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开凿

时间:2023-04-29 17:42:31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运河的开凿

  历史事件:大运河的开凿

  相关地点:杭州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

  相链河流: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

  朝代:隋朝唐朝

  相关人物:隋炀帝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中国大运河

  概述

  中国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运航道,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这条人工大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它比举世闻名、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的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被称为世界“运河之王”的原苏联土库曼运河长1100多公里。中国第一条人工河的开凿,比巴拿马运河早2245年,比苏伊士运河早2364年,比土库曼运河也早2443年。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

  历史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上千年来开凿这条人工长河呢?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许多大河,但除了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全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亚洲东部的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流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们的祖先明智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的愿望。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战事频繁,征伐不断,为保证军事行动所需之大量粮草的运输,在水运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沟通南北水运,开凿运河无疑对军事行动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有着追随帝都的属性。

  大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一个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的上千年的过程。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的历史。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这就是后来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一段。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大运河。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此外,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时,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如于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为“天宝河”。

  后来的各个朝代,从维护统治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筑了大运河。到了13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依然使用隋运河。然而,隋运河就纵贯南北来说,并不很直,而中洛阳偏西,实际上是拐了一个大弯子。这条航线费时费工,运价也高。忽必烈因而意识到,只要开出一条直通南北的河道,就是一条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益的人工长河。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8x年,下令开凿会通河。这条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从北京到通县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一来,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绕道洛阳,直接到达。而隋朝开掘的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渐废弃了。元朝开凿的河道,称之为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度东移,依然是连通北京和杭州,却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河缩短近800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运河。

  作用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不断扩大,如唐代繁华的京都长安,是运河西部的终极,南北均归于此;港口城市楚州(今淮安)是北上南下的重要码头;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大运河的通航,纺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如隋朝开通大运河不久就灭亡了,但却为唐朝创造了良好的漕运条件,把全国富庶地区的经济与全国的政治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呈现出昌盛发达的景象,在不到九十年的时间里,连续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是真正发挥大运河作用的第一个王朝,古运河哺育了这个伟大的东方古国的文明,使之达到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的境界。

  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如南宋时,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很快,通过运河输送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地传播了这种古代文明。

【大运河的开凿】相关文章:

开凿南山隧道促进港城联动05-02

游大运河作文09-16

夜游大运河作文09-18

京杭大运河作文07-22

我爱大运河作文09-17

京杭大运河的形成05-01

游京杭大运河作文11-17

【热门】京杭大运河作文01-31

京杭大运河作文[精华]12-26

【集合】京杭大运河作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