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结鱼

时间:2023-04-29 12:54:26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瓣结鱼

瓣结鱼

瓣结鱼(瓣结鱼)

瓣结鱼(Tor (Folifer) brevifilis)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结鱼属,瓣结鱼亚属。俗称:哈司,重口,马嘴,腊巨。瓣结鱼为生活于清澈流水中的中下层鱼类,体型为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它经常在水底乱石间穿越,用喇叭形伸缩自如的大口向江底和石面上吸食,以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植物的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一般3冬龄鱼始达性成熟,产卵期估计在6-7月间,成熟亲鱼要求在急流条件下进行繁殖。

目录 简介 年龄鉴定 含肉率及肌肉分析 食性的特点 简介

身体

体细长,侧扁,尾柄细,腹部圆。头较长,吻端尖,向前突出,表面具有白色 珠星状的角质小突起,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深裂纹和缺刻。口大,下位,呈马蹄形,前上颌骨能自由伸缩,吻皮包盖于上颌之外。上、下唇厚且稍向上卷,上唇有沟痕分成中叶和侧叶,下唇分3叶,中央有一狭长中叶,向后几乎达到口角垂直线。须2对,吻须细小,不明显,颌须略长,约为眼径的二分之一长。鳞中等大,胸部鳞片小,侧线鳞45-46。背鳍具粗状硬刺,后缘有锯齿,鳍的外缘内凹。体背部青灰或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大部分鳞片的基部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尾鳍暗黑,其它各鳍灰白。幼鱼体侧有一纵行黑色条纹,特别是在后半段更为明显。染色体组型:(2n):50瓣结鱼分布较广,长江上游干流及各支流、沅江、清江、珠江、闽江、澜沧江、元江及海南岛等水域均产此鱼,尤其在长江上游,产量最多,为产区的一种普通食用鱼。生长速度一般,1冬龄鱼体长19-19.5厘米;2冬龄鱼体长27.6厘米;3冬龄鱼体长33.8-34.6厘米;4冬龄鱼体长36厘米。常见个体为0.5-1公斤,最大有长至3公斤以上的。目前正在探讨在水库中加以驯化繁殖的`方法。 经济价值:为产区的一种普通食用鱼。

年龄鉴定

根据分别采集于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的316例瓣结鱼标本,观察了瓣结鱼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脊椎骨和匙骨等5种材料的年轮特征并进行了瓣结鱼的年龄鉴定。结果表明,瓣结鱼这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各不相同。其中瓣结鱼鳞片和主鳃盖骨的年轮最为清晰,而匙骨的年轮则较为模糊。分别采用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和脊椎骨等4种材料对瓣结鱼年龄鉴定的结果表明,鳞片和主鳃盖骨年龄鉴定的吻合率最高,达92.1%,瓣结鱼鳞片的年轮形成期主要在每年的5月、8月和10月。鳞片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主要依据材料,而主鳃盖骨和背鳍条则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重要佐证。

含肉率及肌肉分析

瓣结鱼平均含肉率为66.91%。瓣结鱼肌肉中共有1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为5种,平 均质量分数为39.49%;不饱和脂肪酸有9种,质量分数平均值为58.83 %。瓣结鱼肌肉9种矿质元素中,钙等常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在116.35 mg/100 g~1313.33 mg/100 g之间,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则在0.19 mg/100 g~5.20 mg/100 g之间。瓣结鱼肌肉平均钙磷比为1∶4.31。相关分析表明,瓣结鱼的含肉率及肌肉中脂肪酸和矿质元素随其生长变化显著。检验表明,瓣结鱼肌肉中脂肪酸和矿质元素在清水江标本和都柳江标本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食性的特点

以采自贵州境内清水江、都柳江的318尾瓣结鱼(Tor (Foliter) brevifilis brevifilis)为研究对象,从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和摄食形态学等方面研究了瓣结鱼食性的特点。结果表明:瓣结鱼的食物由双翅目昆虫幼虫等17类饵料生物组成,并以双翅目昆虫幼虫的出现率最高。瓣结鱼的充塞度按春、夏、秋、冬季逐渐增高,季节性变化明显。充塞指数随体长生长显著减少,而摄食率则随体长生长逐渐增加。充塞指数和摄食率均以V期性腺个体为最低。瓣结鱼为底层杂食性鱼类。

【瓣结鱼】相关文章:

瓣结鱼的年轮特征与年龄鉴定04-29

瓣结鱼含肉率及肌肉脂肪酸、矿质元素的分析04-27

心香一瓣作文12-15

奶牛瓣胃阻塞的诊治05-02

三瓣花作文05-01

莲瓣入海,莲心依然作文04-30

《中国结--鞭炮结》教案04-25

十八岁月十八瓣作文07-26

心留一瓣墨香作文07-13

送元结,送元结张籍,送元结的意思,送元结赏析 -诗词大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