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时间:2023-06-25 16:38:24 赛赛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日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最振奋人心的是划龙舟,民间种种独特的风俗,更是耐寻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莆田民间流传着有关端午节的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有的乡村也有说成是“初一艾,初二糕,初三螺,初四粽,初五爬龙船。总之,大同小异。)从中足见莆田端午节习俗的内涵极其丰富,时间跨度长,(广义端午节有五天时间,狭义端午节就是指农历五月初五当日),涉及品种丰富,而且与莆田盛产物品息息相关。莆田自古即为鱼米之乡,故百姓喜欢吃“糕”;莆田地域位于沿海,盛产麦螺。归结起来,莆田端午习俗有以下诸多内容:

  1、插艾(蒿):将艾蒿插于门眉上。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据说也是最早的“卫生节”。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洗“午时水”:农历五月初五用“午时草”沐浴(古时实为五味益身的青草药合成,叫五味草。现在农村通常是将石榴连枝带叶、蛋草、枇杷叶、尖尾松柏枝叶、蕨类植物等几种青草捆在一起,放在锅里连咸蛋、淡蛋、豆荚、大蒜等一起煮水,烧煮出来的水称为“午时水”,即可用来沐浴)。

  3、穿新衣:农历五月初五,小孩沐浴后欢欢喜喜穿上新衣。

  4、吃“午时蛋”:农历五月初五,大人小孩吃经“午时草”煮过的“虎蛋”,还有豆荚、大蒜(蛋有咸蛋与淡蛋之分,成串豆荚、大蒜置于锅中与“午时草”一起煮,吃后可以怯病、驱邪、以增强体质,防止因夏季雷阵雨淋湿而得病)。

  5、包粽子: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粟米、花生、蜜枣、粽叶、咸草等等,粽子品种有蜜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肉粽等多种。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在粟米内包不同的食物,至今莆田的粽子品种多达十几种。民间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水中蛟龙水兽去咬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做成粽子丢进江里,说是让水中蛟龙水兽虾蟹吃饱,以间接保护屈大夫肉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粽子。

  6、挂“虎蛋”:用五色线编成小网袋装上几个“午时蛋”挂在孩子胸前,小孩常常会互相比对谁的“蛋袋”更为漂亮,谁“蛋袋”里装的蛋更多。小孩还会经常拿“午时蛋”对敲,比比看谁的蛋壳更为坚硬。

  7、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臭丸,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8、涂雄黄:孩子的肚脐、耳朵上常常抹上雄黄粉以避毒。正如现今大人们经常常替孩子们身上擦一些驱蚊油。

  9、燃蚊香:每间屋内点上蚊香可以同时驱除蚊、蝇、蟑螂,到处萦绕一股蚊香味(古时当年没有什么杀虫剂、驱蚊药,乡下人就用烧艾草这一妙方以烟驱蚊)。

  10、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然成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只有水乡才有此项活动。(端午节赛龙舟的民间传说一是借划龙舟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二是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肉身。后来,竞渡之习不断盛行开来,如今,演变为一种民间水上健身竞技活动。)

  莆田人的端午节有五天时间,其中,更多内容集中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日,农历五月初五,随着爬龙船的到来,也渐进入端午节的高潮,这一习俗代代沿袭。

  端午五日皆是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几乎全国各地(包括许多少数民族)都在这天吃粽子、插艾叶、划龙船。追根溯源,有纪念屈原的,也有缅怀伍子胥等版本。

  莆田人过端午节与各地大体相同,只是时间更长,从初一到初五都在过节,而且形式更多,其中不乏独特之处。

  莆田俗语说: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天、初六“嘴企企”。这是五日过端午节的形象说法。具体来说,就是五月初一要吃糕,这糕是甜米糕,品种有“碗糕”(用小碗蒸成型的)、轧米糕(蒸出一块大糕,再用刀“扎成菱形”)等。

  初二粽,就是初二要吃粽。家家包粽子,有甜的,有咸的,随各人爱好。

  初三螺,家家吃“麦螺”。“麦螺”,一些人依方言写成“白螺”,本人认为应为“麦螺”,因为它在麦收时产量最多,形状颜色象麦粒。它的学名叫“织纹螺”,端午节期间海滩上非常多,随手可拾得。当然了,现在也有人转吃“花螺”、“塔螺”、“苦螺”或“软螺”,有螺即可。

  初四艾,就是家家在门口插艾草。这是中原带来的习俗。艾草可驱邪祛病,是一种好风俗。

  初五“爬”一日,就是赛龙舟。“爬”莆田方言即“划”。这一天的内容特别多,除了“爬龙船”,人人用“五味草”洗浴防病,吃“蛋草”煮过的蛋(呈青黄色),以后不怕淋阵雨。“做烟”,用谷皮烧仓术、桔皮等中草药熏房间,灭蚊虫,驱病毒。大人喝“雄黄酒”。小孩洗完“五味草”水后用雄黄涂身,涂在肚脐、臂弯、腿弯可防病不生疥疮,把蛋装在线袋里在身上滚,口中念:“滚轮蛋,胖蛋蛋”,企求以后长得白又胖,之后再穿新衣,挂上香包和小布老虎于胸前。中午全家人吃面条,此时,新麦做的面条再加上新长的韭菜特好吃。

  初五节日活动结束,初六节味全无,就“嘴企企”了。“嘴企企”是莆田方言,意思是说,嘴巴张得大大的,却没得吃了。

  莆田龙舟节被称为五天节。

  莆田民间有这样一句关于端午节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饺,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舟。”(有的村里还说“艾初一,饼初二,螺初三,饺初四,爬龙舟初五”。总之差不多。由此可见,莆田端午节的习俗内涵极其丰富,时间跨度也很长。(广义的端午节持续五天,狭义的端午节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涉及品种丰富,与莆田商品丰富密切相关。莆田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所以人们喜欢吃“饼”;莆田地处沿海,盛产蜗牛。综上所述,莆田端午节习俗有以下内容:

  1.插艾叶:在门眉上插艾叶。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和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特有香味,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体。可见古代人插艾是为了防病。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据说也是最早的“养生节”。扫院,挂艾枝,挂菖蒲,洒雄黄酒,饮雄黄酒,激浊,祛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乡莆田端午节}。

  2.洗“午水”:农历五月初五用“午草”洗澡(古代其实是五味草草药的合成,叫五味草。如今在农村,石榴通常与树叶、茄子、枇杷叶、尖尾针叶树的枝叶、蕨类植物等捆绑在一起。放在锅里,和咸蛋、光蛋、豆荚、大蒜等一起煮。烧开的水叫“午水”,可以用来洗澡)。

  3.穿新衣: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沐浴后欢天喜地地穿上新衣。{家乡莆田端午节}。

  4.吃“午蛋”:农历五月初五,大人小孩都吃午草煮的“虎蛋”,还有豆荚和蒜(蛋分咸蛋和淡蛋,一堆豆荚和蒜放在锅里和午草一起煮。吃了之后可以怕病,驱邪,强身健体,防止因夏季雷雨而得病)。

  5.吃粽子:做粽子需要的材料有玉米、花生、蜜枣、粽子叶、咸草等。粽子的品种有蜜枣、豆沙、蛋黄、肉圆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在玉米里吃包不同的食物。至今,莆田粽子已有十几个品种。传说屈原投河后,百姓怕水中的龙水兽咬屈博士的身体,就做了粽子扔到河里,说是为了让水中的龙水兽、虾蟹吃饱,间接保护屈博士的身体。后来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大米,再用彩色丝绸包裹的办法,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手掌。{家乡莆田端午节}。

  6.挂“虎蛋”:用五色线编织一个小网兜,在孩子胸前挂几个“午蛋”。孩子们经常互相比较谁的“蛋袋”更漂亮,谁的蛋袋里装的蛋更多。孩子们经常用“午蛋”互相敲打,这比他们的蛋壳还硬。

  7.赛龙舟:赛龙舟已经成为水上运动,只有水乡才有。(端午节赛龙舟的民间传说,一是划龙舟追上投河自尽的屈原,二是驱散河中的鱼,防止鱼吃屈原的肉。后来,渡舟的习惯开始流行,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项水上运动。

  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做糕吃糕,是祈望早田丰收,生活节节高。

  大米浸泡后磨成浆,加入适量的糖和酵母。发酵后,倒入瓷碗中,放入蒸笼蒸熟,待冷却后从碗中取出。碗糕由于膨胀会凸起高出碗面,上面裂成几瓣,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在笑。碗糕吃起来筋道、细嫩、鲜甜。

  初二卷粽,既有祭祀龙神的含义,又有凭吊屈原的内容。

  莆田人包的粽子,以粽叶包糯米或者豆子以及蜜饯而成,用咸草或麻丝沿三个角扎牢,每五只为一摞,因为莆田粽子包着蜜饯所以不用蘸糖吃。

  初三吃螺,莆田地处沿海,近海浅滩所产的小螺,形似麦粒,俗称“麦螺”。

  五月正是盛产麦螺的季节,颗粒又大又肥,味道好极了,而且清凉解毒,有益健康,因此家家户户都买来麦螺,煮熟剪尾,老幼吸吃,自得其乐。民间至今还流传美话,曰:“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

  ”

  初四插艾,这一天清早,家家户户都在门窗上插艾草,是为了避邪。

  艾,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寒温,叶子有香气,能驱蚊蝇,逐瘟神,禳病灾,保安康。市民还在大厅中张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据传说:唐朝钟馗学识深, 强,因为相貌丑陋,武举没有考中,自感无颜而撞死殿前的假山间,后来阴魂不散,夜夜溜闯殿院,太监洞察详情,禀报了唐明皇,皇上即命画工,绘画钟馗像,留在宫中除邪、护卫宫庭。

  初五爬龙舟,龙头高昂划向前。

  端午节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沟渠溪流的一些乡镇还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活动。莆仙的龙舟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龙头的龙舟,百姓称其为“鸡公仔”,意即雄性的龙;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形象是彩画板面上,人们称其为“齐头船”或“剃头刀”,意即雌性的龙。竞赛时,通常都用昂头的龙舟。

【莆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陕西人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06-21

徐州端午节的习俗02-25

浙江端午节的习俗06-06

临沂端午节的习俗06-20

莆田端午节习俗介绍02-06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结尾汇总03-02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作文02-28

广州的端午节习俗作文(精选6篇)02-23

端午节习俗作文450字(精选116篇)03-26

中班语言过端午节教案(精选11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