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时间:2024-09-10 17:41:2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精选12篇)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感情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一些对对方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增进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欢迎阅读!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精选12篇)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1

  小欣小朋友近段时间经常和小琪小朋友呆在一起,本来很乖的她变得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不好好听课,午睡时两个人凑在一起讲悄悄话。考虑到她爸爸妈妈工作较忙,我们就电话联系了她的外公。

  我说:“小欣的外公,你好!近段时间,你家小欣小朋友经常同小琪小朋友在一起玩,无论干什么,她们两人总喜欢粘在一起,现在,上课时比以前不认真了许多,总是乘我们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同小朋友讲话,午睡时也是如此。”小欣外公说:“老师,你好!我们最近采茶叶比较忙,也没有时间来管她,放学后就让她跟曼琪自己玩的。以后我们一定要多抽时间来关心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多和老师联系,一起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并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爱学习的好习惯。感谢你们与我们及时沟通让我们了解了她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会与她沟通了解情况,同时我们也会进行适当的教育。”

  通过这次我们对小欣小朋友的电话家访,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午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现在小欣小朋又成为了原来班上那个聪明、活泼的孩子。通过这次家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家园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我去小欣家,和她妈妈聊了聊,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变化。我们谈了小欣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近来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园中总是很少说话,老是坐在自己的位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孩子的学习缺乏耐性,动手能力不是很好。通过家访得知她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不太一致,在家里是一个非常活泼,什么话也说爱唱、爱跳的孩子,只是孩子在家都是奶奶喂饭的,衣服自己没穿过,所以自理能力差。很多时候父母说的话没有老师的话管用,因此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应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孩子学到知识外,我还打算尽快和小欣交朋友,让孩子感觉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表现出自己的性格来。课余时鼓励孩子们与她玩耍,增强孩子间的亲和力,正确引导孩子的发展。提醒家长孩子的动手能力差是因为没锻炼造成的,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在家还是要靠父母的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有父母指导,在园有老师教导,双方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她学好的。

  与家长的沟通架起了幼儿园和家的桥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家访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子还有那么多的道理!”另一方面,让我清晰的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会让孩子性格、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处事方式各异,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全部情况,因材施教。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2

  案例背景

  在一日带班过程中,如果家园工作做不好,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对教师产生误解;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细致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叫小飞的小朋友,她是个体弱儿,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在教师眼里属于那种听话、守纪律的孩子。因为它的这种性格,使的她奶奶与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天,我带幼儿户外活动,因室内外温差较大,我要求幼儿穿上外套,小飞的外套太长,不愿穿。我看她身上的衣服穿得也不少,就答应了。正当我和幼儿在外面玩的尽兴时,小飞奶奶来接她,我没顾上和她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她奶奶边走边说:“你们老师真不像话,这么冷的天也不给你穿外套。”

  小飞一句话也没说。这情景正巧被一位在大门口的教师听见,她马上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主动找小飞奶奶聊天,让她为孙子准备一件短一些的外套或背心,并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出去活动的原因,并告诉她一些关于进入秋季孩子的保健,她也听完解释后宽慰的笑了,并主动提出对我的误解,向我表示歉意。

  案例分析与反思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时刻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还要注意不要冷落了家长。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她们的需求,从而激发她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在青年教师培训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要求时,家长合作的愿望的热情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相反,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有没有注意,甚至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缠身时,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所以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既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只有教师的积极态度被家长接纳,她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的道路才能畅通,幼儿园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反对。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旦建立,那么彼此间就再也不会感到来自对方的威胁,双方就会为其爱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

  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无论是谁的过错教师一方应抑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来和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原本对教师有意见的家长在教师的感化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教师对家长还采取以前的态度不给家长任何解释的话,有可能家长对教师、对幼儿园会产生误解和矛盾,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矛盾、误解发生时当教师的一方主动向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3

  案 例

  一天下午外出开会时,我接到一通怒气冲冲的电话。电话是一位家长打来的。原来他的女儿今天一放书包,衣服没拿就急匆匆的冲出教室跟爸爸回家。路上小姑娘一句话也不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爸爸看了觉得不对劲,就问女儿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被小朋友欺负了?女儿什么也不说只是摇头。

  回到家爸爸觉得女儿身上味道怪怪的,脱下女儿裤子一看,原来小便小在身上了。于是爸爸打电话给了班主任李老师(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想跟老师打个招呼——女儿胆子小,什么事情都不敢说,希望老师多关心一下。

  可没想到接到电话的李老师听了家长的话说:“我不知道,下次小便要对老师说。”

  家长听了很恼火,打电话给我(李老师是我的搭伴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出了什么事,老师竟然说不知道,太不负责了!你们幼儿园老师怎么当的?一句不知道就没事了吗?”

  听了家长的反映,我释。马上安抚家长,表示一定会查清楚事情的原由,给家长一个答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第二天我找到了该搭伴教师,该教师一脸无辜的对我说:“昨天你不在,我一个人忙死了,真的没注意到,我接到他的电话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解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地点,不同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它告诉我们:交谈方法得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或“化干戈为玉帛”;方法不当,只会使问题复杂化。交谈是一种近距离的沟通方式,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多沟通、多体谅,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

  反 思

  在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教师整体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它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经验的要求很高。对青年教师来说,这种要求更甚。

  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干劲,但因为教龄段,缺少经验,方法。尤其在家长工作方面,十分胆小被动。因此,家长工作日益成为她们的“心头之痛”。

  主要有两种表现:

  1、怀疑与退缩。一些青年教师觉得自己刚刚毕业,没有经验,家庭育儿经验更是缺乏,因而总怀疑自己说的话家长是否愿意听,自己提出的`要求家长是否愿意照着做。这些潜意识中的想法在行动上表现为,在与家长实际接触中,不知如何说活,甚至还未开口脸就先红了,或者尽量避免与家长打交道。

  2、定位不准,难以获取信任。由于没有做家长的体验,体会不到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情和爱,因此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怨言:“某某小朋友的家长真难缠,今天孩子离园时有点不高兴,便夹兴师问罪,怀疑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吃了什么亏”;“某某家长更厉害,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受了点委屈回去告状,已经跟她讲清事情的缘由经过丁,还要叫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寻根究底,好像天底下只有他家孩子最宝贝似的,烦死人了”…… 青年教师遇到此类问题时,情绪易激动,不能冷静地从家长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又不善于与家长及时沟通,所以常常会因误解而导致家长不满。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4

  一、案例陈述:

  开学初,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的幼儿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也不闹,可有的幼儿一看到妈妈走了,急着哭了起来,有的孩子被老师抱着哄着也就不哭了,他们能安静下来了,会听着老师讲话了,会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有的幼儿却哭个不停,喊着要爸爸妈妈,不让爸爸妈妈走。小雨就是这么一个小朋友。她一进幼儿园就哭闹个不停,拉着爸爸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不让爸爸走。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而且在一天的活动中,总是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脾气很倔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小雨小朋友平时都有奶奶带着,爸爸妈妈要上班的,这孩子在家里吃饭都有大人喂着,而且平时大人也比较地宠爱她,养成了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而且听她奶奶和爸爸说这孩子脾气很倔,一不顺心就要发脾气还要摔东西。

  二、思考与分析

  小雨从来没上过托儿所,也没长时间的离开过自己的亲人。对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然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有的幼儿开始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新生入园的不适应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1、客观上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压力:全新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作息制度都需要年幼的孩子去快速适应。

  2、心理环境的变化:他们担心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如吃饭、午睡、小便、穿衣、喝水怎么办?这些是带给幼儿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三、指导策略

  针对这些原因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对待。

  1、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我就从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让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来园。针对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我采取听听故事、做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蹲下身子来跟他们说说悄悄话,抱抱他们,尽量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帮助幼儿消除陌生感,愿意亲近老师,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每天当孩子来园的时候,我就从她爸手中接过孩子,笑眯眯地说:“来,老师抱,老师也是喜欢你的。”带她去好玩的地方,给她玩好玩的玩具,慢慢地这孩子好象平静下来了。

  2、我们把孩子的进步及时地和家长沟通,让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在园的表现,并且有的放失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从而愿意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四、建议:

  告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轻松入园,给幼儿一点心理上的准备。

  1、刚入园的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要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担心父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

  因而,告诉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还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想让自己交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本领。入园前,家长应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的环境,花草树木,小朋友睡觉、吃饭、洗手、小便的地方。最好能看到大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情景,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印象,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初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就要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用小勺吃饭,会正确的咀嚼、吞咽;大小便会告诉老师;会自己穿脱鞋子,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等等,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孩子因不会或不甘而造成不必要的忧虑和紧张。

  2、让幼儿学一点交往技能。

  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往能力差。有的争强好胜,有的胆小怕事,有的看见滑梯等运动器械上有其他孩子,就不敢玩。因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有意识多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帮助孩子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如告诉他想玩的玩具在别人手中怎么办?别人碰了你怎么办?等等。注意要正面引导,那种“谁打你,你就打谁”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明,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3、分别时坚决果断。

  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减少孩子不切实际的期盼。家长送孩子入园后,要果断离开,不能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回来,与孩子相对泪汪汪的。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会让孩子以为只要一哭闹,大人就会满足要求,这样也会延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5

  一、背景

  小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最近,家长发现小明回家后情绪不高,不太愿意和家人交流。

  二、沟通过程

  1. 家长主动联系老师

  家长给老师发了一条信息:“老师您好,我是小明的妈妈。最近我发现小明回家后情绪不高,不太爱说话。不知道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麻烦老师帮忙关注一下。”

  2. 老师及时回复

  老师收到信息后,很快回复了家长:“小明妈妈您好,我也注意到小明这几天有点安静。我会多关注他的,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他的情绪。您别太担心,有情况我会及时和您沟通。”

  3. 老师观察并反馈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师特别留意小明的表现。她发现小明在集体活动中不太积极参与,总是一个人坐在旁边。老师找机会和小明聊天,了解他的想法。原来,小明因为在画画活动中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失落。

  老师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家长:“小明妈妈,我和小明聊过了。他是因为在画画活动中没有得到表扬而不开心。其实小明画得很不错,只是我当时没有注意到他。我已经和小明沟通过了,也表扬了他的画。我会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鼓励。”

  4. 家长表示感谢并提出建议

  家长对老师的关心和反馈表示感谢:“老师,非常感谢您对小明的关注和鼓励。我觉得小明比较内向,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以后如果他在幼儿园有什么情况,希望老师能及时和我沟通,我们一起帮助他成长。”同时,家长也提出了一个建议:“老师,您能不能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更有自信?”

  5. 老师积极回应

  老师回复家长:“您的建议非常好。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也希望您在家里多鼓励小明,让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努力,让小明变得更加开朗活泼。”

  三、沟通效果

  通过这次沟通,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小明的`情况,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情绪逐渐好转,在幼儿园里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这个案例展示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情况,老师及时回应并采取措施,双方共同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6

  家长:老师,我可以进来和您谈谈吗?

  老师:欢迎!请坐到这儿吧。(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家长坐下)

  家长:你们老师真是辛苦,每天要带那么多孩子,真是不简单啊!

  老师:(一边给家长倒茶)是呀。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而家长的期望值又那么高,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

  家长:(接过茶杯)谢谢!是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宠爱有加。

  老师:是的。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确实比较多,孩子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各种习惯也差。家长一边宠爱孩子,一边又对孩子寄予高期望。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摇头,很无奈的样子)哦,我忘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讲?(笑)

  家长:(微笑着)是的。我家馨馨最近对跳舞的兴趣特别浓厚,每天嚷着要跳舞给我和她爸爸看,她爸爸看她这么感兴趣就特地给她买了一面大镜子,她对着镜子跳舞可开心了。

  老师:哦?可是,在幼儿园我问她是不是不想跳舞,她告诉我说“是”。

  家长:会不会馨馨在幼儿园跳舞跟不上同伴,不够自信?

  老师:说实在的,馨馨对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确实一般。考虑到她最近腿脚不方便,我就让她坐在旁边看。

  家长:谢谢您为馨馨想得那么多。我和她爸爸看她在家里那么喜欢跳舞,实在不忍心让她只看着小朋友跳舞了。我们猜想她内心还是喜欢跳舞的,您说是不是?

  老师:看来是的。

  家长:我想,馨馨可能因为腿不好怕在老师和同伴面前丢脸才说不想跳舞的,她说的可能并不是心里话。

  老师:可能是吧。馨馨在幼儿园表现欲得不到满足,就想在家里得到满足,有这种“补偿”心理是很正常的。是我太大意了,我应该考虑到这一点的。对不起,馨馨妈妈,从明天起我就让馨馨“归队”。

  家长:(起身)谢谢了!再见!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7

  背景:

  小红在幼儿园比较胆小,不太敢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沟通过程:

  家长给老师发信息:“老师您好,我是小红的妈妈。我发现小红在家的时候总是不太愿意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幼儿园是不是也这样呢?我有点担心她太胆小了。”

  老师回复:“小红妈妈,小红在幼儿园确实比较安静胆小。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她,会多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最近的手工课上,我特意安排她和几个活泼的小朋友一组,发现她虽然一开始有点害羞,但慢慢地也开始和小伙伴交流了。”

  家长:“太好了,谢谢老师的`用心。我也会在家里多鼓励她勇敢一点,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希望老师能继续关注她的成长。”

  老师:“放心吧,我们会一起帮助小红变得更加开朗勇敢。”

  效果: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红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主动和小朋友玩耍。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8

  背景:

  小刚在幼儿园吃饭比较挑食。

  沟通过程:

  家长打电话给老师:“老师,我是小刚的爸爸。小刚最近回家总是说在幼儿园不想吃饭,我想了解一下他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

  老师:“小刚爸爸,小刚在幼儿园确实有点挑食。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引导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会给小朋友们讲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小故事,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食物。同时,我们也会在吃饭的时候表扬那些不挑食的'小朋友,希望小刚能受到影响。”

  家长:“我明白了,我也会在家里多给他讲讲食物的重要性,让他尽量不挑食。老师,还麻烦您多关注一下他吃饭的情况。”

  老师:“好的,我们一起努力,让小刚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刚挑食的情况有所改善。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9

  背景:

  小明在幼儿园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沟通过程:

  家长去幼儿园接小明时和老师交流:“老师,我发现小明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也总是坐不住,是不是在幼儿园也这样啊?我很担心他以后上学怎么办。”

  老师:“小明妈妈,小明在幼儿园确实有时候注意力不太集中。我们在课堂上会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游戏、故事等。对于小明,我们也会特别关注,经常提醒他要认真听讲。”

  家长:“谢谢老师,我也会在家里给他制定一些规则,培养他的专注力。比如规定他做作业的时间,完成后给予奖励。”

  老师:“这个方法不错。我们也可以在幼儿园给他一些小任务,让他逐渐提高专注力。”

  效果: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专注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10

  背景:

  小美在幼儿园不太爱说话,即使和熟悉的小朋友在一起也很少主动交流。

  沟通过程:

  家长给老师发微信:“老师您好,我是小美的妈妈。小美在家也很安静,不太爱表达自己。我担心她这样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不知道在幼儿园她是不是也这样不爱说话呢?”

  老师回复:“小美妈妈,小美在幼儿园确实比较文静。我们也在尝试引导她多说话,比如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会特意鼓励她发表自己的观点。最近的`一次故事分享会上,小美虽然声音很小,但也勇敢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家长:“真的很感谢老师的努力。我也会在家里多和她交流,鼓励她大胆表达自己。”

  老师:“我们一起配合,相信小美会越来越开朗自信。”

  效果:小美逐渐变得愿意主动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11

  背景:

  小辉在幼儿园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小冲突。

  沟通过程:

  家长接到老师电话后赶到幼儿园,着急地说:“老师,怎么小辉又和小朋友吵架了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师耐心地解释:“小辉妈妈,别着急。小辉其实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只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正确表达自己。这次是因为他看到有小朋友插队,就很生气地去指责对方,结果就起了冲突。我们已经和小辉谈过了,告诉他可以用更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家长:“原来是这样,我回去也会好好和他说说,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老师:“对,我们一起引导他,让他学会用友好的方式和小朋友相处。”

  效果:小辉慢慢学会了如何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显减少。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12

  背景:

  小阳在幼儿园对画画特别感兴趣,但家长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培养。

  沟通过程:

  家长在家长会后找到老师:“老师,我发现小阳很喜欢画画,我们想在家里也多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您有什么建议吗?”

  老师微笑着说:“小阳在画画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你们可以多给他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素材,比如不同颜色的画笔、画纸等。也可以带他去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激发他的创造力。平时还可以多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画表达出来。”

  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的建议,我们一定会试试的。”

  老师:“小阳很有潜力,我们一起为他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效果:小阳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培养下,绘画能力不断提高,对艺术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相关文章:

幼儿园家长怎样和老师沟通12-03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桥梁04-29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艺术04-29

家园合作-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桥梁04-29

家园合作-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桥梁04-29

园长是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桥04-30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技巧04-29

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05-03

师生有效沟通案例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