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马褂
男性服饰名。立领、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男性正装“袍褂”的外褂则较长,长及膝盖或更偏下,与短款的马褂不同),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国时期又升格为礼服,统用黑色面料,织暗花纹,不作彩色织绣图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褂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马褂简介
马褂 ,游牧民族服饰, 客家 又叫 大襟衫 ,是中国 清代 的男式服装之一,套在 旗装 或称满式 长衫 的外面穿用,有些类似背心或外套,故穿着整齐又称为“长衫马褂”。 满族 征服中国建立清朝。开始强制实行 剃发易服 ,至此传统服饰 汉服 几乎全被禁止穿戴,取而代之的,便是这种满洲袍服。至清后期流行全国。 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于无袖的 马甲 。分大襟、对襟、琵琶襟三种。一般长度到肚脐,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 满族 人穿用,由于 公家 强制汉人 剃发易服 , 康熙 雍正 年间开始广泛流行,分单、夹、 纱 、皮、 棉 等种类。
在清朝, 黄马褂 是 皇帝 特赐侍卫 武士 、有 军事 功劳者和行围 打猎 成绩突出者的,代表 皇室 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随便穿用黄色的马褂。
民国元年(1911), 北洋政府 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 国民政府 公布《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中国 的大部分 相声 演员和其他 曲艺 演员在表演节目时仍会穿着长袍, 民国 成立后多改 中山装 ,现在多为 衬衣 或 西装 。
在 台湾 ,参加正式传统 宗教 祭典时,主祭、陪祭者多会穿着马褂。近年来参加 佛教 式 丧礼 的家属由传统披麻戴孝改为穿着黑色马褂。
历史记载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
《 老残游记 》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衣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
老舍 《 四世同堂 》三十:“ 瑞丰 穿着最好的袍子与马褂,很像来吃喜酒的样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画上画着个大胖孩子,穿着他父亲大马褂子和云头鞋。”
管桦 《烙饼》:“他拉过一领苇席,盖上麦种,站起身,一手提着风雨灯,一手把滑下肩头的棉马褂子往上提了提。”
详细介绍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因着之便于骑 马 ,故名。 清 初为一般士兵穿着, 康熙 时富贵之家也有穿者。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由于时代不同,用料、颜色、缀饰也有差别。 乾隆 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辛亥革命 后,政府曾把黑马褂、蓝长袍定为礼服, 长袍马褂 一度流行全国。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减少。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 满人 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 雍正 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
马褂的样式有 琵琶襟 、 大襟 、 对襟 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基本式样
马褂分大襟马褂、对襟马褂、琵琶襟马褂、翻毛皮马褂等多种样式。
大襟马褂,平袖及肘,衣长及腰,两侧开禊,衣襟开在右侧,四周以异色为缘;
对襟马褂,又称得胜褂,衣长及腰,对襟,平袖及肘,两侧开禊。乾隆年间,傅文忠领兵征全川穿此服,得胜而归,人皆称“得胜褂”;
琵琶襟马褂,又称缺襟马褂,与其它马褂不同的是右襟下端短缺,另补一块,以纽扣联之,状似琵琶,而故名;
翻毛皮马褂,是将皮毛翻露于外,清代达官贵人冬季罩在衫袍外,以炫其富贵。
服饰讲究
马褂是满族喜着的 服饰 ,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 康雍 年间满族男子穿马褂习俗已盛行,不分老少、贫富皆服之。青年喜着马褂以示威勇,富贵人家穿着其炫耀自己的富有。皇帝经常以马褂赏赐有功的臣下,赏其“黄马褂”者,成为极高的政治殊荣。
起源
马褂源于清代服制中的行服褂,行服本是帝后臣僚巡幸打猎时穿着的服装,由行冠、行袍、行裳、行褂和行带等组成。其中行褂即为马褂。
发展
满人初进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清末时,内穿长袍或长衫、外套黑色暗花纹对襟马褂俨然已经是社会主流的“正装”装束。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在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再次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20世纪40年代后,穿马褂者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马褂逐步被中国人民摈弃,后经改良又以“唐装”的名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穿着方式
马褂为外衣,虽然清晚期乃至民国时期,马褂的穿着和搭配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其始终作为外套,罩于其他衣服之表。马褂源于行服,其穿着方式亦要从行服说起。皇帝巡幸或打猎,其扈从皆穿马褂、缺襟袍和行裳。按制度所载,有衣则有裳,马褂罩于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当马褂由制度中的行褂变为男女士庶燕居之服时,已不再着裳,而保留了马褂罩于窄袖袍衫之外的穿法。这一穿法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甚至作为婚嫁时的礼服穿用。对襟马褂、琵琶襟马褂和大襟马褂就属于此类穿法。至于卧龙袋则又不相同,它是作为破落人士的外衣,穿着时罩于夹袄之外的,与满裆裤相搭配。
穿着限制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在清代服饰中的地位相当特殊。首先,其在民间是禁止穿用的;其次,其代表了一种特权,由皇帝赏赐给宠臣穿用。实际上,皇帝本人并不穿黄马褂。不仅如此,包括皇亲贵族至文武品官均不穿黄马褂(受赏赐者除外)。皇帝、亲王至文武品官行褂皆用石青色,而八旗子弟依旗色而另有规定。
清代黄马褂的穿着者基本上有两类。一为皇帝身边的扈从人员,一为皇帝赐穿黄马褂者。因任职而准穿的黄马褂,亦称 “任职褂子”,任职一旦解除则不能再穿。皇帝赏赐黄马褂者还有 “赏给” 和 “赏穿” 之分。赏给黄马褂用以狩猎行围时赏赐击中目标者,亦称“行同褂子”,只赏赐一件,且只能在行围时穿着,平时不能穿;而赏穿黄马褂者则不受此限,用以奖赏立有卓越功勋的官员,亦称“武功褂子”,可随时穿着,并可以依式自制。在清代,黄马褂是无上的光荣和神圣之物,赏赐黄马褂是很高的荣誉。一旦被赏赐黄马褂,亲近顿成心腹。特殊的政治功能决定了黄马褂在清代服饰中的特殊地位。
【马褂】相关文章:
马褂04-29
种业观察博客之四外企职场的几件黄马褂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