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

时间:2024-07-21 17:08:45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

  出国留学跟在国内是很不一样的,你都看看过那些留学故事呢?有什么感触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一个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

  曼海姆大学位于德国西南部,以工商管理和经济专业闻名,目前有一万多名在校学生,其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高达15%。大学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巴洛克式城堡,远看非常辉煌气派。虽然城堡经历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打,但内部被多次翻新,先进的科技设备随处可见。

  最让学生高兴的,莫过于整个城堡被免费的无线网笼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的校园APP进行定位、搜索目的地、找出最佳路径……有了这个得力的小助手,初来乍到的我在开学第一天顺利找到了所有的教室,没有迟到一分钟。校园APP也会提醒我们当天是否有课被取消,或是更改了时间地点。我们还可以通过APP查询学校餐厅提供的套餐种类及价格,每个套餐的界面上都显示着学生打出的分数和评语——如果某套餐的分数低过学校制定的标准,餐厅将取消其供应。

  校园APP还与曼海姆大学的五个图书馆联网,我们只需输入想要借阅的书籍名称,便可以查询到藏有此书的图书馆及联系方式。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去找书,还可以通过APP预订,图书管理员会提前帮你找到书籍做好登记,你只要凭学生证直接前往服务台即可取书,大大节省了时间。

  曼海姆城市的公交车和有轨电车都是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住处离学校远的学生不必担心下了晚课之后没办法回家。曼海姆大学与城市公共交通公司达成了协议,学生能以145欧元的价格购买“学期一卡通”。持有此卡,你可以整个学期免费乘坐所有公交车、有轨电车、地铁及部分火车。虽然“一卡通”足够划算,但很多大学生仍不买账,宁愿每天骑车上下学来节省开支,曼海姆大学为此建立了很多自行车停放点,感觉跟回到了国内似的。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曼海姆大学的图书馆每天都会对学生开放,而且开放时间基本上都是从早上8点直至凌晨12点。图书馆外面的桌柜上摆放着数十份报纸供学生免费取阅,从《华尔街日报》到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都有。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关注中国,《中国日报》也成了众多报纸中最为抢手的,每天不到中午就会被全部拿完。

  在交换项目正式开始前两个月,曼海姆大学的国际学生部发邮件通知我,一个叫伊冯娜的德国学生将作为我的游学伙伴,帮助我慢慢融入德国的大学生活。很快,我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平台与伊冯娜取得了联络。冯伊娜热情地为我解答了很多关于曼海姆气候、饮食及学校文化的问题,还主动提出要去曼海姆中央火车站接我。

  在车站汇合之后,伊冯娜一路把我领到了曼海姆大学的宿舍。伊冯娜告诉我,她是曼海姆大学心理学的大一学生,像她这样自愿报名加入国际交换生伙伴项目的德国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希望通过伙伴项目多认识一些五湖四海的朋友,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冯伊娜是个对中国文化特感兴趣的女孩,她甚至在中学时就选择了初级汉语言课程,还计划着去香港或新加坡交换学习半年,切身体验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伊冯娜虽然还是大一新生,但却大我一岁。这是因为她在高考之后并没有立即申报大学,而是选择了短期工作来历练自己。德国的高考成绩是终身有效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在高考后选择先工作几年再读大学,甚至为了周游世界而推迟入学时间。那些在18岁就参加工作的德国青年,大多不是因为落榜而被迫就业,而是希望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更清楚自己想要进修的专业方向。虽然这会推迟入学时间,但却有效地降低了“读错书入错行”的可能性。德国的大学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同一个年级学相同的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伊冯娜渐渐熟络起来。听说伊冯娜在学习中文,我主动请缨帮她补习,而我也在她的指点下学习德文。有一次,伊冯娜邀请我去她租的地方一起吃午饭,她亲自下厨做了曼海姆的传统美食——芝士烤sptzle和草莓布丁。

  进入伊冯娜的厨房后,我惊讶地发现它更像是一个化学实验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量筒和称重仪器。伊冯娜按照食谱准备制作布丁的食材,先用量筒准确地量了230毫升牛奶,之后称了50克白砂糖和40克布丁粉,把它们混在一起后放在炉灶上烤——定时300秒,烤后还设制定时器,将布丁放进冰箱整整10分钟。

  整个“烹饪”过程让我目瞪口呆,我问伊冯娜:“你和家里人每次做饭,都要用到这些测量仪器吗?”

  伊冯娜不以为然地回答:“是啊,不然做出的食物没有食谱上说的那么好吃。”

  过了片刻,伊冯娜转头问我:“你做饭时用什么来量食材呢?”

  我回答说:“感觉。”

  “那岂不是每一次吃饭时,味道都有可能不一样?”

  “是啊,这样才有新鲜感,百吃不厌。”我无奈地笑着,心说德国人的严谨确实名不虚传,连做饭都要用工具来测量,那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不会认真对待的呢?

  曼海姆大学一共有五个学生宿舍区,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学生宿舍中的房间均为单人房,里面配备了衣柜、单人床、写字台、床头柜、洗手池、一把转椅、一个储物柜和一把专为客人准备的木椅。我所居住的那幢宿舍楼,每一层楼共有八个单人间、一个公共厨房及洗浴卫生间。公共厨房有一张可以围坐10人吃饭的大桌,供我们款待来宾访客。一楼的公共厨房外还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烧烤聚餐。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自来水已达到国际卫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刚抵达德国时,我曾不明就里地在宿舍里四处寻找饮水设备,又把公用厨房和洗浴卫生间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饮水机。后来口渴得实在难受,便找隔壁房间的同学讨水喝,那人一脸惊讶地问:“你的房间停水了吗?”我才恍然大悟,洗手池就是用来直接饮水的!

  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便是宿舍的垃圾分类系统。德国人做事认真,这点充分体现在了日常垃圾的分类和回收上。在德国,垃圾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生物垃圾类、食品包装类、废旧纸张类及生活垃圾类。除去生活垃圾,剩下三项均可被回收利用,宿舍楼的入口处安置了四个大铁箱,来回收这四种垃圾。刚搬进宿舍时,我没有意识到垃圾要分类处理,随手把矿泉水瓶、报纸、水果皮等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丢到了公用厨房的垃圾箱内。没多久,隔壁的一个德国女生来敲我的房门,询问公共厨房的那袋垃圾是不是我丢的。

  女生委婉地告诉我,只有生活类垃圾才可以扔到公共厨房的垃圾箱内,其他可回收垃圾都必须放到楼下的大型回收箱中,不然的话,负责收垃圾的工人需要花很长时间来为垃圾分类,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女生还说,亲手为别人扔的垃圾分类会严重影响工人的心情,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对从事这个行业的抵触情绪,造成该行业的人力流失,为社会带来隐患——所以,垃圾分类这件事一定要我们亲自做。听了女生郑重其事的解释,我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件需要每个人都积极配合的大事情,而垃圾分类已经成功在德国实行了十多年,远远地走在了中国的前面。我诚恳地向女生道了歉,把刚刚丢弃的垃圾袋捡了回来,重新分类处理。

  曼海姆大学规定,学生宿舍的同一层楼中不能居住两个以上同一国籍的学生(当然德国生除外)。这样一来,宿舍就成了各种文化交汇的中心,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产生摩擦,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维护秩序。不过,学生宿舍并没有舍监全天候照管我们,学校的老师每周只会来两次宿舍,每次只停留一个小时。每个楼里都有一两个极负责任心的住宿生承担“调解员”一职,他们都是由全体住宿生投票选举产生的。

  如果发生了连“调解员”也无能为力的事情,例如房间内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住宿生需要登录校园网页递交维修的申请单。学校会在第一时间派出维修员,当然,每次维修时都会有老师全程陪同,以确保维修员不会翻动学生的物品。有一次我发现房间内的冷水龙头不能正常转动,当天早上去学校之前将此事通过校园网上报,傍晚回到宿舍时,发现水龙头已经修好,就连洗手池也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由得感慨,德国真是一个做事认真且效率极高的国家。

[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相关文章:

1.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故事

2.留学故事:中国留学生的“法国梦”

3.中国留学生的海外爱情故事

4.中国留学生的托福故事

5.留学故事: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式学习”

6.感动千万留学生的留学故事

7.德国留学生的故事

8.感动千万留学生的留学选择故事

9.美国留学生的留学故事

10.感动千万留学生的留学故事(全文)

【中国女生的留学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故事10-01

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漂泊故事09-18

中国学生留学韩国的故事06-28

中国学生韩国留学的故事07-25

中国学生韩国留学的故事07-03

新加坡留学故事精选05-25

陈奕迅留学故事08-07

交大留学故事10-07

莫文蔚的留学故事06-21

西班牙留学故事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