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

时间:2024-04-16 16:54: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1

  【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解释】: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举例造句】: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故事】: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说,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2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明帝时,朝廷为了联络西域各国(今新疆一带)抗拒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首先到达鄯善国。这时,匈奴也派人到了鄯善国。究竟对汉友好,还是对匈奴友好,鄯善国国王一时拿不定主意。开始,鄯善国对班超很热情,而且十分敬重,可过了些日子,忽然对班超变得冷淡了。这时班超从一位服侍他们的胡人口中了解到,匈奴已派来了使节,并带了100多个随从及护卫人员。班超分析面临的形势后,召集手下的36人,研究对策,班超说:“现在,我们的处境十分危险,如再过一些时候,等鄯善国和匈奴结成联盟,那时我们就死路一条了,你们说怎么办?”大家齐声回答:“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命令!”班超听了,猛地站起来,果断地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夜间把匈奴派来的`人消灭掉。只有这样,鄯善国才会诚心归顺我朝。不然,连我们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保。”当夜,他们以少胜多,用火攻袭击,战胜了匈奴人。最后,鄯善王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为汉朝进一步联络西域其他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人们引申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现在也用来比喻不痛下决心,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本质或取得重大成就。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3

  东汉名将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随即与从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于是班超唤来对方侍臣,诈他道:“我听说北匈奴使臣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侍臣一听,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班超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随从来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激发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可匈奴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的身体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进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了他们。这下鄯善王就会吓破了胆,我们的.事才能成功。”大家提出:这事要不要跟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胆小坏事,一口否定。就这样,班超独自率领三十六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于是班超和他的部下们一起胜利完成了这次出使任务,与鄯善王和盟而还。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典故】相关文章:

响遏行云的典故04-29

指鹿为马的典故12-19

南辕北辙典故03-09

围魏救赵的典故03-09

塞翁失马的典故03-06

暗度陈仓的典故03-04

江郎才尽的典故03-04

赵州桥的典故03-05

煮豆燃萁典故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