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立足本园实际开展课程改革
以前,我们把课程内容仅仅定位在“教材”上。老师“教”得多,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学方式上也不太注重尊重孩子的个体意愿,在评价上单纯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去评价他们,幼儿的个性得不到承认和发挥。通过学习《纲要》,我们认识到幼儿园课课程内容最核心的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只追求孩子智力、知识方面的成长;要引导孩子主动发展,把自主还给孩子,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不再是老师单向地传授知识;要让孩子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而不是让孩子在被动地学习、机械地学习中上失去学习兴趣。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的观念转变,但是,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并没有多大的难度,通过学习《纲要》,大家都能很好地掌握理论,而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是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
为此,我园围绕如何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如何结合我园的实际进行课改,如何帮助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尝试。
一、更新内容,有机整合。
新《纲要》中“在教育的目的性与发展的可能性之间寻找平衡点”的理念告诉我们,课程设置既要在大的方向上有目标可循,也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我们应把计划预定和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目标指引下的整和课程。
1、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好教材,预定课程和生成课程相结合
年初,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新《纲要》,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们发现手中的《省编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分别订购了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最新出版的幼儿园教材,经过认真的筛选,选择了一套适合幼儿园实际的教材,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和课程》。
我们根据幼儿园实际,以南师大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主要内容,选择《山东省编教材》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可操作的、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为教学活动提供了预定课程的内容。这些预定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方向性,同时给教师留有生成课程的空间。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事件能够给孩子带来切身的体验,调动孩子各种感官去发现,去体验。结合莱阳的社会环境、自然资源,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带孩子走出去学习的内容,带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亲身体验、感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如:参观莱阳外向型工业园,观察莱阳梨汁生产流水线,感受现代化工厂的机械化,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参观军营:亲眼目睹解放军内务的整齐,认识装甲车、坦克的庞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领中大班的孩子参观农学院,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等。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教师们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孩子启发引导,使每一项活动都发挥最大的教育意义,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如:参观工业园前,我们先与工厂联系,了解梨汁的生产过程,然后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讨论了解。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给孩子讲解,引发孩子提问。参观结束后组织孩子进行谈话,并请孩子把看到的讲给父母听,家长把孩子讲的内容记录下来再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孩子、父母发生了有机的互动,既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参观过程中幼儿乘车、与工人的接触等活动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些有益的经验。
3、让环境说话
新《纲要》关于教育内容“情景化”的论述,指出了“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老师”。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重视环境的创设,使环境与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发挥环境潜在的课程成分;使环境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调动孩子活动的兴趣;使环境有利于幼儿观察发现,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把环境布置与主题内容结合起来。如:中三班的活动主题是“各种各样的车”,在活动室的周围就布置了许多关于车的物品——图片:车的标志;孩子自己带的玩具车;关于车的图书等。在环境中渗透主题思想,便于孩子学习。
把环境布置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跷跷板》中,老师在活动室周围放了许多能够帮助孩子把圆形画圆的日常用品,活动进行时,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些物品,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活动兴趣浓厚。
使环境布置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如:组织“爱祖国”“爱家乡”等主题活动时,教师搜集幼儿在旅游胜地或者在家长拍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中,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他在哪照的照片,什么时间照的。幼儿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深刻,大家不停地互相说着,议论着,兴趣浓厚。
4、寓教于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一日生活即教育,幼儿园课程事实上就是幼儿的生活世界,就是幼儿发展的生活世界本身。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都被老师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如:中六班老师针对个别孩子不喜欢喝奶的现象,设计主题活动 “有营养的牛奶”。
5、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每当食谱安排吃饺子或者混沌时,我们就组织大班的孩子包饺子。孩子们包饺子、吃饺子,乐在其中;伙房需要摘芹菜、豆角之类的青菜时,就请中大班的孩子帮忙;节日里,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装饰教室,营造节日气氛。这些实践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做的愿望浓厚,得到的锻炼也多。
二、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是广大的教师,管理者要采取宽松的管理方法,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多支持,使教师敢于去实践,去探索,使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领导对自己的认可,从而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
1、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
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一条重要的途径。管理者提供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活动及培训学习,是对教师一项重要的支持。
我园一向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尽管我园人员很紧,工作和学习矛盾很突出,但是我们尽量想办法,让老师们工作学习两不误。对考上教育相关专业的大专生和大本生都给时间,现在,我园90%以上的教师都参加过在职培训学习。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颁布后,各种短期培训都积极派教师参加,一年来,我园先后派教师到济南、烟台、青岛、北京、上海、无锡等地参加过各种培训学习。如果是多人出去学习,回来后大家就一起讨论、反思、写感想;如果是一人出去学习,回来后就组织大家再次学习。使每次外出学习活动都能带回一些优秀的经验和信息,都能使幼儿园的每位老师都受益。
另外,我园还采取把幼教专家请进来的方式,给全园的教职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今年分别请中华女子学院的董旭花教授和莱阳师范的高向敏老师为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与专家近距离的接触、对话,教师们感受深刻,有的老师说:听一次讲座,十年书。通过学习,教师们开阔了眼界,能够用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
2、宽松管理,支持创新
宽松的管理意味着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是对教师最大的支持。这种信赖和支持,能够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使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地为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过去,每学期的计划都是由管理者制定,计划具体到周,每天的教学计划,教师都不能更改。到了月末,管理者就要对教学情况进行考查。这种硬性的管理使老师们循规蹈矩,时间长了,使教师丧失了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须说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课程的能力及改革创新能力了。当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的时候,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管理方法,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制定教学计划,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化,留有生成的空间,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幼儿兴趣随机生成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只规定了室内活动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统一规定做操和吃饭、午睡的时间,具体活动的时间安排由教师们自己安排。
另外,允许教师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如我园以前开家长会,管理者为了保证开好家长会,总是统一内容,老师开家长会时都是按照统一的要求去讲,现在,鼓励教师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家长会,会议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自主决定,虽然会前也安排教师进行交流,但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会议开得更加成功。
3、适当的奖励
对教师精神上的支持,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鼓励,我们一方面采取口头表扬激励的方法,另一方面对个别有创新的老师进行加分奖励,在学期末时进行教学成绩考核时,善于积极动脑,新点子多的老师的考核成绩就会名列前茅。老师的付出有了回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大家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新点子曾出不穷。如:小三班的老师发现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尤其是收玩具时总是拖拉很长时间,他就利用孩子熟悉的一段音乐来组织孩子收玩具,让孩子和歌曲比赛,比一比谁跑在前面,孩子在歌曲唱完之前收好玩具,说明小朋友跑在音乐的前面,小朋友就胜利了,反之,小朋友就输了,这样把抽象的时间观念用具体的一首歌曲的长短来代替,孩子们容易接受,不仅收玩具的时间缩短,而且孩子们兴趣高。大班带领孩子认识超市时,有的老师提出,如果让孩子带点零钱现场购买一点物品,通过实践,孩子对如何选购、如何付钱以及对超市各种商品的归类摆放等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他的建议,我们给予肯定,经过实践,效果确实不错,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耐心地排队等候收银员收钱结算,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比老师讲一讲效果要好得多。
4、物质上大力支持
幼儿园的课程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包括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料、制作教具用的材料、创设环境用的材料、幼儿活动需要的各种材料等。作为教师工作有力的支持者,凡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我们都尽力满足教师提出的要求,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就搜集,需要买的就根据要求购买,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教师以最大的支持。中班三月份的主题活动是“我家和我家附近的”,其中有一个活动是“美美的盆栽”,每个孩子需要一张包装纸,孩子们学习用包装纸包装花盆,如果请家长给每个孩子带一张包装纸,不仅给家长添了麻烦,而且效果不好,我们中班有420名孩子,每个孩子购买一张,这相对于以前的课程来说又是一项额外的开支,但是考虑到孩子们通过活动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是决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给每个孩子买一张漂亮的包装纸。另外还有一个活动是“发现公园”,这个活动要求孩子实地参观公园,为了让孩子获得逛公园的经验,我园用大客车组织幼儿前往公园游玩,并把公园各个景点拍成照片,以配合教学活动的进行。看到孩子们活动中开心的样子,我们感到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多投入一些是值得的。
5、增强教师在研讨活动中的主体意识
研讨活动,是管理者和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以前,研讨活动往往是管理者一个人唱独角戏,管理者一个人说,老师们听;管理者发号施令,老师们俯首听命。弄得研讨活动变成了布置任务会。发现问题后,我们认真地反思,发现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自身忽视了尊重、倾听教师的意见,往往过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抑制了教师发表意见的积极性,使教师养成了“听命”的习惯,这就无法形成研讨的氛围。另外,有时教师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提出质疑的时候,管理者对待这些不同意见的态度不好,没有接纳不同意见的胸襟,往往只顺着自己的思路走,直接否认教师,久而久之,教师有了不同的想法也不反驳。认识到问题所在,我们在教研时反复强调,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教师应该争相发言。而我们管理者在教研中努力扮演配角的角色,注意先倾听教师的意见,并且对能够大胆质疑的教师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在学期末评选在研讨活动中发言积极的教师。这种良好的教研氛围,增强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大家在研讨活动中积极发言,在“研”的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探索着课程改革中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课程内容如何选择?教育活动应该用什么形式来组织?怎样评价孩子等等。
6、现场诊断教育行为,实地式提高教师教育能力
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他们普遍认为把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难度很大,往往无所适从。作为管理者,应该走进教育第一线,用有目的和随机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倾听教师的想法、帮助教师用教育理转化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例如:中三班的老师抱怨自己班的男孩子多,太调皮,做事太拖拉。带着问题我来到了他们班观察半日活动,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经过观察发现老师在活动的转换环节给孩子留的时间太少,要求不明确,总结不及时。活动后,我帮助老师反思,我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孩子,区角活动后我说一遍话你能否收好玩具?经我一说,老师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又问:怎样做能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怎样做孩子既有兴趣又不拖拉?经过反复探讨,我们一起制定了活动转换环节的组织方法:首先老师要给孩子明确的提示,让孩子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要求是什么。如果要求孩子收玩具,老师先两手房子嘴边做呼喊状对孩子说:“收玩具了!”但实际声音不大,然后,教师放音乐或者弹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收拾玩具。通过我的引导,老师认识到组织活动要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能够做到的。
当老师尝到甜头后,我们再用教育理论仔细地分析这一行为,把教育实践上升到教育理念,对教师给予成功性评价,强化教师的观察,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更重要的是启发教师明确这就是理论到实践的运用。
7、把教师的教育实录,作为培训的课程
我园用摄像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活动拍摄下来,组织教师对录象进行自我分析或者集体式的研讨。这是非常有效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因为有时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并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只有在重温时,才会有意识地分析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同时,其他教师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建议、从中教师可以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从而得到发展。如中六班教师组织的活动“交通工具总动员”时,老师自己认为孩子们太活跃,常规不好。在进行活动案例分析时,老师们提出,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教师的引导不够,教师如果在活动中充当交通警察的角色,孩子在用动作表现交通工具时用红绿灯来组织,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对不遵守规则的孩子,以游戏的口吻对“不听指挥的车辆”进行“修理”,不仅会增强活动的游戏性,而且使活动活而不乱。老师结合录象,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很深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大家提出的建议。其他老师在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着眼于“适合自己”“有利于孩子发展”踏踏实实地进行,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根据本园的实际,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
【立足本园实际开展课程改革】相关文章:
立足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05-02
立足实际开展培训提高素质促进发展04-30
立足实际,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04-30
立足山区实际 开拓基地就业扶残路04-29
课程改革方案04-23
课程改革教研体会08-09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04-27
回味课程改革论文04-27
高校创业教育与实际脱节 亟待改革创新04-30
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