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方法

时间:2024-09-23 14:07:11 诗琳 好文 我要投稿

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人物的方法 1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润滋《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人物描写技巧

  1、肖像描写

  包括人物的容貌体态、服饰、神情和音调等。

  人物肖像是和他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及性情爱好密不可分的。通过肖像描写,不仅能显示人物的外表特征,而且能表现其职业、年龄、生活习惯特点,以及人物心理特点。

  肖像描写,虽然在人物描写中不占有重要地位,但成功的肖像刻画,能使人物性格表现得更鲜明,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明确。肖像描写的目的是深刻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突出主题思想。

  肖像描写常见的类型有:

  (1)集中于一段中描写

  如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中对鞋匠的肖像描写:

  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卷曲的,双颊和嘴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

  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这种描写方法多出现在短小文章中。

  (2)不同场合描写不同的肖像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初到鲁镇时的肖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第二次到鲁镇时的肖像: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沦为乞丐时祥林嫂的肖像: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3)不同场合,描写同一个肖像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小说,对安娜肖像的描写,分别在火车上舞厅内和画像上。

  渥伦斯基在火车上,第一次和安娜相遇:

  他让开路,但在一瞥中,发现她迷人的脸上,表露出端丽,温雅中还有几分柔情蜜意。

  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安娜在吉蒂家举办的盛大舞会上,倾倒了许多人,连她的情敌吉蒂也禁不住赞叹起她的超凡的美来:

  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把吉蒂的`眼光,引到安娜的脸上。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但是在她的迷人中,有些可怕和残酷的东西。

  不理解安娜思想、行为的列文,第一次到安娜家。书房里一幅安娜全身大画像引得列文目不转睛地注视,它在灿烂的光辉里好像要从画框中跃跃欲出,他怎样也舍不得离开。他甚至忘记他在哪里。

  她长着乌黑的卷发、袒肩露背,长着柔软的汗毛的嘴角上含着沉思得出了神的似笑非笑的笑意,用一双使他心动神摇的眼睛,得意而温柔地望着他。她不是活的,仅仅是由于她比活着的女人所能有的美丽更美。

  “我非常高兴哩,"安娜从屏风后走出迎接他,列文于是看见了画里女人本身了。她穿着闪光的深蓝服装,同画中人姿态不同,表情也两样,但还是像画家表现在画里那样美。

  实际上,她并不光彩夺目,但是,在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媚人的风度,这却是画里所没有的。

  列夫·托尔斯泰的确是一位艺术巨人,他运用比较对照的手法把安娜在情人眼中、情敌心中和不理解他的列文思想中的肖像写得无与伦比,堪称前无古人矣!

  这种描写是利用不同场合中人物的同一个肖像特征一美,来刻画人物的。

  (4)借助于比喻描绘肖像

  例如:

  肥胖的梭巴维支和他粗笨的家具一样,像一只中等大小的熊。姿势曲比直少,智能低下,行动笨拙。(果戈里《死魂灵》)

  仅一个比喻,梭巴维支的肖像就永远活在读者心中了。又如,屠格涅夫笔下的小地保肖像,更让人赞叹不已:他仿佛在很久以前,被某种东西,大大地吓了一下,从此他的相貌一直没有恢复原状。(《猎人笔记》)

  这个比喻式的肖像描写,抽象到无法形容,任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勾勒。这才是艺术大师的描写呢!

  (5)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肖像

  例如,鲁迅先生在《理水》中,描写那些不学无术、鱼肉百姓、饱食终日的大员们时,这样巧妙地勾画他们的肖像:

  “这些都是废话。"又一个学者吃吃地说,立刻把鼻子涨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过禹是一条虫,虫、虫、虫会治水的吗?"

  “我看鲧也是没有的过鲧是一条鱼,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在《理水》里,作者用声调、语气,从多方面描绘人物肖像,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

  其他,如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里,刻画奸滑的希普时,抓住他的手永远潮湿,像鱼一样滑,经常搓手掌扭动腰肢,心里计算着吞并你的财产,嘴上却说愿做你恭顺的仆人,俯首弓背。……一也都是出色的肖像描写。

  (6)抓住偶然一瞬间描绘肖像

  巴尔扎克的《夏倍上校》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当夏倍有家不能归,从战场上返回故里时,妻子不承认他是活人(为了侵占他的财产)。夏倍上律师事务所,像个夹尾巴狗,但平日见到人时,仍保持优雅的风度:

  老人脱下帽子,站起来行礼,不料衬在帽子里的那圈皮,油腻很重,把假发粘住了,揭落了,露出一个赤裸裸的脑壳:一条可怕的伤疤,从后脑起斜里穿过头顶,直到右眼为止。到处都是鼓得很高的伤疤。

  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平日善于积累“偶然"细节,抓住一瞬间的描绘,几乎再现了夏倍的所有肖像特点。

  总之,人的个性不同,表现在面型、体态、服饰上,就会是千差万别。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的语言和对话的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的外壳。

  什么人说什么话。老舍说:“在写话剧对话的时候,我总期望能够实现‘话到人到’。这就是说,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来。随着剧情的发展,对话若能始终紧紧拴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人物塑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理查,赖特创作的《女仆》,从头至尾,完全是对话,没有一字一句叙述。

  小说《女仆》的对话相当巧妙并富有生活气息。小说主要写的是黑人厨师卡尔,因为饭馆倒闭,失业了。爱人露西也因为生孩子被解雇。一家四口生活无着落。万般无奈,卡尔男扮女装,冒着坐牢的危险,去给白人戴维家当女佣人,而戴维偏偏是个色鬼。

  男扮女装的卡尔,在白人家做工,遇到许多麻烦,仅仅六个小时,差一点儿丧了命。

  《女仆》的作者将上述情节巧妙地编排在对话里。对话显得合情合理,毫无斧凿的痕迹。

  小说的第五节,写女雇主爱恩和“女仆"的对话,充分表现出女雇主的难言之苦一她丈夫是个色棍,调戏女仆,使得她难堪而又痛苦。找女仆困难,好容易“女仆"上门来了,她又害怕悲剧重演,于是告诫女

  仆说:

  以前有个姑娘在我家做过活儿,可她太使我失望了。她倒是不错,可是她喝酒。她一喝醉了,她的举止言行太可怕了。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是的,太太,好像我明白了。不过,太太,我信教,是个老实人。

  还有一段对话,更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年龄特点的。

  白人家的小女孩莉莉在厨房看“女仆"做饭,发现女仆像个男人,便天真直率地问:

  “露西,你的手这么大呀!"

  “手上还有这么多头发。"

  “你的胳臂这么粗呀!"

  “你和爸爸一样,嘴里还抽着烟。"

  “你在厨房里走得这么快呀!你用一只手就把这么多盘子都拿起,来了!"

  八岁的女孩不懂得“调戏妇女"。她对新来的“女仆"讲述爸爸和从前的女仆打打闹闹的情景:

  “露西,你也会像贝尔达一样吗?"

  “怎么样呢?"

  莉莉说贝尔达总是和爸爸“打闹",从一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贝尔达“骂人"、“又吵又闹",爸爸不让告诉妈妈,还让她每天在爸爸回来前上床睡觉。

  这样的对话,就在一个不完全懂事的孩子的嘴里,把白人戴维的丑行和盘端出来了。

  《女仆》这篇小说的语言,十分简洁、明快,富于生活气息,很有个性。

  对话,在实际生活里,在人们口头语言中,是最大量、最丰富、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富表现力的部分,写在作品中应更具魅力。

  生活中闪光的语言,拾俯皆是,要精心积累。

  总之,人物语言,要真实、自然,富于生活气息;要巧妙、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地位。

  3、行动描写

  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对于描写人物、刻画,人物都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

  老舍在《人物描写》中论述了行动描写的重要:“……必随时用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清楚有力地表现出一点来,他便越来越活泼、越实在。"

  所以,描写人物行动,是使人物站立起来、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他在办公室里找见唐恒。当唐恒听懂了白纳脱的话时,脸色顿时转白,站了起来,有好一会儿完全不动,好像丧失了知觉一般,然后他耸了耸肩,从袋里拖出一块手帕,像小孩子一般开始哭泣起来,他的哭声隔壁房里一定听得见。他好像并没有什么意思要到海滨去,或是有别的办法;但当白纳脱轻轻拉着他的手,请他立刻就走,他也就答应了,既不说一句话,也不抑制他的眼泪。

  白纳脱带了他到海滨,那时还没有找到唐恒妻子的半点踪影,白纳脱留着没用处,便告别了唐恒、他的朋友们和年轻的医生,急忙忙地赶回家来。(哈代《同乡朋友》)

  这一段写唐恒夫人溺水身亡之后,唐恒的朋友白纳脱来报告噩耗。唐恒的种种行为表明他内心的极度震惊和悲痛。

  巴尔扎克写老葛朗台与女儿争夺金梳妆匣一节:

  他蹑手蹑脚,瞪着金子……身子一纵扑上去,好似一头老虎捕食一个睡着的婴儿,掏出刀撬……一挥臂把女儿推倒在母亲床上——·

  巴尔扎克透过老葛朗台一系列特征性动作,把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性格,人木三分地雕刻成功了。

  其他,如施耐庵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景阳岗上打虎等等,都是生动的行动描写,都是人物形象描写的典范。

  4、心理描写

  在小说里,心理描写的天地是广阔的。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直接描写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做直接、正面的剖析和披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两粒同样的沙子,人之不同各如其茫茫人海中,人的内心世界是单一性、多样性、丰富性的对立统一体。

  直接地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是打开通向人物思想、个性门户的一把钥匙。

  (2)间接描写

  指对人物在特定情势中表现出来的动作、姿态、神情、举手投足、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的描写。通过上述外部特征,透视人物心理状态,从 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供托人物内心活动。

  人物描写之四大忌

  一忌:模子式的刻画描写

  例1:我仔细的看着新同学,他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剪着小平头;往下看,黑黑的大眉下有一双出神的眼睛,鼻直口阔,肤色显黑;上身是白色运动短衫,腿上穿着一条很不协调的西裤,脚蹬一双网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一网兜,里面是一足球。

  细细阅读这一片段,你就回发信啊作者笔下的人物就像是一个死人,单板没有活力。

  首先在人物塑造的时候不能像造模子一样,面面俱到。得抓住人物的特点或鲜明的个性进行描写。

  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刻画的杨二嫂形象就仅抓住“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等特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生动形象。

  其次描写人物不要刻板式的静态临摹。

  例如我们在“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的后面加上“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聪颖,还带有些调皮的表情”等描写句,人物就鲜活多了;如在“网兜里有一只新足球”后增加主观猜测“一看就知道是个球场虎将”等句,还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如果想让人物鲜活些,我们不妨再增加一些动态描述:“他似乎已经感觉到我们在看他,就很不自然地冲着我们笑笑,又低头看看兜里的足球,右脚轻轻地踢踢足球。”

  二忌:蜻蜓式的轻轻点水

  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的最深层的丝丝脉络。写清人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想的,千方百计把心里动态活动的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否则,人物的形象就会苍白无力。

  例2、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曹老师”,曹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如何让上段中的人物“活”起来呢?首先要写出“我”走进办公室的心情:“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其次表现出“我”见到曹老师时的具体感受:“老师的目光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只觉得手心出汗,似乎连心跳的声音也能听到”;再次突出“我”喊曹老师时的声音与往常有什么变化:“我只好勉强地笑一笑,喊了一声”曹老师“,连声音都带有几分颤抖”;最后写出老师应答的表情和态度,可以这样描述:“曹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更具体、更真实,我们读了这段文字,眼前仿佛就有一位即将挨批评的十分紧张的中学生形象。

  三忌:拉洋片式的机械运动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们熟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传神的动作描写比比皆是,有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有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有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炫耀和“摸“出四文钱的尴尬。作家莱辛说过:“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机械地临摹人物的动作,那人就会成为“僵尸”。

  例3、我不情愿地站起来,拿着数学书走到黑板前做题。我还把粉笔都弄断了几次。本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却用了十分多钟。

  上段只客观机械地写人物“做了些什么”,动作之间缺少连贯性,如同“拉洋片”,又像“连环画”,如何将每一幅幅画连缀起来呢?我们可以增加具体的动作描写,把“怎样做的”的过程写清楚,变成精彩的流动的“录像片”。如既然我是“不情愿地站起来”,就应该是“拿着书慢腾腾地走上讲台,先在粉笔盒里选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笔,又写了擦,擦了又写,折腾了老半天”。

  四忌:录音式的单一对话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达到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必须反映人物的特征。

  例4、姐的对象一走,全家人就议论开了。“不行!长得不行!”妹妹说。我问妈妈:“您看呢?”妈妈说:“我没看清楚。”“我看他是二等残废。”小弟说。“胡说!我看了,没毛病!”妈妈说。妹妹说:“小弟说的二等残废就是个子不到一米八!”“对了!在咱们家里没一米八就是二等残疾。”小弟说。“老爸就是二等残疾,只有一米七”我说。

  这段文字仅“录”下了人物说了些什么话,但没有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说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如能注意到这些,就能增强现场感和立体感,读来会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为了表现妹妹的武断,可以让妹妹“毫不犹豫地说”;“我”似乎对妹妹的观点不赞成,是个稳重谨慎的人,可以增加这样的插入语“我瞪了她一眼,转身问妈妈”;为了突出小弟的自傲和狂妄,不妨让小弟“骄傲地晃动着他一米八的身板”说话。

  人是活生生的,写在文章中的人物也应该是活生生的,只要我们细致观察,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详细地表现出来,你笔下的人物就会丰满和鲜亮。

  描写人物的方法 2

  1、外貌包括人的容貌、神态、身材、服饰、姿势、风度等方面。一个个性鲜明、外貌出众或行为奇特的人,总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点,不管是从哪个方面去描写人物,都要牢牢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切勿偏离了人物本身而空发议论,这样则会使文章变得空洞。

  3、语言描写一般通过人物对话、引用原话、内心独白来完成。

  4、既然是写人物的作文,那么就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写好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是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细节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充分表现文章的主要人物,再通过人物来体现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5、神态其实指的是人物脸上的表情,在描写人物神态时,要重点抓住人物当时的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描写,如悲伤、失落、开心等神态,人的脸部表情是不同的,平时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观察得越细致,刻画出的人物就越形象。

  6、引用原话又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就是引用人物的原话,要准确无误,没有偏差。间接引用可以进行局部修改,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7、无论是写人作文,还是记事作文,只要涉及到描写人物,就一定会有对事例的选择和描写。

  8、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说话方式、所说的话语,说话时的表情,都能充分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魅力、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人物描述过程中,语言描写相当重要。

  9、能够刻画和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写作者必备的写作技能,也是写作者的基本功。

  10、外部表现可分为外貌、神态、语言、行为等方面,内心世界主要指人物的心理。如果能从外到内把一个人真实地表现出来,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仿佛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觉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11、外貌描写不仅仅是进行肖像描写,而要通过肖像描写来传递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只有那种传神的描写,才会让人记得住,记得牢。

  12、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描写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如明亮的眼睛,又粗又长的辫子,一笑就合不拢的嘴等,不要什么都写,看起来很全面,其实只会让人觉得啰嗦。

  13、在选择写入作文的事例时,有一个重要关注点:选择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例,越典型越好。有的孩子经常问:什么叫典型?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通过事情能让人体会到人物的鲜明特点。

  14、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可以向人们展示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15、人物对话,在戏剧的舞台和一些影视剧里,许多情节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的。写文章时也是一样,比如许多小说,加入了大量的对话描写,不同的人说话风格不同,语气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16、写作时,要在开头直接点出文中所写人物的特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点题后直接进入主要内容的描写。结尾要进行呼应,两次点明人物特点,引起读者深思。

  17、写进作文里的人物,一定要首先想好特点,人物的特点可以从他的年龄、生活背景、外貌、语言、动作、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去寻找。另外,人是有多面性的,在写一篇作文时,要根据主题(中心思想)去选择主要特点来写,切忌面面俱到。

  18、典型事例选择好后,要紧紧围绕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对这件事情中与要抒写的人物特点相关的经过要具体、细致地加以描写,以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对其他相关的情节则进行简略的描写,而无关主题的内容就可以不写,以免干扰主题。

  19、人物是文章的主角,也是文章的灵魂。特别是对于小说、影视剧和戏剧等,都是通过人物的不同表现展开的,对人物描写和塑造非常有必要,要求也非常高。

  20、外貌是一个人最直观的表现,是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两个人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如果第一印象好,才有交往下去的`必然。如果第一印象不佳,以后相处起来会很麻烦。所以,一个人的外貌对于认识这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21、对话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以及他的性格特点。一小段对话有时比一大段语言描写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直观,内涵也更加丰富。

  22、内心独白。内心独白大多运用于戏剧舞台,在文学作品中也偶有出现。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以及对某人的评价,所处的环境,对未来的一些认识等。这些更有助于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

  23、在实际的写作中中,人物的这五个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应该根据人物在事件中的情境,作者对人物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描写的重点。

  24、外貌描写,不一定要描写出所有的细节,勾画出人物的整体全貌,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具体的个性特点。比如脸上的一颗痣,嘴角的两个酒窝,眼睛一大一小等等,越是与众不同,越能够吸引人,识别度就越高,也越能让人过目不忘。

  25、引用原话。写文章时,经常要引用人物的原话,用原话更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6、写进作文里的人物特点,要以积极、正面、正能量的特点为主,如坚韧不拔,勤奋好学,兴趣广泛,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负能量的特点尽量不要写进作文里,如果一定要写,也要体现出批判的看法。

  27、人物描写,可以从外部表现和内心世界两个层面进行,两者又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描写人物的方法 3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谈几点切实可用的方法或注意点:

  首先,要写好人物作文,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鲜活,对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见后文),写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写来既栩栩如生,又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如果你写一个陌生的人,虽然也能够写,但写出来的就可能毫无特色,会是千千万万个中的一个,这样写来不要说感动别人,有时就连自己都觉得别扭、生造。

  其次,要凸显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共性的东西人人都有,写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以冲击,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称奇。

  第三,不要什么都写,更不要事无巨细地写,要择其一二浓彩重墨地写。这当然是要根据主题需要去择取了,决不能无的放矢。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话语很少,前后加起来总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个独特的“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了。

  第四,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六十岁人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无文化的老太太专说些理论大话等,否则就是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而乱写人物,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个性特点了。

  第五,写人物离不开写事、写细节。要仔细地观察人物的日常行为,挖掘他们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颖,因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就要写他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出现等事例。写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等的描写。描写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个人的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动作都描写清楚、具体、详细。

  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回到教室,大家全都涌到郭枫面前,问:"坏小子,你捐一毛钱怎么能代表我们呢?"郭枫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其实我捐了100元!说捐一毛钱,那是逗你们玩的!"听了郭枫的话,同学们哭笑不得……”这一段话把细节描写得很好,“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哭笑不得”等词语把“郭枫”可气又可笑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描写人物的方法 4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划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用得好,同样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刻划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一般说来,人物心理的间接描写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譬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于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行动反映法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曾经说过:“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可见,具有人物鲜明个性的动作对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往往具有特别传神的效果。譬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这样通过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来反映其心理的: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因为孔乙己从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些短衣帮,所以对来自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相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他便将九文大钱——“排”在柜台上。“排”这一典型化的动作充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你们是些什么东西!只能花四文大钱,有我阔气吗?

  三、语言透露法

  古语云:“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同的场合,人物会因心境的`不同而说出不同的话,这些不同的话语恰恰透露出人物特定的内心世界。譬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刻划“母亲”的心理的: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这两次截然不同的语言,形象地透露出在“母亲”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有钱没钱,准确地刻划了“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四、环境衬托法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话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划人物,反映主题服务的。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往能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态。譬如在《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田地里碧绿的豆麦、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宛转悠扬的歌吹作了尽情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神态、行动、语言等描写,有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融为一体,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力求使所描写的神态、行动、语言等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的心态,不能为描写而描写。第三,要强调描写的真实性。唯有真实才能透露出人物内心的秘密,才能打动读者。

  描写人物的方法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一、二年级说通顺话,写通顺句子的基础上为重点教学。中年级着重进行人物描写,片段训练。高年级重在写个人的成篇作文。这就为指导了学生描写人物指导了方向。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现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以读促写,学会观察,描写人物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观察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做到以读促写。

  如《我的弟弟》一文中写到:“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寥寥几笔刻画出弟弟的长相特点。借此教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即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注意发现他们细微之处,抓住人物最突出,最特别的外貌特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是按一定顺序去观察,去描写。请看:

  小外甥可淘气了,每次从外面回来,蓬乱的头发上总沾着些沙粒,汗顺着脸颊流下来,脸蛋上东一道,西一道的泥水印儿,小嘴四周黑乎乎的像长了胡子,衣服的领子总是向上翘着,第三个扣子系到第二个扣眼上,这模样让人看了既好笑又好气。这段人物描写作者先写了小外甥的头、面部特点。再写了他的衣着特点。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在教学中,小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举手,要求尝试。我趁机设计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作文教学目标。以《我的XXX》为题,就写本班自己最熟悉的人,要求按顺序去观察,抓住他与别人不同的外貌特点去写。比比看谁速度快,特点抓得准,老师看了你的作文,只要能猜出他是谁?准给你得“优”。这下可热闹了,大家互相观察着,议论着。努力寻找对方突出的特征,结果令人满意,每个同学都能抓住对方的突出特征,避免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法。

  要写一个人,只要描写人物的外貌是远远不够的。这要求我们从各方面刻画人物,才能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但对小学生来说可是件难事。为此,我采用分析法指导学生分别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片段作文训练,在教学语言描写时,我以《院子里的悄悄话》,《陶罐和铁罐》等典型课文为范文,学生分角色朗读铁罐的傲满,陶罐的谦虚,扣人心弦的对话,幽默风趣的提示语,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需掌握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省略提示语等,我又以语言描写为训练为目标,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家庭,细心观察,选择最佳对话,小记茶余饭后,家庭谈天等。随后又教学生分别掌握了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片段描写。

  二、从典型事例中集中表现人物的品质

  举例仿佛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面貌等。写好事例。就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充满活力,这就要求小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捕捉生活中表现力最强的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可以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人”和“最真实的事”。怎样在事中表现人,在人物语言,动作等片段训练的基础上,我又以《罗盛教》《少年闰土》等为范文,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罗盛教》一文使学生明白,只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才能把事情写完整,但必须仔细观察和描写出在事情发展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合理推测人物的心理。如《罗盛教》一文中,作者紧紧抓住罗盛教救崔莹时“站,甩,冲,钻”等一连串的动作特点,生动形象地刻画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学生逐渐掌握了事情发展中性不同方面综合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我又设计了《记一个人》的成篇作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为题。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特点,列举具体事例,进行描写,起初教会学生通过一件事情表现人物,慢慢地学会通过两件事情或三件事情再现人物的形象,这样,学生就笔下有物,言之有序,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沟通情感、有情感可发、有话可写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求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只有真实,才能使作文描写人物显得有生命力,适时与老师,家长,学生等互相沟通心灵。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学生士气,提高描写人物的信心,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同学关系,可使学生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这其中,教师是“爱”的集大成者,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人类主要靠师生相承,才创作出人物美好的品行世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欢乐和忧愁。”这不正说明了教师是爱的化身,爱的使者吗?只要对学生倾注一份爱心,学生就能敞开心扉,说出,写出自己心中的偶像人物特征,写出了自己对教师的敬爱,如有这样一篇作文,文章写到:“又是一个教师节了,我留恋在琳琅满目的贺年卡长摊前,寻找着,寻找着……”蓦的,一张素雅的贺年卡映入我的眼帘,淡蓝的夜空笼罩着一望无际的.沙滩,一轮圆月将慈祥的目光洒在波涛起伏的海上。下面有一行小字,我想作一次飞行,去寻找老师描绘的那片神奇的土地。刹那间,我仿佛站在蓝天下的沙滩中,看到我永远忘不了的我的班主任叶老师……。”还写到:“那天,残阳如雪,叶老师带领我们全体同学在教学楼后栽了一株小杏树,这棵小树的成长,象征着集体的力量,凝聚着师生间深深的爱”。在她的内心深处,她真心祝愿她的老师能过一个快乐的教师节,她用一篇作文表达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意。

  四、强化写作训练,反馈作文信息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作文小练笔,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面向社会,仔细观察,发现积累素材,多看、多写、多练。写日记、写周记、写小作文、一周写一次大作文。以命题作文如《我的自画像》或半命题作文《记一个……的老师》等为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兴趣,同时,严把作文质量关,认真批改好每一篇作文,及时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表扬并张贴优秀作文,重视面向全体进行作文讲评,力求做到“精”和“广”。“精”就是对共性问题提出来大家分析,评论,让学生评定,“广”就是扩大讲评篇数,举一反三,将自己作文与优秀作文比较,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达到训练目标,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教学必须从小抓起,循序渐进,人物描写即从学会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片断训练到完整地写一个人的成篇作文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提出新的作文教学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平时加强阅读,强化作文训练,那么一篇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优秀作文就会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耳目一新。

  描写人物的方法 6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润滋《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描写人物的方法 7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描写人物的方法 8

  第一招

  要有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第二招

  抓住外貌中最

  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 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 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 和美丽的人。

  2.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 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 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 魏巍《我的老师》

  第三招

  凸显人物性格

  和情感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两弯似蹙非蹙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写出了一个迷离、梦幻、病态、柔弱、 超凡脱俗的林妹妹。

  第四招

  巧用修辞

  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1、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 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童年》

  我的感受:我对这段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2、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