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习俗

时间:2024-06-27 17:09:2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蒙古族的习俗

  蒙古族的习俗 篇1

  蒙古族的节庆日是比较多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都是他们欢庆的佳节。一般他们祭祀完后就聚在一起聚餐、载歌载舞,悼念亲人。想知道他们清明节的习俗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吗?

蒙古族的习俗

  按照蒙古族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蒙古族每年要在除夕傍晚和清明节对祖先供奉两次图勒希祭祀。这些祭祀,通常只有男性成员参加。前往祖坟上土烧纸的图勒希作为固定的图勒希祭祀,只有清明节时在埋葬地进行,这时女性也是不前往的。

  可以说,一般情况下,蒙古族的女性一生当中一次也不祭拜祖先的埋葬地,只有在女孩小的时候也就是处于上小学阶段时才会被带领着参加传统的图勒希祭祀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就逐渐远离与祖先的祭拜活动。女性禁忌习俗广泛地存在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有些村屯还要宰杀猪羊并在坟地上搭起锅,向先人坟墓献馐斯。

  据了解,蒙古在清明节时大都选择和家族一同祭奠已故先人,一般对老祖宗坟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人们按辈分、长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给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赠者向长者请安问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辈和失去的亲人。

  完成祭祀活动之后大家聚在某一家,大多是在世老人所在的儿子之家进行聚餐,大家共同缅怀已故祖辈和失去的亲人,感激在世长者为这个家族的昌盛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精神付出得以换来今日的幸福生活。这样不仅可以相互促进感情而且可以加强团结提高家族凝聚力。

  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祭奠习惯也略有不同。在通辽市,清明节要到祖坟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然后到附近打猎。在兴安盟,清明节当天吃乌审肉,同时分送给邻居,清明节前后3日上坟祭祖。蒙古人不哭坟,就是祭祀奶食白酒。

  蒙古族的习俗 篇2

  蒙古人喝酒时会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三弹”,即一是“愿蓝天太平”,二是“愿大地太平”,三是“愿人间太平”。代表了美好的祝福。

  喝酒的岁数:

  指可以上桌喝酒的岁数。男人到三十七岁,过三个本命年之后(有些地方到了二十五岁,过两个本命年之后。)认可为“成年汉子,体力健全的人,进入大人行列”,便视为“有资格当官,做婚宴的头儿,可尽情享受秀斯,品尝美酒之头份”,并可以赏赐美酒了,从此以后才允许上桌渴酒。不到三十七岁之前饮酒沉醉者是属于不懂规矩的人,受到人们讨厌,被社会抛弃。

  敬酒礼节:

  敬酒是蒙古人将提升耐日宴会、招待仪式的气氛、巩固人际交往时常用的恭敬礼节。敬酒的礼节从敬策格(酸马奶)开始的。蒙古族《八大名贵食品》中的《白玉浆》指的就是策格。所以,把它作为王公贵族的招待品,遥远的长征、山水、苏力特的祭祀,封官晋衔、葛根活佛转世,授予佛教职称的重大仪式以及宴会耐日,平时招待客人时都摆到主要位置上品用和谈论。

  祝酒歌:

  耐日的'开头或中间结合祝福员说祝酒词、蒙古包颂、宴会祝词等不同内容的祝福词。耐日就这样延续到适当的时候,就要暗示结束。一般情况下,耐日什么时候结束,唱什么歌曲,说什么祝词。对于唱宴会的结束曲和祝福词人们什么时候都不能认为是撵人,而且认为是合情合理而都能够接受。

  三轮式敬酒礼节:

  敬酒者把酒瓶盖打开后,在酒杯里滴一点酒。这时,屋里在座的全体人员放松地握住右手原地转向陶脑的同时,用大拇指尖触到额头处。这个举动叫“向酒酹叩首”。杯里第二次滴一点酒向火灶敬献。第三次则斟满酒杯向客人的最年长开始敬酒了。把酒杯用双手恭敬的接过来以后,转移到左手用右手做“向酒酹叩首”礼,再把酒杯转移到右手并品尝后还回去。敬酒者把酒斟满后,再敬下一位客人,以此按太阳转次序向每位客人敬酒品尝。

  蒙古族的习俗 篇3

  蒙古族清明节习俗:

  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祭奠习惯也略有不同。在XX市,清明节要到祖坟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猎。在XX市,清明节当天吃乌审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时分送给邻居,清明节前后3日上坟祭祖。蒙古人不哭坟,就是祭祀奶食白酒。

  按照蒙古族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蒙古族每年要在除夕傍晚和清明节对祖先供奉两次图勒希(焚烧饮食物等祭品以祭祀祖先)祭祀。这些祭祀,通常只有男性成员参加。前往祖坟上土烧纸的图勒希作为固定的图勒希祭祀,只有清明节时在埋葬地进行,这时女性也是不前往的。

  一般情况下,蒙古族的女性一生当中一次也不祭拜祖先的埋葬地,只有在女孩小的时候也就是处于上小学阶段时才会被带领着参加传统的图勒希祭祀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就逐渐远离与祖先的.祭拜活动。女性禁忌习俗广泛地存在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有些村屯还要宰杀猪羊并在坟地上搭起锅,向先人坟墓献馐斯(全羊)。

  蒙古在清明节时大都选择和家族一同祭奠已故先人,一般对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坟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人们按辈分、长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给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赠者向长者请安问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辈和失去的亲人。

  完成祭祀活动之后大家聚在某一家,大多是在世老人所在的儿子之家进行聚餐,大家共同缅怀已故祖辈和失去的亲人,感激在世长者为这个家族的昌盛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精神付出得以换来今日的幸福生活。这样不仅可以相互促进感情而且可以加强团结提高家族凝聚力

  蒙古族清明饮食习惯:

  蒙古人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人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蒙古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习俗 篇4

  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

  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

  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

  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

  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

  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

  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

  在《迎亲词》中这样形容新娘和送亲队伍:“鲜花似的红润/脂粉似的白净/劲松似的婀娜/白银似的纯洁/黄金似的贵重……望你们扬起的烟尘/好似彩云飞扬……”婚礼歌一般有独唱、合唱、对唱等形式。届时,人们按照婚礼本身的客观进程,分别在不同场合演唱。因为这些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礼仪要求特别强,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在结婚议事上,往往要聘请吟诵祝、赞词为职业或职业的民间艺人来唱。他们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以动人的歌声和风趣的谈笑来活跃气氛。

  蒙古族的习俗 篇5

  “白节”吸收汉族习俗——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蒙古族春节习俗——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蒙古族春节习俗——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蒙古族春节习俗——“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达到高潮。

  蒙古族的习俗 篇6

  一、蒙古族春节习俗——春节来历

  蒙古族“白节”吸收汉族习俗——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da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二、蒙古族春节习俗——祭祖仪式

  1、蒙古族“白节”习俗——点“祖鲁” 求平安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2、蒙古族春节习俗——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 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3、蒙古族春节习俗——“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4、蒙古族春节美食——烤全羊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

  5、祝寿

  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祝寿的对象为正当“本年”的`长者。祝寿开始时,先为85、73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25或26日,腊月27至除夕的几天里,则为61、49的本年者祝寿。给长者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祝寿礼的轻重多寡,一般视祝寿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定。

  6、除夕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7、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蒙古族的习俗 篇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大家知道我们这里的结婚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蒙古人民是怎么结婚的吗?蒙古族跟我们这里大不相同

  在蒙古族,结婚的首要倒是跟我们这里的一样,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男方是要个女方送彩礼的,分别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的陪嫁物是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新房的钥匙,是由女方的母亲拿的,到了新郎家之后新郎的母亲,要用钱去把钥匙赎回来,在结婚的这一天,新郎和伴郎要去迎接新娘,有伴郎挑着去青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郎是不许说话的,就算吃饭,也是由伴郎来喂,新娘要有舅舅来抱上轿子,并有新娘的弟弟,配送到男方,新娘上轿后要哭泣,直至进洞房,拜完堂后,入洞房,新娘就必须停止哭泣,新郎为新娘掀开红盖头,摒弃在吃饭的时候,新娘要在洞房里吃独席,由新郎来添饭。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娘家,还要再在女方家中,拜一会堂,岳父母,还要给新婚夫妇银镯,之后,就要回男方的家中,在路上遇到什么人,都不能说话,但是回到男方家加后,要在拜一会堂。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再这样就结束了。

  在婚后的七天的时间里,不能回娘家,而且还不能在别人的家中住宿,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蒙古族的习俗 篇8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燃灯节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

  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蒙古族的禁忌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

  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蒙古族的习俗 篇9

  蒙古族育儿习俗

  蒙古民族极为重视对新生儿的哺育。据方志《青海》载:"婴孩临盆,即以两页轻软温暖之山羊羔滑皮包裹其腰部,以护脐带。"因系草原,棉布较少,裹以皮或毡。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更古远。明《夷俗记·生育》载:"产时即裹以皮或毡,越三日方洗。"

  蒙古民族重视喂乳。青海的蒙古、藏族的"授乳时间,大概日哺三次。母乳缺乏时,多以牛羊乳和水以代之;即如产妇于稍事休养精神恢复后,离幕工作时,婴儿亦多授以牛羊乳,迨及断乳,即完全饮以牛乳,使其发育。渐次给与炒面、肉类以助长牙齿及消化能力。" 蒙古民族对包孩子很重视。自初生到会坐前都包着。包法是用大一点的一块方布,向里折一角,把孩子的两腿并拢,两膝靠紧,两臂向下伸直,用方布包紧,在脚膝、胸部用布条扎结。这种包法,专门纠正或防止小儿膝部向外弯曲的毛病,便于长大后练习骑马

  蒙古民族育婴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摇篮。摇篮,古时称"摇车"。据《蒙古秘史》第60节载"帖木真九岁,拙赤合撤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帖木格斡惕赤金三岁,帖木伦还在摇车上。"《蒙古黄金史纲》载:"济农的姐姐多古兰公主,决定打发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回去,使鄂尔多斯库伯古特的特穆尔太师等七人护送,途中绝粮,拾沙葱以喂养摇车中的小儿,因此浑号′库米勒′。"这里所称的摇篮指的是一块二尺多长的木板,下面有两张弓形的木条使它易摇荡,两旁有孔,可以穿带,把婴儿拴在板上,摇撼催眠。正如《蒙古吉林风土记》所云:"令卧板上韦束其两臂,倚毡庐壁间,啼则摇之,徒居则悬之驼装之后。"彭大雅《黑鞑事略》所记:"孩时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的那种板子,指的就是摇车。

  近代蒙古民族用的摇篮与古代稍有区别,是用皮条或绳子吊在房梁上的婴儿睡眠用的船形小床,称为"卧鲁格伊"。卧鲁格伊是由七部分组成的:

  ①哈拉:摇篮前端的挡头,是把柳条弯成弓状,然后用红布、蓝布蒙好制成的。②厚布琪:前端有三个头的皮绳,一头系在摇篮末端的横档上,在上面蒙上纱或巾,皮绳上还系七个结,以示由北斗七星护佑着婴儿;③阿日拉:摇篮的栏木。④塔突尔:襁褓上的捆带。⑤高格超:带铁环的绳扣。⑥伊鲁:用柳条弯成的连接阿日拉的月牙型轱辘。⑦浩老宝苏:摇篮两头的横档。

  摇篮是用开花结果的山丁子树制成的,取其子孙繁衍、繁荣兴旺之意。制做摇篮的'一般是年纪较长、老伴健在、子女双全、德高望重的人,以示对孩子的祝福。摇篮一般由姥姥家送,但如姥姥家没孩子,则忌送摇篮。

  有的地方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就开始放入摇篮。放入摇篮,要举行摇床宴,有的地方称为祭篮仪式,请亲朋好友参加,并用黄油涂抹摇篮祝福。祝福女孩美丽聪慧,祝福男孩勇敢顽强。一般在摇篮前边的挡头上为女孩挂上镜子,为男孩挂上小蒙古刀。

  蒙古民族有给男、女幼童扎耳朵眼的习俗。《清稗类钞》云:"有疾,延喇嘛诵经,服药不效,则穿耳一孔,贯以银丝,坠珊瑚一粒,谓其易于养育也。"《新疆志略》也有同样的记载。女孩穿三个耳朵眼,三个耳朵眼中间带坠子,两旁戴耳环,亦有装饰之意。

  蒙古民族忌讳外人用手模小孩的头,认为不洁;小孩在五岁以前,一般不穿带扣子的衣服,也忌讳大人迈过或跨过孩子的衣服。

  蒙古族的习俗 篇10

  蒙古族春节习俗——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化铁出山》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习惯。

  蒙古族春节习俗——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时候,常在一起嬉闹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蒙古族春节习俗——“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柞树放在燃旺火撑子上方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

  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隆重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家里,随着互拜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春节富有浓郁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时刻。

【蒙古族的习俗】相关文章:

蒙古族作文11-20

蒙古族作文[合集]03-07

惊蛰的习俗03-07

小寒的习俗03-30

谷雨的习俗03-05

小满的习俗03-04

端午的习俗06-02

立秋的习俗03-03

小雪的习俗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