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典故

时间:2024-06-14 08:32:2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韦编三绝的典故

  韦编三绝的典故 篇1

  成语出处和典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故事介绍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鹏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到齐国后,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想把孔子留下来。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

  最后,孔子回到鲁国,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等,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在认识论和教育方面,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主张。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门下弟子有上千人。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的学习精神非常好。相传,在他晚年攻读《周易》的时候,曾翻来覆去地读,竟使编联《周易》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根据孔子苦读《周易》的故事,后人引申出“韦编三绝”这句成语。形容勤奋读书。

  韦编三绝的典故 篇2

  孔子晚善《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漆书三灭也。

  这里,“漆书三灭”并不难懂,是说用漆写在竹简上的字被摩灭了多次。“铁擿三折”就比较费解了。《说文》云:“擿,搔也。”音tì,今读zhì。据段玉裁注说,“擿”本是一种搔头的用具,一般以玉、兽骨或象牙磨制而成,形如簪子,细长而两头略尖。

  后来成为簪头发的饰物,古时也叫“揥”(tì)。《诗经·魏风·葛屦》有“佩其象揥。”“象揥”就是象牙做的簪子,平日用来簪发,头皮痒时可以拔下来搔爬止痒。“擿”与“揥”古音相近而义通,故可借作“揥”。

  但这里的“铁擿”恐怕不是簪发用具,而是一种形似簪子的铁制长针。分散的.竹简需要编缀成册时,可以拿它作为工具,一头系上皮绳,在竹简两端交叉穿联,每联接一片,就要握着铁擿将皮绳收紧一下。

  用的时间久了,这种生铁制成的引针难免会折断,需要另换新的。所谓“铁擿三折”,就是说编缀竹简用的铁擿折断了多次。由此看来,“韦编三绝”“铁擿三折”和“漆书三灭”,用字虽有不同,但其比喻意义却完全相同,都是用来形容孔子长期勤奋的苦学精神的。

  韦编三绝的典故 篇3

  意思是: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

  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这是讲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以至于多次将竹简的编绳翻断了。这相当于我们今天说把书翻烂了。

  韦编三绝的典故 篇4

  典源出处《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 《易》,序 《彖》、《系》、《象》、《说卦》、《文言》。读 《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 《易》则彬彬矣。’”

  释义用法孔子晚年精研 《易经》,由于翻看的次数太多,以致把串连竹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后以此典形容勤奋读书。

  用典形式

  【十绝编】 宋·陆游:“更余一事犹当勉。读易从今十绝编。”

  【三编绝】 唐·耿:“业就三编绝,心通万象闲。”

  【韦充编】 唐·元稹:“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

  【韦编绝】 宋·陆游:“读经今日

  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绝韦编】 宋·张孝祥:“唯有吾宗老兄弟,闭门依旧绝韦编。”

  【编三绝】 清·张尚瑗:“总角诵公文,不啻编三绝。”

  【韦编三绝】 元·耶律楚材:“韦编三绝耽羲易,萧散风神真隐人。”清·顾炎武:“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

  【易韦三绝】 宋·苏轼:“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韦编三绝的典故】相关文章:

南辕北辙典故03-09

围魏救赵的典故03-09

暗度陈仓的典故03-04

江郎才尽的典故03-04

塞翁失马的典故03-06

赵州桥的典故03-05

指鹿为马的典故12-19

关于曾国藩的轶事典故-历史典故素材03-09

周公吐哺的典故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