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云:寻找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3-04-29 06:35:11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桂云:寻找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我对相似性原理的认识

白桂云:寻找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我认为“相似性原理”首先是一门科学、一门哲学,无论我们是否学习研究它,它都现实的存在着,并且我们也都在实践和运用着“相似性原理”,只是我们没有明确地感知到,也就是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而我学习了“相似性原理”以后,它就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让我们那种不自觉的行为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有助于我们迅速、准确地找到事物后面的“根”,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一句话,学习了“相似性原理”,它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

    二、习惯与人的关系

    习惯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看看下面的阐述。

    ● 一旦“习惯”了,天下便无难事。            

    ● 养成凡事往好处看的“习惯”,比一年赚一千镑还有价值。

    ● 成功者,“习惯”之积也,“习惯”者,成功之器也。

    ● 没有好的习惯,事业很难成功;没有坏的习惯,事业很难失败。

    由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好习惯对人来说确实很重要,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三、对孩子习惯的调查

    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具有好习惯,他们的习惯又如何,这是我做的调查中的几项。

    表一

调查时间:2002年10月20日——2002年10月27日

调查对象:小一班全体幼儿

          能够自觉做到的   经老师提示后才能做到的 老师提示后还经常忘记的

下课后把椅子放好      &nbsp10%                &nbsp60%——70%                  &nbsp20%——30%

能否主动向老师问好      &nbsp33%                &nbsp50%——60%                   &nbsp7%——17%

入园后将自己的物品放好    &nbsp10%                &nbsp65%——77%                  &nbsp13%——23%

不随地乱扔东西      &nbsp20%                &nbsp60%——67%                  &nbsp13%——20%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小班孩子当中(刚刚脱离父母进入幼儿园不久),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具备一些良好的习惯,而大部分的孩子需要老师不时的提醒,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部分孩子不具备良好习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四、学习“相似性原理”以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一)运用相似性原理去寻“根”

    习惯是多层记忆积累过后行为模式的“固化”,是由于长期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那么,孩子们最初的行为习惯来自哪里呢?“相似性原理”告诉我们,应该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孩子周围与他们接触最密切、最亲近的人,也就是他的养育者。(我们暂且认为孩子养育者就是他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来自于父母。俗话说:“看到这个孩子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就包含着“相似性原理”,他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孩子在模样上相似于父母,更多的是行为习惯上的相似。那么是否是这样呢?我做了这样的一个小实验。

    资料:

   &nbsp2002年11月3日  家长座谈会  

    地点:本班教室  到会人数:20个

    会后家长能够主动把座位放回原处的只有2个人;

    会后能够自觉的把桌子上的果皮放到垃圾箱里的只有3个人;

    会后能够主动留下来帮老师收拾活动室的只有2个人。

    而恰恰有以上行为习惯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也有着相似的习惯,我想这不是巧合,这就是相似性。

    (二)利用“相似性原理”去寻找出路

    发现了以上有趣的问题,我觉得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求家长支持,家园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家长孩子不好的习惯来自于他们的影响。因为从市场经济上来分析,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但同时更是我们的合作者,家长对幼儿园来说非常重要,是否能够做好家长工作,关系到幼儿园本身的命运。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个矛盾,既要让家长明白不良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他们身上,又不伤害家长的自尊和面子,还能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改掉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仔细考虑了好长时间,觉得还得运用“相似性原理”,跟家长搞相似。我制定了以下家长座谈会的内容:

   &nbsp1、告诉家长好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习惯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作用;

   &nbsp2、让家长谈自己的孩子具备那些良好的习惯;

   &nbsp3、用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谈好习惯对他们的影响;

   &nbsp4、引用一些文章,间接地告诉家长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受到成人影响的结果,教师自我检讨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并下决心一定改正,同时请家长监督老师的行为

   &nbsp5、让家长讨论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想想是否自己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或者说是家长的迁就和怕麻烦造成的)。

    资料:我与一名家长的对话

    老师:睿智爸爸,你好,睿智这个孩子有要零食的习惯吗?

    家长:有,经常要。

    老师:你愿意给他买吗?

    家长:实在是不愿意。

    老师:那么,你最后给他买了吗?

    家长:买了。

    老师:每次都买吗?

    家长:是的。

    老师:那你非常不愿意给他买,为什么每次都给他买了呢?你觉得吃那些零食对孩子有好处吗?

    家长:没有好处,但是不给他买他就不让,就哭,很烦,就给他买了,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

    (大家哄堂大笑)

   &nbsp6、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我一番精密的策划和仔细的搜索材料,又加上我比较中肯的自我批评,座谈会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引起了家长的共鸣,我们决定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施:

   (1)家园密切配合,家长做好监督和自我教育工作。

    如: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给与正确的示范和始终如一的培养,不要今天心血来潮要孩子睡前洗脸、刷牙、洗脚等,明天心情不好就不让孩子做了。再如,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就不要为了怕麻烦而不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切都包办代替等等。

    (2)教师也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老师的身体力行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老师的身体力行要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如要求孩子离开活动室前要将自己的座位放好,教师也要将自己的座位放好,要求孩子要使用礼貌用语,老师就应主动向家长和孩子问好等等。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根据“动力系统”和“能力系统”的关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例如:有的孩子有挑食的坏毛病,我就给他们多讲一些挑食对人身体不良影响的故事,让孩子由不想吃变为我要吃,因为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4)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幼儿园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家园互相监督

    五、结果调查

    历经近一年的时间,我们的努力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近期做的几项简单调查。

    表二

    调查时间:2003年5月16日——2003年5月20日

                 能够自觉做到的           老师提示后才能想起的

下课后把椅子放好          &nbsp80%左右                 &nbsp20%左右

能否主动向老问好          &nbsp90%左右                 &nbsp10%左右

入园后将自己的物品放好        &nbsp90%左右                 &nbsp10%左右

能主动帮老师干活          &nbsp80%左右                 &nbsp20%左右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活动的成果,并且正如“相似性原理”告诉我们的:“没有艰苦的长期的锻炼,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出非凡的直觉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好习惯的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相似块”之间进行的一系列的相似运动、相似联系、相似创造的快速动态匹配的过程。

    结论语:

    脑科学研究表明,3—12岁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识长技能的愿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果不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将会贻害终生。所以我们要注意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并“以一贯之”,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做得更好!

  

    起初是我们养成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

【白桂云:寻找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相关文章:

形成孩子性格内向的原因08-10

依赖型孩子的形成原因与矫正措施05-01

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及解决办法04-23

孩子睡不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什么03-31

地震云形成的分析04-27

孩子做错事不道歉的原因和解决办法01-13

黑头形成的原因及去除方法10-31

婴儿依恋心理形成原因12-16

浅论魏晋玄学形成的原因04-27

香港文化的特点与形成的原因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