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有感

时间:2023-04-27 14:10:57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有感

读德育案例有感

读《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有感

【博主按】

受学校德育处的委托,阅读了年轻教师的一些德育案例。读后非常赞赏这些年轻人的敬业精神,赞赏他们相机诱导学生走出生活低谷的方法和智慧,赞赏他们运用教育新理念指导实践工作获得的成果,于是写了读后感想。现将分几次上传到博客并在感想之后附上作者的文章以飨博友。

一、读《家校共同教育——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

本文有成功的案例,有具体的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内容充实,事例感人。

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常常会使孩子们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因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而感到焦虑。这些孩子在遇到不满和不平事时,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特别是来自家庭的矛盾和困惑更容易击倒脆弱的孩子。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言行不一,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电闪雷鸣,甚至导致无能为力的孩子用反常的行为宣泄自己的愤懑情绪。

文章的作者深知这一道理。她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变化,及时搭建家校教育沟通的桥梁,成功地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障碍,使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建议:

在案例反思中还要适当地再以案例中的人和事为例作些分析。例如关于梦想和多一句肯定的话问题,可以指出,正因为老师在两个学生遇到挫折淡忘了自己的梦想之时,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提请他们不忘自己的追求,所以才能让他们排除干扰,重振旗鼓,去实现梦想。

此外,要求学生读好书,与两个案例何关?也应有所交代。是否可以尝试引用《弟子规》的某些名言来说明这一问题。这样文章才能紧扣案例,开合有致地分析问题。

【附】

家校共同教育——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

福州十一中庄航

用信心支持,用真心呵护,用爱心滋润,用耐心哺育,全心投入。以自己对儿女的心,体会家长对学生的心,构建家校教育的理解桥梁,促进家校共同教育,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才能达到学校、家庭双赢的局面。

全球范围内的男生教育危机,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女性教育有如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而男性教育则如日渐衰败的希腊文化。每个班主任在分班时,都希望班级里的女生多,女生多好带呀,女生就是比男生更懂事,更乖巧;女生成绩更好。这是很多班主任的心声。实际不完全如此。

一、案例简述

1、2008年9月10日教师节

这一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个特别的教师节礼物。考上福州一中的小鹏回母校,带给我一瓶冰红茶。说知道老师不爱喝矿泉水。问我最近肩周炎好些了吗,要不要给我捶捶。背着一起来的几个同学,他对我说,“老师,我爸爸妈妈还是离婚了。现在,我妈出国了。不过,我已经开始学着去理解,去接受,毕竟他们还是爱我的。高中三年,我会努力的。谢谢老师。”

几句话让我们都想起了初三的那年下学期,临近市统考那段日子。这个平日聪明伶俐,做事有分寸的学生,突然在课堂上开起了小差,会因为一些无聊的玩笑笑的前俯后仰,明显失去了听课的耐性。作业也开始应付了,下课时与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教室大声喧哗,很快就发展到有时还会因一些极小的事与好友吵架、动手,成绩呈直线下降。在临考时候出现问题,是中考大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我只是他们班任课老师,但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敏感,让我怀疑他一定有事藏在心里,无处倾述,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几次提醒无效之后,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候,把小鹏请到了办公室。“最近,你有什么心事吗?”开门见山,我直奔主题。“没有。”小鹏否认。“没有,那你最近的表现为什么如此反常?”“有吗?”“没有?没有你会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讲笑话?没有你会不按时完成作业?没有你会下课如此喧哗,没有你会和好朋友因为小事反目成仇?这难道是正常的你?成绩下降了多少知道吗?你父母对你的期望能实现吗?”说道这里,小鹏的眼泪唰唰的下来了。“庄老师,你别告诉我妈,她最近已经够烦了。”我敏感的意识到其中的话外之意,“怎么,是因为你爸妈?”小鹏本不想说,他母亲是个要面子的人,父亲有了婚外情,父母每天吵架,瞒得了外人,可怎么瞒得过朝夕相处的孩子。

家庭的问题,是最难处理的,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幸福家庭的分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幸福健全的家庭是一个孩子得以阳光成长的“氧气”。小鹏请求我不要与母亲谈,可又不知如何化解心中的痛苦,于是有了以上的这些反常表现。我了解小鹏的母亲是个极爱孩子、对孩子寄予厚望的人。而小鹏说,父亲知道自己理亏,吵架基本是母亲气不过才引起的。深思熟虑之后,我建议小鹏,开诚布公的跟父母谈一谈,告诉父母他的困扰,提醒父母你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中考临近,问问他们是否还希望他考上理想的学校,如果可以,是否至少能为他排除干扰直到中考结束。同时我也提醒小鹏,大人的世界,也有许多无奈,学着去理解,去接受,他们还是爱你的。在人生旅途,不能因为有了些风雨,你就不能坚持自己的方向。

几天后,小鹏告诉我,昨晚跟父母谈过了,父母一时无话以对,小鹏在电脑前等到两点,母亲来到他房间里,告诉他,父母会全力以赴支持他中考,不会再因为他们的事,影响他的学习。而且,这几天他们关系好转了很多。趁热打铁,我告诉小鹏,也许会因此出现奇迹呢,因为这段时间,他们会和好,你会如愿以偿考上好学校,全家人还能跟以前一样和和睦睦。他很开心,学习的劲头明显提起来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在中考前,我特意委婉的提醒他母亲,多关心孩子的心态,多给他创造良好的温书迎考环境,家校的共同努力,塑造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让小鹏有惊无险,考上了一中。

2、2009年初二上

小刚,一个正直,上进,眼里容不得一粒沙的学生。一次课间休息,学生过来通知我,小刚和小林正在打架,我急急忙忙的赶到班上,正好看到两人一人手持一个大水杯,像拿手榴弹似的举着,正大眼瞪小眼,相持不下呢。其中一个杯子里水已经洒了一半,附近的桌面,地上湿漉漉的。我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为了不要影响别的同学上下一节课,请他们跟我到办公室冷静一下。小林倒是相对听话的去了办公室,而小刚,则气呼呼的跟我说,“老师,你让我自己冷静一下,等会儿我去办公室找你。”边说边紧握拳头在铁门上捶了十几下,坚硬的铁门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小窟窿,那是手关节大的。如果打在同学身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堪忧。但基于我对他的了解,我说,你要冷静,等会来找我。趁这期间,我询问了围观的同学,起因很简单,几个同学开玩笑,分站班级四角围住一个同学,“小林,&*……@#”被戏弄的小林气愤之余,去追赶他们,可又追不上,于是把他们的书包扔在地上。扔小刚书包时,还在包上孩子气的踩了几脚。这时学生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说平常小刚是不会因为开玩笑发这么大的火的,本来他说毕竟错是他们几个引起的,小林扔书包就不用计较了。就是因为那几脚,恰好他这几天火气大,把自家的柜子也打烂了。还说,他们其实只是不会打起来的,还有我们会劝架呢。学生说的话有一定的可信度。小刚最近确实比以往暴躁了许多。在之前与他母亲的几次联系中,我觉得问题出在他们的母子关系紧张上,今天的事只是一次爆发。

不出意料,小刚留下后,很干脆地说今天是他错了,这事不会留下后遗症。小事为什么会发展成大事?如果没有及时阻止会产生什么后果?怎么保证不会留下后遗症?面对我连珠炮似的提问,他说,反正我这人说到做到,不像某人,从来不讲诚信。我知道,他说的是他母亲。母亲答应他买手机,第一次给了他一架二手机;第二次,说要等成绩考好了再说,第三次,说过春节,花销太大,没钱买。类似的例子他从小到大举了不少,随着控诉的深入,眼泪哗哗的下来了。

小刚不虚荣,并不是在意手机的好坏,在意的是母亲的态度。我站在中立的立场,为他分析,不虚荣,不用换手机,考好是你的分内事,不必换,春节,妈妈为你花七、八千买了单簧管,交了学费,花销是不小,应该体谅,问题就在母亲应当开诚布公的给你讲,相信你的选择。正如老师相信你的判断。

我和他母亲很好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最后我们达成共识。这件事,站在各自立场,谁都没错,错在缺乏良好的沟通,缺在父亲长期不在家,母子缺少一个化解矛盾的桥梁。我建议母亲适当让步,主动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儿子做出解释,相信孩子能做出好的抉择。如果面谈不好意思,书面的也行。鉴于小刚目前的情绪,父亲如果能百忙中抽空回来,为他们做调解,就更好了。教育心理学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家庭中母子关系不协调,儿子更容易早恋。父女关系紧张,女生容易出现感情危机,这是正常的情感转移。小刚目前的情绪、行为都反映了这一点。小刚母亲正为小刚的早恋苗头担忧,听我说完,恍然大悟。在接下来的几周,我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及时加以疏导、鼓励,使此事妥善解决,小刚在期末学习上创造了历史最佳纪录,从年段八十几名,进到前十。达到学校与家庭的双赢效果。

案例反思

一、家校联系,以服务为宗旨。

在班主任、学生、父母的多元关系中,博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学生,以求达到学校与家庭的双赢效果。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里,家庭不和、分居、离异而形成的问题层出不穷,多元化家庭结构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家庭是子女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中的教育功能要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方,就很可能出现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因此,正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那样,不少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家庭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这使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极严峻的挑战。

代沟问题,当然责在双方,但作为父母,老师要多担待些。父母、老师都当过学生,自然有经验,学生没当过父母、老师,体会不同。方块字,“父”字俩眼倒竖,双腿横叉,而“子”字则低头屈膝,弓背驼腰,今天的父母、老师要还想这样的父子、师生关系,那是做梦。退一步可以海阔天空,适度的妥协,让步,宽容并不会对长者权威形成挑战,更多的是形成一种亲和力,亦可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学生们不怕我,在一些老师看来,有时甚至有些“放肆”,但必要时,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命令。正如一个女生周记中说,庄老师对我们很亲切,可我们还是有点小怕哦。这是我理解他们、信任他们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亲其师,则信其道也。”毕竟很多家长不是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作为成人世界通向儿童世界的全权代表,要有意识为家长和学生打通沟通渠道,排除双方的困扰。为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学生,尽心尽力的同时,赢得的不仅是学生的爱戴,同时也是家长的尊重。

二、师生关系,以理解为前提。

1、塑班级共性,炫学生个性。

卓越源于梦想,你有梦,才能追。每学期我都送学生一句话。TobeNumberOneTrymyBest.奠定班级全体努力的方向。尽力而为,力争第一成为班级的共同口号。强调的是尽力而为,不管结果如何,因为第一只有一个。将来回首初中三年,才不会有遗憾。学习目标的口号化,可以让孩子们时时提醒自己,激励自己。“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细化了学习的态度。“天道酬勤”是勤奋的回报。“优秀其实是一种习惯”,让我能放心放手。言简意赅,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期盼,是理解的前提。

周记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写周围的,自己的、感动他人的故事,从中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通过过程性评价,给予每个学生同等的关注。把握时机,适当引导。不让外在的因素影响学生内在想法。如何把消极的思想从学生脑海里消除,取而代之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在不断的寻找他们闪光点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位置,给予自信的力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2、读一本好书。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在课堂、班会课中,与学科衔接,推荐《美丽英语》、《弟子规》、《国家地理》等好书,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更重要的,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成绩。

3、多一句肯定。

案例写到这里,我回想起2000年那封发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信,信中附了一张照片,第一届学生小潼意气风发,站在交大门口。信中小潼告诉我,这是他毕业以来第一次给自己的老师写信。他说一直等到今天才觉得可以面对我,而不再有遗憾。当年,为了劝架,却变成了群殴。我请求学校不要给予他处分,“一个品性纯朴、诚挚待人的学生,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解释,给他一个机会。”那一次小潼哭的很动情。一个中下的学生,为了一句肯定,付出的是六年的努力,这姗姗来迟的喜报也深深触动我的心灵,一句话的力量能走多远。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这一句让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时常回味的话:“优秀其实是一种习惯。”朱静书记在给我校班主任德育培训时也说过,巫师,经师,教师,能师,名师,大师。我们不能做巫师,经师,我们不能满足于做教师,能师,我们要争取做名师,大师。班主任全心投入,其实是一种习惯,这是学校各级领导合力的结晶,为了同一个目标:家校共同教育,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

【读《塑造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有感】相关文章:

教育发展共同体方案12-15

游戏的教育价值12-28

塑造自己作文02-26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范文(精选22篇)12-17

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帮扶方案(精选17篇)12-27

小学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2篇)12-20

如何塑造个人形象03-04

塑造“无知”的“虎狼之师”04-15

共同体推进方案12-24

共同体活动方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