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换个角度来排队

时间:2021-10-06 08:47:49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换个角度来排队

  一、案例背景:

 

  在追求幼儿个性发展、自由发展的教育潮流中;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中;在大力强调想象创造的重要性时,作为一线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以往常规的东西是否要摈弃?摈弃的又应该是哪些东西?要转变的又是什么?一次无意间观察幼儿园的排队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幼儿园排队现象延续至尽,众多教师在这一培养过程中经常会以强制性的方法来控制幼儿;也有教师想要为幼儿的主体地位站出来说话,就放任自由,这些情况都显得过于偏激。所以常规培养的环节看似细小,但是也有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基于这些原因,我展开了关于幼儿园排队现象的研究,力求通过一个小点来探讨关于尊重与要求并行怎么实现?

  二、情景描述:

 

  时间——某日上午10:30  地点——幼儿园的操场上

 

  某小班刚在操场西南角落的大型玩具处结束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位老师跟孩子说要回到教室里去了,孩子们很听话,纷纷聚拢朝着回去的方向走,说说笑笑很快活,很自由。一位教师在前面带领,一位教师在后面拉着一个孩子走,快要到转角上楼梯时,前面的那位教师突然停下来转向后面,大喊一声,“你们看,成几条队伍了?!”“快排好!”一边说,一边拖着身边的两位孩子往后退,孩子们被迫停止前进,原本的说笑马上转变成严肃的表情看着老师,在老师的指挥下,慢慢由一开始的团状,变成直直的两列队伍,这时老师才转回头去,继续带领着孩子前进。另一位老师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出现,跟着往前走。

 

  三、分析与反思:

  排队是一种规则意识的体现,幼儿园的排队现象到处可以见到。许多教育学者也总是把国内教师与国外教师的观念差异用幼儿在活动室里的就坐样式来对比,国内幼儿园的诸多现象是排队要整齐,就坐要端正。在一次教师围绕幼儿排队现象的访谈中,11位教师中有6位正面肯定了排队的必要性,理由涉及到幼儿安全、班风形象这两点;另5位教师则从中立和反对的立场来看待这一排队现象,主要理由是还给孩子自由。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师在排队的不同要求上折射出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从这一点上来追溯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和本位要求,以点及面地分析幼儿园在规则意识培养上要注意的方面,是有必要的,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很好素材,也是教师专业提高的一个途径。

  (一)排队的缘由

  为什么要排队?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老师口中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些说大家一向来这样做的;也有的说排队可以省去许多幼儿争吵情况的发生,仔细分析排队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点:

  首先,分析排队受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幼儿园班级人数普遍居高,一般都有30—40人左右,当一个老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面对要带领许多幼儿的情况,为了有利于教师控制一般都会采取排队这一形式,包括集体行走、竞赛游戏、轮流取物的时候段等。

再次,受成人的主观审美角度的影响:往往整齐的队伍让人舒畅,形象感比散乱状态要好。所以许多教师在培养幼儿遵守这一规则的时候常会说:“排的整整齐齐的,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一看就会称赞你们真棒!”

  还有,受安全性角度的影响:排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比较安全,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二)排队的一般培养方式

 

  一般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在教师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下,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成为一个闭路循环系统——一切从教师那里来,通过幼儿,再在评价中回到教师那里去。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幼儿园的排队等规则培养更加突显出教师的高控制,高约束状态,幼儿在这一被“训练”的过程中相当少有自主权可言,而且也受到了心理上的一些影响。

  1、我说了算——直白生硬。

  从幼儿园的小范围内来统计,教师对于要求幼儿什么时候要排队,排怎样的队伍等这样的决定都是教师独自完成的,“我说了算”是一种相当多见的行为,幼儿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来服从这些命令。观察发现,有部分教师的做法是为幼儿编好次序后就开始训练排队,语言直白生硬——“排队!快!”。一旦服从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合乎教师要求的标准就进行批评、训练。特别是在刚起步培养排队的时候,往往是练习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教师满意为止。

  2、我说了算——打个比喻。

  同样是我说了算,有一些教师能够运用一些比喻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常听到的是——“来开火车!”“来做一支铅笔!”幼儿相对比较乐意排队。但是一旦队伍松散或者幼儿遇到新鲜的情况失去控制导致队伍不够整齐时,教师的“我说了算”就出马了,幼儿只能乖乖的恢复“火车”“铅笔”的样子。

 

  (三)排队方式的新思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秩序、有规则的生活是幼儿园生活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排队是必要的,但是排队的要求和培养方式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和进行。

 

  1、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一个并不恰当但是却非常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说,教师想要提出要求,却采取了等待、观察、尊重的方式;不是让幼儿来达到教师的目的,而是教师帮助幼儿达到幼儿自己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从高服从的角度转换到低服从,从而形成幼儿内在的驱动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排队等规则要求的培养上也同样适用这一原理。

案例:某班教师组织幼儿外出幼儿园附近的公园游玩,从教室出发前,教师一个手势示意幼儿排队集合,幼儿迅速排好并且兴致高昂,教师点数幼儿人数完毕。“可见幼儿日常在园的排队常规已经建立。”出幼儿园大门了,教师说:“马路旁这一侧(手示意)是专门让走路的人用的,这个地方汽车、摩托车什么的都不会开上来,小朋友可以放心地在这里走,大家可以看看路旁的东西和你的朋友聊聊天。“这位教师提出要求走在专用的人行道区域内不是以命令的方式提出,并且还降低了要求‘可以放心的走、可以看看路旁的东西’”但是,当穿马路时,绿灯时间不是很长,排一排队伍可能来不及过去,为了我们大家能够安全到达公园去玩,我们原来的一排队伍切成两半,排两排穿过马路吧!”“教师此时提出了要求穿马路时要排队,但是这一要求提出的时候是站在幼儿切身的利益角度,为的是安全到达去玩,幼儿乐意遵守。”话说完,教师和幼儿情绪愉快的开始出发了,途中幼儿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很自在,在穿马路时,教师停下来指挥了一下队伍一排变两排,很顺利就过去了。“同样是安全到达,但是这一过程中多了一些轻松的氛围,少了一些诫命似的压制。”

 

  2、因地而异。

  就像被访谈的其中一位教师说到:“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规则在遇到不适合幼儿的情况时教师应该灵活变动。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幼儿在排队上体现出比较普遍的几种规律:

  有规律性的相对静态位置排列容易让幼儿持守,比如排队做早操;

  移动性的位置排列不容易让幼儿持续较长时间,比如参观。

  竞赛性的场面排队规则不容易让幼儿持守。

  针对以上规律,我们要进行要求的分层定位。当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因地而异地更改排队这一规矩,去除幼儿因为排队造成的约束而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

  案例:户外体育游戏“运西瓜”,幼儿在排成两队的常规竖排队形后开始比赛了,可是在进行过程中,队伍逐渐变形,两队部分人员混乱了,幼儿出现推挤、争抢, 游戏有些进行不下去。教师停止比赛,重新整队……

  以上案例中的场面大多数教师基本都会遇到,我们经过初浅的研究,分析得出幼儿出现以上情况的心理是因为大家都想看到自己组小朋友比赛的情况,在排成竖排的情况下,幼儿势必会通过挪位以达到自己能够看到场面的需要,所以教师哪怕停下游戏,重新组织幼儿排好队,没过多久又会所谓的“乱”掉,幼儿的兴致也因此潮起潮落,发自内心的呐喊加油也因为教师反复整队而受挫。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因地而异的灵活处理手段,真正从幼儿天然的需求出发,顺应幼儿内在的理性,将竖排改成横排站立,培养幼儿一个接一个的秩序感,这样做之后,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常规也就在被幼儿内在认同后形成建立起来了。

  图示:

  幼儿园的排队现象背后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教育是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和经验,相信幼儿的自我调节和内在规律,当教师察觉到设计和制定的规则很难让幼儿去达成的时候,我们要修改原来的方案甚至放弃原有的全部,以寻求最符合幼儿心理和需求的方式来进行常规培养。

  皮亚杰有一句名言:“成功即理解”,在真实的理解幼儿种种特点、需求、经验等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幼儿遵守的规则才是有效、合理的常规培养基点。我们耳熟能详的以幼儿为主体是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日常教学环节中的,尽管或许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已经注意了幼儿作为主体地位这一要求,但是在常规培养像排队等看似非常普通又细小的环节里面也同样需要教师仔细去研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延伸问题:

 

  排队是幼儿园共有的现象和要求,从相对宏观的层面上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地位和角度来组织引导,但是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来看,因为幼儿托小、中大年龄段的不同,从而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也会随之不同,因此,从不同年龄段的要求出发,可以进一步展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