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给孩子们补补“敬老课”

时间:2023-04-29 11:09:53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给孩子们补补“敬老课”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觉得婆婆年纪大了,只吃饭不做事,一天,她就找来背椅将婆婆背上山准备抛弃她,可是要走的时候,一旁的儿子却自己把椅子背上了身。这位妈妈很奇怪,问孩子:“你要这个椅子干什么?”谁知,儿子却充满童真地回答她:“等你老了以后我可以把你也背上山啊。”虽然过了很多年,但这个寓言却一直记在了我的心里。每每看到小学门前不辞辛苦接送孩子的老人们热切的眼神,为了给孙子孙女加营养天天穿梭各大菜场的身影,在肯德基里看着小皇帝小公主吃薯条而自己却不舍得多买一份所透出的那股深深的疼爱,心里竟会觉得深深的不公平:老人们要等到何时,付出给孙子孙女的这些爱才能有所回报呢?在现在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是“421家庭”,即4个老人、2个大人和1个孩子的家庭结构,而在这样的家庭里,已经习惯了被老人照料的大人和小孩们,是不是应该考虑:重阳节就要到了,该补一补孝敬老人这一堂教育课了!

重阳节,给孩子们补补“敬老课”

  ■调查:

  年轻家长多轻视感恩教育

  A 八成孩子不知爷爷奶奶生日

  关于重阳节,该怎样孝敬爷爷奶奶,南京五老村小学六(1)班日前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入学以来六成孩子是由老人接送的;在三口之家中,家务由老人们料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5%;孩子过生日,近九成的老人会帮着庆祝;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数据是,只有20%的孩子能记住爷爷奶奶的生日。

  B 一大半父母不上“敬老课”

  调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凸显出来:孩子的亲情教育还没有进入每一个家长的日程,而对老人的感恩教育更是为年轻家长所忽视。在被采访的家长中,七成家长表示,由于工作忙、事情多,所以和孩子沟通家庭中的亲情的时间比较有限;一半以上的家长表示,没有特别关注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孝心教育;三成家长承认平时很少会陪老人聊天。

  C 老人重阳节最想第三代陪

  对于想怎样过重阳节,记者也做了一个微型调查。在受调查的20个老人中,15个老人表示重阳节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孙子孙女一起过。“只要他们能够知道重阳节是我过节就足够了,哪怕孙子给我讲个故事或是唱首歌,我就心满意足了。”65岁的张大爷笑着说。而调查中不少老人反映,孙子孙女小的时候,由于是他们一手带大的,所以跟他们还是比较亲的,但是等长大上学,特别是上了中学以后,来看他们、陪他们说话散步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孩子们最爱问的就是最近身体怎么样,但除此之外,很少有人再关心自己心里到底想些什么。

  ■故事区:

  永远欠爷爷一个约定

  采访到张慧的时候,她还是很难过。“我刚过世的爷爷是位很喜欢热闹的老人家,即使年纪大了还是很喜欢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爷爷很疼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带着我到处溜达,给我买糖葫芦,教我写大字。可是我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才会到爷爷家去串个门。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再会像小时候那样坐在爷爷腿上撒娇了,而每次听说我要来,爷爷都会准备好多好多菜,早早地就在阳台上张望。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我答应爷爷陪他去爬紫金山,爷爷很高兴,还特地准备了一套运动服,说不能拖我后腿。但是后来,我有几个同学非要拉我去帮一个朋友过生日,我犹豫了一下,竟然打电话跟爷爷说,因为学校突然要测试,所以要抓紧复习,爷爷很失望,但是还是很心疼地嘱咐我不要熬夜,谁知这个约定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了。今年的重阳节就要到了,我觉得欠爷爷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很多恩情,真等到我们长大了,可能再也报答不了了。

  别在孩子面前“冲”老人

  在一家企业任主管的小李很能干,婚姻也很幸福,儿子现在已经6岁了,在南京一家幼儿园上中班。由于两口子都比较忙碌,所以孩子一直由小李的父母照料。但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差别,最近小李跟爸妈是较上了劲。事情是这样的:老人比较宠爱孙子,所以每次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总要买点吃的或者玩的,思想先进的小李觉得父母这样的做法是纵容孩子不好好吃饭,而且会养成孩子乱花钱的坏毛病,所以几次三番提出意见。老人虽然表面上答应了,可有时候孙子放学说肚子饿,闹着吃东西的时候,总又会不忍心,所以还是会偷偷地买给孩子吃。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回到家里妈妈一试探就给说了出来。发现真相的小李感到忍无可忍,最后痛下“杀手”,决定不再把儿子丢在老人家,而是另外请了一个中年妇女来专门照看孩子,并与老人就孩子的教育问题约法三章。可有时候,当小李教育儿子的时候,正在面前的老人看不下去想说说情,谁知却被小李呵斥“不要多管闲事”。几次三番下来,连孙子都看不起爷爷奶奶来,说什么都不听了,这种改变让老人心里十分难受。

  ——有的时候,你对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今后对你的态度

  ■讨论区:

  重阳节七嘴八舌话敬老

  政府机关工作的张女士: 敬爱老人是每天都该做的事

  我们做父母的工作都很忙,平时也都是老人带孩子,都说“隔代亲”,在我们家也是,孩子跟姥姥姥爷关系可好了,我们说的话他不一定听,但只要他姥爷说的要求,小孩都会去做。他姥爷做了一辈子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确实有一套,别家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会宠着惯着小孩,弄得父母都没办法教育,而且会养成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也不懂得孝敬老人,但在我们家晚上孩子都会给我父母洗脚,早上还会给姥爷泡茶喝,我们看了都很欣慰,单位的同事也总拿我们家孩子做“典范”回家教育小孩,就说明其实做父母的都很重视对孩子孝顺老人的教育,只是有时候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我们家的经验就是“孝敬父母无小事”,身边的点滴事情都能够对孩子起到作用。这次重阳节我们也不会刻意去过,因为平时我们已经在做了。

  五老村小学的王老师: 从小就应该教孩子感恩

  现在,孩子们对待父母越来越冷漠,父母对孩子却越来越顺从。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孝顺不孝顺无所谓,现在不懂,长大就知道了!试想一下,现在都没有养成习惯,长大如何能够知道?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如果你能够从小的方面教导他,告诉他,那么孩子在这方面还是能做得很好的。有一次我们班上一个女孩作业本没带,她让爷爷给送过来,那时候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爷爷把本子递给她之后就走了,这时候小女孩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追上去并小声地问了一句‘爷爷你吃过饭了吗?当时我没有听见爷爷的回答,但是这件事让我很感动。所以,教育应该从我们自身身找原因。

  ■专家区:

  敬老当从娃娃抓起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永和

  九九重阳节,登高,聚会,饮酒,赏菊,幸福而愉快的神情洋溢在老人们的脸上,荡漾在老人们的心中。毕竟,这也是“老人节”,是“敬老日”,今天,老人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单位的主角,是节日的主角。世事沧桑,人生不易,老人往往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辛辛苦苦一辈子。中国的老人尤其不容易,哺育后代,帮助晚辈,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应该说,他们经历了风霜雪雨,积累了人生经验,正如西方哲人所说:“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年人去世,等于一座图书馆的毁灭。”因此,无论从道德的角度还是法律的角度,老人的健康、长寿、愉快、幸福都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的标志。

  然而,事实又是非常严峻的。老人是否受到尊敬,是否受到关爱,情况不容乐观;老人不被赡养,甚至受到虐待,也屡见不鲜。过了“敬老日”,我们还能够想起、尊敬、孝顺老人吗?这是一个大大问号。在中国,给人群过节似乎是关照弱势群体,节日一过,弱势依然弱势,老人依旧孤独,甚至依旧可怜。因此,有人呼吁:尊敬老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以为,尊敬老人当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做起。因为,敬老的德性品质应该在少年儿童阶段学得,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协力。

  教师言传——敬老美德形成的基础。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敬老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该建设敬老美德教育的课程;教师,应该把敬老美德的培养寓于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中国敬老的传统美德,受到敬老美德的熏陶,并且在生活的实践中去体验,去践行。这样,因为尊其师,所以信其道,敬老的传统美德的形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父母身教——敬老美德形成的关键。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父母应该身体力行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以后才会和你一样孝敬你自己。父母对于自己父母的态度、方式、行为等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举一动往往就是孩子学习的楷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首席教师,为人父母应该首先为人师表。

  社会引导——敬老美德形成的环境。环境决定人物的性格,社会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是学生的大课堂,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全时空和全方位的。企业怎样尊敬老职工,学校怎样尊敬老教师,社区怎样尊敬老同志,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们的地方政府当以敬老为己任,社会团体当以敬老为光荣,新闻媒体当以敬老宣传为重要职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当从中年人做起,这是社会文明的需要;敬老当从娃娃抓起,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撰稿 周小潭 王璟

【重阳节,给孩子们补补“敬老课”】相关文章:

勤奋补补句子07-14

重阳节敬老的作文02-04

重阳节敬老作文02-04

重阳节敬老的诗句10-24

重阳节敬老作文10-26

重阳节敬老日记04-27

重阳节敬老的作文02-04

重阳节敬老的句子09-19

重阳节敬老活动方案09-30

重阳节敬老活动总结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