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4-06-01 16:04:30 好文 我要投稿

孔子的故事实用(15篇)

孔子的故事1

  关于孔子的夫人,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相貌品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作为圣人的妻子大约是那种传统的贤妻良母,她一生为孔子生下一儿一女。

孔子的故事实用(15篇)

  公元前532年,孔子依照母亲的意愿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当时孔子十九岁,经太史推荐在季平子手下作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官吏,有了份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可以考虑婚事了。于是孔子的哥哥伯尼便替他拿了鸡、大雁和小猪、帛锦等聘礼到亓官姑娘家去提亲。亓官儿托伯尼将一块绣有一对金灿灿凤凰的刺绣琴套送于孔子作为爱情的信物。于是便结婚大成。这样看来孔子与亓官儿,既非青梅竹马,也非两小无猜。他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宋朝时期追封为郓国夫人,被儒家后世尊为圣母。如今孔庙中的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专祠。孔子夫人在史书上称为“丌官氏”。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代表,也是中国离婚的代表。孔子的老婆叫开(jian)官氏,她是孔子的糟糠之妻,孔子19岁那年娶她为妻。然而,当开官氏替孔子生儿育女之后,孔子却和她闹“离婚”了。当然那时不叫“离婚”,那时叫“休出”,叫“出妻”。孔子敢于“糟糠之妻也下堂”,如此前卫做法,堪称“中国式离婚”的鼻祖。

  孔子为什么要离婚?这当然不是孔子想借题发挥,炒作名声,也不是孔子想讨新老婆,以解婚姻“七年之痒”,孔子之所以要将老婆赶出家门,用今人的眼光审视,根本原因恐怕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开官氏已让孔子不胜其烦。《大德礼记》中列出了“出妻”的律条和理由:“妇人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对照这些标准,开官氏是犯了“口多言”的毛病。多言是女人通病,多言即是唠唠叨叨。女人总是喜欢唠叨,男人最是惧怕女人唠叨。你唠叨有理,我还谦虚听取;你若唠叨成性,我便置若罔闻。孔子是什么人?往时髦处说,孔子是办私立学校的,当着学生的面,被没文化的老婆数落挖苦,是可忍孰不可忍?譬如我们想象:开官氏口无遮拦,嫌学生颜回拿来的肉肥了点,骂学生子路送来的鸡瘦了些,嫌孔老夫子靠嘴皮子讨饭吃没出息,云云。孔子想,言多必失,这样的女人连老公的事业都敢讽刺挖苦,我留她作甚?!

孔子的故事2

  孔子的人生观和你一样吗?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国,它呈现出这样的社会状况:富贵人少,贫苦人多。有很多穷人为了求得生存被卖到周边国家做奴隶。按照当时鲁国的法律,若有人在国外见到本国奴隶并把他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奖金给这个人。子贡用自己的钱在国外赎回一个奴隶,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于是拒绝了政府的奖赏。孔子知道后皱了下眉,温和地纠正道:“你错了!”

  相反,一个人失足落水,子路勇敢跳下将他救上岸。这个人非常感激,送给子路一头牛表示谢意,子路毫不客气地把牛牵回家,孔子见到子路对他大加赞赏。

  为什么子贡拒绝奖金的高尚行为会受到孔子的批评,而子路接受赠牛的求报行径却能得到嘉许呢?

  孔子的人学观点是这样认为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也就是说,只要符合道义,该获取的`尽管获取,人们对此是不会反感和厌恶的。子贡以自我标准倡导的善为小善,它影响面小,时间短促,这样的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这种小善是“非”。而子路的善为大善,很多社会人士看到做善行不但使人内心光明,而且还可以扬名获利,所以纷纷效仿,鲁国人将因此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此是大善,大善是“是”,其影响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起到改良世风,教化百姓的劝德作用。

  孔子的是非观:一个人不能只随自己的喜好行事,要以顾全社会大众利益为中心。

孔子的故事3

  据说在公元前521年,大概也就是高柴的出生时期,当时的他因为出生于齐国柴郡的某个村子里,在村子的边上有一条柴汶河,因他的父亲就以地给他取了高柴的名字。他从小就很是机智聪明。曾在《七十二贤小故事》中就记载关于高柴的相关故事。

  记得在高柴六岁的时候,他和小朋友们一同在枣树下玩耍。当时有一只小鸟啄掉了一颗枣,引得两个小孩争夺这掉下来的枣。于是见两个小孩争执不下,高柴就站出来评判说:“大的孩子让给小的孩子,大孩子可以用棍棒打枣或者是上树摘,而小孩太小不能这么做。”于是那个大孩子就把枣让给小孩子吃。据说还有一次,在高柴七岁的时候,曾在柴汶河边玩耍,这时忽然有个小孩字落在了水中,为了就这个小孩,高柴立马跑回家抱了一个大葫芦跳进了河里,将这个落水的`小孩救了出来。

  出了以上的两个小故事外,相传高柴还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在生了他之后就体弱多病,为了让母亲的病好的快些,他经常上山为母亲采摘一些木耳和香菇,为母亲亲自熬汤。关于他的这一事迹还被记录在了《孔子家语》中。

孔子的故事4

  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孔子的故事5

  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坐在里面不动。孔子坐车行到跟前就问:“你看见马车来了,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说:“从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一听这孩子讲得很有道理,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项橐。”

  孔子说:“既然你很能讲道理,那么我问你:什么山上没有石?什么水里没有鱼?什么门没有闩?什么车没有轮?什么牛不生犊?什么马不产驹?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长?什么天太短?什么有雄没有雌?什么树没有枝?什么城里没有官?什么人没有别名?”

  项橐想了想答道:“土山上没有石;井水里没有鱼;没有门扇的门没有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泥牛不生犊;木马不产驹;砍刀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夏天白日长;冬天白日短;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没有枝;空城里没有官;小孩子无别名。”

  接着他又说:“现在该我来问你了:鹅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雁鹤为什么善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雁鹤善于鸣叫,是因为脖子长;松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鸣叫,是因为脖子长吗?竹子冬夏常青,是因为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智慧过人,知识丰富,连自己也辩不过他,便拱手连声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虽然只是七岁的小孩,也可以作为老师了。

孔子的故事6

  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丘。”

  “是鲁国的孔丘吗?”

  “是。”

  “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

  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农夫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史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这个地方也有叫黄山的地名。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 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孔子的故事7

  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师,天下的许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为师。有一天,孔子收了一个新的学生,叫子夏。

  子夏看到孔子后,非常吃惊,因为孔子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论相貌,并不英俊潇洒;论身材,也不壮硕;论谈吐或聪明,也只是普通而已。 子夏就想:“我的老师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师,可是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会不会是传言太过头呢?”子夏又反观自己的同学,个个几乎都是人中的龙凤,有许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师英武得多,还有一些谈吐和聪明也不输给老师。

  子夏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人既已比老师优秀,又何必从各个国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来追随老师呢?”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他跪在老师的身边,急切地提出问题。 子夏问孔子:“老师呀!您觉得颜回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说:“颜回的仁义比我好。” 子夏:“那么,你觉得子贡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么,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远的胜过我呀!” 子夏:那么,子张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是我万万不及的呀!

  子夏本来是跪着的,这时吃惊的跳起来,说:“老师!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比您好,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 孔子笑了起来,说:“来,你不用跪着,也不用站着,坐下来,让我告诉你。颜回的仁义心很强,但是不知道变通;子贡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够谦虚;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让;子张为人庄重,但是和人合不来。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拓展:孔子小故事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回曰: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啊。”

孔子的故事8

  1、借伞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道理:

  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孔子的弟子公西赤被出使齐国,是被鲁国公派的,所以就相当于在齐国境内鲁国的.大使馆上班。冉求与公西赤交好,找到孔子说:公西赤在齐国工作,照顾不上家,请求您签字批点粮食补助给他的母亲吧。

  2、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

  孔子说:好吧,就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说,是不是有点少了,拿不出手啊,能不能多给点呀?孔子不情愿地说:那就再给二斗四升。冉求心想:老师你也太抠了,于是他说:“按当前社会上CPI考虑的话,起码要送上八十斛。”

  孔子听了很生气,对冉求说:公西赤是驻齐国大使,坐的是肥马驾的豪车,穿的是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工资待遇那么高!只有生活困难的穷人需要救济,公西赤不愁吃不愁穿,给那么多干什么?冉求听了无话可说,乖乖的退了下去。

  道理:

  借钱给人是要雪中送炭的,而不是要锦上添花。

  3、孔子和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道理: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孔子的故事9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非常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关于孔子的四则教育小故事,不知道大宝贝们看完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与心得呢?希望咱们大家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呀,都能向孔子学习,心怀理想、满腹经纶的向祖国的花朵传授知识,教书育人!

孔子的故事10

  写这篇感受的时候,《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原因是我的心境不稳。想起小学、初中的时候,可以拿一本纸质的好书,逐字阅读。现在呢,一目十行不说,最关键的是读书的时间被繁杂琐事占据。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孔子命运多舛的一生。生于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核心就是“礼”与“仁”。当时很多杰出的人才都是他的学生,如善于雄辩、经商的自贡,以政事见称的冉求,被称为“南方夫子”的子游等等。孔子去世后,经由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汇编形成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也正是他们的传播,孔子的教育精神和政治理想才得以传承和发扬。

  通过阅读,我认为孔子思想中隐约带有轻物质、轻法制、轻平民的倾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意是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可见孔子藐视“利”,藐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现在看来对商品经济是相当不利的。在孔子的观念中,认为国家要以礼服人,而不是靠刑法。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大概是如果用刑法管理、控制百姓,他们虽不犯法,但却会失去廉耻之心,只有通过道德感化,百姓才会知廉耻、守规矩。这就有可能导致人治与法治的'失衡。孔子同时也提出忠君、愚民的观点,这种思想被后辈发展成了所谓的“三纲五常”,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下,成为了世人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成为了少数人维护特权的工具。

  这就提醒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党务工作者,要以发展辩证的思维来对待,而不是墨守成规、迷信经验。特别是在支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在三个“区分开来”的保护之下,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手去干的呢?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话鼓励了一代代读书人,沿着前人的足迹,走出自己的道路。我们虽不能达到孔子的境界,却可以将其作为努力的方向,激励自己在奋斗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孔子的故事11

  

  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发生于新洲旧街是近些年知道的事。

  几年前,麻城文联编了一本《麻城文选》,里面收录了麻城有史、有志以来,稍微有些名气的本土文人或外地文人吟诵麻城风物的作品,其中就有明代进士董眽《题黄冈问津书院立碑诗》,大约是当年问津书院修建立碑时所作。董为明成化年间进士,居官后赐一品服,封顺平侯,当可以算一时名流,所以诗句就流传了下来。诗云:圣辙当年立此岑,周流应见济世心。山川增价原从昔,草木生香直到今。坐石倚云莎草歇,砚池溜水墨花侵。几回经过回车处,犹为昭王感慨深。诗以咏史为主,从孔子使子路问津到问道,再写到楚昭王,涵盖了一段如火如荼的历史。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才知道,在鄂东黄冈的某处,有一个孔子问津的地方,后人于此建了一个书院,专门培养楚材。

  董眽的诗,除了让我知道问津书院的事外,还让我对发生在鄙县的柏举之战、对楚昭王有了重新认识。

  孔子、楚昭王、吴王阖闾都为同时代的人。在吴楚柏举之战之前,吴国采取疲楚政策五六年,让楚国边境一刻也不得安宁。而楚昭王这时领导的楚国,像我看到的某些单位,君臣夸夸其谈,离心离德,人心涣散,完全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柏举之战,楚国大败是必然,楚昭王也被迫逃离楚都郢。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总算复了国,不过已元气大伤。我曾经以为楚昭王一直就是这样昏庸,碌碌无为,完全没有豪杰气,不像楚国的儿郎,读董眽的诗后,就试图去了解他,后来看到一段记载,楚昭王也有豪气干云的时候。

  话说吴王夫差接班吴王阖闾后,想吞并楚国而欲霸天下,就先从陈国开刀。作为盟国,楚昭王不能见死不救,就带领兵甲,来到战争前线——城父(今安徽亳州一带)。在大战之前,楚昭王请太卜占断,结果战也不吉,不战也不吉楚昭王说:“战也不吉,退也不吉,莫非是死路一条了?如果我们再度败给吴国,不如一死;如果逃避强敌,抛弃与陈国的盟约,也是不如一死。既然战败和退兵都不如一死,我宁可选择战败而死!”楚昭王就是这样抱着必死之心,要与吴国决一死战。在出战之前,先安排好了后事。可惜天不佑人,就在即将开战时,楚昭王病倒了。为了振奋士气,鼓舞人心,楚昭王带病上阵,与吴人大干一仗,不料,病情突然加剧,只好又退回到城父,死在了那里。据说,就在此年楚昭王出兵救陈之前,天上出现过一种异象:大片的红云犹如一群赤鸟,夹着太阳飞翔,持续了三天。当时楚昭王来到城父后,还专门派人就此事去咨询了周太史周太史说:“这是楚王有灾,如果祈祷禳除,就可以把这个大灾转移到令尹或者司马的身上。”楚昭王不同意,说:“把心腹之病转到胳膊腿上,又有多大益处?我国君臣一体,损失了令尹或司马,与损失自身也无区别。况且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降灾,有罪受罚,天经地义,又何必要禳除转移呢?”

  还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楚昭王生了病,也曾找人问过卜。当时,那个占卜的人说:“这是黄河的神灵在做祟,应该去祭拜河神。”楚昭王说:“我们楚国人,从来都不祭拜黄河那边的神,这和我们没关系。”有个大臣建议说:“要不,咱们来到郊外,遥望着黄河的方向,祭祀一下,尽尽心意。”楚昭王说:“不行!自夏商周以来的山川之祭,都只祭本土的名山大川,境外的无需祭祀。我们楚国应祭祀的是长江、汉水、雎水、漳水,黄河与我们无关。况且上天降临灾祸,也不是因为人有过错才降临的,就算我有什么过错,有什么失德的地方,也轮不到黄河之神来惩罚我!”

  话说的多么铿锵!所以孔子对楚昭王的这种为人气度,大加赞扬。《左传》记载:“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看来,孔子对楚昭王还是很欣赏的。不像我们,一说到柏举之战就将所有罪责都推到楚昭王身上。

  也或许那个时候,孔子正从新蔡来到了楚国,到了今天我们说的这个问津的地方。按照孔子的意思,楚昭王将来会成为霸主。可惜,楚国经过柏举之战后,真的元气大伤,成了一只病老虎,最终走向了衰落,直到昭王去世,也没有成为真的霸主。

  进士董眽在问津书院吊念孔子,感慨昭王,或许就有上面的一些原因。我在了解这段历史后,对柏举之战又多了新的认识,不再一边倒了,反而对楚国多少充满了同情。同时,让我对问津书院更添一份一睹为快的心情。

  最近,一位新洲的文友在空间展示了问津书院百年修复落成暨祭孔大典的多幅照片,省市很多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祭孔大典活动,从图片看,问津书院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意义早超过书院本身。

  于是,更加动了心思。

  

  先科普一下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故事记载于《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成白话大意是:孔子游学于楚国,被一淘淘横河拦住,不知津渡何处。使子路问之于人。其时,楚国的隐士长沮、桀溺正于此隐居耕田。子路先问长沮。长沮说:“那车上坐着的人是谁啊?”子路说:“是老师孔丘。”长沮反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既然是孔丘,那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津渡何处。”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说:“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仲由吗?”桀溺接着又问。子路说:“是的。”桀溺说:“你们还是回去吧。现在天下这么混乱,到处都是无道,不知孔丘为什么还要周流天下,到处游说。在这乱世,士有两种活法:一是避人(恶人)之法,一是避世之法。孔丘是取避人之法,我们是取避世之法。你与其跟着孔丘周流奔波,倒不如像我们一样隐居避世而得安逸。”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就是不告诉渡口在哪里。子路垂头丧气地返回,将长沮、桀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与世人打交道,同谁打交道?如果是天下太平,符合正道,我就用不着如此奔波,力图改变这个乱世了。”

  孔子使子路问津,最终变成了问道。从一件小事隐喻成探寻人生渡口和救世道路,表现了孔子在乱世之中与那些所谓隐士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的“入世”思想能在后世大放光芒,由此事可见一斑。

  也许大凡圣哲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孔子于我的印象是生前潦困不得志,死后却享受无尚虚荣。他的治国理念,他的仁爱思想,让我想起李商隐《贾生》中的一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君王有时将他当菩萨一样供奉着,为的是向外人表达自己的诚心,而实际对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屑一顾,虚与委蛇,甚至反感。所以,处在乱世中的孔子,在中年以后,选择周游列国,如丧家犬般颠沛流离,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虽四处碰壁,仍毫不气馁,自信坚定。特别是当他困于陈蔡时,又饿又病,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绝粮七日,仍坚持讲学论道,弦歌之音不绝。最后得之于楚兵所救,才幸免于难。或许正是这个时候,从陈蔡入楚,发生了问津河畔问迷津的故事。

  我常想:当圣人孔子看到这个诸侯争霸、生灵涂炭的乱世时,不知内心迷惘过没有?当看到自己的治世思想被人蔑视、被人奚落时,不知内心退却过没有?也许真有。但他还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走了一条连君子都不想走、不敢走的道路,这或许作为万世师表的他最璀璨的人格和精神。

  

  我到问津书院去的时候正是深冬的一个下午,天色阴沉。一路上我怀着虔诚之心,想着曾几何时,在这湖广大地上,在我所生活的周围,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书院,坐在一处阴暗的角落里,经享流年的风侵雨噬。它的苍梧霜桧,它的镂空轩窗,它的琉璃青瓦,它的挑檐卷棚,是如何在浊世中承受着人们的辜负?我又想,这圣辙流连之处,又该是充满何等的清幽、孤单与苍凉。

  从106国道斜插新洲旧街三几里,就看到一个具有明清风味的古朴的村落,村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浅而悠,据称此村叫“孔子村”,此河就叫“孔子河”。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昔年的淘淘河水现在变成了一条不到两丈宽的壕沟。河边立有一尊石像,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正拱着双手,谦卑而又慈和,一看就具有圣人的风范。这石像已有经年,浊世的风尘浸洇其中,石像已经变成深灰色。我站在河边,眼前再看不到津渡的`波光粼粼和烟云浩淼了,只能想象当日圣人和他的弟子碾转至此,那疲惫的身躯和酸楚悲凉的心绪随着烟波摇曳,耳旁仿佛听到了圣人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的,花开花落,四时更迭,生命何其短暂,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而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在淘淘流水面前是多么卑微和不堪。人生天地之间,一切物质终究是要毁坏的,只有精神,或者说是神气,还有可能在宇宙中荡涤充斥,就像圣人,其身虽殁,而千载万载之后,精神长在。当年颠沛的征途,饥饿,寒冷,奚落,悲怆,此刻已经变得多么不值一提和多么具有生气和生命力,圣人留下的坚韧和坚贞,无论怎样都不会被时光湮灭,相反,更加熠熠闪亮。而古往今来,有多少权贵巨贾,多少豪门望族,却被时间荡涤得一无所存。

  石像旁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不远处“问津书院”几个大字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它前是汤汤河水,后靠一座丘山,眼前开阔,背后有依,从风水学来说真是一个好地方。所有的建筑,包括附近的民房,都尽量往明清风味上靠近,一尺左右长的青砖砌成的墙壁,砖缝都由石灰抹成笔直的灰白色的线条,虽然可以看出是现代造旧的痕迹,但可见有关部门还是花费了很多心思。不像鄙县的有关部门,放着王叔和的古迹,任其风雨飘零。问津书院以礼门、讲堂(问津文史展、问津藏书馆)、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建筑,左右两边分别是魁星楼、文昌阁、酬庸馆、斋宿馆、名宦祠、朱子祠、仲子祠、隐士祠、子贡祠、问津堂等,全是仿明清湖广大地建筑模样,小巧而精致,古朴而庄重,经过此次大修,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鄂东楚乡风韵。我们依次参观着,在其陈列馆,的确很有一些可看的文史资料和历史遗物。

  按照问津书院陈列馆的资料介绍,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始于汉,兴于唐,沿于宋元,盛于明清。资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164年,那个主持编纂《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在六安袭封淮南王时,邾城作为他的封地,被邑民挖出一块“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石碑,刘安还真是有识之士,于掘碑处修亭立碑,建立孔庙供人祭祀,成为问津书院的前身。后世唐有谪居黄州太守的杜牧、宋有游学鄂东的朱熹及明清众多大儒在此收徒,开场讲学,培养楚材。资料说:“问津与岳麓、濂溪,皆在楚腹,鼎峙有三”。又说:“惟楚有材,雄长天下,独黄为之冠。”虽未免夸大,但作为楚黄之后裔,听了内心还是蛮舒服。

  僻居新洲旧街荒野之村的问津书院,虽孔子问津之地还有争论,但其历史传承脉络清晰,加上恢弘的建筑,详实的资料,还有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这高度,可以让我们回想历史,可以让我们领略圣人的精神,可以让我们看到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楚黄才俊,为传承圣人的“仁爱”思想,而作的艰辛探索。萦绕书院上空的曾经的朗朗书声,曾经的激昂雄辩,曾经的慷慨陈词,虽然已经一去不返,但当我站在这块土地上,耳旁仿佛还听到了龙吟凤鸣。

  走出书院,冬天的风撩拔在书院前的广场上,被秋风摇曳过后的银杏,叶子已经一片不留,只剩下参差的枝桠,枝桠遒劲嶙峋,很有质感,像此刻我看到的问津书院。我漫步在广场前的空地上,毫无来由地胡乱想:在未来之前,以为书院除了肃穆和古朴外,一定斑驳和苍凉。现在我看到了书院的厚重和大气,在这乡间的某一隅,闪烁着古典文化的光芒。这年代,或许我们常常披着文化的外衣,干着其它的事,但有文化外衣可披,毕竟总比那些光着赤膊跳大仙好。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些高亢的口号,兴奋的噱头,这些远没有毛毛雨来的冰快。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着这样的感概。也许,人一攀比,就会有落差,有了落差就会抱怨。后来,我又想:这孔子问津实在是问到了一个好地方,虽然那时的人们没有告诉他津渡,但让他更明确了自己应该肩负的“道”。现在,他又遇到了“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为他传着“道”。我后来当然还想到了其它,想到了其它,我就没有兴趣将文章再写下去了,就想写一首诗,当作文章的完结。我写道:“辙迹依稀似可寻,问津河畔问迷津。江山俎豆因兴废,大道煌焜自宣陈”,刚写完这四句,老婆喊我出去吃饭,酒醉饭饱,脑满肠肥,思维混沌,再也无法续了下来,只好作罢。

  作罢就作罢吧。

孔子的故事12

  大家好,我是50号黄浚哲今天我讲的是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政治家和教育家,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的诗人、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的父亲纥在孔子还有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孔子的妈妈颜徵在和孔子母子俩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孔子在17岁的时候孔子他的亲人一母亲去世了。

  之后,他当了一名老师也也有一些弟子,由于社会残酷离开了卫国。就回到他的`家乡鲁国,再次离开了,如果又来到了楚国。

  但是孔子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在公元前479年,孔子这个时候73岁,得了重病就不知不觉的去世了,但是他的弟子永远忘不了孔子以前那样对他们的温柔,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

孔子的故事13

  一顶方帽,长长的胡须,一身简朴的衣服,双手拢在袖口里,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

  孔子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勤奋。他三岁就没了父亲,十七岁没了母亲,常人恐怕只能变得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勤奋,不懂就问。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在各国推行他的治国政策——“仁”。由于身处乱世,他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很多权贵嫉妒他的才能排挤他。经过一次次的碰壁,最终孔子回到了鲁国,专心从事教育事业。孔子一生历经磨难,然而他非常好学,终其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即使自己已经成名,仍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同时,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治国之策,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惜牺牲一切,直至暮年。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令我敬佩的还有孔子的谦虚,在故事《两小儿辩日》中就体现了出来,当时孔子听了两个小孩儿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想想吧!”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让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因为这样,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这种执着和坚持吗?但事实上,有些人做一件事,总是只要做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件事做精、做细,完全不去思考与挖掘事物的深层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细的人,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如果一个人,对待任何事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的人,何愁不会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给予我的教诲:“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小事做成经典。”我们要从身边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

孔子的故事14

  我读了一本有关政治和思想的书,这本书主要是写孔子一生所经历的故事,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中国的影响很大,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历代人说了又说。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会见》故事一开始,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去洛阳京城观光。鲁昭公答应了。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那里历史悠久,还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住在那儿。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让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把见面礼大雁捧着送给老子。

  老子的年纪比孔子的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的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历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接触的广博的多。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来说是极其有益的。老子来说他缺少了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合起来,就构成宝贵的一种东西。几天后,孔子要离开洛阳了。老子依依不舍的送行,并根据自己的`处事状态送给了孔子几句话。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嘱,怀着感激回到了鲁国。它建造自己的弟子时,还不住地赞美老子:“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钩起来。兽,我知道他会走,可会走还常落了网。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他,他爱在云里来就云里来,爱在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摸到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要像孔子一样好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就不会放过。他和老子一样也是一条龙,我无法摸到他。

孔子的故事15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孔子的故事》,孔子是很厉害的著名的文学家,就让我们看看他有哪些厉害的地方。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教育事业的开端》主要讲孔子博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来给他做门徒。在他三十岁左右有了第一批弟子。第一批第子里面有子路。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大约二十一岁开始接受孔子的`教育。他们对自己的儿子说一定要去孔子那里学,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孔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孔子的故事03-11

孔子的故事(优秀)03-16

孔子拜师的故事03-25

关于孔子的故事03-15

(经典)孔子的故事15篇03-11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03-25

孔子的故事(大全15篇)03-16

关于孔子的故事大全[15篇]03-27

给孔子的信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