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时间:2021-07-08 13:43:04 教育 我要投稿

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创造我市中学语文教学辉煌

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简阳市中小学教研室 晋华田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市初中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

  因此,我们才在今天汇聚在城南九义校,集中各位仁人研讨我市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市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寻找良方,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推进初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

  一、当前现状

  (一)来至教师方面的问题。

  1.认识模糊

  对初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模糊。有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时只要学生会读课文、记住译文就行了,要求背诵的课文会背诵、能默写,至于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则高不可攀。部分教师说不出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过于看重功利性。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围绕资阳考试大纲,让学生记住些考点,中考能拿高分,就是最大的赢家。对于文言文承载的文化功能、人文价值似乎不用管,也根本不管。

  2.目标不准

  文言文教学目标界定不准,要么过大,要么单一。过大是篇篇都是一个出现模式:理解内容,积累实词、虚词。再加一点德育目标。不能用三维目标具体到教材本身,缺乏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和评价、情感的教育熏陶,语言表达技巧等着力太轻。

  3.方法欠佳

  (1)“满堂灌”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在课堂上,常常出现对教材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逐字逐句翻译,黑板上密密麻麻,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

  (2)课堂结构单一,课堂气氛自然压抑。 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3)“读”没有到位。

  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 就是少得可怜的朗读也走进误区,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读得多,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背诵少。

  阅读层次不深。即解读比较肤浅,深度不够。阅读课文,往往拘泥于“教参”提供的现成资料,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悟。

  重言而轻文。钱梦龙先生很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文言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每一篇文章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可我们长期的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真正通过语言文字的透析咀嚼得出中肯的恰当的结论的比较少。这种阅读,只停留在同一水平的层面上,与新课程提倡的创造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要求,还相距甚远。

  只顾教本,读的单薄。多数教师眼光盯住教材不放,不敢做拓展,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甚至连读本上的文言文从不顾及,根本谈不上迁移和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4)还有就是试卷讲评不到位。练习评讲、试卷评讲,应该作为一种课型作专门的研究。现在的做法还是重在对答案,不管你在课上作了怎样的努力,逃不出这个窠臼。

  4.学习方法指导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还不够。存在问题,课堂训练不到位。(记录的方法,圈点勾画的方法、积累的方法、文言文知识的理解运用方法几乎很难得到指导)

  机械记忆。教师只一味让学生背课文和译文,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注解,而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被简单化地处理成文言文诵记,而诵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5.时间效率低

  耗时多,稍长的文言文至少3节以上,有的用时还更多,那里黑就在那里歇,随意性大。

  6.资料选择盲目随从

  市面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资料多,处理不好, 适得其反。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总认为资料上写着,何苦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7.不同学段缺少勾连

  教初中的教师不关心小学文言文教学,不了解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不探讨高考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各自为阵,缺少必要的瞻前顾后,与小学重复反复讲,高中学习需要的少讲或不讲,造成初高中严重脱节,更缺少从可持续的高度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二)来自学生的问题

  1、文言文太旧,无味而厌学

  虽然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等等,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生,受到来自各种途径、各个方面的新潮语言文化吸引,如网络语言、快餐文化等等,使他们容易产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对文言文却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文言文太旧,觉得学它没用,于是就厌学。

  2、文言文太难,不懂而厌学

  初中的文言文比小学的诗歌,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内容都明显难了,许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在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还不能搞懂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就有了弃学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初中生中,占了不小的比例,这也反过来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来自社会的问题

  就当前社会现状而言,文言文本身已经失去了它所依存的语言环境。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叫得上名字的有“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等等,中国唯一叫上名字的只有“孙悟空”;吃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披萨;学前班就喊英语要从娃娃抓起。青歌赛的赛手不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由此看来,几岁的孩子把孔子的画像认做圣诞老人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此种种,教学文言文也就自然困难了。

  二、教学建议

  (一)提高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承载了几千年来民族的精神和内涵,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是我们了就过去,明白今天,开创未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是我们语文学科理所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是我们今天推荐素质教育,增加学生文化积淀,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一个不知道热爱本民族经典的民族,是弱智的民族,是不健全的民族,对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成就功名的敲门砖,而是传承人类文明,是传播先人智慧,完善我们思想,浸润我们德行的,助推我们发展的火箭。

  (二) 了解历次课程改革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56年高中汉语教学大纲 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56年高中文学教学大纲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著作的初步能力 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90初中教学大纲 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00年初中教学大纲 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增加附录。 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总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阶段目标: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从上边的表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重要内容,无论哪一次课程改革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90年后提出了朗读、背诵、实用工具书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提出了积累感悟、欣赏、品味审美要求,并对背诵提出了具体量化要求。

  80年代以前的文言文教学目标仅仅是在程度上略作要求;90年代开始注意朗读、积累、学习的方式方法。前者注重教师能把学生教到什么程度、培养出什么能力;而后者开始偏重于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能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提出了01年以前所有大纲没有提到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正是体现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表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三) 做好学段衔接,教学瞻前顾后

  1.立足眼前

  课程标准中对六至九年级的要求是:“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这是对我们这个学段的基本要求。

  2.注意瞻前

  小学里,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教师讲得多,喂得多,到了中学,则要慢慢地过渡到自己学,自己找食吃。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自己找食吃,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所以可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教会他们查找的方法,选择义项的方法,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地自己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

  3.善于顾后

  从学生可持续发展高度进行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 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 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 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品可参 考附录二《古诗文诵读篇目》)

  选修课程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 ,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高考要求

  2011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注意两个要求:一是基础要求,一是发展要求。 《蜀道难》

  内容标准 课文内容要点 本文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绮丽艰险的山川,贯穿着浪漫主义激情,也隐射了仕途的艰险,反映了诗人生活屡遭不顺的愤懑。

  诗作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线索贯穿始终,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长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 学习要求 基础要求 1.巩固认识李白生平及创作的主要风格。能体会李白诗中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的特点。

  2.读准“膺”“巉”“湍”“砯”“嵬”等字音;能分析“使人听此凋朱颜”等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能分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特殊句式的特点。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4.熟读成诵,完成背诵默写要求,在熟读背诵中把握作者情感及写作特色。

  5.掌握下列要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⑴反复诵读,能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感知诗歌大意。

  ⑵能理解诗中意境,能赏析作者善用反复,三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作用;能结合文中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

  ⑶知人论世,能联系《蜀道难》的创作背景和李白的创作风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

  6.能体会在《蜀道难》中体现的唐诗的魅力,培养对中华古典诗歌艺术引以为豪、乐于亲近的情感。 发展要求 1.能以《蜀道难》为例,概括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

  2.对本诗的寓意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能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李白诗风的成因。

  4.能通过诵读本诗,学习古代诗歌的格律常识。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5.能阅读有关本诗的鉴赏文章,参照这些文章学习写诗歌赏析文字。 基础要求是保底要求,发展要求是从可持续学习或终身学习角度设定的能力目标

  (五) 打造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比较下面《伤仲永》一课的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二)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目标(三)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读懂课文,理解作者思想观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科学安排教学板块

  余映潮老师《马说》

  在引入课文,让同学们阅读《马说》(关于韩愈、关于马说、关于马说内容与写法)后

  第一板块:辨读文词(15分钟)

  (1.。初读课文,理解“骈、称、或石等词语;2。从文中寻找一次多意的现象;3。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较为流畅,读音正确,不读破句,不读错句)

  第二板块:细读文意:(14分钟)

  (1。学生自独自讲课文内容。2。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文题马说的意思是 。骈死于曹丽之间的意思是 等10余个题目;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读出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停顿和重音。

  第三板块::品读文情:

  (1。讨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梳理全文三个段末的三个“也“字;梳理第一段中两个不字,第二段中5个不字,第三段中四个不字;听读、演读体会文中也字不字表达的感情。5。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深情并茂。

  这堂课的板块设计,其实突出文言文特点:落实字词,让学生诵读起来。三个板块步步为营,有序展开。

  3.精心选择诵读角度

  我们看看:余映潮老师《口技》一文的朗读设计: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为全文朗读定下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此次的角度训练朗读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三四段,老师范读,同学们体味文中情景,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缓有急: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这几次读文,不是泛泛地要求读,而是根据课文特点,提出符合本篇课文的细腻的朗读要求。

  朗读的角度要精细,余映潮对《狼》一文的8种微型教案,共展现了常规手段下的8种教学角度也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诵读,辨读,说读,析读,品读,写读,听读,练读。诵读——朗读课文,背读课文。辨读——对词义进行体会、辨析。说读——用“说”的方式带动课文的阅读。析读——对课文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评析。品读——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妙处。写读——就课文内容写课本剧。听读——听不同方式的朗读,听记有关的资料。练读——进行有力度的课堂书面练习。

  4.机智抽取话题

  余映潮老师教学《小石潭记》巧选了20个微型话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一段话,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石潭的水

  小石潭的小

  小石潭的清

  小石潭的秀

  小石潭的远与近

  小石潭的乐于凄

  小石潭的动与静

  要求学生用绘画的语言点评文中一段话

  用摄影的语言点评文中一段话

  用音乐的语言点评文中一段话

  这20个话题成了学生理解探究的抓手对内容把握具有牵引力的作用。

  5.巧妙设计学生活动

  我们还是来看看余映潮老师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前,余老师告诉学生这一节课咱们做四件事:一共四个一。

  讲一次故事(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

  编一组练习(要求学生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题,自编自讲,自编他讲,他编你讲,师编生讲,)

  想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有那几个关键词引动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引爆课堂:私、窥镜、美、善、谏、思……) 听一次讲座(“我来说,你们听“)

  这四件事情,巧妙设计了学生活动,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充分尊重,淡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张扬了学生的主人意识。

  要设计好学生课堂的活动,用余老师的话说,就是还要教师运用系统训练的策略带动学生活动。从系统训练的角度策划语言教学余老师的语言实践练习设计:“造句”、“选用”、“采颉”、“接续”、“联想”、“补足”、“仿拟”、“铺展”、“移用”、“变形”、“概括”、“提要”、“诠释”、“再造”、“提炼”、“发现”、“点化”、“例说”、“品析”、“导写”、“创编” 、“选词填空”等从学法点拨的角度策划语言教学。

  6.着力品出韵味

  文言文中的词句品味,于老师提出了四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品得细。一个“词”,一个句进行品读。如传统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从一个词入手进行品读的。而现代文,我们还可以从一个词开始,如“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不由得”,“停住”,都可以品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浅紫色”“光辉”“芳香”“不觉”“加快”,都可以一一品读。

  二是品得深。要有独到的角度和独特的个性。余老师教学《卖油翁》,进行了具体解说,很值得我们去品味。(在两字上做文章,共探究出了19处与二相关的学习点。)

  全文共有两个段;(看射箭、评射箭)

  全文由两个段组成(第一段略,第二段祥)

  第一段有两个词对陈尧咨进行概括介绍:善射、自矜)

  第二段中有两个地方陈尧咨的神情及心理变化:(忿然、笑而遣之)

  第二段中有卖油翁的两句话(无他但手熟尔;我也无他,但手熟尔)第二段中,有两组简明的答问,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陈尧咨和和卖油翁之间有两个鲜明的对比:身份与技能的对比;性格的对比)

  文中有两个地方给人一以外,激起了故事的波澜。

  课文有两种写法值得学习(详略得当、衬托)

  三是品得美。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段,一篇文章,美在什么地方,那就需要进行品品的。

  四是品得奇。角度要丰富,视野才开阔,见解才奇特。这是品读的最高层次。譬如对《醉翁亭记》的两个语段,余老师从15个角度进行品读,那真可谓出奇制胜。表达作用、内容组合、描写笔法、行文布局、氛围表达、质感描绘、表现手法、句式特点、情感表达、影视知识、美术知识、绘画技法、美学知识、句法知识、音韵知识。其实,我们最常见是,则是需要有三五个角度,那是必要而有实用的。

  7.开发读写结合点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目的。

  读了《与朱元思书》,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或短剧;《岳阳楼记》可以抓住最后段的名句谈认识,写感悟;《出师表》可以对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作评述。学了田园诗歌,可以让学生再现画面……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提高还有许多办法,比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文言文的相关要求;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加强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交给学生直译的方法,实现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习得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记住名言警句,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强化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用好占有的教学资源,用好自读课本等问题;我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既然发现了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短板,我们就应该不遗余力地为之研究,为之探讨,为我们走出困境积蓄力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走得更踏实,更稳健,为我市语文教学再创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相关文章:

走出“困境”05-15

走出困境05-22

走出困境作文09-08

走出困境作文03-06

走出困境作文08-13

走出困境作文07-21

走出困境作文10-25

走出困境作文11-01

走出困境靠……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