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缺什么不能缺“自信”

时间:2021-10-05 16:29:47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缺什么不能缺“自信”

  自信心的奇妙之处

  1968年,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庞大的心理学试验,要求校方配合。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班中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教授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 

 

 

“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试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当初上了名单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个个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前途者”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抽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个八个月里,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他们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与之类似的有一句名言:无论你认为自己能还是不能,你都是对的。这些都体现了心理学上的“自证现象”。就是说,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努力去做,假如他遇到困难,他也不怀疑自己,而是绞尽脑汁、继续努力;假如出现了挫折,他也不灰心,相信这是暂时的,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对自己进行调整,最后真地获得了成功。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能做到,那么,只要困难一出现,虽然他本来有能力解决,但是他不相信自己,自我判定自己不行而选择放弃,最后他就真的不能成功。

  “自证现象”充分体现了自信心的奇妙之处,自信心并不完全由自己的能力本身决定,而是由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决定,而且自信心又反过来影响和控制自身的能力。

  自信心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核心价值

  自信心对孩子人生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和作用呢?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人们行为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人类高度的能动性。

  高度的能动性既是人类的优点,也是人类的弱点。在计算机革命的初期曾经出现过一场“电脑是否会取代人脑控制人类”的争论,这场争论的起源是因为人们发现了许多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甚至超出人脑的情况,电脑对既定的目标不仅比人脑更精确、更有效率,而且电脑不会像人一样经常受情绪干扰,一般不存在状态和发挥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能动性体现了人类的弱点。但是后来人们最终确认电脑永远无法取代人脑,这是因为,电脑永远只能在所设计的程序内发挥作用,永远无法脱离人类的预设,而人类不仅可以随机应变并且可以不断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能动性体现了电脑永远无法比拟的优越。自信心之所以对我们的行为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意义,也正是因为,自信心在人类高度的能动性的行动中居于核心地位。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具体了解一下自信心究竟是如何决定人们行为的。

  总而言之,因为自信心在人的能动作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人的生活又是依靠高度的能动性来进行的,因此自信心极为关键地影响着人类行动、思维和体验的方式,从而成为人类行动、取得成就和人生幸福的基础。身为父母,认识自信心的关键而深远的价值,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路和目标,对于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是意义非凡的。

  自信心的来源

  若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必须首先清楚人们靠什么来确立自己的自信。心理学发现,自信心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四个信息来源,即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状态。

  A.亲身成就

  我们判断自己能力的最充分的理由就是我们曾经做成过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曾经取得过什么样的成功。对孩子而言,亲身成就是以他真实的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它是最有影响力的效能信息来源。比如我们在篮球运动中,曾经有过多次“三步上篮”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对“三步上篮”的一系列动作以及“上篮”的成功产生很强的自信心。

  反复的失败、过早的失败、经过艰苦努力仍未避免的失败,将大大降低我们对某一目标和领域的自信心。相反,重复的成功,通过极大的努力而渡过难关最终获得的成功,则会大大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B.替代性经验

  除了亲身成就以外,孩子还经常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以及比较,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尤其是在自己没有类似经历的情况下。这种自信心的信息来源就是替代性经验。孩子看到不如自己或者与自己类似的人在某方面获得了成功,就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愿意尝试。据说,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最初开始写小说是因为他看到梁羽生在武侠小说方面的成功,而金庸认为自己在文笔方面不比梁羽生差,甚至还要好,于是便决定开始写武侠小说。

  相反,孩子看到与自己类似甚至比自己还优秀的人在某方面获得失败,孩子就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选择放弃。当孩子看到优秀的人在自己不能突破的领域成功时,孩子会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并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并愿意去做进一步的尝试。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行为表现要根据社会的标准来评价,比如孩子高考要看全省的排名,公司对新员工的招聘要对应聘人员进行比较,所以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性比较信息的左右。

  C.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比前两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但是对于自信心的影响不如前两者有力,而且说服不成功还会导致说服者的威信降低,并进一步损伤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家长都曾用言语说服去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往往不能成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如何通过说服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在后面有专门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言语鼓励只是提高自信心的一种方式,而且父母必须还要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所以单纯的“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不能提高孩子自信心的。

  D.生理状态

  在长跑中,假如我们起步不久就已经感到呼吸困难,我们就会认为坚持不住了,跑不完全程了。这就是依靠自己的生理状态来判断自信心的一个实例。孩子在行为的过程中,疲劳、吃力、恐惧、焦虑,成为应对机能不良的普遍信号。假如孩子不良情绪过于激烈,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行为表现,孩子凭空生出害怕自己无能的思想,可以使不良情绪强烈到令人功能失常的程度。相反,没有陷入灾难性消极情绪中的人,比起内部感到紧张不安的人,更倾向于期望获得成功而不是马上放弃。在体育运动中,孩子将他们的疲乏、喘息、疼痛、辛劳当成身体无效能的标志。

  孩子生理状态的唤醒和体验包括三个方面:情绪的诱发者、内部的唤醒、表现性反应。情绪的诱发者和表现性反应是可以被孩子察觉的,但是这种察觉很主观,能动性很大。比如一个演讲者发现身体轻微地出汗,他可以把它理解为温度的缘故,也可以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过于紧张。但是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将会对演讲者的演讲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如何看待生理反应比生理反应本身对人的行为更有决定意义。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就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生理反应和生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