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时间:2023-04-29 17:33:45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目录

诗经

成书过程 内容简介 成书过程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西周 时期,根据《 尚书 》上所说,《 豳风·鸱鸮 》为 周公旦 所作。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 春秋 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2008年入藏 清华大学 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 清华简 )中的《 耆夜 》篇中,叙述 武王 等在战胜 黎国 后庆功饮酒,其间 周公旦 即席所作的诗《 蟋蟀 》,内容与现存《诗经· 唐风 》中的 《蟋蟀》 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 春秋时期 中叶,据郑玄《 诗谱序 》,是《 陈风·株林 》,跨越了大约600年。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 王官 采诗说

  最早的 记载 出现于《 左传 》。《 孔丛子·巡狩篇 》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另外在《 汉书·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周朝 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闲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 天子 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当时的 采诗 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刘歆 《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 秦轩 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 童谣 、歌戏。”

  2, 公卿 献诗说

  当时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 诸侯 献诗。《 国语 · 周语 》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

 3, 孔子 删诗说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 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唐代 孔颖达 、宋代 朱熹 、明代 朱彝尊 、清代 魏源 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左传 》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 季札 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 论语·子罕 》孔子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见也许孔子只是为《诗》正过乐而已。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 诸侯 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

内容简介

体例分类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 国风 》、《 大雅 》、《 小雅 》、《 颂 》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赋、比、兴 ”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 风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 黄河流域 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 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 周南 、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 齐 、 魏 、 唐 、 秦 、陈、郐〔kuai〕、曹、豳〔bīn))

  《 雅 》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 。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 颂 》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 鲁僖公 ,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 王畿 ”——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 《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 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相关文章:

诗经内容04-28

《诗经》教案04-25

诗经的格言02-21

《诗经》的介词以04-28

诗经硕鼠赏析04-26

关于诗经的作文11-28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10-01

关于诗经的作文04-28

诗经楚辞取名04-26

诗经名句赏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