被试表示还可以,只有2.11%的被试表示不太好。在同学遇到困难是否给予帮助问题上,大部分被试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58.95%的被试表示会主动帮助,40.00%的被试表示视与同学的关系而定,只有1.05%的被试表示不会主动帮助。
第六,在人生的价值标准问题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倾向。51.58%的被试认为人生的价值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多少,10.53%的被试认为是社会地位的多少,9.47%的被试认为是金钱的多少,28.42%的被试表示说不清楚。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功利化的人生价值追求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冲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学生仿徨、无奈、消沉,感到“活得没意思”。当大学生无法合理排解这种种压力、焦虑、冲突时,便极有可能采取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和感恩生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有人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对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其实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应是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生活体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第二层次是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生活。第三层次是生命价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生命教育课程规划,构建生命课程。一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专门的高校生命课程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呈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落实。另一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内容广泛,单靠几门独立课程很难完成任务,所以还应将高校生命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哲学、艺术、体育等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为高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从而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生命教育应是每一个教师在每一门科目中都应融入的内容,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学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建构生命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对大学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形式来进行的。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机制。第一是加强教学内容创新。以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同时充实丰富的贴近大学生生命发展实际的内容,构建大学生的生命课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自由发言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生命校园。第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书画摄影展、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各种校园社团活动和举办一些关于生命的专题讲座,促进大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人生感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为大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5、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构筑保护生命的立体网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合力",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调动高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力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网络系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学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4
调查时间:
5月份
调查地点:
南华工商学院清远校区
调查对象:
南华学生和qq好友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人:
组长:
组员:
报告前言:
什么是生命意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来源和基质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体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提升和感悟。一般来说,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质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价值而言,是指为了追求生命的存在意义与永恒而达到的生命理想境界。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从而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同时也使“自我”在知识的汲取、技术的运用面前被忽视了。当他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科学知识的同时,这些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会象征着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但是,获得了这些,是否就意味着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呢?答案是否定的,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本身带有实质的东西缺乏深刻了解和认识。面对这些生存环境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难以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予以正确把握和选择......
同时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大学生由于青春期的迷茫而出现的心理危机和个体意义感消失。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亦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
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凸现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我们感到无限惋惜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关注。在今天,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
报告主体:
所以经过我组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总结等。得出大学生们的生命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大学生是否觉得活着有意义?大多数大学生都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同时觉得人活着没有太大意义和没有意义只占到16.1%和0.7%。还有少数人对活着的意义没有信心,也认为死亡是对人生的一种解脱。其中,在交叉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脑中经常有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对死亡看得很坦然;而脑中从来没有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大部分因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对生命的认知最终会影响他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大学生是否对生命观进行过思考?偶尔思考76%,经常思考22%从不思考2%。当今的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正面的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过思考,只是一味回避。仅仅把生命理解为存在性价值,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恋爱和赚钱之中,思想颓废。因此以珍惜生命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思考和实现生命的价值。
所以应该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生命教育,带领他们学会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本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我认为要改善大学生的生命观必须先将生命意识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德育课堂之中,树立学生生命意识,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关注社会的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体验社会,适应社会。同时,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条件,制定一个适宜的期望值,可操作的明确的目标,不断地调整目标和行为,有序地发展自己。
其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预防危机的能力,学会自我教育,在必要时进行自我调节
再次,将生活教育融入到生命教育中。我们的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
生命意识教育是生活的道德教育。关注学生道德生命和自由成长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生活中进行。 “现实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根基,是生命求得意义和价值的活动,也是教育最真实、最坚实的基础。所以,走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
报告结尾: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与感知,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自觉和主动意识。
与此同时大学生基本具备了承受生活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但在这次调查中由于研究范围不够广泛,不可以很好的与外界大学生进行调查,因此颇受限制。
并且在调查的初始阶段,预试问卷中我们的效度分析不够准确,是因为我们的调查问题准备的不够完善,导致我们的调查数据不够精确,不能完全的体现出生命观对于大学生的意义。若下次有机会进行类似的调查研究,我们一定会引以为戒。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5
一、引言
生命观是指个体对于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生命与自身、社会、宇宙之间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生命观的塑造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以期为高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覆盖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旨在获取大学生生命观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生命观的深层次原因和具体表现。
三、调查结果
1、生命价值认知: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和尊重。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生命价值认知模糊、轻视生命等问题。
2、生命意义追求: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有着积极的追求,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我价值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生命意义感到迷茫和困惑。
3、生命态度:大多数大学生对生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悲观的生命态度,需要关注和引导。
4、生命关怀与行为:大部分大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生命关怀意识,对他人生命安全漠不关心。
四、分析与讨论
1、影响因素: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偏颇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等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生命观的扭曲。
2、生命教育缺失: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尚存在不足,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导致大学生对生命观的理解和认知不足。
3、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他们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五、建议与对策
1、加强生命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课程设置、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关注心理健康: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咨询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营造积极氛围: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命关怀意识。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07-03
大学生价值观标语大全10-20
关于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0篇)02-24
大学生应该要树立的正确创业观12-09
生命与希望讲座观后感(精选20篇)07-14
《生命的托举》观后感(通用11篇)03-28
珍爱生命观后感(通用24篇)04-22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观后感400字(精选17篇)07-04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10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