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小知识

时间:2024-08-08 18:51:40 文圣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立秋的小知识

  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其时间一般在公历的8月7日、8日、9日这三日内,而立秋的到来,常常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到来,那么,立秋还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秋的小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关于立秋的小知识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暑天比较长。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减少或下降。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啃秋"啃的是什么

  啃秋首选的食物是西瓜,人们相信夏末秋初时吃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免除腹泻、疮疖等疾病。立秋吃西瓜,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是与西瓜的告别仪式。

  赶着立秋这天啃秋,老泰州人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立秋之后再吃西瓜、丝瓜,就会掉头发,所以趁着最后一天可以吃西瓜的机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啃个够!最经典的“啃秋”说法,是指立秋当天吃西瓜能把平时食入体内的猪毛等消化掉。

  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年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瘌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瘌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另外,提到瓜,总是跟繁衍后代有关,“瓜熟蒂落”、“开花结果”,吃西瓜也代表着一种代代相传的美好期许。再之,立秋之后,西瓜就进入末市了,所以要在立秋的时候再吃一吃瓜。

  虽然立秋老传统是“啃秋瓜”,但是立秋之后西瓜还是要少吃。古人称西瓜为“天生白虎汤”,是中医清热解毒的名方。医生提醒大家,西瓜是寒凉之物,在盛夏可解暑,在立秋过后,脾胃功能较弱、体质寒凉的人吃多了胃肠功能容易发生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啃秋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就是为了防暑降温。一般来说,啃秋以啃西瓜为主,没有西瓜的,自家种植的香瓜,菜瓜,黄瓜都可以,这些可以生食的瓜类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津止渴,补充人体水分,可以降暑防暑。因为虽说立秋节气到来,但是,立秋到,暑未消,还有立秋之后的秋老虎。秋老虎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只不过是秋老虎时间或长或短,没有定数。但是,一般来说,北方秋老虎时间短,而南方秋老虎时间比较长,所有南方人更能体会到啃秋的意义。

  立秋吃什么水果和蔬菜

  1、芹菜

  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对于体质比较敏感的老人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老年人们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等问题。而吃芹菜能降血压、降胆固醇,有镇定神志的作用。

  2、菠菜

  夏秋交替,气候变得干燥,人就变得容易上火,常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发炎等,此时多吃菠菜可以缓解这一问题。菠菜含有丰富的核黄素,能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和皮炎等。

  3、西瓜

  立秋,按照传统习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热,而且还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相传明代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瘌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瘌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立秋之后吃西瓜。立秋后有胃病的人应避免食用冰镇的西瓜;孕妇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过多易引起腹泻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病人,食之过多后由于水分急剧增加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也不宜多吃。

  4、桃子

  秋天吃桃是“补秋膘”,对身体也比较有好处,能滋阴润燥,桃的营养也比较好。中医认为,桃性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的功效。咱们老百姓常说“桃养人”也是这个原因,立秋食桃既体现了补虚防燥的食疗理念,又表达了果农们丰收的喜悦,预示着生活甜甜美美,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吃完蜜桃,孩子们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桃子充足的水分,可以及时补充秋燥失去的水分!

  5、柿子

  立秋后柿子上市,多吃柿子可以缓解秋燥。柿子甜腻可口,营养丰富,所含维生素与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而且中医认为,柿子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种功效,适当食用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柿子中含有较多鞣质、果胶,在空腹时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难溶性的硬块,即胃柿石。因此尽量在饭后1小时左右食用柿子。

  6、哈密瓜

  立秋之后,西瓜渐渐隐退,哈密瓜挑起了“当家瓜果”大梁。哈密瓜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本草纲目》中记载:甜瓜起到“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治口鼻疮”之功效。

  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患有脚气病、黄疸、腹胀、便溏、寒性咳喘以及产后、病后的人不宜多食。哈密瓜含糖较多,糖尿病人应慎食。

  7、葡萄

  立秋后养生要以防“秋燥”为主,要多吃葡萄等滋阴的水果。葡萄富含葡萄糖、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葡萄汁被科学家誉为“植物奶”。葡萄中含较多酒石酸,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对身体大有好处。在食欲不佳时,吃葡萄有助开胃。

  葡萄其性寒凉,因此糖尿病患者、便秘者少食,当脾胃不和、虚寒泄泻时应忌食。吃葡萄忌与海鲜、鱼、萝卜、四环素同食,以防加重腹泻症状。

  8、龙眼

  龙眼树成实于初秋,累累而坠,外形浑圆饱满,而果肉晶莹白净,因成熟于八月,又叫“桂圆”。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说,可见龙眼具有堪比人参的营养和滋补功用,价钱却比人参平易近人得多,因而是南方民间极受欢迎的滋补佳果。

  虽然常被拿来和荔枝相提并论,龙眼却不似荔枝般湿热,而是味甘、性平,因而多吃几颗也无妨,但上火、咳嗽者,不宜多吃。挑选龙眼时,应注意剥开时果肉应透明无薄膜,无汁液溢出才是新鲜,而龙眼的蒂部不应沾水,否则易变坏。夏季将龙眼放入冰箱后食用,风味更佳。

  立秋的小知识

  “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农民总结的经验秋那天下雨,意味一段时间天气以晴朗为主;处暑那天下雨的话,一段时间天气会很糟糕。如果立秋下雨,接下来会适合收庄稼;如果在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这样就不利于秋收,收了也没法晒。

  立秋养生

  1、润燥养肺慎进补

  中医认为,秋季燥邪当令,易伤津液。肺在四季里应秋季,肺为“娇脏”,最惧燥邪。故立秋时节应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以润肺养阴。如银耳、梨、百合等。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辨证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提倡食补。

  2、早睡早起防受凉

  立秋后,阳气开始收敛、沉降,起居应“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时收敛阳气,收藏阴精,早起能舒达阳气。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常言道“春捂秋冻”,但“秋冻”要适度,量力而行,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3、心境宁静勿忧伤

  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立秋以后,阳光照射逐渐减少,凉风起,秋叶落,人们的心情容易抑郁,容易悲秋。立秋时节要特别重视情志养生,力求保持平常心态和乐观心态。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还应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新鲜空气和运动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消除烦人的秋愁。

  4、适度运动忌过度

  秋天是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运动时身体发热,微微汗出,锻炼后感到舒适为佳;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伤人体之“阴”。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术,也可以选择爬山、慢跑、跳舞、羽毛球等运动。锻炼方法和强度因人而异,过犹不及,适度为上。

  立秋推荐食物

  绿豆:夏季清热解暑第一要物,但属性寒凉,对脾胃虚寒者不友好。

  茄子:茄子性凉、味甘,清热止血、消肿止痛、宽肠利气,所以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肉食,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味甘微酸,性凉,有降火、清心、润肺、止咳功效,脾虚痰盛者少食。

  花生:古人称为“人参果”,且花生属平肝润肺的食物,故立秋后多吃些花生。

  南瓜:《本草纲目》写道:补中,益气。秋南瓜营养丰富全面,对肠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莲藕:有句谚语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性甘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功效。

  西瓜:又称“天然白虎汤”,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功效。糖尿病患者及脾胃虚寒者不可多食。

  秋季养生食物

  1、蜂蜜

  蜂蜜有润肠、润肺功效,中药里的枇杷膏、药丸等也几乎采用蜂蜜制剂。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许多与呼吸道相关的病症会导致肠胃问题,而蜂蜜既可滋润呼吸道,又能帮助排便,被视为是秋天最佳的养生食材。因蜂蜜过甜,甜可生痰,因此,对于痰多的患者不宜多食,且感冒或热咳的人也不适宜食用。

  2、杏仁

  秋天易于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杏仁有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杏仁分甜杏仁与苦杏仁,其中,甜杏仁润肺效果更胜一筹。

  3、红豆

  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病等。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这是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补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4、梨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作为医疗食品经常食用很有好处。但是,因为梨性寒冷,对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5、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

【立秋的小知识】相关文章:

每日护肤小知识03-02

预防中暑小知识03-07

关于秋冬护肤的小知识11-15

幼儿园地震小知识大全06-17

预防中暑小知识3篇【合集】03-08

立秋的习俗03-03

立秋的介绍06-28

立秋发给朋友的07-14

立秋的民俗活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