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

时间:2024-06-08 10:10:36 炜玲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战略管理: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

  中国已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但在国际管理思想领域,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还没有像泰勒、福特、彼得·德鲁克、戴明、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等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一样,在世界范围广受推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战略管理: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战略管理: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

  在人人畅谈互联网思维、产品创新。今天,传统企业似乎正逐渐失去话语权,越是传统的企业,越容易淡出了社会关注的视线。在佛山,大大小小数千家传统制造企业依旧用极其传统的方式生存着,论品牌,他们也许不是知名的;论产品,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尤其在佛山南庄这个以家居建材产品为主的重镇,一直以来靠着广布全国的经销渠道网,相互之间亦不免在价格战中抢夺市场。这样传统的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培植自己软实力?如何通过创新取胜?

  7月6日下午,由中国营销资源在线、创新联盟、《执行官》杂志联合井田商学院、华师经管学院共同举办的冠军论道“企业家沙龙”在东方誉采陶瓷文化主题酒店隆重举行。著名营销专家、品牌战略专家段传敏先生向来自珠三角的近两百名企业家们演讲了他对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的观点,得到与会企业家的强烈共鸣。

  1、嫁接智慧,培植“软实力”专家观点

  传统企业正在“变”与“不变”之间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过去一年里,不少企业纷纷进行互联网化的改革,苏宁革自己的命,整体转型为互联网平台;海尔进行内部大裁员,实行去中间化管理。当下传统企业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互联网的挑战、低速增长的挑战、国际化的挑战。

  传统是否就意味着落后?与海尔相比,格力没有太多变革的消息。它给人的印象就是技术型企业。不少企业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但我们要同时思考互联网能否取代一切?互联网十年的发展,诞生很多奇迹,也吸引了大量人的眼球,数字化营销在急剧成长,但是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它只占据很小的份额。传统企业究竟如何打造自己的软实力?坐落在佛山南海的一个家具企业或者可以给传统企业一些启示。

  尚品宅配是一家家具制造业,这样的一个企业每年都保持着80%的增长,他们应用软件工程师的思维导出并实现家具定制,变成了清晰的C2B的模式。长江商学院的教授,阿里巴巴的执行参谋长曾鸣把C2B誉为新的商业革命,他认为C2B是互联网高度发达诞生出来的一种模式,但是尚品宅配不是诞生于互联网。家具行业企业不计其数,尚品宅配凭什么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懂得善待智慧合作者,舍得把钱花在智慧供应商身上,他们极其珍视人才的竞争力,善待合作者,每年花上百万聘请一位品牌广告专家做企业顾问。

  回过头来看其他的很多企业,尤其是家具制造业,很多企业主愿意花钱在各种不同的层面,或衣食住行,或人情关系,却极少有人愿意为智慧付费。尚品宅配对人才对智慧的重视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并非不能创造领先的东西,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领先的价值观。有没有为内部人才营造成长的空间,再强大的系统也不能忽视人的重要性。再看另一个案例,在光电行业,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是太阳能行业的教父,但由于眼中却没有人才,没有可靠的人,最终日薄西山。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建本是一个在工厂当一名工人,却知人善任,成为光热产业的领袖。

  不可否认,很多传统企业的制造能力很厉害,但是品牌工作、智慧化工作都没有开始。品牌,是企业的软实力能够带来溢价的空间。在建材家居领域,很多人不太愿意投资,他们关注销量而不关注品牌,等到真正发生危机的时候才发现品牌的重要性。对这些企业,我想说,不要看你今天赚了多少钱,而要想想你明天还有没有在市场上赚钱的资格。

  我建议粤商要加强对智慧的重视和使用。传统企业要学会整合外部人才,外部资源,诸如媒体、高校人才和机构为己所用,它可以为你的企业带来不同寻常的改变。同时花大力气寻找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不要迷信一味内部培养,外部人才十几年的工作积累和实践经验值得企业为他们的智慧付出,同时这些人还会带来其他相关的资源和人脉。但是企业在选用人才时需要甄别清楚。

  对于企业改革创新,企业家不能遇到反对就停止,而要给创新留出空间;同时关注互联网,积极试验;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盲目冒进——你的价值不会一夜间消失,但可能会消失。(本文节选自作者在冠军论道企业家沙龙上的演讲,有删节)

  2、论道环节

  话题一:企业通过哪些方面提升软实力?

  梁伯强:有人认为要以产品品质征服消费者,有人认为要用品牌征服消费者,有人认为是服务,在不同的行业,应该用什么方式比较好?从提升软实力、竞争力上,你准备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段传敏:其一,关于产品本身。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说家电业就已经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了,但是现在的格力依旧有生命力。所以说,尽管是在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中,但在产品上依然有很强的挖掘空间;其二,东莞一个卖床垫的企业——慕思,搞了一个睡眠系统,产品卖出很高的价格,产品往周边延伸,品牌知名度很高。再对比一个老牌的企业,喜临门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行业中最早请明星做代言,有70%的新品销往海外,给宜家做代工,品牌建设滞后。

  竞争软实力:优秀企业家管理理论和模式

  思想引导变革

  中国已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但在国际管理思想领域,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还没有像泰勒、福特、彼得·德鲁克、戴明、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等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一样,在世界范围广受推崇。

  竞争软实力:优秀企业家管理理论和模式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推进质量强国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力拼搏。对于管理科学领域来讲,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总结挖掘和推广中国优秀企业家创新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企业管理的人格化特质

  成功企业无一不渗透着领导者闪光的理念和执着的实践,格力电器的今天,就是在董明珠思想理念和行为综合作用下的成功实践范例,董明珠的管理思想涉及格力电器公司的各个领域,宏观管理方面如人、事、时、物、地,产品制造方面的人、机、料、法、环、数,构成了今天的植根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具有明显的董明珠人格特质的格力电器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以下列举我这些年学习观察格力电器公司,所了解到的管理特质和实践成果:

  1. 在产品传播理念方面

  (1)格力电器致良机;

  (2)好空调,格力造;

  (3)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4)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

  (5)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2. 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

  (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27个专业实验室,12个研究院;

  (2)10000多名研发人员;

  (3)2个TC(技术委员会)、30个SC(分技术委员会)、技术专家691名;

  (4)13400个标准;国际先进标准1582个;

  (5)2017年发明专利达1273件,名列同行业之首;

  (6)黑带资格质量控制人员202名;

  (7)变频多联机;

  (8)双极增焓变频压缩机;

  (9)磁悬浮压缩机;

  (10)光伏空调;

  3. 在企业管理哲学方面

  (1)严字当头;

  (2)刁难自己;

  (3)变革净化思想、净化队伍、净化人才;

  (4)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

  (5)讲真话,干实事;讲原则,办好事;讲奉献,成大事;

  (6)能者上、庸者下;

  (7)最好的模式就是自己的模式;

  (8)企业最大价值是执行;

  (9)人人都自觉、人人都有责任感;

  (10)人才培养不拘一格,不看学历看创新力;

  (11)创新、奉献、挑战

  4. 在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方面

  (1)没有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

  (2)质量在于全员的意识;

  (3)6年免费服务;

  (4)QC小组600多个;

  (5)消费者是检验产品的权威;

  (6)元器件筛选制度;

  (7)定额领料、落地反冲;

  (8)“四纵五横”模式:四纵=研发+元件+采购+服务;五横=目标+组织+技术+信息+标准;

  (9)创立D-CTFP质量技术创新循环:董明珠(D)将顾客需求与结果导向的质量倒逼理论,应用到质量管控实践中,提出了质量问题系统解决方法,构建了“顾客需求引领(C)、检测技术驱动(T)、失效机理研究(F)、过程系统优化(P),以源头预防、问题发现、分析研究到解决方案四个循环反馈方法,系统推进产品质量持续改善。

  推广优秀企业家管理理论和模式是发展需要

  一个优秀企业家,就能够创造一个行业,成就一番事业,企业家是市场参与度最深、对市场反应最敏感的群体。

  因此,要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典型样本和鲜活案例,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挥先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挖掘、总结、推广优秀企业家精神、管理理论工作,利国利民,尤其是着眼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为重要。

  优秀企业家管理理论和模式是国家软实力

  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在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制造业新格局,同时也成长起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爱党爱国、创业干事的优秀企业领导人,在他们治理的企业中,除了创造就业、创造社会财富之外,他们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去芜存菁,裁剪吸收,创新出了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具企业家特质的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然而,放眼国际经济格局,中国已经居于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但在国际管理思想领域,我们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没有像泰勒、福特、彼得·德鲁克、戴明、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等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一样,在世界范围广受推崇。

  客观地分析,这与我国发展阶段关系重大,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借鉴国外管理经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中国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当改革深入推进,企业逐步演变成了面向国内外市场主体,面临残酷的竞争环境,创品牌、树理念、建标准以及企业家管理思想,就共同构成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构成品牌,构成口碑,构成美誉度。中国企业家世界知名度与今天中国的综合实力十分的不相符,企业因国家而壮大,国家因企业而强大,国家实力决定国际话语权。

  因此,我呼吁,必须像抓产品质量一样,国家和社会组织都来共同重视和推进优秀企业家精神,挖掘总结典型企业家成功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加以提炼概括,并给予国内外广泛研究、推介,企业家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今天我国所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更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所必需的,企业家和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

【企业战略管理:传统企业如何培植“软实力”】相关文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整合12-31

如何分清软技能和硬技能01-09

企业管理如何让员工接受变革11-01

初创公司如何做好企业管理?12-09

如何管理珠宝员工08-16

如何宣贯企业文化09-15

文章:《论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统一》12-31

如何做好门店销售管理12-02

传统企业怎么转型做电商?12-06

该如何提升自身管理能力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