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

时间:2023-04-29 15:48:27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石斑鱼

石斑鱼,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石斑鱼烧芋艿,原本是嵊泗渔区一道家常菜,如今却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珍贵菜。

目录 基本介绍 主要种类 特征鉴别 生态习性 收缩展开 基本介绍

 石斑鱼,Epinephelus drummondhayi.

  别名:石斑、鲙鱼、过鱼。石斑鱼

  【释名】长数寸,白鳞上有黑斑点。平常浮游水面,听到人声即沉入水底。生长在溪涧的山石中。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形态特征

分布于 福建 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 青石斑鱼 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 背鳍 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石斑鱼为雌雄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一 周龄 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15~20万粒,分批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石斑鱼生长迅速,如鲑点石斑鱼,一年可长到250~3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500~600克,三龄鱼体重达800~900克;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一龄鱼体重达200~250克,二龄鱼体重400~500克,三龄鱼体重达 700~800克。

生存环境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 珊瑚礁 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 鱼类 ,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福建省钓石斑鱼历史悠久,据记载, 平潭县 钓鲙鱼业始于 清朝 ,已有300年历史。每年4~11月为钓鲙鱼汛期,5~10月为旺汛,有“立夏鲙鱼满岩下”之说。延绳钓与手钓为钓捕石斑鱼的

   主要捕捞工具。1993年产量达1900多吨,主产区平潭县与连江县的产量超过全省的一半。目前,石斑鱼养殖有网箱、筑堤和池养三种形式,已成为福建省沿海的创汇渔业。养殖苗种大部分来自天然海区捕捞的小规格鱼种。近几年,青石斑鱼已开始批量人工育苗,为大规模发展石斑鱼养殖开辟广阔前景。

主要种类

 石斑鱼可分为很多种类:

   东星斑

  西星斑

  泰星斑

  豹星斑

   老鼠斑

  老虎斑

  青斑

  麻斑

  金钱斑

  杉斑

  苏鼠斑

  红瓜子斑

   龙趸 (巨石斑鱼)

特征鉴别

(1) 点带石斑鱼 吻短钝,背鳍8~11根棘,基底无黑斑,体侧有5条不明显横带,体侧及各鳍上分散着斑点。为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为南海名贵鱼类。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最适水温22~28℃,18℃以下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失去平衡。可进行 网箱养殖 。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2)赤点石斑鱼背鳍Ⅺ,16条,背鳍基底具一黑斑,体棕褐色,头、体、奇鳍有许多橙黄色斑(浸制标本变白色)。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成鱼摄食鱼、虾、蟹。 雌雄同体 ,雌性先成熟,大部分3龄性成熟,体长231~295毫米时,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大部分6龄鱼(个别为5龄鱼)体长340~400毫米,绝对生殖力为10万~25万粒,产卵期为5~9月,盛期为5~6月。肉鲜美,可供出口,是名贵鱼类,现已进行 人工繁殖 ,是网箱及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3)青石斑鱼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3与第4带间隔最宽;仅 尾鳍 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 稚鱼 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鱼先性成熟,体长250~400毫米时性逆转,雄鱼6龄(个别5龄)全部性成熟。绝对生殖力为8万~25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7月,20℃开始产卵,22~24℃盛期,产浮性卵。水温22~25℃,需23~30小时孵出仔鱼。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活鱼大量销往香港及澳门。为我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可以用网箱

   养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日本。

  (4)斜带石斑鱼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主要的繁殖期在3~6月。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长。生殖力在1尾35厘米的鱼估计为85万粒,而62厘米的鱼约为290万粒。

生态习性

综合叙述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 岩礁 、 砂砾 、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 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

【石斑鱼】相关文章:

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04-28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04-27

外源混合激素诱导巨石斑鱼性逆转的研究05-02

5种常见石斑鱼的线粒体DNA酶切物理图谱04-27

4种石斑鱼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04-27

雄烯二酮对赤点石斑鱼内分泌及性腺发育的影响04-27

10种石斑鱼系统发育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05-03

基于16S rDNA部分序列探讨中国近海30种石斑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