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幼儿发展为本,提高预设活动的实效
预设活动是围绕幼儿的经验而展开的活动,这种活动比较容易与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相符合。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包括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在预设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对于教育策略的反应对活动的类型、形式、内容及时予以回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机会,鼓励幼儿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地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生成,使他们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使预设活动这种以教师预设为主的模式提高实效的关键。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基本上是以教师预设的主题内容,结合幼儿在主题背景下生成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我们的教学内容。本学期,围绕怎样提高教师预设活动的实效,结合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对提升活动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策略一、教师通过观察,注意幼儿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主题内容框架是能够引起幼儿参与欲望的
在开学初,正逢新春佳节过后,结合开学前进行的元宵活动,我决定开学后进行围绕“春节趣事”的主题活动。在春节期间,幼儿通过各种媒体接受到许多有关中国人过节习俗的趣事,为此,在假期前,我通过“假期要求”有意识地引导家长丰富孩子一些有关知识,如吃年夜饭、讨压岁钱、吃春卷等等。在开学初孩子之间的谈话中,我对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春节趣事”的大致框架,并且以此作为开展活动的一个依据。我认为,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和判断,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在,由此设计的活动至少能满足部分孩子的活动的要求。果然,由于教师在活动前的观察和准备,幼儿对这个教师预设的活动表现出相当的参与兴趣,主要是对于这个话题幼儿有基本经验,就是能力最差的幼儿对于穿新衣,拿压岁钱还是有体验的。在接下来对于习俗成因的探究中,幼儿通过自发的资料收集、以及教师有目的的经验分享,利用语言、美工、音乐等途径参与到活动中去,参与面的提高是提高预设活动实效的一个基础指标。
杨培明供稿
策略二、教师创设宽松的活动情景,让幼儿自主选择,以小组的形式为主开展活动
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我的经验是:找到预设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通过教师的诱导,能激发起有些幼儿兴趣的因素。在前一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幼儿空间和时间,让幼儿自主地去选择,根据他们自己选择的内容,按自己的方式,或在与教师、同伴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开展活动;幼儿对于环境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在进入春天以后,班级自然角又丰富起来。有的幼儿带来的黄豆发芽了。有的幼儿带的黄豆则烂了。结合正在进行的对于“春天秘密”的探究主题,我决定以小组形式,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发芽材料、自由选择发芽条件,自由结队进行发芽实验。根据孩子的提议,这项活动命名为“快乐试验田”。对于种子发芽的认识是教师计划中的任务。幼儿对发芽确实很感兴趣,然而,每个幼儿对于发芽的观察角度和兴趣是不同的,有的幼儿乐衷于不断地浇水,有的幼儿感兴趣的是种子发芽后的情况,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满足他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好奇心和需求,使儿童的探索活动更为主动、深入,更具创造性
在后一种情况下,教师则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景,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让儿童寻找资料、让幼儿制作和展示作品等活动,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为此,我特地设立了“顾问”一职,可以请老师担任,也可以请同伴兼职。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发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探究性行为,激发幼儿对于结果的期待,把教师预设的内容成为幼儿愿意去探索的问题,从而在实效上提升活动的质量。
策略三:给予幼儿自发生成活动的机会,为他们的生成活动创造条件
在教师预设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探索主题时会对那些内容感兴趣,这就是说,教师的计划与幼儿的兴趣之间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生成许多教师没有预先计划好的内容,并会以极大的热情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探索,这正是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所在。幼儿生成活动的能力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意外,如果教师能给予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以极大的鼓励,并且为其活动创造可能的条件,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顺应幼儿的发展,提高预设活动的实效。在进行“不一样的我”的主题时,有一个内容时让幼儿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需要幼儿向家长进行询问,本来预设的是一次语言活动,希望从姓、名的归类,引出孩子对不一样的我的经验。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孩子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小故事,而且,幼儿对于自己名字以及他们名字来历的兴趣大于对于姓和名的探索。于是,我们又顺应幼儿的需要,设计了美工活动,让幼儿把自己姓和名的来历用图画的形式予以记录,并且以“名字书”这种形式,在班级图书架上予以交流。书的内容幼儿自己设计,除了名字的来历以外,幼儿还将自己的喜好等个性化内容画进书里。现在,“名字书”是书架上幼儿阅读率最高的自制图书。幼儿的经验十分有限,需要教师的隐性指导将活动深化,给幼儿更多的满足。
策略四、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教育时机,生成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抓住契机,创造新的活动,扩大幼儿的学习范围,在较高的程度上满足部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预设活动的实效。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悟,对于幼儿进行的随机教育往往如灵光一闪,稍纵即逝。这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专业素质,善于捕捉这种契机有助于在活动中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在更大程度上有所获。在“走进小学”主题设计中,我的意图是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了解小学于幼儿园的不同,打破孩子对于小学环境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在心理上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但是在进行“好担心”活动过程中,不少幼儿都表达了对于小学生活的担心,如功课问题、厕所问题、迟到问题、老师问题、甚至还有吃饭的问题,有家长反应说孩子现在到了家就拼命地玩,说是以后上小学就没有玩了。我感到 对于教师来说,幼儿的这些焦虑是更换环境的一个自然现象,但是也提供了教师教育的缺口——如何使孩子真正了解小学,并不是靠参观小学就能解决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担心树”的环境,鼓励幼儿将自己所有的焦虑以图画形式予以表现,发泄后,在鼓励幼儿从小学大哥哥、大姐姐、从家长、从自己了解的资料,对于担心予以解答。由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对于引发幼儿继续尝试的热情,包括对于随后开展的“背书包,学做小学生”活动的幼儿参与度有较大的影响。
预设教育活动反应出以教师计划的活动为教育主体的倾向,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不同程度地从幼儿的反馈中对于计划予以调整,通过多种途径与策略,对于提高预设活动的实效是有帮助的。以上是我的一些实践体会。能力是在探索中不断进步的,在提高幼儿的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以幼儿发展为本,提高预设活动的实效】相关文章:
“以幼儿发展为本”活动方案04-29
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效性04-30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活动实效性04-28
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04-30
新课标中如何提高活动与探究课的实效性05-01
主题预设活动方案03-17
以学生为本预设以生活为源教学04-29
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自主学习05-02
如何提高英语复习课的实效性04-28
夯实算理,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