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时间:2024-09-25 08:48:09 夏杰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1

  今天,在陈芬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工作室成员一行人观摩了赵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一课,感受颇多。

  课堂上赵老师亲切的笑容,良好的课堂氛围似乎还在眼前浮现。特别是赵老师课上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令我受益匪浅。朗读一直以来是我教学上的短板,虽然我也知道指导朗读要有目的性,有层次性,可似乎总不那么容易操作。今天听了赵老师的课,着实让我学到了很多。

  《读不完的大书》选自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而这三个单元的课文恰好都是写景的,写景的文章不适合分析解读,而采用朗读的方式最为合适。今天赵老师的一节课始终注重了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受到语言的生动,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从指导短语的朗读到句子的朗读,逐层深入,有目的,有层次。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老师先让学生找到了大自然都有哪些好玩的东西,相机指导朗读“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老师在这里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评价语促进学生朗读,接着出示天空和大地的图片,创设情境再读,想画画面读等多种方式,以评促读,以读促讲,极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自然而然读出了词语的味道。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老师通过抓住文中描写小动物不同样子的关键的词语来和想象画面,创设情境和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来指导朗读,用丰富的评价语指导朗读感受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活泼可爱,用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来读出老鹰“高空盘旋、猛扑而下”时的雄健勇猛,通过孩子们排队来上课的生活实际来体会蚂蚁搬家的“井然有序”,用生动的图片来理解“两军对垒”,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从描写的事物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最后赵老师通过出示两段不同的文字,让学生体会原文“……叫人……给人……真叫人……”语言的丰富和句式的生动,对学生进行写法上的一种指导,非常巧妙。再次,赵老师指导朗读的形式很多样,男女生读,齐读,接龙读,师生対读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每一次朗读都有目的。

  除了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外,赵老师在学完课文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积累句子的环节,通过出示自己班上学生的积累本,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积累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展示,学生评价,很好地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过程,学生也习得了积累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最后陈老师从怎么定教学目标,如何突破教材难点,如何进行单元整合与方法的指导等方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实践出真知,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加强课堂评价语的修炼,运用今天学到的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方法在我的课堂中去实践。绵绵冬雨,不负此行,愿我们都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成长,感恩遇见。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2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暖意浓浓。今天上午,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导师陈芬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别具生面的教研活动。陈老师的亲自主持,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导师的严谨和踏实,认真和负责。由赵涵娜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一课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老师虽然是一名90后,但是她的教学气场、课堂流程、细节调控,都丝毫不亚于我们这些80后的老师。她让我看到了蔡甸教育后起之秀的力量。

  在这节课中,赵老师根据《读不完的大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为了达到让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这一目标,赵老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设计。

  学生年龄的特点,学习心理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平台,营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感受了语言之美,体验了文本的情感,又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一、抓牢教学目标,多种形式感受文本传递的语言之美。

  第一自然段里面有几个短语: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是怎样的,赵老师采取了出示图片,让学生说感受的方式,通过图片来感受语言的美。

  第二自然段里描写老鹰的句子,赵老师通过播放一段老鹰捕食的视频,让同学们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了老鹰是如何展翅滑翔,又是怎样猛扑而下的?展翅滑翔和猛扑而下,是老鹰捕食的动作描写,教师在这里没有直接让学生来试着解释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视频里老鹰捕食的一系列动作,让同学们来感受老鹰的雄健勇猛。在描写蚂蚁搬家时,文中用到了一个词:井然有序,这个词语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赵老师讲到这里时,联系了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说同学们上下楼梯时一个接着一个,很有顺序,看似在表扬学生的行走很规范,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感受蚂蚁们的井然有序。

  二、朗读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感强。

  精读美文的`教学,注重的是朗读、品读、研读。以读促学,以读促思。学习课文内容时,赵老师先让同学们初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写的一些好玩的事物,再来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这一段里生动的语言。第二自然段也是这篇课文语句非常优美的一个段落。在教学这一段时,赵老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个人读,读准找的句子,初步感受语言的美;个人读后评价再点读,进一步体会该句语言表达的美;集体读,感受段落语言的表达美;师生合作接读,发现句子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传递的语言美。通过读中评的方式,来进一步梳理课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体会语言的生动。

  三、课堂评价语言丰富,及时精准。

  开课时,赵老师亲切地和孩子们进行交谈,询问孩子们平时喜欢读些什么书,一个男同学说自己特别喜欢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8岁的孩子喜欢看福尔摩斯,赵老师似乎很意外,微笑着评价:看来你是一个逻辑性强的孩子。点读词语时,几个平翘舌的字音,同学们平时很难读好,但被点的那个男生一下读准了,老师立刻点赞:平翘舌音分得真清楚。小女生读小麻雀的句子时,声音非常清脆,于是老师这样评价:这真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麻雀。看似一句简单的评价,也是在指导孩子们如何读好这句话。

  感谢陈芬老师精心筹划的这次工作室研讨活动。研,才能得到提升,懂得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贤思齐;研,才能知道自己的教学之路还很长,很宽,要继续勤勉,厚积薄发。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相信在陈芬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们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通过磨砺,都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3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

  2、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之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3、抓住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从初读课文,了解注意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效果不错。

  三、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的活动,完成得不够到位。

  四、改进措施

  1、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应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后,谈感受,再把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2、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想象,然后再学会领悟语言,细细品味语言,生发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4

  这篇课文是把大自然比喻成读不完的大书。课前的生字,因为比较简单,我只用了十分钟。课前,我设计了几个主要问题:①这本大书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这本书怎么样?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述了大自然好玩的东西?③读2—5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④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⑤联系生活说说,大自然里还有哪些奥秘和乐趣?

  前三个问题我主要是想让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印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我就直接带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了,过渡语“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却没有说,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第一自然段,我抓了三个词语,读书要用眼睛去体验和感受,所以第一个词语“寻找”。读书要用心去体会,找到词语“沉思”和“遐想”。那遐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不准确,只能说到在心里去想,所以我让孩子们去查一下字典,“遐”是远的意思,悠远的思索或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我应该让学生用这个词语造句。另外,这个自然段“不仅……还……”也应该让学生仿写。我只关注了基本知识,语文素养没有进行训练。

  第二自然段主要问题:动物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遐想?

  第三自然段主要抓“有趣”二字。但是我仅仅是让学生读了,却没有让学生说出哪里有趣。有趣的是什么?

  第四自然段应该仿写句子,我没有仿写。只说了果子的味道。

  第五自然段应该让学生想象棕榈树倒映在池塘水中的美丽。引导学生想象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两个课时,太多的内容没有顾及到,课后主题的小练笔也没有写,课堂应该再紧凑一些,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连贯性,有顺序性,尤其是在细读课文的时候。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5

  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和我们美丽的大自然息息相关,孩子们这时候正是对科学知识充满渴望的时候,因此课堂上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老师首先用大自然的声音导入课题,听觉的刺激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的课题让人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适时向学生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老师送书签让孩子读词语,这样既与课文的题目相呼应,同时又趣味性地让孩子掌握了生字。“副”和“幅”这两个字很像,但是有点难区分,教师通过让孩子观看视频区分,非常直观形象。细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让学生把你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什么圈出来,这样让孩子理清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接着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教学生写“麻”字的时候,老师循循善秀,不慌不忙,通过讲授让孩子知道了具体怎么写“麻”字。最后让学生观看小动物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导孩子读好重音并读好长句子。总体来说,整节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讲授的课我非常喜欢,因为这样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懂得人一定要具备美好的品质,让我们通过自己的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老师首先深情导入,老师在导入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了鼓励的力量,也让孩子对接下来的课堂有更深的兴趣。“英子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呢?”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了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让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也能加深孩子对英子的印象。教学生写“摇”和“晃”字时,教师适时提出指导,能让学生注意写字时候的一些小细节。你觉得还有谁需要掌声呢?孩子们打开了思绪,纷纷说了教师、白衣天使、警察等为人民服务的人,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实了。整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可谓是优点多多,但是课堂后面是以学生自己读课文结尾,就显得课堂后面是草草收尾了。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6

  今天,是第四届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一次活动。活动当天,大雨瓢泼,但也阻挡不了我无比激动的心情。这一次活动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研讨,课例展示是由张湾中心小学赵涵娜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读不完的大书》,听完了这节课,恒大绿洲小学的全体成员进行研讨,最后陈芬老师进行点评,让我获益匪浅,解决了我前段时间参加第一届语文素养比赛在《朱德的扁担》教学中一直困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读。我真的感觉听这样一堂高质量的展示课能够让我迅速的成长,这也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名师活动工作室的“甜头”。

  一、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赵涵娜老师整个教学设计抓准了教学目标,也告诉了我们定目标就是将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结合起来,要整单元的备课,确定目标。比如这一次《读不完的大书》基础目标是引导学生会写“高远、沉思”等词语。重点目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也就是课后习题的第二题,抓住重点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文本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积累喜欢的语句。

  二、落实目标,扎实高效

  1、抓关键句,感悟生动

  而《读不完的大书》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想要落实重点目标赵涵娜就教会了我们落实目标的方法,第一就是通过各种读,读好文章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第二就是找出文章有特点的语句来体会生动的表达。例如就是“小麻雀……叫人愉悦。老鹰……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真叫人敬佩。”赵老师设计的在原来句子上进行了修改“小麻雀……叫人愉悦。老鹰……叫人感觉雄健勇猛。蚂蚁……叫人敬佩。”通过师生对读的方式体会文中表达方式变化多样和生动性。

  2、以读促讲,以评促读

  赵涵娜老师今天非常精彩的地方就是朗读的设计,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感强。例如在第二自然段讲小蚂蚁这一处,第一遍“请你们为我读读蚂蚁的句子”这是初读,找准重点句子。第二遍的设计的方法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今天老师在来上课的路上,见到同学们上楼梯时一个接一个,不急也不抢,蚂蚁搬家时也像同学们一样排列整齐,井然有序,谁再来读。”这样的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理解这个句子中的难词“井然有序”的意思,第二个目的是:在理解有了感受的基础上读好这个词。这种方法又巩固了本学期第一单元学到的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遍“同学们,你们别看蚂蚁身材小,当它们争夺食物地盘时,又常常出现‘两军对垒’的局面”这里出示图片,借助图片来理解“两军对垒”这个词语,而这种方法就是结合图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设计的目的既理解了“两军对垒”词语的意思又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了一遍这个句子。第四遍是对整个段落的回归。赵老师在这四次朗读中每一次都有目的,层次分明,通过评价语来引导学生怎样做,也就是以评代讲,这样的设计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3、教会方法,开拓思路

  除了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外,赵老师在学完课文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积累句子的环节,通过出示自己班上学生的积累本,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积累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评价,很好地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过程,学生也习得了积累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陈芬老师在最后评课时不断提醒我们青年教师要钻研教材,遵循规律,也就是语文教学要有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或段落,在深度课文或句子,最后回归整体。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7

  周一收到了授课的题目《读不完的大书》,周二早上就马上进行了第1轮的试教。其实我觉得在这方面更考验老师平时的扎实的教学功底。整个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课堂上的一个重中之重。课堂的架构,课堂的重组,是一个脑力活,也是一个体力活。课堂魅力的彰显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彰显。研课磨课是一个非常痛苦而又让人蜕变的过程,因为我们在一次次的研课磨课中,脑力激荡思维的碰撞,以及预设环节,一次次灵感一次次思维的飞跃就此诞生了。

  一堂好的课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思考,去打磨,才能成就课堂的精彩。把握教材,研读教学的大纲是什么?单元要素是什么?不清晰的'话回去好好读读教材,读懂了,明晰了,掌握了,那才能有一个更高的站位把12册的语文教材运用自如。我们要做一个思考型的人,反思型的人,在思考和反思当中渐渐的慢慢的成为科研型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8

  这篇文章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要从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的重点是“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体会语言的'生动,并简单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趣”。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继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结构,最后朗读课文体悟情感。

  2、利用谜语、多媒体吸引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帮助他们领悟作者在文中描写的自然情境,老师适当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3、抓住含义深刻或表达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是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着意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锻炼学生动口、动脑、动笔能力的训练活动没能够充分展开,完成得不够到位。本次教学活动还有充分优化的空间:一是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应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谈感受,再把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二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想象,学会领悟作者的语言,在细细品味中生发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9

  本课的第一节课,采用谈话引入课题,平时我们的书都会被我读完,而今天有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同学生你们猜猜是一本什么书?这样引入课题,并且解释课题大书是什么书?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找答案?引导学生用只好快的方式在课文找。并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知道些什么?学生找出课文中写的事物,天上飞的',地上走的,爬的,水里游的,这是动物,而植物从花的颜色,形状,草的叶的形状,树从果树,竹子,棕榈树来写。最后用一句来归纳总结大自然是部大书。结构是总分总,这样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最后请学生欣赏的方式以巜九寨沟》的风景为例,体会大自然的神秘,你能把它读懂吗?最后再请学生欣赏朗读课文。总觉得今天的课上得不够理想,现在回忆起来,好像还有一点乱,不够紧骤。但是不知学生是真学会还是假学会。不知道怎样来检验学生。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10

  围绕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1、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感受课文中麻雀、老鹰、蚂蚁的特点。在反复朗读中,理清课文结构,体会语言的有趣。

  2、运用了视频、图片,吸引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抓住重点词句,让孩子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动物特点,模仿课文,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抓住了一些含义深刻、十分有趣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4、引导学生自读自学,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交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生字、词语和课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 11

  《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是以童趣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感受到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表现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的主要目标是课后的第一题: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第二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变方法。想要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俱到,教学目标不能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就南辕北辙了。

  一、本节课是本课的第一课时,除了字词方面就是读的方面占很大比重,但是这节课没有达到代表性的指导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大自然中动物的描写,可以借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带着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指名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读出语句要表达的情感,课堂组织也会更加的有趣。

  二、在问题的预设上面不够准确,学生在找答案时不容易一眼就能看到,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白。小学生的理解力正处于发展中,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不是一大段的文字压力。这点上还需要在之后的课堂上进行改善。

  三、照本宣科,知识拓展不足。完全只看到书本上的内容,没有结合自身的感受。如第二段描写小麻雀蹦蹦跳跳,老鹰雄健勇猛,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麻雀和老鹰在你眼中是怎么样的?他们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有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问老鹰和雕是一样的动物吗?课堂上我只是简单的'说不一样,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揭秘。

  1、雕:比鹰大,翅膀短,尾巴长,羽毛是黄色的,背面有金属光泽,趾黄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圆形。雕是大型猛禽,体型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扇翅较慢,常在近山区的高空盘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大型哺乳动物幼畜等,也嗜食鼠类。

  2、鹰:体型大小,羽翼颜色及构造,喙切缘具弧状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通常被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善于在高空持久盘旋翱翔。

  生活习性不同

  1、雕:大多数种类的雕单独或成对,冬季结小群活动,视觉敏锐,性凶猛,飞行速度快且持久。栖息于高山林地、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草原、荒漠及丘陵地带,平原少见。雕常在空中盘旋,俯冲而下捕捉食物,食肉。

  2、鹰:鹰是肉食性动物,会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鸟等小型动物。大型的鹰科鸟类(雕)可以捕捉山羊、绵羊和小鹿。鹰多数在白天活动。

  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多听听名家课,不拘于三年级的课,学习一下教法,教态,控场,随机应变的能力。语文课是活灵活现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握好课堂生成资源并灵活处理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上好一堂语文课也更需要自身的知识能力作为后盾。

【《读不完的大书》评课稿】相关文章:

读不完的大书作文09-19

读不完的大书作文(集合)11-01

读不完的大书作文(热)01-02

(通用)读不完的大书作文46篇11-27

评课的细则03-23

大书虫作文09-11

语文评课用语03-19

评课的细则(推荐)03-23

关于评课用语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