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随笔

时间:2023-03-17 09:13:06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幼儿家长随笔(集合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家长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家长随笔(集合15篇)

幼儿家长随笔1

  在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者,而家园配合也是我们幼儿园重要的日常工作,在不断的更新与创新的教育课程中,我们该如何使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协作,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每一个家长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幼儿教育服务。“家长义教”这种新型的家园共育的方式的不断开展将会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效,这种家园共育的方式,取得的成效将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力度。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做好家长义教的宣传,要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好孩子并不只是我们幼儿园的事情,家长的教育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家长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

  每个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这本身就能成为我们丰富的教育资源。本学期我们中班年级组开展了“家长义教”活动,各班老师做好“家长义教”的宣传,鼓励家长们积极、主动的报名,给孩子们一次不同的学习感受。纵看整个活动,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点心师教孩子们学习制作饼干;有理发师给孩子们讲解理发师的.工作;有巧手的妈妈教孩子们折纸;有在银行工作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解、认识人民币等等,活动内容丰富,孩子们更是喜欢,在满是欢声笑语的课堂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快乐。这样的活动开拓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孩子们能大胆主动地与人交往、交流;也更好的让幼儿了解了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尊重和关心长辈。

  家长助教活动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同时也进步了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了解,还大大促进了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使幼儿教育愈加充溢生机!“家长义教”是一种非常好的家园共育的方式,幼儿园要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这样的家长义教活动中来,使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家长随笔2

  幼儿教育随笔:请家长不要乱给孩子下定义

  魏翔小朋友虽然在大班,可他的年龄却是中班年龄段,这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却是特别的聪明,他特别喜欢听故事,如果听故事时他会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直到故事讲完,而且讲过一遍,他就会记住故事内容,但他也特别的好动,是班里的活跃分子。

  一天,孩子们正在听《二小放牛郎》的英雄故事,只见魏翔弯下腰,两手不知在地上干什么,我就轻轻地走过去问他,他一看到我走到他身边,他赶紧说:“老师这故事我听过了。”我轻轻的对他说:“那就陪着其他小朋友再听一遍可以吗?”他说:“可是老师我不愿意听了,而且我又犯病了。”听了他的话我就紧张起来,晨检的时候没有发现他有异常表现,而且,现在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生病的迹象,就赶紧问他:“你犯什么病了?”他带着哭的腔调说:“老师,我犯了多动症了。”“你听谁说的?”我问他,“我妈妈和我爷爷他们都这么说。”魏翔回答,听了孩子的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着孩子平时的举动和我对多动症病人的一些了解,这孩子一点多动症的迹象都没有,他的家长为什么会这么说那。

  为此,带着疑问,我和魏翔的妈妈进行了一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的`妈妈非常激动的告诉我说:“这孩子在家里从来就没有安静过,就连吃饭、看电视时也手舞足蹈,除非是自己喜欢的电视才能安静的坐在那里看,要不然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中午也不休息,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而且,家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这不是多动症是什么——————”我静静的听着魏翔妈妈滔滔不绝的数落了自己的孩子以后,问她:“你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吗?”“没有。”家长回答,我又问:“那你了解多动症病人的症状吗?”家长回答说:“他这么好动应该就是多动症吧。”我说:“我也了解一些有关多动症病人的表现,可是,从你对孩子的讲述和我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你的孩子不是多动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动、顽皮、活泼可爱、而且很健康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更加感觉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平时我们只是与家长交流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多种能力、智力和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常见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观察时的一些不寻常的举动,而把多种不符合的名称强加于自己孩子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自己觉得我就是家长说的问题孩子了,就像魏翔小朋友一样觉得自己的好动就是多动症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名词也相继出现,希望家长不要妄加论断,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也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总是忙于工作,平时要上网查询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容,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幼儿家长随笔3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这也属于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我们经常能在各种的新闻里面看到报道孩子受家长影响怎样怎样,但是也许就当时情绪波动比较大,过后就感觉离自己很遥远。

  对于我自己而言,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也是整天吵架,有时甚至动手。可能是年轻夫妻确实是如此?也不知道了。每次父母吵完架,母亲就会离家出走,然后我就哭着去追我母亲,怕她走了不要我,印象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所以长大后我把我母亲这种行为归结为“懦弱”,而我的父亲属于嘴上占便宜,用现在的术语也就是“嘴贱”,脾气躁,老爱挑事,所以我对他们的行为都很不屑一顾,算是对我也有影响吧,不过不至于让我走上歧途。

  而在我去学校工作之后,才发现一些本来在新闻中见到的事情有一天会离我这么近。

  一、单亲家庭

  在学校,作为老师接触最多的除了学生就是家长了。近几年报道离婚率持续增高,感觉这有什么,跟我又没关系。但是在我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八岁左右,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足球训练课上却跟我和班主任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妈妈都没有这样陪我玩,整天上班;我爸爸对我很不好,他把我弟弟抢走了,不要我了,也不来看我”,当时我和班主任心里打鼓似的,班主任跟她说“你妈妈白天要上班,很辛苦的,要体谅她,你爸爸也是很爱你的,只是比较忙”。后来我问班主任,她说她的父母离婚了,我当时才感觉到父母关系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多大,那个女孩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平时很安静,话不多。自那之后她经常找我和班主任聊天,我有时都震惊于她说的话,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说不出来的话从她嘴里冒出来,没法接。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很痛心。

  二、严厉型家庭

  还有一个学生的情况,父母奶奶都对他的学习很上心,但是他却是属于性子很慢很慢的',特别聪明,但是不学。从接班开始,他是我和班主任下功夫最多最大的一个,在学校的课堂作业写的很慢,一节课10道口算题都没写完,但家庭作业基本都能完成,基于这种情况,我和班主任在布置作业后,观察他的情况,发现通常都是在发呆,老师提醒了就写几个字,老师一走,就又放下笔了。咨询他之前班级的老师,反映说他一直是这样,现在还好多了,之前下雪天上课了他还在外面玩雪,考试都是叫他爸爸陪着他,不然就不写。

  而我和班主任采取措施之后,却得到他爸爸说我们是不是对他们外地人有意见,当时听到真是心凉,我直接找到他爸爸,说明情况,若是对他们有意见,我们根本就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另外我发现那孩子有个下意识动作,有时特别生气,我会亮下巴掌,当我做这个动作时,他的身体会猛地一抖,我当时注意了下,后来问他爸爸是否经常打他,他爸爸说没有,而他奶奶说有。我觉得这个或许就是他在校表现的根源,在家里面太严厉了,在学校的时间或许是唯一让他觉得轻松的时刻,之后我改变了方法,只要是他会的知识点就不再做重复练习,只针对错误的加以改正,而效果也比之前要好,他的抵触情绪也不大了。

  或许父母是想望子成龙,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给孩子造成的将是一辈子的心理创伤,造成反向效果,后悔不迭!

  三、宠溺型家庭

  还有一种是家里爷爷奶奶管,父母或离异或去世,这种隔辈儿之间比较亲,对孩子就是一味的宠,而孩子反而不学好,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最终走向歧途。一个邻班的学生家里离异,爸爸工作忙,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管,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偷东西的恶习,小区里面住户的东西都偷出去变卖,看着是个小孩,东西也不贵重,看在家长面子也不做多追究,由此愈演愈烈。在学校经常就没影了,很是危险。后来给他调到了一个经验较丰富的老师的班级。最严重的一次是刚好他们班主任刚好有事请假,他在校园又没影了,赶紧查监控,没看到出校门,但是找遍了教学楼却没人。我们办公室刚好挨着楼梯口,校长他们在旁边商量着怎么办,给他家长联系,也没回家,都打算要报警了,后来下课之后他自己跑出来了,原来他就在我们办公室旁边的楼梯下面藏着,当时真是心情复杂。后来他爸爸把他送到了少林寺,之后情况如何就不知道了。

  报告显示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大多都是在幼儿时期,家长要找对方法,不要以想当然的想法实施到孩子身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典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当好这个角色,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形象!

幼儿家长随笔4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之间的紧密合作。我在组织家长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各班的老师,因为老师和家长接触最多,搞好家长工作主要是老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学会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寻找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一、科学宣传,家长心中有目标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其提高教育能力。”但牵手合作、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让家长真正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比如在期初家长会上,我们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我们始终遵循“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服务宗旨,着眼孩子的未来,致力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还可以根据各年龄班五大领域的上下学期教学目标告知家长,让家长有个基本的框架结构,了解一下宝宝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毕竟家长对这方面也很关注;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他们的支持与协助,让家长明白,只有家园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二、以诚相待,服务理念促合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和沟通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家园合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一。我们作为教师都应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再是一味地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去指导家长,而要明确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育儿经验。所以我们要以诚相待,学会与家长沟通,虚心向家长学习,力求把家园工作做得更好。 同时树立一个崭新的观念:教育就是服务,服务就要主动。在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做好角色定位,调整自己的态度、情绪、语言等,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家长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外部促进者,我们只有不带任何权威、尊重家长、充满信任地与他们合作,随时向他们敞开大门,甚至适时地让他们分享权力、承担责任,二者形成真正的的共同体,“家园公育”才能实现。

  1、尊重家长。赢得一位家长的信任就能影响一批家长,获得一百位家长的理解就能取得更多家长的支持。家长的良好口碑能使幼儿园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可。家园协力同心,合作沟通共育,就为幼儿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90年代,我在与家长沟通时,总以为自己是孩子的老师,自以为说出来的话都是正确的,顾及家长的感受少,只要求家长言听计从即可。自从新的《纲要》施行后,(二十一世纪初期)我渐渐明白:只有尊重家长,凡事都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替家长多考虑,并有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他们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合作才能愉快进行。又过了十年(最近这几年),更让我明白了,我们要下位思考,放下姿态,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智者,我们和家长是合作者,双方是幼儿成长的助推器,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并有效合作,为培养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

  2、语言巧妙。每个孩子是一本书,他们都有着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能力差异等,所以怎样在家长面前客观评价孩子?所谓的好孩子与能力较差孩子我们到底怎样来跟家长交流?在与家长交流时难免会说到孩子的优缺、缺点。这时教师应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巧妙使用语言。平时我在孩子面前对孩子的评价是:能力强的孩子多表扬,能力差的孩子多鼓励,再顽皮的孩子也总是要挖掘他的闪光点;但在家长面前,我是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婉转地点出孩子的不足,并且避实就虚,不是马上切入正题。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交流的效果家长才会满意,更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互动。

  3、静对突发事。在幼儿园难免会碰到磕磕碰碰的小意外,但事件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如何应付在放学的一刹那与家长的沟通、解释?怎样来对待家长不受理智控制的破口大骂和失态?甚至是一纸诉状园长室后的再次面对面对话?这些都无时无刻考验着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出发点来控制势态。关键的词语一定要冷静。让家长对老师和幼儿园的意见先表述,等家长情绪平稳了再作必要的解释,把客观事实讲清楚,争取家长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谅解,人心都是向善的,将心比心,多换位思考,从解决好事情为出发点,不要碍于家长暂时的不理解而不理不睬,态度生硬。要积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维护好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利益,做好家园沟通的和平使者。

  4、微笑是秘诀。微笑是打开沟通的钥匙,微笑是正能量,它能走入他人的心田。微笑着倾听,亲和力很强;眼睛要正视家长,是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这样可以较快地走入家长心田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家长感同身受,并不时地微笑点头,以示对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更能让家长找到归属感,家长会从你温暖的眼神里找到朋友之感,向您倾诉。甚至跟你探讨孩子的变化和问题,正视孩子的行为和其身上发生的事情,也会通过孩子最熟悉的您正确分析孩子身上的优缺点。达到有效地沟通目的,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沟通,步调一致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一首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协奏曲,并且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首先我们作为教师早期教育专业理论要过硬,对于幼儿的偏失行为要用平常心看待,用包容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个孩子,用慈爱的目光细心观察幼儿,向家长耐心科学分析,和家长有效地沟通。少批评多鼓励,赏识的眼光评价孩子,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少信息多沟通,少电话多家访,面对面增进情感和友谊,相互理解和支持。家园一致要求,科学教养深入每一个家庭。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要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幼儿园与家庭如何才能协调一致呢?

  1、观念、思想、目标一致 家长在教育观念、思想、目标上应该与幼儿园保持一致。过去能够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及采取的措施不理解,并感到困惑,甚至有意见。在他们的心理,学算术、拼音、识字写字才是孩子在幼儿园里该学的东西,而且他们还会把这种教学方式做为衡量幼儿园办学成功与否,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我们要通过信息、家长园地栏、家长会等形式,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内容,并能积极配合,逐步达到他们在教育观念、思想、目标上的一致。

  2、方法、手段,力求一致。 我们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学、谈话等教育幼儿在园在家要一个样。通过信息、随访、家访等提醒家长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也应同幼儿园一致。但现实,家庭教育存在三种现象:一是溺爱孩子;二是训斥打骂;三是科学教养。针对这三种现象,教师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提倡科学教育,不溺爱宠爱孩子。在家长园地刊登家庭教育优秀文萃,请优秀家长在家长会上经验介绍。特别是一些祖辈接送、祖辈监护的孩子,教师要与年轻家长多联系,学习内容可以信息群发,幼儿个别行为、问题要多个案沟通,还要特别留意一些留守儿童,多给他们关爱和温暖。幼儿园、家庭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驾驭着“培养好孩子”的这辆和谐号动车,才会一路顺风。

  四、常规建制,推进家园联系工作

  在实践工作中我更注重一些固定的家长工作模式,并把它有效地形成了一种机制,密切家园联系,以此进一步推动家长工作。

  1、家访到位,建立制度。新生入园前家访,以后每学年普访一次,每天不来园的幼儿要电话访问,问清什么原因。三天不到园、有特殊情况的应随时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

  2、网络平台,高效利用。通过信息平台或接送短期面谈,多向家长对幼儿的发展情况作一些相对客观的评价和沟通。也可组建班级qq群,快速有效沟通,但要注意保护幼儿的隐私,家长的自尊,不能直呼其名。可以在群里举个事件、现象例子让家长展开讨论、剖析。

  3、温馨提示,友情贴士。温馨的提示信息或小纸条,提醒家长在一些假期做好对孩子的安排和照顾。特别是假日安全,注意事项等,友情提醒家长给孩子们最合理、科学的假日安排,度过快乐假期。

  4、家长园地,保驾护航。家长园地是家园联系的静态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无言桥梁。但此地无声胜有声,通过家长园地的沟通,可以促进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将家园沟通分为几块;首先是保教内容,每月每周将教育内容向家长介绍,帮助家长明确本阶段教育重点,增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保教知识宣传,如开设:“向您介绍,请您关注、明星宝宝、温馨寄语、关注孩子”等栏目。多分享教学内容、活动目标等,贴心小贴士则提醒家长需带的学习用品、备用学习材料、天气变化冷暖贴士等。我们还可以开辟“甜言蜜语、宝宝信箱”等栏目。老师把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写在“甜言蜜语”上面,家长还可以通过“宝宝信箱”向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

  5、成长档案,客观记录。我们要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要为他们个性记录,做好观察记录和精彩语录,留住孩子的闪光点,留给孩子一份珍贵的记忆。

  时下,正能量的说法很流行,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家长,以一股强有力的能量去感动家长,感动家长,与家长进行真诚沟通,走近家长,走进家长,平等对话,有效推动家园联系,以此来推进每个孩子每一天的进步,增进家长每一点的了解。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努力,密切家园联系,家园共育,做到耐心、细心、诚心,让每一位幼儿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家长随笔5

  今晚去参加宝贝幼儿园的家长会,快九点才到家。此次家长会分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邱教师给我们带来的关于《感觉统合》的讲座,第二板块是在各班教室由教师们讲解本学期的相关事宜。

  邱教师是国家二级咨询师,他以幽默的讲课风格给家长们讲解了感统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体觉和前庭,让孩子在生长发育中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例如他在讲到触觉时,就说顺产出生的孩子受到一生中最高强度的挤压,这种体会是剖腹产孩子不可比拟的。他说,有的孩子触觉过度敏感,表此刻不愿意让人碰一下,洗脚了,剪指甲了等等;有的孩子呢,触觉又过度迟钝,表此刻经打,也喜欢打人。邱教师用简单平实的语言,诠释了深刻的科学道理,他还有一个智慧父母的公益课程设在周六(闪亮儿童网Smt_js.),如果有时间,我必须去听。

  时间过得真快,本来预定七点半结束,还是超出了时间,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之后来到宝贝的教室,教师们热情地迎接我们,由于时间已不早,教师们讲解的比较快。她们从节日或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园级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加强自理本事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介绍,可谓面面俱到,家长和教师们共同为孩子挑选了漂亮的班服。最终教师们还给家长们一些温馨提示:定期为幼儿修剪指甲,注意生活中的安全细节,若有事不来,定要及时告知教师,及时看班级的网络信息,有事与教师及时沟通,尽量配合每一个活动。

  我每一天上班走得很早,都不能为宝贝洗脸穿衣服,深感内疚,宝贝今日早晨上学时扎了一个小辫子,等我下班回家时,看到有三个小辫子,奶奶说是教师给扎的,因为今日太热了。还有他们昨日钟埭樱花小镇社会实践活动,细心的教师帮孩子垫上了吸汗巾,教师们每一天及时地上传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照片,真的很辛苦。不知如何感激,我想我必须会积极配合教师,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我回到家时,宝贝已经困得不行了,今晚她必须睡得很香..

幼儿家长随笔6

  踏上工作岗位七年有余,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一直认为:一个班主任都是带两个班,一个学生班,一个家长班。学生班中,我们负责教学教研;家长班中,我们负责沟通交流。也许有的老师沉浸在与学生相处的幸福的同时,却头疼与家长打交道。其实,家长是我们施教道路上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战友,在我看来,这种关系犹如恋人一般。

  一般恋人之间的相处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共存期、反依赖期、独立期、共生期。如果二人都用心珍惜、用爱呵护这份情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真诚沟通,结果自然是功德圆满修得正果,可很多对情侣会在第二三阶段出现问题,沟通障碍、误解不断,最终一拍两散、分道扬镳。延伸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我想大概也有以下四个阶段。

  一、初探期

  新学期,新的班级、新的教师、新的孩子、新的家长,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教师的带班风格不同。家长们对班级教师都会有一种陌生感、好奇感:这个老师的师德师风怎样?教学水平怎样?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甚至是这个老师会不会体罚孩子?同样的,老师心中也会这样思考:带班我要打造什么样的风格?家长最关心的是哪些方面?在家园配合方面我要采用哪些形式?如此等等。

  其实,这个时期老师和家长都在相互试探,双方的教育理念、态度方法、对幼儿评价是否一致?这也是形成良好家园关系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孩子,因为彼此的教育目的都是一样的。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了解孩子,尽可能最快地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心理规律、性格特点、优点不足,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主动与家长电话、当面沟通、家访,当然,这不是例行公事的.作秀,而是真心关爱孩子的成长,这样也很容易拉近与家长的关系。同样,作为家长,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情况,积极配合班级工作,作为老师心里也是暖暖的。

  在初探期,老师与家长之间逐渐有了基本的了解,建立了初步的亲密,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甜蜜期

  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老师与家长的感情日益深厚,此时进入甜蜜期。这个时候,孩子对老师无比崇拜,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炫耀老师的好,因此家长对教师也是充分信任,对幼儿园、班级活动也是全力支持、热心参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是陡然提升,双方打得火热、好不热闹,彼此之间仿佛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三、磨合期

  试探不是长久的,甜蜜不是永远的,渐渐地,二者之间又会进入第三阶段——磨合期。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十个孩子,背后又有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家长,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都不尽相同,一人难称百人心,教育不是剪子包袱锤,不是平均主义。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学习拼音、算数、英语,否则将来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我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有的家长会想:幼儿园就是玩,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哪有时间陪孩子?还有,关于幼儿阅读,有的家长会说:“连拼音都不认识,大字更是不识一个,咋看书呀?再说了,现在读了也记不住的。”如此等等。面对这些对于教育的错误理解,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定信念与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且多加学习家教知识,充分灵活利用班级通讯录、家长会、节日联欢等机会普及科学教育理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大限度争取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观念有分歧不怕,关键在于如何化解,最终达到一致。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与摩擦,教师与家长也是如此。当产生误解时,不要相互埋怨,不要喋喋不休,更不要相互攻击,以最真诚的态度去换位思考,以最柔和的态度去交流沟通,尊重是最大的前提,理解是最好的钥匙。作为教师,家长指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时,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这个家长事儿真多”,而是应该虔诚地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作为家长,当不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时,也要多加考虑:自己在家教方面是不是真的存在问题?可以从何做起加以改善?将心比心,注重沟通,同样的内容,沟通方式与语气不同,也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共存期

  经历了初期的了解、甜蜜的相处、短暂的磨合,教师与家长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稳定牢固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都会找到一种家的感觉。班级文化越来越丰富,气氛越来越和谐,相处越来越融洽。这时的彼此都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爱情是一场伟大的修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恋爱中的人都渴望终成眷属,教育者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参与者。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共同经营。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两大主体,关系处理好了,便会成就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充满甜蜜与幸福,而这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红娘”——孩子。

幼儿家长随笔7

  从开学前一天就郑重其事的计划要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一个随字让我觉得很舒服,不会像教育笔记,教育故事,教育反思那般让我略有压力,可是开学一周了一篇也没有行动,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我觉得我每天要反思的事情有好多,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成为一位反思型老师固然值得表扬,可是如果反思过多的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也未免得不偿失,过于在意细节,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再三反思力求完美而每日小心翼翼紧张兮兮也实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不如这样,意识到就可以了,然后一笑而过,不必刻意纠结。

  言归正传,今晚召开了新学期家长会,由我们班主任主持讲话,我没有过多言语,就是拿着签到表,发发书,跟家长微笑的表情交流,我们班主任曾提前征求过我要不要准备一个家长会发言稿,我第一反应:不不不,不需要。是的,我确实不想发言,真不想,给孩子上公开课,无论多少家长来听,都没关系,可是离开孩子,只有家长我就没有信心了,我担心我的语言不够专业化,可是专业了又担心家长听起来会死板,我担心我说话语气改不掉和小朋友说话时的温柔十足会显得没有老师的威严气质,可是如果一本正经又担心家长听起来有距离感,我担心我太有亲和力说出的观点家长会不重视,可是让我态度强硬起来又担心家长会排斥,总之,就是有点小马过河的感觉,好吧,我保证,下次家长会我一定发言。

  家长会结束后,家长跟我说,孩子喜欢我的很,在家总是提我,我们刘老师这也好,我们刘老师那也好,我挺不好意思,我觉得我在孩子面前做的不够好,心里是想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多跟那些不主动跟老师交流的孩子沟通,哪怕一个拥抱,可是一忙起来总是顾不上,原谅我吧,我有时也太过于焦虑和着急,不太给自己和孩子时间去静静的交流,用心交流,比如,小朋友每天对我说的最多最频繁的:刘老师我爱你。这句话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无论在上课时,喝水环节,午睡,户外活动,放学,总会有小朋友"起哄",我或许会淡淡回一句:恩,我也爱你。或许眼也不抬的: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爱我就别说话大口吃饭。或许会皱着眉头:嘘~快睡觉,别把小朋友吵醒了。或许会生气:上课时这样起哄是爱老师的表现吗?有时也会发脾气:谁再离开小椅子跑到老师面前抱老师受批评,爱老师说一句老师就听到了,有你们这样一会一离开椅子抱住老师说爱老师的吗?!!!!……

  从明天起,我要静下来,把心沉下去,给孩子再多一些耐心也是给自己的耐心,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真的想去洗澡了,或许是第一次写,有些抓不住重点,乱乱的,其实我的本意随笔就是这样,想到哪写到哪,不会像教育笔记之类一切文字只为专业性理论性和教育性服务,那样我反而会过于拘束,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幼儿家长随笔8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早期的家庭教育牵动着孩子未来的一生。所以说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其家长与孩子要共读、共写、共画。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解,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就是说众人都希望在孩子的童年里面参与,陪伴应该占据了孩子一生长时间的记忆,这份记忆会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影响部分的人格。

  对于爱,对于守候,童年的记忆将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心中。它会在若干年后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会在回忆童年的往事,回忆童年的爱与被爱,守候与被守候等。

  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而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社会当中的一员,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在他的童年当中,我们做好榜样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他们的童年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青少年的成长依赖家庭、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合力。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这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所以我们要倡导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谈到陪伴,谈到童年,我首先想到张爱玲,在我过往的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张爱玲,她的作品里面很多时候都在谈到她的童年,或是作品人物暗含了她童年时代的影子。张爱玲可以说是一生都在治愈她的童年。

  同样的,作为民国“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是这样,笔下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同样具有这个异曲同工之效。她在作品里面提到了童年,提到了祖父,提到了园子,不难发现在她成年世界里,萧红对童年有着无限的回忆,也说明了,萧红在用一生在回忆她的童年。

  同样的,你在史铁生的作品里面,你也会看到很多涉及童年,涉及母亲的话题,他的童年里面母亲占据了非常大的空间。他用所有的话题涉及母亲、母爱,弥补童年,追忆往昔,追忆童年,追忆母亲。

  幸福的童年都是一样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同。幸福的人是童年造就了他一生的开心与快乐,不幸的童年,他要用一生去弥补童年时代做缺失的快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花儿一样绽放,我们也期待他们的明天,但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依赖于家庭、学校、他自己等多方面的合力,而且前三者的顺序是先有家庭,再有学校,后有个人,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人的一言一行也会在孩子未来某一个时刻,流露出父母的品质。

  当你发现孩子有问题时,不难发现涉及到的这些问题,在孩子原生家庭里面都能够找到原因。

  我们无法评价一个家庭里面父亲或者母亲哪一种品质是对的,哪一种品质是错的?但是孩子所呈现出来的品质,你会一眼就能判断对错。所以当成人再说那个孩子品质有问题时,应该先去寻找他原生家庭所具有的品质,之后就会发现孩子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是孩子未来一生都享用不尽的。

  谈到家庭教育,我突然想起上周末带女儿一起去逛书店的事情。孩子看到了一本高尔基的《我的母亲》。

  女儿问:“高尔基是不是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那个人?”

  我说:“是的。”

  我说:“高尔基有好多部作品,其中《我的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他的诗集《海燕》,这些作品都是非常著名的。”讲完后,我看我的书,她一会儿从书架上找全了高尔基的这几本书。

  她满含期待的问:“都买下吧?”说完之后她又疑惑的问我:“是不是有点太贵了?”

  我也很诚实的告诉她:“是的。”因为很多时候,我都觉孩子是一时兴起,买回去她也不大看,所以说书就放在那儿也成了一种浪费。

  然后我就问她:“书买回去你看吗?”她说:“是的,我看,保证看完!”

  我说:“那就买下来吧!”

  我们花了一百多元钱买了四本书。其实我也知道孩子毕竟年龄小,她说的话我也没有当真。回到家我们各忙各的。我睡觉的时候她还在隔壁房间里看书。

  到了第二天中午,我在做饭的时候,她去厨房告诉我说:“爸爸高尔基的《我的母亲》我看完了。”

  我有些敷衍说:“是吗?挺好的!”她说:“爸爸《我的母亲》里面有一个小主人翁,他叫阿廖沙!”

  我说:“是吗?哦,是的,有一个阿廖沙,他是一个小主翁哦!”

  其实阿廖沙这个主人翁,我之前也了解过,但是这么长时间了,我的记忆里面早已模糊不清。当女儿说道阿廖沙的时候我才突然想起来,忙回复道:“哦,对呀!高尔基的作品里面塑造的小主人就是阿廖沙!”

  她接着说,阿廖沙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母亲被迫改嫁给另外一个男人。他的继父对他非常的不好。女儿的情绪有些低落,转过头来又说:“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慈祥的外祖母。”女儿说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了,是的,高尔基的作品里面塑造阿廖沙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非常慈祥的祖母,还塑造了一个非常残暴的外祖父。然后我就特意问一下:“是的,他有一个非常慈祥的祖母,他好像还有一个祖父吧?”她说:“是的,但是他的外祖父好像不好。”,我说:“那怎么不好呢?”女儿说:“外祖父非常的残暴。”

  这次对话,女儿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家庭、父母、老师、同伴等对孩子的成长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说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失孩子的心灵陪伴!

  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幼儿家长随笔9

  最近婉婉(化名)妈妈和我抱怨,说婉婉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对爸爸的态度特别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批评她两句,她接着就大哭……要知道婉婉可是我们班家长和老师们公认的乖孩子啊。观察了两天,婉婉在幼儿园表现和以前一样,也没见她对别的小朋友有情绪。这天户外活动,小朋友们都在沙池里玩儿,在婉婉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笑着喊她,跟她东拉西扯的聊天,最后也套出了话。原来,前段时间婉婉爸爸答应婉婉会带她去小区公园里划船,但是过了很长时间都没去,婉婉觉得爸爸说话不算话,所以非常生气。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心理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幼儿在成人的关爱下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可以使幼儿情绪安定和愉快,也是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应酬居多,为了把孩子送到幼儿或者暂时稳定孩子,总是敷衍着答应孩子这样那样甚至无理的要求,短暂的效果达到了,却不曾想孩子更加的“难缠”。很多上了中班的孩子,早上入园的时候依然会哭的惊天动地。这个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手足无措,有的一直抱在怀里,有的一个劲儿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有的则是狠着心塞给老师扭头就走……放眼望去,哭闹着不来幼儿园的,总是那几个小朋友。每次都要求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当爸爸妈妈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忘了第一个来接,那第二天保准哭的更凶了。这个时候家长总会摇头叹息: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口头许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孩子们却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把爸爸妈妈以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当不能够得到实现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失落感。孩子的情绪情感容易波动,导致孩子开始发脾气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情况,很容导致孩子变成家长、老师眼中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要想解决幼儿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危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1.别把口头许诺当儿戏

  幼儿是敏感而细腻的,他们在成人的关爱下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通过周围的人来感知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并且充满爱。幼儿对周围的世界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候也会通过一些无理的要求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当孩子有需求或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恐惧的时候,就会对身边的人提出一些要求。家长和老师随口答应,就要尽力去实现。而不能随随便便的敷衍,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出现情感情绪上的波动。

  2.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许诺

  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不妨拿出一小会儿时间,认认真真的听孩子讲完,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或者时间去实现孩子的这一要求。对于合情合理的要求是可以让孩子得到满足的'。

  3.适当的解释也是必要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和老师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答应幼儿的事情却没办法解决,这是无可厚非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们放下身段,认认真真的和孩子解释一下,并且诚恳的道个歉。

  孩子都是纯真的,他们肯定不会对你凶恶的说:我是不会原谅你的。相反,既没有实现孩子的要求,没有解释还对孩子不理不睬的话,估计孩子就会对我们这么说了。

幼儿家长随笔10

  今天又在孩子的一片难舍难分的哭声中开始了。虽然我知道目前的坚持是对的,可是心中也不免有些彷徨。耳边响起孩子“妈妈,妈妈”的呼唤,不舍和依恋流于耳边,心中的坚定也有了几分动摇。

  我们现在做得是对的'吗?心情十分矛盾。这个到底是帮助孩子自然的成长还是强迫他快速的长大。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期其实就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何不纵容一下,让他好好享受这个依恋的时光呢。也许当孩子长大,不再对依恋于父母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后悔早早的将让孩子推向成熟。最近有句微博的名言,描述着儿子与母亲的关系:三岁时说“妈妈,我爱你”,10岁说'妈,听你的“,16岁说”妈,你真烦“,18岁说”想离开这个家“,30岁”我想要去我妈家“,50岁”我不想失去我妈“,70岁“只要妈妈在,我愿意为了妈妈放弃一切”。3岁,正是孩子对母亲最为依恋时间,这样早早的将他推入社会到底是对还是错孩子入园,妈妈心情随笔

  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最初目的,就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娇惯了,太过自我,希望他能通过幼儿园的生活找到自己的朋友,快乐,独立。 心中每天都以此来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可是每天早上孩子一声声“妈妈”,那无助的哭声,动摇着我的心。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何尝不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啊,孩子早就默默的渗入了母亲的身心中,也成为妈妈的一个依恋的小港湾。真的好想放纵一下,将孩子搂入怀中,对他说:“妈妈也爱你,也不舍得离开你。”

  人生本来就没有对与错,既然决定了,也只能坚持走下去。

幼儿家长随笔11

  前几天,恪谨妈妈提了很多桔子来,说别人送了很多,让小朋友吃了这些桔子。小朋友一听吃桔子,个个很高兴,我给他们洗了洗,每人分了一个,孩子们开始剥皮吃桔子,有几个动作快的孩子已经吃开了。

  这时我发现欣婷拿着桔子左看右看,桔子在手里转来转去,就是不剥,我走过去问:“欣婷,你怎么不吃呀!”欣婷说:“我不会剥。”我说:你在家谁给你剥呀!我奶奶,你怎么不自己动手剥呀!我奶奶不用,说我很小。听了欣婷的话,我不由地想起来,欣婷奶奶啥事都替她包办,使欣婷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平时穿衣欣婷也要小朋友帮忙才能穿上,自己连想试一试都不想。

  想到这里,我对欣婷说:来老师教你剥桔子。欣婷的小嘴很甜,赶紧说:“老师,你剥吧,剥开你先吃。”我说:我想吃你剥的桔子,我把欣婷拉到跟前,教她从哪里下手,怎样剥皮,剥下的`皮放哪里,然后我让欣婷自己剥。刚开始欣婷一次只剥下一点,还要抬头看一下我,我笑着点点头,示意她继续剥。慢慢地,一个桔子被欣婷剥完了皮,她高兴地说:“我会剥桔子了”。我说:“尝一尝你自己剥的桔子好吃吗?”欣婷吃了一个瓣说:“很甜”,我说,自己动手剥的桔子才很甜呢?以后在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奶奶替自己干了,欣婷点点头。

  离园时,我同欣婷奶奶谈了很久,她表示以后尽量不替孩子,让孩子学会自理,做有用的人。

幼儿家长随笔12

  今天在接待小班孩子入园的时间里,一边忙着收着孩子们带回的书,一边招集着孩子们进行午间活动,就当这功夫,刚把书放到图书角的我,一回头,不见了刚进活动室的嘉豪,我喊了一声“嘉豪,在哪里呢?”没见人影,随即我就走到了门口,还没踏出门口,就看到了院子外面的嘉豪,站在那里不动,“嘉豪,怎么在外面站着呢,我们进去吧。”看着孩子一动也不动的样子,我就伸出手去,接孩子的手,只见嘉豪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与期待,小手只往后缩,我顺势蹲了下来:“嘉豪,怎么了?刚刚不是跟妈妈说再见了吗?”因为,我看到嘉豪的妈妈还没有离去,就在小班教室前面的甬路上站着,还以为孩子在目送妈妈呢。

  当我又一次想握住孩子手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孩子手里紧紧地攥着几朵花,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孩子采摘了活动室前面正开着的兰草花,正当我对孩子进行说教的功夫,这个时候还没走远的嘉豪妈妈又返回来了“老师,嘉豪怎么了?”“哦,刚刚看到孩子没有在教室里,原来在这里摘花呢?没事,一会老师跟他说说就可以了。”满以为对孩子进行此时教育最有效、最有把握、最自信的我,这时被孩子的妈妈的一句话震惊了,“老师,我的孩子很小心眼,不敢说的。”“不敢说,为什么不敢说呢?”“嘉豪,从小就这样,做错了事也不敢说他的,要不就会哭的。”这个时候的我,听到家长的话语,恨不得马上就把家长的嘴巴堵住,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是万万不能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听不得半点家长的偏袒,他们很会观言行事的,所以,无奈的我看到孩子扔下手里的'花,低着头就走进教室,然后妈妈在后面还一个劲的“嘉豪,没哭吧,没事,老师不说你。”此情此景,我真的无话可说了……我知道,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才更有利用孩子以后的成长。

  因为,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没有想到,这么年轻的家长竟然这样来教育孩子?我更没有想到,还有怕老师教育孩子的家长?

  于是,我把孩子交给小班的班主任老师,顺便跟家长进行了沟通,当我确信的跟家长说起,刚刚孩子摘花是无意行为,可是刚才家长的话语恰恰给孩子造成了无意变应该的误导,刚刚也正好是教育孩子的最有力的契机,但却给“爱”孩子的妈妈给挡了过去,最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再三交谈中,我看到,家长终于悟到了自己的不该。最后,我跟家长达成协议,在以后的教育方法上,避免在孩子面前护短的行为,要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并加以改正。

  从这件事情上,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家长“爱”孩子的极端行为,也更让我再一次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大。

幼儿家长随笔13

  我班的咏琪,是每天入园最晚的一个,虽然找她多次谈话,可效果不大,这天又和她谈起来晚的事。咏琪说:妈妈不起床,我也不起床。我和妈妈在被窝里看电视很高兴,所以不想早起。听了咏琪的话,我知道来晚的咏琪是因为妈妈不起床的原因。我对咏琪说:妈妈不起床咏琪可以起床,和妈妈比比谁起的早,还有小朋友都来得很早,你每天来迟到了多丢人呢?听了我的话咏琪点了点头。

  中午放学时,我对咏琪妈妈说:孩子的很多习惯是从小培养的,现在孩子天天来晚了,根本不当回事,慢慢地孩子做事会形成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再说晚上你可以和孩子早睡。如早上实在太困,等孩子来园后你再睡,不能让孩子和你一起睡到很晚,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听了我的话,咏琪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我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我以后按时起,让孩子也早起。

  从这天起,咏琪不再迟到了,有时还让别的小朋友早点来。咏琪经常说:“我妈妈起得早,我来的也很早。”我知道,由于孩子年龄小,我们幼儿园的很多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只有家长配合好了,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幼儿家长随笔14

  我班舟舟爸爸非常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成长,每次幼儿园里布置任务,他都会积极地支持和完成。他热心和孩子进步成正比,只要有空他就很想来园助教,可这次手足口病流行,幼儿园不允许举行大活动,家长开放活动也暂停,家长进幼儿园机会很少。

  这几天姚爸爸有点时间,他主动要求来园助教。正好我们上语言故事活动《太阳出来了》,当故事讲完时,孩子们发现了好多问题,有问:“白天太阳,到了晚上就变成月亮了吗?”我刚想回答,又把话缩了回去,马上请姚爸爸来回答我们孩子困惑。因为姚爸爸在大学里学是物理系,对这些问题解答是轻而易举,姚爸爸大大方方地回答了孩子问题,没想到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都是有关宇宙事。有问:“为什么?有星星亮,有星星暗?”“地球是怎么转?”“为什么,有白天和晚上?”姚爸爸给孩子一一解答同时又现场拿起道具为大家演示,使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连平时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也非常认真。我想,这大概是男教师魅力吧!

  以“孩子、家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为理念家长助教,一方面满足了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教师教育与活动理解、配合与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长资源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教师在知识技能上不足及教育时间、空间上局限,能促进幼儿园教育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无限超越。其实我们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而且绝大部分家长也都是非常关心自己孩子各个方面发展,因此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充满了好奇,很想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幼儿园教育。我们在开展助教活动时,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积极性,从而让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中。

幼儿家长随笔15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培养的内容之一。勤俭节约在词典里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从古至今,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美德,古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今天我们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从幼儿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养成其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一、建立规范,坚持贯彻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一种行为都应有一定的规范。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幼儿而言很难做到,教师应该将其细化到各行为规范中,并督促幼儿坚持贯彻,从而逐步养成其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勤俭节约的培养重点是不同的,与其相对应的`行为规范也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培养的侧重点应放在“节约”方面,指导幼儿从自我的小事做起,初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如进餐时不挑食、不剩饭菜;洗手时不玩水;知道爱护公物,用两手轻搬轻放椅子,玩玩具时能做到轻拿轻放等。进入中班后,幼儿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我觉得培养的重点应在“勤”字上。除了爱护公物、不拖拉桌椅、不浪费水以外,更多地应培养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裤、系鞋带、叠被子、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等。大班的孩子经过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学习,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对集体、社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除了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外,还应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辐射到班集体中、家庭中。

  规范制订后就应长期坚持贯彻,不要“三分钟热度”,忽冷忽热。而且所制订的行为规范,全班工作人员要人人皆知,了然于心,做到统一标准同监督。这样,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

  二、抓住契机,循序渐进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成人的反复督促、幼儿的不懈努力,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也同样如此。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到处都有“勤”和“俭”的体现,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抓住每一次的教育契机,不断巩固幼儿“勤”“俭”的意识,使勤俭节约逐步成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

  早晨来园时,我们会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活动室、照料自然角。有的孩子来园比较早,他们能主动和老师一起劳动: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给小鱼换水、擦拭桌椅、摆放玩具等,忙得不亦乐乎。对这一积极行为,我会在全班幼儿面前加以表扬,从而巩固他们爱劳动的情感,同时激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通过大家的讨论达成共识,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应该的,从而纠正个别幼儿浪费的不良行为。

  三、借助媒介,正面诱导

  勤俭节约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人的主观思想在行动上的体现。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只凭老师的说教是不够的。学龄前的幼儿理解能力还不强,对于这种理性的行为习惯更是难以理解。我们应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儿歌、故事、游戏等,从正面诱导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幼儿刚入园时我们都会教他们如何正确洗手,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配上儿歌《洗手歌》:“拧开龙头冲冲冲,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再搓搓。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小手洗得真干净。”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儿歌念完了手也洗好了,这不但控制了幼儿洗手的时间,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老的诗我们都会背诵,从诗作中我们看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懂得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并借助相关图片向幼儿介绍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从而达到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的目的。

  四、家园协作,共树榜样

  幼儿与家人、老师、同伴生活在一起,他们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家人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中应热爱劳动、注重节约,处处为幼儿作表率。每天早上和阿姨、幼儿一起整理活动室、擦拭桌椅;不用的文稿反面可以给幼儿画画;幼儿家中的废旧物品可以收集起来制作教玩具……除了家长、老师,班集体中在勤俭节约方面表现较好的幼儿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可以通过激励、表扬、奖励的方式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通过树立“勤劳”“节俭”的榜样,幼儿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学起,学习如何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每一张纸……养成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教育幼儿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小公民。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幼儿家长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家长随笔11-14

幼儿小班家长随笔05-09

幼儿小班家长随笔12-21

小班幼儿家长随笔02-21

幼儿家长教育感悟随笔08-24

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教育随笔12-24

幼儿家长随笔15篇11-14

幼儿家长随笔(15篇)11-14

幼儿园家长随笔11-09

家长随笔幼儿园小班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