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4-07-05 06:10:38 优文网 我要投稿

项目建议书常用(12篇)

  在现在社会,建议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几部分组成。你知道建议书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建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目建议书常用(12篇)

项目建议书 篇1

  一、总论

  1、项目名称:xx市绿化花卉基地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xx市林业局,负责人:王正

  3、项目实施单位:xx市林业开发公司,法人代表:黄进

  4、项目性质:扩建、改建

  5、建设地点:防城区华石镇(市中心苗圃)

  6、生产规模:每年培育500万株名优绿化苗木,100万株(盆)花卉、盆景等。

  7、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育苗大棚15个及有关的育苗基础设施等。

  8、建设年限:建设期为一年。

  9、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2)资金筹措:实施单位自筹资金200万元,申请国债资金200万元。

  10、结论与建议:

  项目投资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显著,年利润率为65%。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均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此项目的实施,可增加我市经济收入,促进我市林业事业的跨越发展。

  二、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xx市林业开发公司)系主管单位(xx市林业局)下属国有企业,创建于1995年,现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目前主要从事种植速生丰产林和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公司现有员工36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50%。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项目实施单位已承包xx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苗圃的部分场地40亩和场地原有少部分的育苗设施。为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发展我市的花卉、盆景,绿化苗木产业,必须对原有的场地和育苗设施进行扩建和改建。

  三、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本项目的产品是花卉,绿化苗木和盆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必须要美化绿化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目前,全国上下大搞城市美化运动,包括各类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公园绿化、植物园建立、各种类型的小游园建设及居住区室外环境绿化等。总之,该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产品是供不应求的。特别是名优绿化苗木、盆景更是如此。本项目作为外向型林业发展的配套项目,产品主要销往市内外、区内外和国内外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四、项目建设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占总人口的 70%,劳动力20万人。

  项目区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0521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2625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人均产值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2、劳力资源条件

  项目区内共有劳动力10万人,农村有约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富余,林业系统管理人员17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5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5人,初级职称76人,可满足项目的技术及生产管理所需。

  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内水电、通信、交通等都很方便,有各种等级公路1000公里,其中有钦防高速公路、南防铁路、防东二级公路。

  五、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以营林为基础,以科技为保障,以效益为中心,以工业为龙头,为林业产业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壮大林业综合实力,形成林业规模经济,为xx市经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2、建设期为一年,20xx年为建设期,20xx年开始为投产期。

  3、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规模及构成

  项目建设总面积40000平方米,基地内扩建15个育苗大棚及有关的'育苗基础设施。绿化花卉基地计划年生产500万株绿化苗和100万株(盆)花卉、盆景。

  (2)基础设施建设

  ①项目保护与管护设备

  购置有关办公设备,为项目组织实施、计划财务管理、项目监测质量、效益评价提供服务场所,同时建设500m的简易房为管护站,作为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和其它物资的存放地方,另建一个瞭望台作为值班用。

  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以项目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现有的档案信息为基础,结合项目建设,购置两套计算机系统建立一套加工生产管理监控系统,为项目组织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

  ③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其它设施如通讯设备,输变电线路,机械货物装卸车等,可结合现有设施,并根据现实需要适当增加。

  (3)项目技术措施

  基地选择在防城区华石镇(市中心苗圃内),总面积在40000m左右,项目建设所需的场地要宽敞,光线充足,通气良好。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苗木、盆景培育技术和设备。

  六、项目组织机构

  1、经营管理形式

  本项目由xx市林业局统一领导、指挥、调控,xx市林业开发公司负责实施建设。项目建成后,由市林业开发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和经营管理。

  2、机构设置

  本项目建成后,下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运作。

  3、人员设置

  本项目建成后,设主任1名,负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副主任2名,协助工作。下属各部门设主任各1名,员工若干名。

  七、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包括项目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总计4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详见附表1)。

  2、资金筹措

  项目实施单位自筹投入资本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申请国债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

  3、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建设投资200万元,一年建成。流动资金200万元,投产后第一年开始使用。

  八、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00万株绿化苗木和100万株(盆)花卉、盆景。年总收入为1600万元,总成本为560万元,盈利1040万元,利润率为65%(详见附表2),投产后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2、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区内外及国内外提供名优绿化苗木、花卉盆景等。

  (2)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后,均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

  (3)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地方经济收入,促进项目区的经济发展。

  总之,项目建成后,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项目建议书 篇2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xx公路以西,xx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农业研究报告指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x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xx公路、xx河从xx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xx镇又是位于xx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xx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xx#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xx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内有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3、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4、护林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5、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6、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xx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12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25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质渠0.48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186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14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4台套。

  2、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5.5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800平方米。

  3、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10万株。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655.35万元;农业措施160.1万元;林业措施30万元;科技推广3.25万元;前期工作费1.3万元。

  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480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150公斤,亩增收入120元,计增收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55元,计节本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659万元,亩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xx20x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xx市开发局,xx镇人民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项目建议书 篇3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英武乡位于盘县东部,素有盘县东大门之称。大寨村位于英武乡南部,是贵州省100个一类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1180户,3460人,其中贫困人口1442人,地质是以泥土沙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湿多雨、日照时间长。平均温度16.3℃,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10℃。年平均降雨1900㎜,无霜期达275天,日照时数1750小时,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基础条件簿弱,生产生活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靠的是传统模式种植,无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加之剩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居住本土的都是留守老人与儿童,土地多,均坡度大于25度,为了减少我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目的。现申报此种植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性

  核桃种植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改善,当地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分等非常适合核桃树的生长,核桃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当地的核桃种植已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与当地农民迫切摆脱贫穷的愿望相结合,显示出发展核桃已成为一大明显趋势。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区有相对充足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荒山、耕地、人力等资源,交通便利,良好的群众基础等条件便于项目组织实施,因此该区域具有发展核桃种植的良好条件、技术基础和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乡党委、政府重视产业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核桃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制订了“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项目扶贫规划,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实施建设工作,并积极争取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

  四、市场分析

  项目实施后,五年见效益;亩栽23棵,盛果期每棵年产75公斤,现在市场价每斤以15元计算,每亩每年可收2250元。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充分挖掘我村的资源潜力,有效改善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提高群众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核桃便于运输,不受时间的影响。因储藏方便,市场价不良时,无需出售。因核桃属本地特色,还可以运输到其他地区销售或加工。

  五、产业组织形式

  成立领导小组。由乡主要领导负责,乡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抓好业务技术的指导,村组干部和农户具体组织实施。

  六、避险能力

  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能力强,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只需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

  七、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我村预计发展核桃种植3800亩,覆盖农户1180户,覆盖人口3460人,项目建成后,为我村480户、1442口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基础,并带动我村其他行业快速发展,增加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

  八、资金用途

  1、种苗投入:每亩按株行距为4米的标准,3800亩需购桃树苗87400株,每亩346元,需投入资金138.32万元。

  2、肥料:每亩需磷肥70公斤,3800亩需266000公斤,每公斤单价1.5元,需投入资金39.9万元。

  3、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期为3天,需培训学员膳食、资料费用5万元。

  共需上级投入资金138.32万元。

  九、项目申请依据

  根据盘县产业项目扶贫规划进行申报。

  十、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路径

  技术标准:由林业、农业部门指导好项目的建设,对种植农户进行培训,做好不同时期的管理工作。

  十一、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 138.32 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38.32万元。

  十二、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我村总人口3460人,其中贫困人口1872人。项目实施后,我村的人均纯收入将从现在的4000提高到7000元以上,实现我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使我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好的改善。核桃项目的建成,不但为社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向社会提供纯绿色果品,为外地游客增加旅游景点的同时还对当地环境美化、减少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 篇4

  一、项目背景

  1.自然条件

  双河口镇太坪村位于巴南区东北部,属三峡移民村和麻柳沿江开发区范畴村。地处北纬29°09′与29°47′,东经106°20′与107°00′之间,属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市区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东与巴南麻柳嘴镇、长寿江南镇比邻,南与涪陵区新妙镇相连,西与木洞镇为邻,北与江北区隔江相望。东西宽2.9km,南北长2.3km,总幅员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下辖6个合作社,耕地面积3187亩,其中农田面积1850亩,土地面积1337亩,林地面积1500亩。平均海拔约5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134.0小时,高低海拔175—650米,平均气温摄氏18.6度。

  项目拟建设在太坪村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两个合作社森林覆盖率高达60%,绿化率达96%。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平均气温18.6度,年降水量1100mm,相对湿度80-95%,无霜期308天,土壤PH值5.5,有机质含量高。云雾多,湿度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工业等污染始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生态环境。

  2.基础条件

  太坪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南涪路横穿该村,正在修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在该村有一个出口,十二五期间拟修建的涪陵至机场的快速干道也将横穿该村,并规划有1个出口在该村。据重庆市27公里,据长寿14公里,据涪陵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该村还修建有农村公路、人行便道等10余公里,基本达到集中三户以上通人行便道,集中10户以上通公路的标准。在供电方面,双河口有35KV变电站一座,可覆盖全镇的基本用电。在通信上,无线、有线和宽带网络覆盖全村。

  3.政策条件

  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种植生态茶叶也符合三峡生态屏障建设的要求。同时在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兴建生态茶园也符合双河口镇现代工贸旅游生态镇的打造要求,更符合巴南区的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项目是适应市场要求,壮大茶叶茶叶的需要

  茶叶系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我国每年出口茶叶20多万吨,创汇4亿多美元。全国茶叶消费约40多万吨,消费量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效保健成分被人民共识,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应运而生。茶叶已被公认为现代最佳保健饮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双河口镇产茶历史悠久,我镇生产的茶叶曾是明朝贡茶,有600多年历史。但由于缺乏开发资金,优质良种茶叶栽培面积小,茶叶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差,村民管理较为懒散,茶叶产出较低。另一方面,茶叶加工落后,设备、工艺较低,产业组织程度低,制约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太坪村得资源优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叶产业,同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我镇迫切需要新建生产茶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得力

  早在20xx年,区农委(原重庆市巴南区农牧渔业局)出台的.《巴南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中提出,要培育壮大了花椒、花卉、茶叶、干果四大产业,同时区旅游局也出台了《巴南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xx-20xx年)》,明确提出要打造茶文化旅游产业。

  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茶叶产业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恢复,改建原有的茶园,茶叶产业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镇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2.综合环境好,项目实施优势明显

  从自然环境上看,项目建设地属亚热带东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6C,年降充沛,土壤富硒而有机质含量丰富,根据历年种茶实践来看,适合多种茶树苗木生长。

  从政策环境上看,双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以此作为全镇农业产业调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茶叶等产业支持。

  3.市场前景广阔

  从市场需求来看,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以其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二十一世纪,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绿色无公害茶叶产品的消费量将会迅猛增长,茶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实施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可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给予。从双河口地域优势来看,区位优势明显,借着区委、区政府努力推进“巴南银针”等茶系列品牌打造政策,急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茶叶产业发展。

  (三)必要性

  1.有利于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

  双河口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仅千秋磅、姜家嘴社现有茶园面积500余亩。目前,千秋磅社、姜家嘴社多处荒地、山地空缺,无人开发。如果建设生态茶园,可借原有的茶园扩大规模,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地、山地,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若该项目实施后,将带动更多的附加产业发展如茶文化。

  观光旅游等,这对当地农业资源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双河口为农业大镇,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主体为传统农业,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经营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老化单一,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双河口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茶叶生长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茶叶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茶叶产业发展滞后。而茶叶产业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生态茶园,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调整,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3. 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需要

  双河口镇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镇,生态屏障建设是后续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茶园,可以很好的将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调整完美结合,暨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保护了生态。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开发有机产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是农业生产朝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生态茶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建生态茶叶基地2500亩;

  2.改建原茶园500亩;

  3.引进茶叶加工坊1个。

  四、资金概算

  (一)新建有机茶叶基地2500亩,拟投资950万元

  1.茶苗。每亩补助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株×0.3元/株=1500元,合计450万元;

  2.开垦,种植费。300元/亩,合计75万元;

  3.有机肥等。400元/亩,合计100万元;

  4.茶园区水池等建设,按照50亩/个,每个5万元标准,共计250万元;

  5.管理费,三年每亩约300元,共计75万元;

  (二)改建有机茶基地500亩,拟投资130万元

  1.茶苗,每亩补栽3000株,共计45万元;

  2.开垦,种植费。共计15万元;

  3.有机肥等,共计20万元;

  4.水池等基础设施,共计50万元。

  (三)茶叶加工厂房20xx平方米200万元

  加工厂房20xx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200万元

  (四)叶加工设备引进70万元;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00万元,拟申请三峡后续项目补助资金85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正式投产后亩年产名优茶鲜叶60公斤,可加工名优茶20公斤;产普通茶鲜叶100公斤,可加工大众茶25公斤;名优茶按150元/公斤计算,大众茶按20元/公斤计算;亩茶叶产值可达3500元,3000亩有机茶园年产值可达105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1000余人再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又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依托丰富的茶园基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双河口镇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三)风险评价

  本项目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对于产值、价格、投资额、工期、经营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均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七、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高。

  (二)建议:恳请上级将本项目建设立项,列入三峡后续建设项目,并解决建设资金850万元。

项目建议书 篇5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西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茶园

  2、承办单位概况:

  (1)全湖镇苏区村位于全湖镇西部,与塘城村、全丰村接壤,版图面积13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 1800多常住人口,山林面积9.2万亩。

  (2)全湖镇全丰村位于全湖镇中部,与苏区村、黄沙塅村、经帮村接壤,版图面积14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3100多常驻人口,山林面积10万亩。

  3、拟建地点:全湖镇苏区村及全丰村。

  4、建设内容与规模:

  (1)、整地2600亩;

  (2)、栽植茶叶650万株。

  5、建设期限:3年。

  6、投资概算:总投资1080万元。其中:

  (1)征地、整地费用640万元;

  (2)栽植、抚育、工资费用210万元;

  (3)苗木、施肥、相关设备等费用210万元

  (4)各种税费合计20万元。

  7、效益分析:

  (1)成本:第一年征地、整地、栽植、抚育、工资、苗木、施肥及相关设备费用在740万元左右;第二年抚育、施肥、栽植、工资及征地整地费用为250万元元左右;第三年抚育、施肥、征地、征地、购置相关设备费用在90万元左右。三年合计大约成本为1080万元。

  (2)收益:茶叶第三年盛产后每亩可收新茶300斤,每斤茶叶价格在60元左右,每亩收益在18000元,即收益为18000元x2600亩=4680多万元。

  (3)比较分析:盛产后只需一年即可收回成本,茶叶园生命周期在40年以上,即可获取总收益为1.8万元/年·亩x2600亩x40年-1080万元成本=18亿元。

  8、资金来源

  (1)自筹资金600万元;

  (2)创业无息贷款20万元;

  (3)商业贷款200万元;

  (4)奖补资金20万元;

  (5)资金缺口240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群众致富增收的需要;

  (2)发展生态林业的需要;

  (3)建设生态修水的需要

  2、建设条件分析: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政府大力扶,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另外土壤适宜,气温与海拔高度都较适合栽植绿色生态茶叶。

  三、建设规模

  1、1000亩生态茶园;

  2、栽植茶叶80万株;

  3、品种为西湖龙井、宁红茶等;

  4、建旅游休闲设施10000㎡。

  四、工程方案

  1、茶叶苗必须是2-3年生;

  2、修建配套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3、实施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在茶园套种蔬菜及药材,养殖少量家禽,利用家禽排泄物做肥料;

  4、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5、发展绿色旅游项目,集观光、休闲于一体。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生态茶园所属公司每年收入4680万元,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群众350人就业,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返乡创业项目,对当地有志人士取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能促进更多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三)生态效益

  消灭了荒山,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再造了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全丰。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体系

  项目所在乡镇全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的'实施工作,特成立了生态茶园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全湖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环保、农业、林业、农技等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

  2、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主要由县茶科所的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与省市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接,进行对口支援。

  七、结论

  该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实施该项目能有效促进林农增收群众致富,能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项目建议书 篇6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xx县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和示范

  建设地点:xx县xx乡镇xx村。

  建设年限:xx年12月~xx年12月。

  建设规模:建设试验面积12亩,建设示范面积100亩。

  建设性质:该项目由省xx县农业区划办、xx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农作物间套种是近时期xx地区农业增效的有效措施

  农作物相互间套种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高效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间套种研究,是事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问题,也是近来农业技术研究的热门课题。

  2、xx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从xx年开始,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xx开展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xx县果园冬季连片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示范中,亩产量达到 1500公斤 以上,为xx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打下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3、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xx-20xx》中的布局规划,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在增加食品营养源、丰富市场食品种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脱毒种薯供应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xx5个优势区。其中,xx马铃薯优势区包括xx、xx、xx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薯和出口鲜薯品种。

  4、以xx县为主要代表的xx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增收效应将十分明显

  xx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的。xx县的桑园面积在xx万亩左右,间套种植马铃薯每亩产量可达 1000公斤 左右,每亩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计算)计算,如果全县桑园全部进行马铃薯间套种,种植面积按一半进行统计,预计全县xx万亩桑园(实际面积为xx万亩)可多增加生产收入x亿元。

  5、在我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符合国家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和xx省钱粮双增的农业产业政策,该项技术的推广,将给xx地区桑蚕生产增加产值奠定更好的基础。

  6、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省综合研究实力三强所之一,长期进行马铃薯的育种、栽培、免耕及间套种技术研究,xx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马铃薯品种3个,“xx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和春夏繁种技术研究”通过xx年xx科技厅研究成果鉴定。现本单位又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xx综合试验站的实施单位。有过强过硬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xx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项目技术成果,带动xx地区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和农业的.收入,意义十分重大,符合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产业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以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本项目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2)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农民种植效益方面,经初步估算,应用本项目研究、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高效间套种栽培,每亩增加收入1000元,我县桑园种植区将增加x亿元的总收入。

  (3)增加桑农生产性纯收入

  按每亩投资500元计算,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亩增加纯收入500元,我县xx万亩桑园全部进行间套种,将为桑农增加纯收入xxxx万元。

  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产业效益:本课题研究将在xx带动和培养一批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研究和种植技术人员,增加桑园种植效益,改善和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民钱粮双增收。

  (2)农业人力资源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培训一大批桑园间套种马铃薯的技术人员,为今后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桑园间套种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在农资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增加就业人数,在很大程度上扩大项目发展的受益人群。

  3、生态效益:

  在我县进行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充分利用了桑园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改善桑园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项目风险评估

  (1)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筛选出马铃薯间套种的新品种,以及桑园冬春季节间套种马铃薯的技术模式、技术示范,资金全部应用与试验和示范工作,不存在资金风险的问题。

  (2)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不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不存在环境风险。

  三、结论

  1、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发展趋势,农村和桑蚕行业也需要新的技术模式来促进蚕桑业综合效益的提高,所以本项目研究意义重要重大;而且本项目以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试验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技术上是可靠的,操作上是现实可行的。

  2、建议xx省农业区划办对上述项目的立项予以研究,批准立项。

项目建议书 篇7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xx公交公司于xx年十一月正式成立运营,现共开公交线路7条,车辆40台,为城乡人民提供了安全、舒适、快捷、廉价的公交服务,填补了县城公交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基础设施水平,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公司的运营状况也进一步规范,为了使城区公交事业配套设施更完备,服务更周到,人民更满意,恒新公交公司计划今年在1、2、3、6路部分站点建设高标准候车亭30处,彻底改善公交候车站点无遮荫避雨设施的状况,以方便群众出行,解决谁为候车人打伞的`问题。

  二、项目实施基础

  此项工程属城市公交性设施,建设局规划定点,无偿提供建设用地,行政上纳入市政统一管理,庄浪县恒新公交公司投资建设经营。

  三、项目建设范围

  根据县城公交路线实际情况计划建设候车亭30处:一路车沿线14处;二路车沿线14处;三路车沿线设1处,六路车沿线1处。

  四、环境保护。

  该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污染。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资金来源:xxx公交公司自筹资金22万元,请求市建设局解决项目建设资金50万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80万元,土建工程20万元。

  七、经济效益

  项目正常生产后年可实现租金收入、广告代理及发布费用15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个。

  八、结论

  该项目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的好项目,应尽快支持建议,促其尽早建成。

项目建议书 篇8

  一、总论

  1 、项目名称 :xx镇xx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2 、项目内容:棚菜种植和棚体建设

  3、承办单位: xx镇xx村

  4、拟建地点:xx镇xx村

  5、建设年限:2年

  6、概算投资:规划推广种植面积8亩,种子、种苗投资 4万元,建棚材料的购制和用工人员投资6万元,共计10万元。

  7、效益分析:2年收入为16万元左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大棚蔬菜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农民致富项目。xx镇地处、县政府所在地,镇内常住人口近20万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4000万公斤以上,而目前,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20xx亩,蔬菜供应的缺口量较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急需生产自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20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8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本项目投资能有效地幅射和带动周边村发展高效农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2、建设条件分析:庐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力高,耕性适宜,适种性广,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完全适宜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生长。且xx水陆交通方便,合铜、军二、庐巢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合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蓉高速公路临镇而过。

  三、投资估算和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栋,占地8亩。

  经测算建设1栋蔬菜大棚需投资5000元,其中,棚架及覆3000元,保温被1000元,灌溉设施1000元。

  20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10万元。

  四、资金筹措

  采取拨付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与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10万元中,其中县拨付项目资金5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建设1栋面积1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年产蔬菜0.4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1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0.4万元。20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8万元,1.5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能满足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菜;广大村民能从中受益,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不仅可以为我村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而且将带动周边蔬菜产业链的发展,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六、结论

  种植大棚蔬菜,必然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见效快,偿还期短,经营风险较小,项目实施后将产生较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种植大棚蔬菜项目是十分可行的好项目。

项目建议书 篇9

  一、项目名称:

  合资生产(经营):xxxx产品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

  单位负责人:

  二、兴办合资经营企业的理由:

  从国内外技术上、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从利用外资、产品出口、培养人才、增加收益等方面,说明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中方合营者的情况:

  介绍中方合营者的基本情况和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有利条件,包括企业性质(国营或集体)、人员情况、技术力量、领导班子、固定资产、设备、场地、原有产品产量、产值、利润、产品出口等情况。

  四、外国合营者的情况:

  外国合营者公司名称、国别、资本、业务范围、规模、产品声誉、销售情况等。

  五、合资经营主要内容:

  (一)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

  (二)合营xx年。

  (三)合资经营企业的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新建、扩建、改造)。

  (四)合资经营企业的职工总数和构成(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五)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各方出资比例。

  (六)投资方式和资金中方以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房屋、机器设备等作价的估算,现金投资(外汇、人民币)和来源(自筹、贷款、租赁);外国合营者以现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或专有技术等作为出资,对其作价、估价方法和估算金额。

  (七)产品技术性能及销售方向

  合资经营企业的.产品拟达到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具有竞争能力,产品内外销比例的估计。

  (八)生产(经营)条件

  合资经营企业所需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及协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后要求及已具备的条件。

  (九)初步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内外销)、成本、收益估算。生产手段、生产效率提高程度。 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效果。中外双方经济收益匡算:合营期间各方利润、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年限的估算等。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合营期间的税收、劳动就业人数、技术水平的提高等。

  六、项目实施计划:

  何时进行技术交流、出国考察、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洽谈、签约、施工、试车和投产等。

  如属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应列出分期工程的时间安排。

项目建议书 篇10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村里庄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里庄村民组

  项目责任单位:xx乡人民政府

  项目责任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里庄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xx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里庄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项目建设综合条件评价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属钱塘江流域。

  项目区沿线大量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xx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最大纵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计算,计6万元。

  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3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33万元。

  六、工程的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对工程进度如下安排:

  20xx年3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开工。

  20xx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七、结论

  里庄公路的建成解决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乡村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为深山区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建议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项目建议书 篇11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关口村位于新场乡政府所在地正北面5公里,安顺市城南20公里,东抵本乡桥头村,南与本乡窝枝、花嘎两村接壤,西接本乡窝枝村,北与龙宫羊补村相邻,蔡新公路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海拔1180米,常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100㎜,属二类贫困村,辖7个自然村寨,总户数421户,总人口1990人,少数民族78人。

  该村国土面积8153亩,现有耕地2842.6亩,其中:水田1008.2亩,旱地1834.4亩;林地2786.2亩;草地6.6亩;居民地及工矿用地274.9亩,交通用地41.2亩,水域10.3亩,未利用地2191.2亩。退耕还林1239.5亩。该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而重楼这种中药材为喜阴植物,可在该村推广种植该中药材,以此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和调整地方产业结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药材属传统中药,在药材交易市场有成熟的交易渠道和稳定的市场份额。又由于该品种药用价值高,野生药濒临灭绝,目前野生的该药材的`存量极少,全国有很少的种植户开始种植此药材,但一般只会用块根繁殖,难以扩大规模。

  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新场乡关口村有适合发展种植中药材的土地资源,且目前通过实践,已经掌握利用种子繁殖种植该药材的技术,且已经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可通过示范性种植后进行推广种植以扩大该药材的种植规模。

  三、市场预测及分析

  重楼(七叶一枝花),药用价值高,它是很多名贵中药产品的主药。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痄腮、肺癌、直肠癌、子宫糜烂、胃炎、胃溃疡等。同时,该药材种植成本投入下,并且由于其收获的周期较长(约为5年),所以市场缺口巨大,价格高(目前每公斤干品均价为260元左右)、稳定、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

  四、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

  1、建设规模

  租用关口村石厂组长环土地进行示范性培植

  2、设计方案

  根据扶持农业产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原则,充分土地资源优势,引进种植稀缺的中药材品种,通过扶持种植,推行科学管理种植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五、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1、技术来源

  利用现已掌握的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示范性种植,有效推广该种植技术,并通过实践种植,为该药材大规模种植奠定基础。

  2、交通和水源条件

  可修建蓄水池改进水源条件。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购买种子:120元/千克×900千克=108000元

  (二)基肥:(一次性)400元/亩×5亩=20xx元

  追肥:300元/年/亩×5亩×4年=6000元

  农药:120元/年/亩×5亩×4年=2400元

  (三)土地租用:500元/亩/年×5亩×4年=10000元

  (四)配套设施:

  蓄水池:12000元

  房屋:16000元

  照明电:20xx元

  自来水:3000元

  (五)人工种植:1200元/亩×5亩=6000元

  (六)人工管理:15000元×4年=60000元

  总投资合计22.74万元。

  2、资金筹措

  申请科技项目资金

  七、实施地点和进展情况X万元,自筹资金X万元。

  实施地点选在关口村石场组,土地条件具备,已种植2周年,生长状况良好,但缺乏育苗资金,缺乏扩大商品苗种植资金。

  八、要达到的目的和技术指标

  1、目的

  通过示范性种植,带动新场乡中药材产业发展。

  2、技术指标

  (1)应用科学管理手段,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

  (2)通过示范性种植,不断完善种植技术;

  (3)通过引进种植,有效调整地方产业结构。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每株每年增长15克(3钱),及0.015千克,四年共0.06千克。每亩定植约11000株,共增长660千克,加上种块根用量300千克,减去疾病损耗部分20公斤,得到每亩到期(四年后)产量940公斤。5亩到期后产量4700公斤,按现在单价120元/公斤计算,总产值为564000元。减掉总支出227400元,5亩纯收入336600元。种植技术成熟后,进行大规模种植推广还将产生更大的收益,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2、生态效益:因为该药材的种植四年中不再翻土,所以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因为是规模种植,使该珍惜中药品种得到保护。

  3、社会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土地使用率,促进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是一项既有利于环保,又能创收的好途径。

  十、结论

  根据新场乡实际,合理开发山地资源,改善增收门路,以示范种植带动行业发展,形成产业,有效利用山林优势,实现经济基本好转,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应用性项目。

项目建议书 篇12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村里庄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xx村民组

  项目职责单位:xx乡人民政府

  项目职责人:xxx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村民组位于xx乡东南部,东北与xx市及xx朋乡相接,东南毗邻xx市xx乡。该村民组现有农户xx户,人口xx人,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森林及地势山貌得到很多专家及旅游开发商的青睐。具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该地森林覆盖到达97%,木材储藏量3.1m。再是上核桃年产量25吨,人均1000多公斤。新种的山核桃约500多亩,产量将逐年攀升。

  里庄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xx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里庄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项目建设综合条件评价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拟建路线与xx公路相衔接,地形标高在610m至820m之间,全长2.2公里,路基宽4.5m,行车道宽3.5m。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属xx江流域。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无霜期180天。

  项目区沿线超多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xx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最大纵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xx工,按40元/工计算,计xx万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实行农民自愿捐助,不作编制说明。钢材3t,钢材3600元/t,计xx万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运费),计xx万元。炸药、钢扦及轰钻设备等估计xx万元。

  土地征用、三费补偿:水田征用3亩,按1.4万元/亩计4.2万元。坡耕地8.0亩,按0.7万元/亩计5.6万元。经济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补偿7万,共计xx万元。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xx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xx万元。

  六、工程的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对工程进度如下安排:20xx年xx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xx月开工。 20xx年xx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七、结论

  里庄公路的建成解决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乡村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潜力,为深山区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推荐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敬老院项目建议书04-29

项目策划[经典]05-01

(精选)项目策划05-08

项目策划07-24

(精选)项目策划08-26

沼项目自查报告|项目07-19

项目项目经理岗位职责05-25

建议书05-02

软件项目和基建项目管理的比较分析04-28

加强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