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晶

时间:2023-04-28 11:06:0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晶

通识四: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目标: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晶

  课题

  说不尽的桥——领略桥文化魅力(初二)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素质

  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2.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文知识,并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知识。

  能力素质

  1.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思想素质

  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以上课例,是基于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主要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分为三组(知识组、文学组、设计组),课前自主搜集整理有关桥梁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或设计桥梁(选择特定地区)。本节课,三组同学分别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应该说,这节课的基本内容是可取的,但上述教案对三维目标的书写存在很大问题。

  教案中,教师把三维理解为“知识”、“能力”“思想”,是不准确的。此外,“教学目标”也不能叫“教学目的”。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种类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把握语文的特点,“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文知识”又是错误的语文知识,并且在本课并没有落实。“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知识”已经属于“能力”。“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则属于“态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的获得中渗透着能力。比如,关于“桥的种类”的知识,不能让学生机械记住桥梁的种类,而是在分类时,先要掌握一个思维方法:分类的前提,是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桥梁的材质,可以分为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根据桥梁的功能,可以分为水上通行的渡桥,为车辆分流的立交桥等;根据桥梁的受力结构,可以分为拱桥、梁桥、悬索桥、浮桥等。分类标准不明确,所做的分类就毫无逻辑。这个思维方法也是能力,而能力,则是在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的。

  此外,所谓“思想素质”中的“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是通过什么知识获得的呢?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让一组同学汇报本组搜集的古诗词中有关“桥”的诗句和典故(比如“枫桥夜泊”、“灞桥折柳”、“驿外断桥边”、“二十四桥明月夜”),从中感受中国文化中“桥”的重要地位。可见,文化素养、情感态度的获得,也要通过特定的知识。但是,上述教案的目标表述中,却忽略了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的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Wm: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教案,反映了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目标的泛化和虚化,教学环节之间关系的割裂,内容挖掘的肤浅,拓展迁移的随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教学方法:自主分析、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使之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倾听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二、分析

  1、文章叙了什么事?

  2、文章写了什么景?

  3、文章抒了什么情?

  4、文章引发了什么议论?

  阅读

  思考

  回答

  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探讨

  作者是如何把上面提到的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到一起的?

  (提示:可从文中找词语)

  阅读

  思考

  讨论

  让学生体会如何巧妙地将上者结合。

  四、后测

  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为何会有对联将范仲淹与杜甫相提并论呢?

  投影杜甫的《登岳阳楼》

  可见本文与杜甫诗《登岳阳楼》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请你分析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阅读杜诗

  合作讨论

  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五、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慨叹作者立意、语言、结构美的同时,更为作者高尚的人格而深深折服。范仲淹不愧为古代先贤中的楷模,更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对象。

  倾听

  感悟

  加深学生对此写法的印象,用先贤的思想感染学生,使其树立选大的理想与抱负

  六、作业

  小作文《我眼中的范仲淹》

  写作

  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悟文章内容。

  附: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叙事:应友人藤子京这约作此记 (观)

  写景:由岳阳楼观洞庭湖之胜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抒情:晴——览物而喜

  阴——览物而悲 (或异二者之为)

  议论:展示了自己的胸襟与抱负 (何哉?)

  欧阳黛娜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

  “一锅出”(欧阳黛娜)或“一根筋”(王荣生)的课堂教学结构:

  目标定位:本文的思路结构之美(wm- 在领会构思巧妙的同时,体会作者思想境界之高。这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预习内容:

  一、正音、朗读全文

  二、口译1、2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

  1. 标题“记”,什么体裁?文章以记叙为主、还是以议论抒情为主?

  2. 找出中心线索句,它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3. 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

  课堂教学:

  环节1:口译1、2自然段。注意“谪守、备、然则、异”。“备矣”,自封文路,“然则”与“异”另寻新路。

  环节2:学习3、4段。虽然是文章主体,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骈散结合,对偶铺排,生动形象,琅琅上口),但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只在通读后提出一个“小”问题:这两大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作者所说的“异”了吗?

  环节3:精读第5段。抓住“或异二者之为”,“二者”是指什么?不同意,为什么还要写出来?第三种心境是什么?哪句话点明?

  环节4:用“微斯人,吾谁与归?”照应全文(——还可以照应背景)。明确写作意图。

  ……………………………………………………………………………………………………

  全文的中心句,就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欧阳老师执教本课的一把钥匙。

  沈静老师《散步》视频分析(20分钟)

  亮点:

  (1)屏弃“琐碎分析”,进行“大开大合”的教学设计;(2)任务驱动式学习,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的主体性、创造性。

  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短小文章,理解难度不大,内涵的可阐释性却比较强。教学的重点除了把握文章内涵外,就是要体会作品的诗意美,而诗意美是不适合用细致的篇章分析来传达的。

  在课堂交流前,学生实际上已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理解课文——提炼课文诗意——创作诗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将学生的作品整合为课堂资源,加以运用,使课文的内涵、诗意美在课堂交流中自然呈现并进一步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经过了一个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表达的过程,而课堂上的交流则基于这种思维成果。

  教学过程:

  1、预习与创作: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至少一首诗歌。

  2、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阅读学生创作的诗歌,并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中。

  3、课堂交流:利用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课堂教学,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课堂交流的主要环节

  1、灵感溯源:选择部分学生的诗作,请学生来谈谈创作的灵感源自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一点——意图:代替一般的篇章分析和细节分析。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分析。指向文章关键词句。同时避免脱离课文。(包含教师部分创作,以推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教育)

  l 依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创作诗歌,已经具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再如此分析,应该比较恰当。暗含了对文章的内容分析,写作特点分析。

  2、主题分析:一个必须要有的环节;一个在这个教学设计下水到渠成的环节。

  l 依据:学生的创作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些主题的。

  3、佳句欣赏:选择更多学生的诗句,配乐欣赏。意图:这个环节一方面是想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与前一环节构成一个层次的递进——从对课文内容的开掘延伸到对主题的更广泛的拓展性的理解。

  l 依据:根据学生的创作的特点——有的紧扣课文内容,有的是从课文主题发散开去的创作。两种都要利用好,体现其价值。

  4、现场创作与交流:继续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学习课文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发现诗意的特点,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亲情与爱。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实录的对比中反思课堂调控技能

  ——初二课文《春酒》教学案例

  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对比如下:

  主要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分配

  实际课堂上的时间分配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钟

  15分钟(为什么延时了?)

  (二)再读课文,品读文中富于表现力的文字,是如何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感情的?(教学重点)

  30分钟

  15分钟(能够落实教学重点吗?)

  (三)深读课文,思考: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甘醇的春酒吗?

  5分钟

  5分钟

  案例分析:

  我们这样对照教案,细抠课堂教学实施,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多余,认为教案束缚了教师的发挥,因此在课前拒绝提供教案、排斥对照教案的评议。但我们正是要通过这种对比,来研究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

  环节(一),主要训练学生感知全文内容,并归纳为几件事情的概括能力。计划用5分钟,为什么实际用了15分钟?因为学生对课文不够熟悉?因为学生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必须多花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反思教师备课时,对学情的把握有失准确。或者,学生的发言中出现了预料之外而富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值得教师抓住契机、引申开来?——若是这样,那么延长时间就是正确的随机调整。但是,假如情况并非如此,而是被课堂上的冗杂信息干扰,对众多学生雷同的发言未能控制,那么这15分钟就不应该多加耽搁。这就是教师的课堂掌控技能出了问题。

  环节(二)本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计划用30分钟,本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教学设计的意图。但因为环节(一)占据了过多时间,留给“品味语言”环节的时间就不够了。

  由此看来,教师如果不能对课堂的时间、节奏、进程进行良好地调控,即使教学设计合理,实际课堂上也难以落实。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追问

  ——初中语文《故乡》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集中阅读涉及闰土的肖像描写,然而提问:少年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回答“不知道”。可见这名学生还缺乏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时候,如果教师马上换一个学生提问,就失去了一次个别指导的契机,而且使这个学生感到挫败。高明的老师这样循循善诱:

  师:没关系。你先看看,闰土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他是一个日晒雨淋、健康的孩子。

  师:对。闰土头戴小毡帽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是一个浙江农村的孩子。

  师:很好,为什么闰土颈套银项圈?

  生:这说明父母非常疼爱他。

  师:现在,你能说出闰土是怎样一个孩子了吧?

  生:闰土是一个健康的、深受父母疼爱的浙江农村的孩子。[1]

  [1]见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29页。略有改动。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晶】相关文章:

我在李太白的引领下02-27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11-03

学习《美术新课标准解读》之感想08-04

解读职业英语测评标准(TOEIC)考试05-0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05-24

中小学教师英语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9-01

李阳口语要素228例精选(下)05-04

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培训总结06-10

课程标准的解读心得体会01-03

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