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

时间:2021-10-26 08:38:34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长耳鸮

长耳鸮

长耳鸮(长耳鸮)

长耳鸮(学名:Asio otus),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眼橙红色。以小鼠、鸟、鱼、蛙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目录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外形特征

中型鸟类,体长33-40cm。面盘显著,中部白色杂有黑褐色,面盘两侧为棕黄色而羽干白色,羽枝松散,前额为白色与褐色相杂状。眼内侧和上下缘具黑斑。皱领白色而羽端缀黑褐色,耳羽发达,长约50mm,位于头顶两侧,显著突出于头上,状如两耳、黑褐色,羽基两侧棕色,内翈边缘有一棕白色斑。上体棕黄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羽端两侧密杂以褐色和白色细纹,上背棕色较淡,往后逐渐变浓,羽端黑褐色斑纹亦多而明显,肩羽同背,但在羽基处沾棕色,外翈近端处有棕色至棕白色圆斑。小覆羽羽基棕色,羽端黑褐色而微缀以棕色或白色斑,大覆羽外翈近端处有棕色或棕白色圆斑,初级覆羽黑褐色杂以棕栗色横斑和黑褐色细小斑点。初级飞羽黑褐色,基部具棕色横斑。端部则杂以灰褐色云石状斑和黑褐色横斑,次级飞羽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横斑和斑点。尾上覆羽棕黄色,具黑褐色细斑,尾羽基部棕黄色,端部灰褐色,具7道黑褐色横斑,在端部横斑之间还缀有同色云石状细小斑点,外侧尾羽横斑更为细密。颏白色,其余下体棕黄色,胸具宽阔的黑褐色羽干纹,羽端两侧缀有白斑,上腹和两胁羽干纹较细并从羽干纹分出细枝,形成树枝状的横斑,羽端白斑亦更显著,下腹中央棕白色。跗蹠和趾被羽、棕黄色。尾下覆羽棕白色,较长的尾下覆羽白色而具褐色羽干纹。 虹膜橙红色,嘴和爪暗铅色,尖端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08-305g,♀215-326g;体长♂330-390mm,♀327-393mm;嘴峰♂25-26mm,♀25-26mm;翅♂283-295mm,♀285-305mm;尾♂145-160mm,♀143-161mm;跗蹠♂36-41mm,♀40-45mm。 注:长耳鸮图册网址

生活习性

食性: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哺乳类和昆虫。如雀类、莺类、蝙蝠、甲虫、金龟子、蝗虫、蝼蛄等。 习性: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的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丛中,黄昏和晚上才开始活动。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但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常结成10-20只,有时甚至结成多达30只的'大群活动。繁殖期常于夜间鸣叫,其声低沉而长,似不断重复的‘hu-hu-’声。

栖息环境

长耳鸮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公园的林地中。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共和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王国、马耳他、墨西哥、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台湾、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百慕大群岛、不丹、古巴、直布罗陀、香港、冰岛、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阿曼、卡塔尔、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沙特阿拉伯、斯瓦尔巴岛和扬马延岛。

中国分布

生活在中国的长耳鸮除了在青海西宁、新疆喀什和天山等少数地区为留鸟外,在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为候鸟,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等地为夏候鸟,而从河北、北京往南,直到西藏、广东,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等地均为冬候鸟。

【长耳鸮】相关文章:

鸱鸮05-07

猛鸮06-06

草鸮06-03

红角鸮06-03

雕鸮06-03

雪鸮06-03

鹰鸮06-03

诗经:鸱鸮01-18

林雕鸮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