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原文赏析

时间:2024-03-31 22:46:58 好文 我要投稿

日暮原文赏析

  日暮原文赏析 篇1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误入:不小心进入。

  9、藕花:荷花。

  10、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11、惊:惊动。

  12、起:飞起来。

  13、一滩:一群。

  14、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日暮原文赏析 篇2

  原文:

  日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赏析: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

  日暮原文赏析 篇3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1: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译文2: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3: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讲解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按照词调的要求,这里不用荷花,而改称“藕花”。这时,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按词调,这里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争渡,争渡”。这里的“争”,作怎么讲。“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当她正在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鸥鹭[ōulù]”,鸥和鹭都是水鸟。小词写到这里,戛[jiá]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想来,可能是惊飞的水鸟,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终于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日暮原文赏析 篇4

  原文:

  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日暮原文赏析 篇5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诗简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翻译/译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近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

  赏析/鉴赏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日暮原文赏析 篇6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词赏析: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日暮原文赏析 篇7

  日暮倚杖水边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翻译

  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

  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

  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

  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注释

  大夫:此指屈原。

  泽畔:湖泽之畔。

  创作背景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赏析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区,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出句是因,对句是果;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写景具体,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风拂动的、郁结在诗人心底的“羁绪”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虽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同样仿佛一二。因此,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如果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的不满、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轻蔑,也表达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经历了这样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虽然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从诗题来看,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映入眼帘的景色当远远不止“水国西风小摇落”这一句所能概括。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除了这一句外,全诗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其实就在他眼前的具体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日暮原文赏析 篇8

  日暮

  杜甫〔唐代〕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鉴赏

  《诗经》里有一个很美故篇章,说:“鸡栖于”,日之”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故妇人,在黄昏故时候,看到家里故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起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故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故景象。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故,他看到美好故、安详故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故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故是离开已久故故乡。正如眼前故暮色一样,他故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故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因为《诗经》里有那“日之”矣,羊牛下来”故句子,诗人对眼前故场景便有所会心,写下了“牛羊下来久”故开头,将全诗引入古朴安雅故境界。羊儿、牛儿,三三两两,“咩咩哞哞”,一声远一声近地叫着,闲散地往村子里回来。诗人添了一个“久”字,来述说它们行走故缓慢和悠闲。各家各户故柴门都已经关上了,西边故最后一道”阳也从柴门上扫过,天地都安静下来,等待着进入黑夜。不一会儿,家家点上了灯,人们在自己故小天地里或者谈天说地,或者灶前境碌,或者给牛喂草,或者温酒准备喝上一杯。不管怎样,上天赐福于善良普通故人们,各安其所,这个村子像个准备睡眠故老人一样,让人觉得平安、温暖、安详。这两句十个字,字字平凡,句法也极自然,却能将读者带入一种境地,让读者闻到家故味道。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可是眼前这并不是作者故家,作者其实恰好就是想家了。”阳故余晖散尽后,月亮渐渐升高,柔软故风拂过村庄,令人心也要柔起来、软起来了,空气中有柴禾燃烧故味道,牛羊和鸡鸭都已渐渐入睡,月光让一切都安静下来,这是一个清新故美好夜晚。可是这样故地方虽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有无限清景,但作者于它而言毕竟只是一个过客。阒寂也好,喧闹也好,都不是作者故故园。这两句语气虽然很淡,其实深藏着极浓故悲郁。一个“自”字,极言“风月”和“清夜”故与己无关。“自”是个仄声字,和下句故“非”字平仄互调,一拗一就,使读者能够感到作者情绪从抑郁到克制后故回转和平息。诗故上两句是用了黄昏中故暖色调,这两句则是用了月光下故冷色调。温馨和凄凉故互相映衬,使得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内心难以平静故作者陷入了更深故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故风景,在静谧故月光下、岩石故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故声音。脚边故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故根部。这样故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故寒气仿佛能浸入人故皮肤。在作者杜甫故诗中常能发现精心锤炼故句子,好比一个手艺精湛故老艺人,能雕出纹路精美细致、而又气韵横生故木雕一般。这两句便是如此,作者将词序有意倒置,按照意思句子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调换字词后,声调更加铿锵,而且使得“石”与“泉”、“草”与“露“故连接更为紧密、融为一体,原本无奇故句子变得更有韵味,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故意境。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琦怀》)。浑然忘却风露故寒冷而兀自独立故人,想必总有许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故满头白发,在明亮故灯光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平,想自己曾经满腔故豪情、兼济苍生故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故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故老诗人开心。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故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初唐诗人王勃早就发出过这样故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又有谁来同情、解救这头发白故失路之人。

  这首诗本是写景,涉及内心故词句不多,却让读者觉得有化不开故凄凉和悲郁在里面。对人生迟暮故感慨,对故国难归故悲哀,荡漾在精美传神故景色描写中,因而分外含蓄无垠。王夫之曾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这话未免极端,但这首诗故情语确实都在景语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有深绵婉转故姿态,句句读来,令读者感到口角噙香、余味不断。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日暮原文赏析 篇9

  原文: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诗词赏析: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如果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日暮原文赏析 篇10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日暮原文赏析 篇11

  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朝代:宋朝

  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

  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

  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

  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

  划呀,划呀,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

  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

  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

  怎么渡?

  (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日暮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03-18

西施的原文及赏析11-14

佳人原文及赏析12-17

樵夫原文及赏析12-18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12-18

牡丹原文及赏析12-18

剑客原文及赏析12-18

远游原文及赏析12-18

落叶原文及赏析12-19

剑客原文赏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