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刘**的个案
大班幼儿刘**的个案观察对象:刘**性别:男年龄:6岁大二班
观察时间:2004年9月——2005年6月
一、基本情况
1、本人一般情况:从出生到一岁是由母亲喂养、照管,以后由爷爷和奶奶抚养;2—3岁在**托儿所,4岁在**幼儿园寄宿班,5—6岁在**幼儿园日托班。
2、家庭基本情况:
父亲:年龄:39岁职业:国营企业
母亲:年龄:36岁职业:自由职业
3、所在班教师:
叶*——青年教师、中专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谭*——青年教师、大专生、具有较长的带班经验。
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些重要表现
通过一年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刘**对人、对事以及自己态度,已经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性。
他对待父母、长辈、老师及小朋友都产生了较稳定的爱和依赖情感,例如有一天,我问他:“在家里你最喜欢谁?”他想了想,回答说:“我最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过最喜欢爷爷。”问他为什么,他说:“爸爸、妈妈会打我,奶奶不给我买变形金刚,只有奶奶最喜欢我,又给我买书,还给我买好吃的。”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对认识客观事物是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着手,在评价客观事物时,也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就事而论。
刘**小朋友对待老师比较尊敬,但是有时也比较倔强,在和小朋友相处时,比较容易发生冲突,但还是比较乐于助人的。有一次,老师请小朋友收拾国画玩具,他没被请到,但他看到有个小朋友把蜡笔打翻了,便连忙冲过去帮他捡起来,还对那个小朋友说:“以后搬东西,要一件件地拿,拿得太多就会‘扑通’一声掉在地上。”有小朋友说他不该随便离开作为,但他还是笑嘻嘻的。
刘**是一个比较有礼貌的孩子,这在他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以及角色游戏中都可以看到。在幼儿园看到老师他都能主动打招呼,但有时还需要提醒。角色游戏时,有一次他扮演娃娃家的爸爸,我扮演客人,在他家做客,我说:“你好!”他马上说:“你好哦,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请坐。奥,今天,你在我们家吃饭,好不好?”吃完饭,我对他说:“刘**,我想回家了,谢谢你的招待。”他热情的挽留,并送我回家,还让我有空再去。同时在他的“家”中,我们看到他对邻居的娃娃家及自己的其他家人也是很有礼貌的。
刘**在生活方面有一定的卫生习惯,这和家庭从小培养及行为习惯是分不开的。他很爱卫生,特别是吃饭时,嘴上碰到油腻的东西就要找东西擦掉。平时我也注意到他经常带着餐巾纸,脸上、手上脏了就拿出来擦。他有点挑食,但是他的父母不允许,很注意荤素搭配,于是他吃到比较老的蔬菜,他嚼不动,想吐出来,可父母不允许他吐出来,长时间下来,基本上也能把饭菜全吃完。小时候,他在穿衣服时挑挑捡捡。旧的衣服不肯穿,想穿新的,他爷爷、奶奶顺从他,但他母亲不顺从,一开始他会大吵大闹,可是在父母坚持和他说道理后,他就慢慢地不挑穿衣服了,现在已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他很爱护自己的东西,和比较大方。在家里,他能他自己的玩具和书籍整理好,在幼儿园他也能爱护教室里玩具和桌椅。有一次玩结构游戏时,老师请他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收拾玩具,只见他把玩具放进积木盒里,然后再检查地上是否有遗漏的积木,当他看到桌底的角落里还有一块,便马上捡起来,放进盒子,然后收到柜子里。他平时也不是很小气,会将自己的玩具拿给同伴玩,听爷爷奶奶介绍他在家里对小妹妹也是很爱护的,有了好吃的,也会留给小妹妹一点,俨然是一个大哥哥的样子。
刘**已有了一定的道德标准。有一次,在建构角中,他搭了一架飞机,没想到被同伴弄坏了,他生气极了,随手拿起积木搭了那个小朋友一下。我问他你怎么可以打小朋友,他说:“他弄坏了我的飞机,我很生气。”我问他:“那你是不是想做个好孩子?”他点点头,我又说:“好孩子是不可以打人的,你可以和他好好说。”他申辩说:“我不是故意的,是他先不好。”我说:“他是不好,但你也不好呀,不能以为他做错了你就可以打他呀。”他想了想,就自己跑到那个小朋友那里,对他说:“对不起,我刚才打你不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很爱惜自己的作品,一旦遭到破坏,他会尽力挽救,要是“抢救无效”,便表现出很不开心的样子,甚至走极端,做出了攻击性的行为。不过他经老师提醒,还是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及时改正。由此可知道,刘**虽然有了一定的道德标准的认识,但要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必须通过行动多次强化幼儿的道德标准的认识。
他的意志力比较好,对一些小困难、小问题都能动脑筋克服、独立解决。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跳绳,他不会跳,跟我学。我先请他听着我的口令,听节奏一个一个地跳,他练得很起劲。随后,他和我一起跳,我边喊口令边挑,他也跟着我边喊口令便跳,当他自己拿到绳子时,会停下来,“哈哈”地笑一阵子,然后再跳。我请他自己跳,他跳不成样子,我鼓励他,“以后多跳跳,会跳得比老师还好!你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了。”他非常高兴,并说:“谢谢”。在玩藤圈的时候,他能玩出很多花样,套在身上、放在地上跳进跳出、在地上滚等,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动脑筋,用藤圈搭出许多花样。游戏结束,他跑来告诉我:“下次再玩的时候,我还会想出很多其他的新办法。”
刘**的兴趣已较为突出和稳固。他最喜欢折手工纸,每次回到家,便拿出手工纸折各式各样的小动物,随后就自己一个人玩动物园的游戏。其次,他喜欢看图画书、听故事,家里有许多父母为他买的图书,父母说他一看到喜爱的图书便吵着要买,而一般父母总满足他这样的要求。他还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自己没事的时候会自言自语。他还比较喜欢画画,但没有定性,小时候不怎么喜欢音乐,但现在他对音乐、舞蹈也热衷起来,有时也很积极地要求参加幼儿园的舞蹈排练。据父母介绍,有时在家里或商店里听到节奏性较强的音乐,他会旁若无人地手舞足蹈一番,颇有些自我陶醉。午睡在家里,最喜欢看小朋友的节目,也偶尔看看热门的电视剧,并会哼哼其中的主题歌曲。近来,他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而且打得也不错,在游戏中,他总是喜欢玩“娃娃家、医院”等游戏。
从观察情况来看,刘**的能力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他的注意持久力比较差,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积极参与,并能保持较良好的情绪。参加游戏时十分投入,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分类能力比较强。有一次我请他把不同的积木归类,他能够很快而又准确地分清同类和非同类的,另外,在一些区别动物外形特征、习性方面也能比较熟练。他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在画国画时,他能把自己画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刘**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有一次班里召开小小故事会,他讲故事的时候口齿清楚、声音也很响亮,在他的讲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也能被他所吸引。讲故事时,情绪波动很大,讲到解放军时兴奋得手舞足蹈,还丰富、夸张了形象,如“解放军叔叔的本领很大,能爬到象天一样高的楼上去……”讲到坏蛋时,则气愤得要命,说:“坏蛋最最最坏……!”由此看见,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表现在:能用许多学到的词语来表达事物;能运用名词和简单易懂的动词和名词;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感情。
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集中反应就是他不能迅速地有秩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每次班级里基本上是倒数的几名,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等,但父母说他做的不象样,所以不太愿意叫他做。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他的个性心理特征各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倾向性,但幼儿期的个性倾向不稳定,可塑性大,从一年的观察来看,我们清楚地看到他是一个正在发展变化的孩子,特别是到了这学期,在老师家长的精心教育和帮助下,他的心理特征某些方面的倾向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他克服了比较“好动”的毛病。记得他刚来幼儿园时,特别喜欢动,从不会安静地坐5分钟,在学习活动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就象坐在滑滑梯上,身体会不断地往下滑。到了大班,经过老师的提醒,他渐渐地改掉了这一毛病。
三、刘**的个性形成的教育因素
刘**的父母结婚较晚,生下来一年中,由其父母抚养,一年后,就交给爷爷奶奶抚养,非常疼爱他。二岁就进了**托儿所,由于他长得比较可爱,因为他特别好动,因此特别容易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而且经常赞扬他,所以他是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这样的环境地他的后天性格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托儿所的时候,他就非常好动,但老师很宠爱他,所以就没有及时地纠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好动的性格。在家里,他一刻不停,凳子上、桌子上、床上爬来爬去,父母疑心他得了“多动症”,但托儿所的老师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不必大惊小怪。”所以,父母也就未多加注意,这也是他形成这一性格的一大原因,如果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注意到他这一毛病,能够及时加以改正,那么到了幼儿园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刘**的父母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外语单词和朗诵些诗歌,并让他多讲故事,发展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家访时,我看到他有很多图书、杂志以及故事录音带,这一切,为他提供了理想的教育环境。他经常会念古诗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如“春晓”、“锄禾”等,背得流畅及语言发音正确,幼儿园的儿歌和故事,他也非常喜欢讲。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高,有时近于严厉,也能帮助孩子形成一些基本的是非观念,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就促进了孩子自我意识和道德认识,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孩子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孩子表面上是懂了,但实际上是没有懂,有时孩子也能记住这些道理,但在行动上却跟不上,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父母教注意对孩子意识品质的培养,小时候经常带他出去锻炼身体,但后来由于工作忙了,带他出去的次数少了,这对他培养意志的持久力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教师也很注意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提醒他多锻炼,而他也比较喜欢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
刘**有比较好的卫生习惯,这和其父母从小的要求是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父母要求每天睡前刷牙,一般9:00就让他睡觉了。平时家里画画和写数字时,很注意提醒他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看电视时也是让他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并控制看电视的时间。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父亲和母亲的教育目标是保持一致的,当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母亲都是站在父亲的一边,使他明确自己是做错了,由此而认识到一定的是非标准。因此,他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是基本上一致的,都能做到实事求是、立场坚定,不会做“两面派”,这是很好的。
他在小时候,比较内向、怕难为情,在托儿所时他学到许多本领,可当大人请他表演时,他就扭扭捏捏、不肯表演。但进了幼儿园后,他多次参加幼儿园的舞蹈排练,学习活动时老师也经常请他发言,渐渐地他的胆子他就大起来了。家里来客人了,爸爸说:“刘**你给叔叔阿姨表演一个吧。”他也会大方地念个儿歌、或是唱个歌。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不大肯讲话,问什么就答什么。我请他念首儿歌给我听,他的声音很轻很轻,可是现在请他表演,他就会很爽气地说:“好的。”这个转变过程是非常明显的,这和家长的教育、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刘**的图画得不错,可进步不大。小时候,他很喜欢画画,但他对画画的持久性比较差,经常是画到一半就不高兴画了。有一次晚上,他的画画作业没有完成,于是他的父亲就不许他睡觉,非让他画完不可,他不肯,父亲就打了几下,他没办法,只好含着泪把图画完。从此他对画画的兴趣就越来越小,我想,这和他父亲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父亲打孩子是不对的,也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他的逆反心理,这样只能使教育得不到预期效果,但是父亲也一时气愤才打他的,平时教育还是以说服教育为主的。
四、观察体会
经过一年的观察,我有如下体会:
1、幼儿园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性格初步形成,对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要引导幼儿朝气蓬勃、愉快开朗、心地善良、诚实正直、勤劳朴实、勇敢、坚强、富于创新精神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孩子,为将来的成长打好基础。
2、家庭是儿童性格形成的摇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中各种
道德观念的集中点,因此,社会对儿童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的实际行动对儿童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十分重要。
3、在教育中,要始终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幼儿的
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而家园配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五、最后,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1、加强对刘**的注意持久性的培养;
2、培养他具有一个稳固的兴趣,尤其是对绘画的兴趣和愿望;
3、继续克服好动的毛病,培养他穿衣、洗刷、吃饭要快一点;
4、加强多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5、开阔幼儿的眼界,特别是要丰富幼儿科学自然方面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