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传》后感

时间:2024-06-05 08:58:3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名人传》后感

  读《名人传》后感 篇1

  《世界名人传》讲述了世界上众多名人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们的精彩事迹,读了这本书,我感触良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读了《比尔·盖茨》,我知道了他是怎样成为一个电脑天才兼世界首富的。盖茨小时候很调皮,到了中学时更表现出“坏孩子”的作风。他看到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便去摘去折,有时候还拍打同学的头,上课经常顶撞老师。按理说,这样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大事的,但他就不一样。他虽然还是那么贪玩,但对电脑很着迷,中学时代就成了西雅河滨中学的.电脑高手。后来,他与好友保罗替一家公司“捉虫”,找出电脑的错误程序,学到了大量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一个月后,他和保罗创办了微软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后,他辍学了,专注软件开发,而保罗依旧上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他辍学后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公司里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连续工作四十几个小时而不休息。就这样,他创造了微软视窗并逐步完善,且开发了多种计算机语言,使计算机得以普及。

  我被他的果断、胆识和拼搏精神深深感动了。比尔·盖茨这种精神正是我最缺乏的。倘若我也有他那份坚持与拼搏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来,我的成绩还会不上去吗?

  除了他那优秀的品质外,我从他身上还读懂了一些道理。他从小对电脑非常感兴趣,这再次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只要你对所钟爱的事物保持足够浓厚的兴趣,你就一定会有所作为。联系今天的我们,我们文科班一些女同学数学学得不好,主要就是因为她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其实只要你对数学有兴趣,你就会发现其实在数学那变化无穷中有着无穷的乐趣,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涉及多个计算与知识点。一旦你解出来了,你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和比尔·盖茨对照,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滴水能穿石、草绳能锯木,既然成功需要付出,需要漫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那么我就应该毫不吝啬地奉献出我的青春与热血,为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奋斗。读《比尔·盖茨》,我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世界名人传》这本书中还要很多精彩的篇目。读《拿破仑》,我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怎样一种雄心与豪迈;读《康熙》,我能体会擒鳌拜、平定三藩是怎样的惊险与智慧……总之,读《世界名人传》让我受益匪浅。

  这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读《名人传》后感 篇2

  有些名人拥有着全世界人所敬佩的精神;有些名人则为历史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名人为了世界的和平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这本《名人传》中,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则介绍了三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性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而让我记忆最深的便是那位百折不屈的音乐家——贝多芬。

  相信世界上的大部分市民都欣赏过贝多芬的作品。但他短暂的一生中所承受的苦难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曾遭遇过,或者都不会经历。贝多芬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不堪,或许对于他来说唯一幸运的是他有音乐的陪伴,度过了余生。

  儿童时代的贝多芬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因为他缺少来自家庭的温暖。拿他和莫扎特和他比,莫扎特儿时的温暖可比贝多芬多得多。也许对于年幼的贝多芬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战斗。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位男高音歌唱者。父亲自私地想把贝多芬培养成神童来和别人炫耀,就借用暴力来让幼小的贝多芬学习音乐。毕竟,现在的4岁的孩子都还在与伙伴玩耍,嬉戏;都还依偎在父母怀里索取温暖。可能这位父亲真的觉得脸面很重要。但对于年幼的贝多芬来说,这是一种强迫,他打从心底有些憎恶他的父亲。

  童年时代的贝多芬就讨厌了生活,才始得少年时代的贝多芬患上了忧郁症。 对于现在的少年来说,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就是生活的标志。也许在他们的生活中,大小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的。他们既不会为家庭的生计考虑,更不用为弟弟们的教育而发愁。但对于生活在贫苦家庭的贝多芬来说,他需要为家庭的生计发愁,并且不得不过早的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年仅11岁的'贝多芬加入了剧院的乐队,担起了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那时的贝多芬或许会觉得这是一种压力,一种疲惫。

  但他的命运并没有一味地折磨他。在他17岁那年遇到了挨莱奥诺尔。她在贝多芬的世界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贝多芬不仅把她当作了儿时的玩伴,更把她当作了情感上的寄托。她让身心俱疲的贝多芬找到了温暖的港湾。

  后来的后来,这个伟大的音乐的命运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失聪。这个打击对于一个音乐创作家来说是沉重的。悲伤的贝多芬曾一度想到了自杀来结束这个疲惫的一生。但他从小仇视的音乐竟成了他活下去的支柱。贝多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病魔;用自己的方式,继续着他的音乐创作。后来他写出了举世闻名之作——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用这首曲子向人们谱写了他曲折、坎坷的一生。 贝多芬,不仅仅是音乐家在的佼佼者,更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的顽强,他说坚持,他的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在我们欣赏贝多芬乐曲的同时,也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我想贝多芬说这句充满豪情的话时一定是快乐的,并且这句话已成为现在勇敢人的座右铭。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当遭遇坎坷时,应像贝多芬一样,勇敢,顽强,坚持地走下去。命运不会永远都是乌云,总有一天,它会给你蓝天。名人们的故事,值得我们赞誉,同时也能让我们受益一生。

  读《名人传》后感 篇3

  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

  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最后,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够记住贝多芬,并像贝多芬那样活着。

  读《名人传》后感 篇4

  平凡与否,坚定不移,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生命赐予我们的欢愉,何不好好珍惜?晨曦下,我拜读了《名人传》,感触至深。或许得到的是对好好生活下去的鼓舞与追求,或许收获的是对不公命运的斗争与反抗。《名人传》不失为一本好书,罗曼〃罗兰用他那出神入化的描写,带领我们走进了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在《名人传》中,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那位命运坎坷的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的故事了。他出身贫寒,却天赋过人。23岁的他为挑起生活的重负来到音乐之都维尔纳,却仍然一贫如洗。不幸的是,30岁后的他开始了听觉失灵,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但是,他还是凭着他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大量举世闻名的大作:《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乐》、《第五交响乐》等。他受着疾病和失聪的双重折磨,终于在1827年,离开了人世。

  贝多芬的故事,真正令我们深思的,是那股斗争与征服的力量。命运是如此的残酷,失聪与疾病的双重打击,换做我们,必将屈服于命运,可是贝多芬没有。艰辛与磨难之下,他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与乐趣,仍然以乐观向上的心态,以火一般的热情,创作着歌曲。他的名言:“通过痛苦,得到欢乐”,告诉着人们不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世界以痛吻他,要他报之以歌。他做到了。悲惨的命运把他磨砺地更为坚韧,他为自己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并非顺从命运,并非任凭命运摆布——而是与命运抗争。

  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名人传》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乐”,在苦难和灾害中,不可以怨天尤人,只有奋斗、不断的奋斗,才可以获

  得成功。相比起贝多芬的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在生命鼎盛之期的失聪,命运并非那样待我们不公。在贝多芬的面前,我们抱怨的一切不公平——考试失利、不小心摔伤、挨父母责骂等,那些,又算得上什么?相比起被命运捉弄的他来讲,我们的小挫折竟是那么的不值一提。我们不应该因为小挫折而放纵自我,我们应该去面对困难,使命运为之屈服。

  而《名人传》里的《米开朗琪罗传》同样使人深思。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酷爱艺术,梦想着雕刻云石。许多教皇都爱捉弄米开朗琪罗,诽谤、阴谋、挑剔、威胁,这位大师的.一生中,充满了无数的障碍。可是,他用他为艺术而奋斗,坚韧不屈的性格,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也要学习他的品质。在学习与生活中,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其奋斗拼搏。不让坎坷使我们屈服,要把困难雕刻成微笑。一切的付出,都是为达成自己的目标的努力。待目标达成时,我们便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名人传》所叙述的三位伟人,他们面对困难的从容,他们坚强不屈的品质,使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要与命运作斗争,笑迎困难,逆流而上。无论如何,我们人生路漫漫,困难坎坷多,我们要去改变命运——并非让命运击倒我们!

  读《名人传》后感 篇5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读《名人传》后感】相关文章:

读《活着》后感04-28

读《匆匆》后感12-12

读《论语》后感03-16

读《童年》后感03-11

春读的后感08-05

读《窃读记》后感10-18

(优)读《匆匆》后感12-27

读《走进心灵》后感12-12

读格列佛游记后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