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时间:2023-05-12 21:44:00 晓怡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现在的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多数幼儿在缺乏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长大,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心等问题,致使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又容易把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往往以枯燥的口头说教为主,缺乏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为使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也能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分享性的教育活动,这可以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引导幼儿从关心身边的事开始,逐步学会合作、分享和协助,从而提高其亲社会行为的水平。

  一、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幼儿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也更乐于做出友好举动。因此,不管家庭、幼儿园或社会都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舒适、愉悦,从而增强其亲社会性。我们不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还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精神环境。

  1.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在外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开放、自主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物质环境能充分支持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也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争执,这对于喜欢模仿同伴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首先,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其次,家长与幼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家乡的文化等,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意义是能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己”,使幼儿积极、自信,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生活教育,即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同认知教育相比,社会性教育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它不像认知教育那样脱离生活进行。亲社会教育需要教师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目标结合进去。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教育,能使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意识到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同时,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良性的循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三、利用移情,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培养幼儿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四、利用榜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所以,榜样是很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幼儿。我们可以在幼儿面前经常表示对长辈的关爱,对有困难的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在榜样的作用下,幼儿很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当幼儿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就应及时强化,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巩固。

  五、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幼儿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从而逐渐摆脱自己中心意识,学会与别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游戏为幼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指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和谐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学会爱、懂得爱、付出爱。让我们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吧!

  拓展:通过故事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故事以其语言优美、情节简单生动、想象丰富、人物形象可爱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们在孩子发展中所发挥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认知目标,真实情感、态度目标在语言目标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它是认知目标的深化和内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强调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在活动中,注意充分挖掘每一活动多领域的发展价值,避免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成为单一的学科教学。

  一、移情——亲社会行为的铺垫

  移情就是把自己设身处地想象成他人,从而得以认识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它是在对他人情感、思维、态度等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它往往需要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等环节来实现。如中班故事活动“神奇的树”片段: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幼1:爱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小刺猬。

  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幼2:喜欢,因为它可关心奶奶。

  师:小刺猬在帮助奶奶实现愿望后,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

  幼3:高兴、快乐、开心。

  评析:通过让幼儿想、说等认知提示,引领幼儿理解小刺猬的想法,帮助幼儿认识、理解了此时小刺猬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心理感受,从而促进幼儿进入角色的能力及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基础。

  师: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高兴、快乐、开心的感觉?

  幼4:帮妈妈扫地、倒垃圾时我可高兴。

  幼5:帮奶奶端水时我可开心。

  幼6:老师表扬我时我可高兴。

  评析:此环节的情绪追忆是运用语言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的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情感产生的情景、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景的联系,更好地促进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

  师:如果你是小刺猬,你想为老奶奶做些什么?

  幼7:我想让老奶奶到外面晒太阳。

  幼8:我想让老奶奶坐上轮椅。

  评析:通过这一情感转换,使幼儿转换到小刺猬的位置上,来体验故事中小刺猬的情绪情感状态,这样更容易让幼儿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到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师:有位盲人要过马路,你怎样帮他?

  师:怎样帮助找不到家的孩子?

  评析:此环节是巩固深化,是通过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上面三个环节的引申,使幼儿不再受具体情景的限制,从而掌握普遍性的社会行为。

  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做为一位心中有大目标的教师,要努力挖掘故事中的情感因素,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利用故事中榜样作用,使之产生共鸣,产生轰动效应,满足幼儿情感需要,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这也是社会领域中“熏染”方法的魅力所在。它为幼儿把学习榜样的激情内化为具体行为做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角色扮演——亲社会行为的再现与强化

  如果说上面的移情只是一种认知纬度和态度纬度上的迁移,那么,角色扮演则是把思想转化为具体社会行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渡环节。做为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内化情绪情感的机会。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做为教师不必把故事活动定位于“纯语言活动”,语言符合只是幼儿多种表达的一种方式,对于幼儿而言,故事可听、想、画,也可表演……,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表达方式。他们在熟悉了故事中的情节,了解故事中人物情感及行为动机结果后,会自由结伴而演,做为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给孩子创造一个演的环境,如提供头饰、道具或参与其中,逐渐把这演引向深入。演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他人感受、行为经验的过程,也是模仿、强化故事中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更是内化“移情”后那种情感共鸣的过程。如中班故事“哗哗哗,下雨了”。

  幼儿戴上头饰在“哗哗哗”的雨声伴奏下一个个出场了:平时攻击性行为较多的李雨、其其戴上鸡妈妈、鸡爸爸的头饰,用动作、语调、语气表现着对他人关心时的那份着急:“小猫小猫,快快进来躲一躲”。“小兔小兔,快快进来躲一躲”。……小猫、小兔用表情、语气表现着对他俩的感激,青蛙、小鸭用表情、语气表现着雨中的自在,小姑娘打着伞手舞足蹈表现着雨中的欢快。孩子们还增加了一些角色,小羊、小狗、小草、小鸟大树……。每个孩子都通过角色扮演表现着对鸡妈妈、鸡爸爸的感谢,体验着故事中的那份浓浓的情。细细品来,在别人关心、帮助下成长的孩子,哪怕是模仿或再现故事中这样的情景,孩子们的行为会更接近故事中的行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在这种情景下还会少吗?攻击性行为还会多吗?

  再如大班故事“逃家小兔”:通过表演故事,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切身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对小兔的爱,理解现实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

  利用角色扮演,使幼儿更深的感受到助人、同情、分享、谦让等等这些亲社会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验,并逐步通过这些表演把幼儿的一些社会认知、情感“内化”为思想、态度,再逐步通过与人的交往“外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样孩子的社会规则就会从他律漫漫走向自律,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也会提高。

  让幼儿从自然人慢慢发展成为社会人,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在其中有很大推动和促成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社会”这一大目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用思想准备和智慧准备,为幼儿发展成为社会人创造出一份份充分预约的精彩,使幼儿故事在社会价值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服务。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相关文章:

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12-10

儿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12-11

幼儿恼人行为应该如何搞定02-22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2-11

浅谈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协作行为10-06

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几点分析及培养策略的论文10-08

谈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10-06

乡村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几点分析及培养策略论文09-13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如何培养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