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汇总15篇)
质量成本1
[摘要]随着新医疗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医疗保障全面普及,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了对传统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医院护理成本核算对护理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者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研究40名护士完成16个护理项目的人力成本、耗材成本进行核算,与现行物价收费对比,以了解医院护理项目成本与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中一级医院护理收费指导价格之间的关系,希望物价部门在制定收费价格时能够在以人为本,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成本因素。为制订合理收费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社区医院;护理成本核算;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的质量与其他行业的服务质量相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服务所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人力、物力资源,也就是护理服务的成本。护理成本是医院成本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护理资源[1]。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高级护理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对护理成本进行测算和管理[2]。本研究通过对十六项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来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住院科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372例,其中一级患者163例,二级患者191例,危重特级护理患者18例。6岁以下患者40例,80岁患者以上88例,中间年龄患者244例。术后患者128例,非术后患者244例。选取我院16项常用护理服务项目,具体为静脉输液、静脉推注、吸痰护理、压疮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会阴冲洗、床上洗发、中流量吸氧、中换药、雾化吸入、乙醇擦浴、坐浴、灌肠、肛管排气进行成本核算。
1.2方法:各项护理项目以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为标准,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患者满意为合格。记录每项操作每次所消耗的'平均时间(一项护理操作由不同年限的护士各进行一次,取平均时间);另外根据40名护士1年的工资和奖金测算出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每小时护理人员成本=年人均收入/年人均工作日×8,每分钟护理人员成本=总年薪的人均收入/工作日×8×60,节假日,星期六、星期天除外),按护理人力成本按公式(平均护理项目执行时间与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的乘积),计算出每项目所需的人力成本,并收集研究各项护理操作所需耗材成本,耗材成本按不能收费的材料购进价格+护理设备折旧成本计算[3]。然后将人力成本及耗材成本相加得出护理项目的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与物价部门规定价格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在护理成本核算中,护理人力成本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力成本还会逐年增加,而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是在十多年前制定的。在研究实施中发现不同级别、不同疾病的患者,即使是同一个护理项目,由于受到疾病的限制、年龄、生活条件、文化差异、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所花费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同样是静脉输液500ml,心肾功能不全、新生儿与普通的患者对比,所需的技术难度、观察时间相差甚远,而在收费价格中却无从体现。目前研究表明,目前研究的十六项护理收费价格与护理成本已成倒挂状态。护理材料成本是可控成本,由于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中除外内容无说明的,不论你使用何种价格的材料,都不允许收费,比如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的灌肠袋,即使患者要求使用,也不能收费,医院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提升竞争力只能偶尔使用,这又增加了护理成本。在成本管理上,由于护理项目价格低廉,科室管理者会考虑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情况下,遵循以较低成本提供比较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基本原则,争取患者和医院利益的最大化,能节约的节约,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材料,然而这样也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从以上数据表明,要做到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必须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的支撑才能实现。然而这些护理成本与护理收费完全倒挂,全院护理费的收入只占医院总收入的百分之几,而护理人员、人力成本却占了医院人数、医院成本的大部分。目前护理项目价格低廉滞后甚至无收费,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护理服务的是否到位存在不确定性,亦会造成护理服务仅限于疾病的护理,与健康促进、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的社区护理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4]。护理质量也只能在完成上级考核、防止医疗纠纷的基础上被动提高。医疗上常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却在货币上体现不了护理的价值,护理技术不值钱,护士地位不高,人员流动较大,护理队伍不稳定,进一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医疗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社会效益的提升,有赖于物价部门能在以人为本的服务成本上制定合理的护理项目收费价格,能体现护理价值。这样,护理人员流失减少,护理队伍稳定,护士不会超负荷工作,有充足的时间花在患者身上,观察病情更加仔细,健康宣教更加全面,患者可自主选择一次性医用耗材,增加舒适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医疗风险将会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参考文献
[1]于海燕,倪林妹.护理成本研究初探[J].护理研究,20xx,21(7):565.
[2]陈红,魏先,李花林.20项护理技术服务成本核算对护理价值的体现[J].护理学报,20xx,21(6):85.
[3]刘秀静,喻姣花,汪欢,等.国内护理成本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xx,26(4):81.
[4]赵秋莉.社区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
质量成本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行业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质量成本作为企业建筑成本的主要内容,对企业的经济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概念进行研究,从而引出降低质量成本对工程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企业施工的各个环节出发,从降低质量成本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 质量成本的概念
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由施工成本的预算和计算、成本的控制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组成的。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施工成本的核心,对其有效地研究和分析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而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企业的产品的质量、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由具有较大的影响。
2. 降低施工质量成本的必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良好的发展状况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想存活并且稳定、快速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在保证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质量成本。
3. 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途径
3.1 合理的成本预测
在相关的项目工程获得审批后,就需要从对施工前期的设计开始到竣工后的整个施工阶段的资源成本进行预测,使企业对整体的施工成本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搜集,进而合理的预测相关项目的质量成本,并通过对成本的预测,科学地将生产成本确定出来。例如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施工地点周边交通状况的.分析以及施工材料的购进价格等。
3.2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所谓工程造价是指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完成整个的工程建筑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都存在着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风险。工程造价决定着工程耗用资金和设备投放,另一方面工程造价也决定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资产回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对于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的后期对人力、材料、设备等众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企业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3 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
对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是对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主要途径。为了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的可以将不同阶段的预算成本进行分解研究,例如通过研究完成整个项目工程需要的人数及施工人员付出的劳动成本、施工的不同环节需要购进相关材料的数量、建筑过程中应用设备的相关费用等。通过对建筑成本的分解研究,可以使得财务部门更加快速、准确的了解工程的相关成本,并根据当前施工费用的支出情况,对后续费用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
3.4 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从施工效果、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生产费用、投资回报以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角度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是降低企业质量成本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确定施工方案前,企业应对施工地点的具体环境进行分析,比如对经济条件、交通环境以及工程的规模和机械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从多角度分析企业的质量成本。同时,通过听取不同施工部门人员对不同生产环节的意见,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在保证施工质量和生产工期的基础上,合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5 降低材料成本
生产材料作为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比不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成本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的投入和收益。通过对材料的采购阶段、运输阶段使用阶段以及回收阶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合理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案。例如在采购阶段,通过对材料的进价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进价进行相应的控制,降低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在施工的运输环节,企业则需要考虑选用何种交通工具以及如何对材料进行合理装箱才能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而在材料的回收阶段,通过对施工完成后的相关建筑材料进行回收,为建筑工程企业在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节省了较多的材料,降低了未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4.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质量成本的概念以及降低质量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从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成本预算的分解研究等方面为现阶段我国工程企业如何降低质量成本提出了有效地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降低我国工程企业的质量成本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晓川 . 企业质量管理防错体系研究 [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xx.
[2] 吴娟娟 . 浅谈建筑企业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径 [J]. 中国外资,20xx,01(21):222.
[3] 崔顺华 . 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J]. 经济管理与干部教育,1995,04(15):8-11.
质量成本3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施工成本控制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充分贯穿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在提高施工质量及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够达到工程造价最低化,能够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为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施工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1.1施工成本控制的要点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是指工程项目由投标报价到竣工结算所有环节所花费的费用,也可以理解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包含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等。施工成本控制要求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确保工期及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等,要求在计划范围内有效控制成本,且实现成本最低化。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通过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综合单价进行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如管道清理施工,可利用综合单价的“以物定支”法对资源消耗加以管控。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金耗费。因此,通过资源消耗的有效减少能够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换言之,通过合理控制资源消耗,同样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2)通过设置材料消耗台账,控制材料消耗。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本消耗途径,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构成中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极大伸缩性。如无法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将导致计划与实际成本误差增加,影响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3)成本应合理运用、进度同步跟踪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各个分项分部施工的成本。施工环节,与成本控制存有密切关联性的要素较多,如计划管理、进度等,且成本费用贯穿于施工的所有环节。如成本与进度需求存有极大差异,需及时找出差异点,且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4)成本审核签证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以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核算体系的主体,要求项目和所有经济业务紧密联结。
1.2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施工前期成本控制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需在施工企业中标立即实行,特别是工程承包合同签订时,应保证合同内的所有内容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因此,于工程成本控制而言,合同内容是否明确极为关键。要求编制投标报价时,应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提高中标率。在成本控制体系内中标后价格可看做是其上限指标,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亲临现场,详细调查、分析,只有重视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据相关数据显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75%以上为以上三种费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直接费用。基于此,在材料采购、机械设备选择环节,需择优选用,多方对比,详细核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编制工程概预算及设计环节审查时,需在设计目标内控制成本,保证设计规范、标准都与实际工程、科研成果相符,并将其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只有保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才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流水、立交交叉作业方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且达到配置合理化及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成本。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进一步优化施工网络,以此实现工期缩减的目标。施工现场作业时,为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减少可变费用支出,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必须有效控制投入费用,必须降低资源消耗量。与此同时,还需减少闲置人员量,优化配置施工作业组,尽最大限度实现人力、物力支出减少的'目的。
1.3施工后期成本控制
施工后期,需进行所有竣工资料的全面搜集,并交由竣工决算单位进行保管,防止出现漏项、少项等现象。在水利预算定额套用时必须确保其正确性、可行性。要求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款进行及时收回,防止企业出现资金无法周转情况,降低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同样,在施工后期阶段,还需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对企业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企业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2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2.1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于工程建设而言,材料是其物质保障。其质量是否合格对工程建设整体使用寿命、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工程所需的相关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单等条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需及时检验材料质量,做好计量工作。完成验收作业后,需立刻做好标识,并进行收料台账记录。首先,为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样品抽取时,应以有疑问样品作为抽样重点,抽样数量可通过承发包双方进行确定。通过检验,可及时了解质量、价格等材料相关信息,并为优选供货商提供可靠依据。在采购、加工及存放材料等所有阶段,应保证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且进行调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此确保材料能够快速周转,降低占用材料量及提高供给效率。其次,按照设计定额进行材料的合理选用,并做好存储、运输材料工作。针对水利施工材料,要求实行限额管理及发放,进行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完善,避免材料质量发生极大改变,如变质、潮湿等,这也是降低材料浪费、提高利用率的主要手段。最后,因施工量大、材料用量多,在向施工现场运送材料前,必须完成质量检验工作。不但要具备出厂材质化验单,还需做好抽样检验工作,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等。在运输、安装等环节极易出现局部质量损坏现象,此时应立即查询损坏原因,上报有关部门,并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2.2施工方案质量管理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意义重大,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求其紧密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各个要素,如技术、组织等,以此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制定过程中,一般可归纳于施工组织设计,特殊情况下,也可进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独自制定,要求其内容详细,具有较高可操作性。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变更现象,此时,施工单位可选择2种解决途径,其一,专项施工方案的再次编制;其二,补充方案的编制。例如分部分项工程出现变更情况,施工单位需及时进行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重新编制,或编制补充方案,随后进行专家论证,并将其论证结果向监理部门上报,进行审核、批复。实行施工技术方案前期,针对部分关键分部分项工程,如模架工程、钢结构吊装等,要求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该工程的验收工作。实行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且按照具体施工现状,及时调整、补充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2.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作为施工机械化得以实现的主要物质条件,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施工必备设备,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进度、质量。基于此,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如机械性能、施工方式等,通过比较分析合理配置机械,只有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中,应始终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进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大量出现。按照“人机固定”原则实施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全面落实“三定”责任制,即定机、定人、定岗,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恪尽职守,防止机械安全故障产生,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4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贯穿于施工工序整个流程,要求逐步转换施工质量控制重点,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加大预防控制力度,做好工序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2.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安全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以质量作为效益的可靠保证,以质量作为发展的不断动力,以质量作为安全的基本保障。党当质量与工期、成本、效益等因素出现矛盾时,必须坚守“干道德工程对百姓负责”的理念,将质量放于首要地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分展现其可行性、科学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与当地发展情况、施工现场具体状况等充分结合,进行质量管理跟踪,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评价,对工程实体工程进行质量鉴定,对档案资料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要求必须做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针对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场经济有序化,才能将市场运行机制的功能充分展现出现,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周茂中,王浩.浅谈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xx(09)
[2]刘益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与控制[A].20xx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xx
[3]刘建华,邓策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11)
[4]晁娟.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xx(03)
[5]寇相坤,郝乐友,张会竞.浅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5)
[6]郑志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与管理优化措施解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09)
质量成本4
摘要:物流项目管理中时间、质量、成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者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实现物流项目管理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物流项目;项目管理;时间;质量;成本
物流项目是为了实现客户的具体物流需求,整合优化配置相应的资源,达到物流流程优化、高效、综合成本低等结果,实现产品的运输、仓储等一系列的流通活动。
1时间、质量、成本解析
时间、质量、成本这三个要素简称TQC,作为项目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首先分析时间、质量、成本三个基本要素:(1)时间是指项目进度计划,进度不仅规定完成项目范围内所有工作需要的时间,也规定每个或阶段活动的具体开始和完成时间。项目中的活动是根据工作范围确定,在确定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时需要考虑对整体项目运营效果的影响。当项目偏离规划时,有效的时间管理应该阶段性的及时纠偏,调整控制。(2)质量是指项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结果。一般通过工作范围中的交付物标准来明确定义,包括各种特性及这些特性需要满足的要求。质量对项目的运营过程有明确要求,规定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有效执行质量所规定的内容。(3)成本指完成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及费用,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设备租金、分包成本和咨询成本等。项目的总成本以预算为基础,项目结束时的最终成本应控制在预算内。要求具备财务知识及经营技能,处理诸如费用估计、预算计划、费用控制以及商务结算等事项。质量是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对于过去的狭义的质量,现在提到更多的是广义的质量,比如按时完成项目,花最少的成本完成项目等等。成本和时间的.是达到质量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在比较三个因素时,可以将它们都转化成为成本来加以比较。质量不达标会产生质量成本例如返工成本,退货产生的运输和报废成本,甚至额外的沟通成本。时间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源的机会成本等等。作为目标,时间、质量及成本都属于一元目标,与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益为线性关系。时间越短,质量越好,花费最少,公司利益也会也最大化。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约束性,在项目前期,时间和质量以及费用那个和质量近似于正相关。我公司的物流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集装箱多式联物流服务,按产品的生命曲线对照分析,物流项目一样可以按曲线分布,项目操作运营时会依据外部的政策、客户、供应商的变化而变化。
2以我公司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物流项目主要分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客户入驻内陆城市,首先多渠道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仔细研究客户从中国内陆生产基地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物流状况,进行多式联运物流通道规划,以铁海联运作为内陆衔接海运的运输途径,针对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寿命期短的特点,分析了海铁联运、空运、铁路大陆桥运输(经新疆—哈沙克斯坦—鹿特丹;经内蒙—外蒙古—鹿特丹;经内蒙—俄罗斯—鹿特丹)三种不同的运输方案。经过比较,创造性的选择了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为了顺利开通了铁路班列,又详细地分析了在上海、宁波、深圳三个港口装船的运输经济成本,最终确定了铁海联运物流方案——工厂出货后短驳到火车站,铁路班列重箱至深圳,将深圳作为出海口,再从深圳装船到欧洲、美洲等目的地。其中优化后的内陆铁路方案在时间方面优于原有从华东出货的整体物流时间。铁路班列的方案令客户大为赞赏并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由内陆至欧洲的时间比原先由上海至欧洲的时间节省了24小时。(2)项目中期,项目管理重视的是稳定运输模式,保证运营,协调运力匹配生产产量,优化铁路资源,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如冬季冰冻天气原因,春运,国家调控铁路运力运输物资等),应该及时纠偏,及时控制,做阶段性的监督调控。将信息流转、人员调配、业务协同、方案优化等流程科学管理,高效运行。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运营方案的个性化将成为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客户的物流管理团队按照不同环节和职能遍布全球。与客户共同研究、制定了全程端到端的标准作业流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和以此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3)项目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客户的变化,导致内陆铁路优势不再,需要重新设计符合自身优势的物流方案,才能保持项目的整体效益平衡。开通新的物流通道,规划新的物流节点,在客户不同的产生地区,开发可以延伸的客户物流需求,例如在中欧地区开发希腊的港口作为进入中欧的通道,可以有效的降低客户产品转运到中欧地区的时间,当远东到欧洲的货量提升及铁路形成班列后,希腊完全有可能成为地中海及东、南欧地区重要的转运中心。客户在地中海地区周边新增的物流分拨中心,将打破中、东欧传统的货物配送方式。来自亚洲的产品无需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在鹿特丹港上岸,可直接在希腊“登陆”,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内陆分拨中心,再分拨至欧洲各地,前后只需21天左右,相比在鹿特丹港上岸再转运可节省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此,不仅创造性的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求,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业务,并且也为项目的持久运营带来了新的突破,可以延续此项目的周期,成为新的开端阶段。产品物流业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业务,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完善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针对于每个阶段客户的需求以及政策,竞争对手的影响,资源整合的变化,三要素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要求公司要调整自己项目管理的策略。利润曲线图参考利润曲线可知,在项目前期由于客户在物流费用方面投入较高,物流公司能获得较大的利润,所以在满足质量的要求下,时间会成为主要矛盾,而成本控制就会相对宽松。正确的策略是保证质量,加快时间,增加成本投入。所以在项目前期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例如更多的加班,更多的人力投入。作为项目经理在分解任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尽量平行的安排任务以节约时间。在项目中期,随着产品供应数量的增加,竞争者的加入,客户会逐步要求降低物流的费用,从而导致整体利润的下降。因此策略也需要作相应调整,在保持一定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主要矛盾,控制成本就成为关键。公司需要采取很多相应的措施,包括提高操作的效率,降低销售和管理成本。在项目后期,利润会随着业务量的走低而进一步降低。客户对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成本就会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客户会对价格更加敏感。从质量角度来讲,项目质量理所当然会成为客户考核物流公司的指标,从而成本的控制就会成为重中之重,在保证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也会对业务做出取舍。以上所说只是从项目本身的短期收益来考虑。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要考虑长久的战略问题。比如说,有些时候为了长期的合作会牺牲短期的收益,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花费来提高质量,在通过高质量赢得口碑的时候,在通过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项目初期,为了保证质量,会增加投入,一切为了保证时效性,突出质量很高的权重,然后是时间,最后是成本。在质量方面,通过人员管理,优化路径,新的物流模式差异化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总之,针对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者而言,在管理物流项目时,一定要分析并找到时间、质量和成本的制约关系,然后根据客户和公司的要求找到最佳平衡点来安排项目计划,项目利益最大化是衡量项目成败的真正标准。
参考文献:
[1].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05-01.
[2].詹姆斯刘易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原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1.
[3].克利福德格雷.项目管理(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7-1.
质量成本5
一、提高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意识
1.设定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小组。
按照公路工程的相关项目管理要求,进场施工后成立核算管理小组,提高成本核算的岗位管理过程,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组织开展公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签订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制定法人、项目经理核算合同管理制度,设置项目管理手册,完善合同成本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合同管理的思路,以清晰路线逐步提升整体成本核算管理。
2.施工合同技术交底。
项目工程进场后,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经项目经理同意后,与各个部门负责人进行合同技术交底,全面分析合同施工工期,合同管理范围,提前做好合同技术分析工作,记录好书面的技术交底,及时规范合同条款,由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完成与本部门之间条款要点的执行工作,注意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工程项目中需要注意合同管理风险,逐步降低工程量清单输出,合同工期出现延误或提前不可要求索赔,路基的基础地标进度较慢直接影响整体路面的施工,存在工期风险;公路工程合同中包含的相关可能出现材料价格风险,材料差异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好坏程度,材料价格差异风险过大,造成进料核算成本的时候,容易出现超量现象。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合同材料调整,可以很好的控制材料的数量,确保材料可以正常使用,损耗控制到最低范围内。
二、提高公路工程中劳务合同的分包管理
1.合同管理方面。
按照合同规范这顶合同,组织企业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审核,逐级上报公司领导,经过审核通过后方可以签订合同。合同评审管理成员由投资方、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共同评审逐步减少审核漏洞。
2.劳务的单价分包工作。
按照合同进行测算,根据单价商议验价,会签后,最终确定合同签订价格,签订合同后提交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3.工程劳务结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定工程劳务核算和结算的管理处理办法,严格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预结算,采用公路工程管理局制定的劳务结算单,按月完成结算管理,按照合同单价完成合同结算。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技术测量方案,对设计图纸进行工程测算对比分析,确保结算量小于计算的工程量,对比结算量与合同总量之间的台账问题,防止出现结算造成限价限量的问题。
三、公路路面的材料成本管理
进场后需要对公路路面施工的材料成本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周边价格水平,及时测定预计的最低价格,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组建良性竞争模式环境,保证工程施工我方可以占据主动活动先手,提高主动权和选择权。对于无法协商价格的公路工程材料,可以采用招标采购的形式,以竞争的方式公平竞价,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价格最合理的材料采购价格。年初是公路工程材料价格较低的时候,大量的储备材料急需出货,合理的控制材料的采购量和采购价格,逐步减少费用消耗量比。逐步优化地层次基本价格,通过验证后,将设计使用材料进行替换,在保证工程材料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工程材料成本。加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重油的检验,杜绝以次充好的问题,逐步提高材料的产品质量,减少材料的施工量比,由工程设计部、材料采购部、合同法律管理部、财务部共同测算,计算盈亏比例,完善综合企业成本管理效果。
四、公路工程的设备管理
1.公路工程的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设定有效成本管控方案,在设备配置上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加强公路工程的学习,补充公路工程的相关知识,加强安全施工、设备操作技术知识学习、做好公路操控技术相关的设备操作管理。
2.改造设备、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提高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益。例如,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前,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核定工程设备经济效益,果断对重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饱和程度,提高设备的产量,实现成本的节约。在山东黄新路段二期工程施工中,因对设备进行设备升级,实现了成本节约12万多,重油节约20多万。五、提高成本核算工程管理按照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制定预算设计、日核算、月算算和季度核算管理。同时采用不定期招标预算管理的方案,逐步加强公路工程图混合料施工的使用控制比例,重点在现场控制摊铺的宽度、长度、厚度,控制成本使用比例。每日施工完毕后,有施工人员现场进行工程量核算,确定项目工程比例,按照合同汇总的成本数据,每日进行成本核算。实际的摊铺设计厚度,核算价格可以采用短信通知或微信通知的方法,告知项目管理经理、总工、部长。工程部长根据核算情况对材料拌合量进行配合,现场调整偏差量比,逐步控制劳动成本。每日的成本核算由现场工程师材料核算确定后,及时控制摊铺宽度和厚度,确定其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的合同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工程施工发展经济效益上的。以节流减排为主,根据公路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索赔管理制度,提高整体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索赔金额,缩短索赔流程手续,实现重要业主节点工程处理。按照预先规定完善施工工期。控制公里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和成本质量控制,实现了全过程资本开支监控管理。
质量成本6
质量成本的本质
1、质量成本是企业的无形成本对象。
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不仅产生了有形的经营成果——产品,而且也培育了无形的经营成果——质量水平、效率水平(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人力资源水平、市场网络和增值作业水平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经营成果,就是所谓的有形和无形成本对象。
2、质量成本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
质量成本是由于存在的或潜在的质量问题而投入改善的资源消耗。因此,它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所有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都是非增值作业。这些非增值作业是不可能消灭的,而只能不断地减少和提高其效率水平。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时,通过进行质量经济分析,合理确定的最佳质量成本,提升产品的适用性、经济性,在保证生产出符合客户需要产品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质量成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2、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挑战能力
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改善经营管理,发展科学技术,培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不断开拓质量方面的新领域和潜在需求,努力寻找更多更好的机会,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3、有利于成本控制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质量成本中的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的责任部门。通过编制质量成本预算和计划进行控制和考核是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产品总成本的重要途径。
4、提高产品品牌口碑
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质量管理是公司品牌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加强质量管理也是维护人们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
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定量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目的之一是使投入于质量管理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如果质量成本投入过大或得不到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本效益效果。
2、对企业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性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通常而言,质量成本与企业总成本的关系是:当质量预防成本投入后,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相应的减到最少;而随着质量预防成本的不断投入,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不能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体现了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也不可能无休止地追加质量预防成本而导致企业总成本的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大小。
有资料显示,在20xx年,全球发生了日本的三菱汽车和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两大质量问题诉讼案。其中,三菱汽车公司在全球大规模召回280多万辆轿车,造成3300万美元的直接费用损失。东芝公司则在20xx财政年度(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由于质量问题的影响,第三季度净亏损849亿日元(6.38亿美元),而20xx年同期公司税后净利润高达111亿日元。由此可见,质量内部和外部损失不仅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也造成直接的非正常效率损失。
质量成本7
摘要:
通过质量成本管理,用货币的语言将质量问题量化,不断改进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通过质量成本管理,量化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降低质量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质量成本;成本管理;预算目标;目标控制
0引言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严峻的船市,更需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产品成本和不合格产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加大质量成本控制,优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向质量要效益。
1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交付及交付后所发生的质量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实施、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改进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1]。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分为三个步骤:事前根据质量成本计划所定的目标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标准;
事中控制监督质量成本的形成过程;事后查明造成质量成本偏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对质量成本科目实施控制,按职能分配实施归口管第一作者简介:王社勤,女,高级工程师,1960年生。1988年上海造船联大船舶动力机械毕业,1998年上海虹口业大计算机应用(二专业)毕业,现从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企业按照质量成本要细化指标,所有增长项目应在预算内。并层层分解、落实质量成本责任制,与考核挂钩的要求。20xx年起,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采用预算控制方法[2],在细化年度质量成本预算目标的同时,明确控制方法。
2管理措施
2.1细化成本预算目标,明确控制方法
企业各部门在年初细化质量成本预算目标的同时,认真策划好部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成立管理小组,由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实施质量成本的控制。
各部门配有专职或兼职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成本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认真按质量成本科目建立好部门明细台帐,详实记录费用情况。部门每月自查科目明细台帐的准确性,做好原始凭证和报表的统计,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按月、季、半年、全年对部门质量成本核算,填报质量成本报表至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
2.2健全责任制
健全企业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企业和部门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各部门结合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质量成本预算目标层层分解,细化管理,落实质量成本责任制,加强考核,定期分析,制定措施,提升部门管理水平,用经济效益评价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质量成本基本指标及计算公式:
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内部损失成本率=内部损失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率=(外部检验费用+第二方和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用+第三方产品质量认定费用)/总质量成本×100%;
质量损失率=(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工业总产值×100%。
2)质量成本目标指标(变动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质量成本二级科目的增减值或增减率。其通用计算公式:增减值=基期(计划期)质量成本值-报告期质量成本值;
增减率=质量成本增减值/基期质量成本;
每季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考量部门质量成本指标的实施和管理的有效性,以责任制强化工作的合理性。
3)质量成本相关经济指标及计算公式:百元产值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总产值×100;
百元销售额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销售总收入×100;
百元总成本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产品总成本×100;
百元利润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产品销售总利润×100。
2.3质量成本考核
普及质量成本知识的培训,提高每位员工成本意识。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并进行控制与考核。
质量成本的.考核应与经济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相结合,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细化项目内容,以经济杠杆来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的效果。
与质量成本有关的主要考核指标及公式:船体焊接X光拍片一次合格率=产品焊接X光拍片一次合格数/总的拍片数×100%;
施工评级项目一级品率=产品施工对企业检验项目一级品数/总的检验评级项目数×100%;
对外交验一次合格率=产品施工对报验项目一次合格数/总的对外报验项目数×100%;
工艺纪律贯彻率=工艺纪律抽查符合数/工艺纪律抽查数×100%。
质量损失率,见2.2节1)的计算公式。
2.4加强过程控制,提升管理实效
2.4.1抓源头,强管理,落实措施有效性抓好源头的输入和输出,优化设计,完善技术状态管理机制,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加强施工过程中多发病和常见病控制措施的落实,严肃工艺纪律。
认真执行四不放过(即问题产生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强化不合格品控制和双五归零管理,减少废返损失。以专题协调会解决数据接口,确认功能要求,不断完善“船舶产品设计质量成本辅助管理系统”软件模块,做细做实数据采集,增强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4.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船用物品,减少缺损件发生努力提高产品交付时的状态完整性,减少产品遗留项目和未了工程。只有努力提高产品建造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2.4.3加强数据分析的深度,寻找阻碍企业效益增长的隐形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对采集的数据加以细化、分类,将隐含的损失成本包括不可测量的损失成本,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或改进,因预防比检测更省钱,且可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2.4.4孕育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
培育和塑造先进的质量文化,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质量是责任、质量是财富”的质量价值观;
树立“诚信为本、优质为荣”的质量道德观;以“照章办事、一次做对”的质量行为为准则;培育“重心前移、系统防御”的质量文化氛围,全面推进“零缺陷”管理和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
2.4.5阶段分析、总结提高
依据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和程序要求,通过每季汇总,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进行半年度和年度数据统计并结合会计核算,量化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同时,每月、每季进行跟踪检查,并纳入绩效考核,定期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对照,找出新的增长点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持续改进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3实施效果
通过20xx年度目标预算控制,企业逐步理顺质量成本的数据积累,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20xx年度与20xx年度同期相比,质量成本增减率、用户满意度增减率及建造质量考核指标完成状况的增减率情况都有好转,详见表2~4。从表中的同期增减比较可知,20xx年度质量成本较20xx年度有明显的减少,减幅为34.03%。这主要从3个方面控制:
第一,明确了统计的口径,细化了管理接口;
第二,明确了各分项的控制目标,健全了质量成本责任制,确保了企业总质量成本的受控;
第三,管理上下了功夫,各部门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目标确保,措施得当。以上各项指标数证明20xx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有效的。
表中数据从经济角度、直观地用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货币语言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测量和评价,并通过质量成本的控制,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果。
4结语
企业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管理,体现了质的飞跃。数据的采集、分析也日趋及时、准确和深化。当然,数据的利用和损失成本的因素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透彻,向产品质量要效益。
质量成本8
一、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故银行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国自 20xx 年起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融资成本。如何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 一 ) 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具有较大规模的大型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要小于中小企业。原因在于,大型企业由于其经济总量较大,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发生破产等重大经营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可提供的抵质押资产也较多。此外,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选择其他融资成本更低的方式或通过内部资金调动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故大型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较低。煤炭贸易企业经济总量要小于煤炭开采或其他煤炭行业企业。同时,由于贸易企业以流动资产为主,可供抵质押的资产较小,故煤炭贸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较高。
( 二 ) 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属行业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自 20xx 年起,随着煤炭行业整体形势的下滑,银行提高了煤炭行业的融资成本,导致煤炭贸易行业内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总体上升。
( 三 ) 企业资产结构与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资产结构的主要体现,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其持续经营能力会收到质疑,破产风险加大,故融资成本要高于低资产负债率企业。除资产负债率外,企业资产流动性的高低也会对企业融资成本带来影响,具有较高资产流动性的企业,其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资产变现能力更强,偿债风险也就更小,故融资成本较低。煤炭贸易行业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故有效将低资产负债结构能够帮助企业控制债务融资成本。
( 四 ) 企业法人治理企业法人治理完善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各组织结构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职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顺畅及内部各组织结构间能否做到相互制衡。法人治理既要促使公司经营者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收益,又要协调企业内部各组织与企业外部相对人的利益关系。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促进管理层有效运营企业,推动公司营利,帮助债权人实现债权。同时,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可以对经营者通过企业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进行防范。因此,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性,可以降低贷款人贷款风险,从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构成重大影响。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逐步的完善,这对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时,要考虑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判断企业贷款风险。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高风险贷款必然要求借款人支付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故企业融资成本的核心判断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而企业偿债能力则可以通过企业规模、企业所属行业及成长性、企业资产结构与负债率、企业法人治理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透明度、相关性和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关注的主要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 会计信息可靠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从内部掌握企业经营信息,企业经营信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贷款人从外部难以充分获得这些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出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提升贷款人获取企业经营信息的成本,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此外,经营者为获得债务融资,可能会隐瞒不利的经营信息,增加贷款人贷款风险,贷款风险的增加同样会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可靠的企业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报表使用人充分了解企业资产结构、盈利水平等与企业偿债能力密切相关的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人获得信息的成本与降低贷款风险,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二 ) 会计信息及时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据;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1营情况。会计信息及时性缺乏,贷款人无法有效获得债务融资时点的'企业财务信息,无法有效判断企业经营情况,进而提升贷款风险并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三 ) 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包括横向可比性与纵向可比性两个方面。横向可比性主要为行业内不同企业可比性;纵向可比性主要为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可比性。通过可比性的分析,能够帮助贷款人有效判断企业规模与行业地位,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以帮助贷款人了解企业历史发展情况,判断企业的发展阶段与未来成长性,帮助贷款人有效衡量贷款风险,进而影响企业融资成本。
( 四 ) 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企业法人治理完善性的重要体现。我国普遍的企业治理理论认为,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企业能够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其披露信息的真实有效,能够帮助贷款人充分知悉企业会计信息,降低贷款人的信息搜集成本与降低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企业偿债风险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 五 ) 除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透明度外,相关性、可理解性也可以帮助贷款人有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三、结语
企业偿债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决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企业经营状况决定企业偿债风险,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好的会计信息管理质量,能够帮助贷款人充分了解企业经营信息,降低企业经营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从煤炭贸易企业的角度讲,由于煤炭行业的整体下行及贸易行业自身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不利影响,煤炭贸易自身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充分、完善、及时的财务信息披露使贷款人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进而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周中胜 .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J]. 南开管理评论 ,20xx(3):103-111.
[2] 刘榕生 .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xx(10):85-86.
[3] 董小媛 .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透明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经济视角 ( 下 ),20xx(07):35-37.
质量成本9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的进度是各个施工项目所耗费的时间及持续的时长。施工进度的控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成本和质量的控制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则指工程的最终施工效果是否符合施工标准。施工质量的保证是施工的最终的目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都具有决定性作用。施工成本指工程的资金投入。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着工程质量和进度。总而言之,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是三个相互影响作用的环节,只有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才能使工程质量获得真正的保证和提高。
1. 相关概念
1.1 建筑工程成本及成本控制
建筑成本是指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投入的资金,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使用。工程的成本一般在施工前会进行预算,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对物资和人员的优化来尽量减少资金的消耗,限制各项开支的数量。为此,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的失误和返工现象,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的进行。
1.2 建筑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价主要以业主的要求为标准,并依据行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结果进行评价。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价具体可以从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稳定性、美观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则指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和工艺的优化来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
1.3 建筑工程进度及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就是指各项施工项目进行的程度和情况。建筑施工的进度与工程的工期密切相关,一般施工的进度都是根据预定的工期来制定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工程进度就相当于是工程施工的计划,通过工程进度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就是依据施工计划来调整施工的进展,并对向前的施工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估。
2.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许多企业无法处理好这三者间的关系,限制了工程质量的提高,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错误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建筑的质量,还将有损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实现进度、成本和质量管理的方法
3.1 项目进度管理思路与方法
工程进度的控制涉及到了施工的整个环节,其中包含了施工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实际施工阶段和竣工后验收阶段。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高效的执行。
首先应该制定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在工程进度的制定上国外有较好的发展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进度计划无论是在合理性还是系统性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经常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工程进度计划应当包括整体的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中对工期的估计和计算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计算工期时需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长以及资源的配置情况。
其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施工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例如施工环境的变化、施工失误、施工管理不当等。当这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使施工计划符合现场的情况。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和施工效果进行良好的监管,从而实时对施工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最后,应该将原有的施工进度与实际的施工进行比较,发现并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项目成本管理思路与方法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是在符合施工标准和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以实现成本最低的目标。项目成本的管理具体可以分为管理计划的制定、成本估算、成本控制这三个方面。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应当贯穿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施工后控制。在所有的成本控制过程中都需要遵循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原则。
在项目成本的控制上可以从人工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设备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人工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来实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简化施工队伍。对材料成本控制则应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更为科学的方式,及时掌握材料市场的动态信息,并关注新型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对材料要做好管理和贮存工作,防止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合理的选择施工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功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减少人工的投入和返工的频率。
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起一套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对建筑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并对项目开支进行严格的审批。在管理技术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引进先进的资金计算技术和软件程序,为工程的成本计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可靠性。
3.3 项目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不仅决定着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还会对企业的信誉、形象以及经济效益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也应该贯穿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各种文件、图纸进行确认。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标准、图纸等进行熟悉,并明确施工要求和目标。在物资的采购过程中,应将材料的质量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材料必须具备完整的证书,对材料的管理要符合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4. 结语
建筑行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要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实现对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协调控制,通过具体可行的计划的制定来实现对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进度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相互统一,质量需要足够的成本来保证袁成本降低又会使得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进度过快又会影响到质量,进度过慢又会增加成本。本文就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这三者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质量成本10
质量成本是用来揭示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内在联系的指标,通过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所发挥的作用,来为其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站在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将成本与质量改进相结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自然而然地就应放在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和质量管理的完善方面。
一、质量成本
对质量成本的定义,QJ2784-95的表述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损失。实际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冀以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带来的质量过剩成本,也属于质量成本的范畴。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为确保要求的一致性而发生的成本,即一致性成本;而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则是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成本,属于不一致性成本,又称故障成本。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实际工作中,通过十多年来对涉及国有和民营的140余家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对照相关标准要求,我们发现,鲜有企业能切实开展产品质量成本分析,并将其用于指导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作为体系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质量成本管理流于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满足于对数据的简单归集和罗列,没有做实质分析,更谈不上持续改进,质量成本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没有指导作用,处于无效管理的状态,后续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二是,部分企业的数据归集极不规范,统计的质量成本信息不能支撑其成本核算数据,既不能用于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也不能对改善其经营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三是,企业的管理评审工作中,对质量成本的分析报告不规范,既没有对数据的分析,也没有对后续工作的改进建议,而且从有些企业连续数年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比较来看,只是改了几个数据,基本内容年年如此,满足于应付质量体系管理的程序要求。
三、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
调研和分析认为,由于我们对质量成本理论的认识不足,或者因过度地关注眼前的绩效,往往对产品成本动因和成本形成过程导致的成本不足或成本过剩缺乏清醒的、系统的认识。实际上,质量成本是随质量水平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变动成本,同时由于它既不拘泥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又可用于分析和预测可能或应当发生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这就为管理者通过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分析、控制、改进和评价,找出其最佳平衡点,从而为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理论上讲,最佳平衡点是达到必要功能与成本耗费的最佳结合。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与低成本并不相互矛盾。因而将质量成本分析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据来讲,核算质量成本并不是企业的目的,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质量成本及其效果的分析,将其与质量改进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从质量成本的构成来看,其最佳平衡点应由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当处于最佳平衡点时,质量成本最低。一般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下,故障成本大于一致性成本;而大批量生产模式则正好相反。另外,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观认为,一致性成本和故障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致性成本的提高,将导致故障成本的下降。只要故障成本的下降速度大于一致性成本的提高速度,企业就应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品的预防和检测力度。而在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实践中,随着一致性成本的增加和故障成本的减少,研究发现,其一致性成本是可以缩减的,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出质量成本中的成本结构和比例对企业质量控制的经验关系如下表所示。
四、对规范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建议
有效地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充分揭示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为此,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产品成本与质量改进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工作;充分利用质量成本分析资料,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构筑成本管理体系,设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科目
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和质量成本分析,是为了质量的成本优化,使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故障成本的总和最小,并使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最佳结构。企业应依据合同管理规定和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设立适合其管理要求的质量成本科目,借以发现技术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减少故障损失,以便经济地满足用户要求。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中,对于成本不足导致的质量成本损失,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发现。限于设计思维和管理理念,或者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对成本过剩导致的质量成本损失不能准确的评估,或者视而不见。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要求,从记载、分析在质量上所消耗的费用入手,建立合适的质量成本科目,为开展成本分析提供基础平台。
2.应用质量成本信息,开展质量成本控制的分析活动
质量成本属于管理学的应用范畴,其成本分析是将归集核算的各种成本资料,按管理工作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侧重于对成本动因和成本形成过程的管理。因此,对于质量成本信息而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归集和核算,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适时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改进的研究工作,要在规范和细化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渠道和统计核算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管理特点,确定质量成本的核算期,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并通过与前期的比较,揭示质量上的薄弱环节、提出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和成本控制要求,以不断调整、改善质量成本结构,使之成为改进质量、提高效益的有力工具。有统计数据表明:一般企业的质量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5%-20%,而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其质量成本则只有销售收入的2.5%左右,这其中巨大的差别是导致其效益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反映企业质量成本改进的进展程度方面,不能打太极拳,一定要有战略思维,要制定衡量成本与质量的中期、长期甚至多期质量指标和业绩评价报告,并与当期质量成本实际水平和预算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依据其比例结构和成本波动情况,来优化工艺、完善管理,在变化中实施控制,以便把控制和降低故障损失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最佳的效益。
3.加强质量成本控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成本的分析资料,要能从经济上反映其成本形成过程中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如何,哪里是薄弱环节,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的新目标,而且这些要求一定要作为加强成本控制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管理要素,要具有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在日常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明确了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结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不合格成本核算及分析结果的应用和实施、批次管理的投入产出质量跟踪管理方法以及寿命周期成本估算和分析及其结果的应用和实施等基本原则,规范了以法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约束为条件,以资金的落实为核心,进行财务资源的管理,并作为开展成本核算及控制、评价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中,这种控制、评价和管理应由质量、财务、计划、采购、设计、试验、工艺、制造等部门相互配合,是一种互动式的,并切实落实到产品质量成本持续改进要求的末端。一般来讲,其持续改进的要求,可借助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依据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生产批量、组批方式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注重实效。
质量成本11
1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的组成
所谓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就是在建筑产品质量达到一个规定好的设计质量水平之上,以及整个过程中所花费的相关费用以及未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所有一切损失费用之和。换句话来说,损失费用之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建筑施工总成本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是由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等四个基本成本构成的。其中预防成本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预防成本承担着预防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需要的所有费用之和,例如涵盖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信息费,专门质量培训费,质量技术宣传费以及管理活动费等相关的一系列成本项目。所谓鉴定成本就是评定一个施工项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所需的费用,具体涵盖了建筑材料检验试验费,工序监测费以及计量服务费,施工质量评审活动费等成本项目。所谓内部故障成本就是在工程竣工完成之前,建筑工程项目没有满足相关设计要求规定的质量要求而产生的费用,例如涵盖了返工损失费,返修损失费以及质量过剩而增加的额外支出,技术超前增加支出造成的费用支出等成本项目。所谓外部故障成本就是竣工后由于工程质量没有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和以及一些明确的验收规范所发生的费用,涵盖了赔偿费用,诉讼费或者是因为违反环境保护法而发生的罚款等成本项目。
2质量成本分析应该得到重视
2.1质量成本总额以及相关的组成内容分析
第一步首先需要计算出本月份的'质量成本总额还有相应的罗列出相关的组成内容,然后下一步是分析比较本期质量成本和上期质量成本之间的变化情况,目的是为了以能够找出质量成本的大致发展趋势。
2.2质量成本组成比例的论述
所谓质量成本项目组成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然后分别计算出内外部分的损失成本,以及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所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分析内外部损失成本率的基础之上,然后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来具体分析质量成本的组成情况。目的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一般情况下把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质量最佳和质量过剩三个区域。
2.3质量损失成本的相关分析
有关部门为了更加直观的分析质量损失成本的相关数据分析,首先最至关重要的是依靠收集来的相关会计科目和质量分析的记录,这样可以把施工质量的具体损失情况归入到施工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明细表中,然后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出全部的质量损失成本源,紧接着是结合质量损失分析的具体原则,把项目层面的相关损失成本,通过相关的对应表向相关的公司职能部门进行收集,目的是为了寻找施工质量在公司各个层面内的损失成本,然后再把其他质量损失融入到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以及相关的原因分析表。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严格按照质量损失类型和原因分析表把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到公司层面上,这样就算达到了最初的目标。
2.4质量损失率分析
纵观全局,不难看出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能够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能够起到降低成本费用的关键项目,所以,可以通过质量损失率的分析来从基础上寻找质量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内部损失成本加上外部损失成本然后再比上施工总产值得到的数值。总的来说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直接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成效,所以说质量指标值应越小越好。另外还可以借助于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的质量损失率和上月份质量损失率这两个比值来衡量一个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是否合理有效。
3总结
纵观全局,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太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所以进行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大在人工,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工程成本得到改善。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产品质量越高越好。因为超过相关的规定水平,就会出现质量过剩的现象。无论是质量不足还是质量过剩,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这些现象的存在都需要通过相关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加以调整。第二是确保质量成本的控制。目前施工企业不断的推行质量经济分析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寻求企业或者项目最佳质量的成本点。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始着手,首先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工作系统,其次是贯彻实施工程技术的各种规范以及相关的明确标准。
质量成本12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够满足隐含需要能力和明确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不同需求者要求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利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经营决策,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由于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会给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帮助,有的时候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会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在会计理论中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起到了呈上起下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性。主要是指在会计核算的进行过程中,要对不同重要的经济事项作出不同的报告方式和会计处理方法,也就是对重要的经济事项做细致的业务核算,对不重要的经济事项做粗略的业务核算。
2.可比性。可比性主要是指不同时期和不同主体会计信息之间有着相似或者相同之处。
3.相关性。主要是指由企业提供出的相关会计信息要与投资者的经济决策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企业过去和未来的经济情况,更好的做出相关经营决策。
4.可靠性。可靠性主要是指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和交易事项来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分析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
(一)医院科室成本会计成本信息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新《医院会计制度》在20xx年的颁布实施,说明了医院成本管理体系起到关键性作用之一的是医院科室成本,也就是说医院成本管理是围绕科室来进行的。因此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对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真正内涵,医院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消耗是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核算过程中要分类、归集以及计算出相关耗费;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科室进行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因此要将医院科室成本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病种成本、科室成本、诊次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同时根据医院不同科室又可以进行以下的划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这样就可以按照从科室的种类出发来直接归集成本,分项逐级结转方法是医院科室主要采用的成本分摊方法,然后将成本最终结转到临床服务类型。
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显现的比较明显,在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了医院财务制度对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要求,在医院会计科目体系中引入了成本项目,实现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相互融合;同时财务报表也成为了医院财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列入了医院财务报告体系当中,并要按月度、年度编制和报送医院临床服务类报表、直接成本报表等。
(二)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的缺陷
根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医院各个科室日常发生的直接、间接费用要通过成本会计信息反映出来。一般来说在医院的财务工作过程中划分科室的依据是不同学科,但是同时也受到人员配备、服务对象情况、病种、医疗设备配备、科学项目研发能力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科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差异,虽然有的一些医学学科的名称相同,但是不同医院在专科设置方面也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在不同时期的同一个学科的纵向比较,然而就并不能实现同一医院内部的不同专科、不同医院的相同专科之间的横向比较。
从会计信息质量横向可比性的角度来讲,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不同科室在相同医院内部中进行横向对比的可能性也较小,例如同一家医院中额普通外科与泌尿内科的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就较差。
2.相同科室在不同醫院之间进行横向对比的可能也较小,例如甲医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中某一个科室的成本信息并不能与乙医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中相同科室中的成本信息进行对比。
3.医院管理者、政府相关部门等会计信息的需要者为了分析、比较和利用成本信息,只有通过相关的辅助手段和资料才能够完成,实际可以提供的范围和领域也比较狭窄。
由于医院科室成本信息不能较好的进行横向的对比,政府等相关部门在制定收费标准和补偿政策的时候也就缺少了一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影响到了医院的长期发展。
三、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缺陷的建议
(一)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模式
医院会计成本信息质量的可比性的高低直接受到细分成本核算单元的影响,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在传统的模式下,是以院、科两级为主的,医院成本核算的最末级单元是“科室”,这样的核算方式比较粗放和单一,核算的结果也就不能满足医院相关利益方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尤其是不能为医院领导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因此为了降低医院科室成
本信息质量横向可比性带来的缺陷,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模式,例如可以延伸成本核算的末级单元,拓展到诊间和床位,即采用院、科、诊间床位的成本核算模式,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当中融入诊间和床位。
(二)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信息平台
导致医院成本会计信息质量横向可比性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信息平台,因此很多医院也认识到这方面问题,并积极的构建起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模块,在成本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引入了ERP,也就是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医院科室可以通过ERP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归集和分类,可以设计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案,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诊间和床位间的成本标准体系,医院科室成本的核算精准度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更可以为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建立床位和诊间的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要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建立床位和诊间的成本核算体系,将所有医院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分配和归集到每一个床位、每一个诊间,其中将床位和诊间作为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单元,有利于医院对有限床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制定医保结算政策和财政补偿,有利于横向的比较成本消耗的的水平,为协调医疗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数据依据。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降低了医院科室成本信息披露的水平,不利于医院管理者通过会计信息披露来进行经营决策,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者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规避这些缺陷,提高医院科室成本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楚遵杰.新医院会计制度应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N].财会信报,20xx.
[2]李小波.基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xx.
质量成本13
1 引言
施工项目是一项复杂的一次性工程,只有保证在工程进行中合理地管理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施工要素,保证这些方面能够实现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正向效果,才能为后期的竣工质量奠定稳固的基石,保证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与经济收益。
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进程有足够的现金流动,保证企业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施工成本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提高劳动效率
项目成本组成有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含材料、机械以及人工费用,采用不同的直接费用规划方案会对工程施工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并结合材料、机械以及人工的配备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才能保证每项直接费用因素都能充分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提升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2.2 控制材料成本
材料费用占据施工费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事半功倍。为此,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材料用量以及类型进行采购,并在采购过程中做到货比三家,与优质的供货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材料质优价廉的同时并能及时供应,保证施工进度。在材料保管过程中,要保证仓储储存空间通风散气,并在安放材料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科学合理地规划存放区域,保证材料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度。同时,对于可以再次利用的材料边角素材及时进行回收,降低材料的购买成本。
2.3 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处理
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问题会对工程项目的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变更事项,施工单位必须要详细审核变更内容中的各项内容以及条例,并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如果变更内容超过既定合同规定范围,需要与有关负责人协商赔偿问題,并要求签证[1]。并对发生变更的项目内容及时进行记录,及时交由业主与监理,通过现场签证的方式,及时对调整过的项目进行安排,保证项目成本可以及时进行调整。
3 施工项目的工期控制
施工项目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如期竣工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安排施工项目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合同要求以及施工工程特点合理安排组织计划。首先在计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划分流水施工方案以及分工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机械、材料与人员能够在统筹规划之下合理地进行衔接与合作,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其次,施工项目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安全[2]。为此需要将具有危险性以及相互产生干扰的项目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之上,又能协同进行工作。最后,实时检查也是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对各个施工程序的进度以及工作交接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工程各项进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4 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工作成果优劣的重要体现,是项目施工追求的重要目标。并且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贯穿工程施工的整个施工周期,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系统合作才能达到优质的.工程质量效果。为此,首先需要在工程进行之前明确工程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质量控制节点,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前期工作,为工程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开端。其次,在工程开始的初级阶段中,要根据施工工程的任务、项目以及特征等因素,结合施工单位的人员结构,合理地制定管理体系,将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这一目标划分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的人员身上,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责任范围,并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最后,工程质量监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进行过程当中,需要指派专门的监管人员对各项重大的以及隐蔽的工程项目进行细致检查,并与施工人员的互检、自检相结合,从根源上扼杀工程出现的安全隐患苗头,提升工程质量。
5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
5.1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在以往的施工案例中,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意识导致的。并且,施工人员是项目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施工意识,将会给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工程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进行之前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授施工人员施工的正确流程以及相关机械的操作使用方式,并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常识进行考察,如果有掌握不佳的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培训与辅导,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5.2 落实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施工安全不但关系到项目施工中的一线人员,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上行下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氛围。为了对全员起到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安全工作能够通过各部门的协同达到良好的效果。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安全制度对全部工作任务以及流程进行统筹规划处理,并指派专职的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环节出现的安全疏漏进行检查,并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保证在安全隐患出现的时候及时被发现以及妥善解决。
5.3 改善施工环境
项目施工环境会对其中参与的管理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施工项目进行中产生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与效率,增加工程的安全隐患,同时有许多高位作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危也带来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及时地清理施工作业产生的材料垃圾以及日常垃圾,为施工作业创造广阔清爽的空间,并避免垃圾积累产生有毒气体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进而影响整体的施工安全。同时对于有些高危项目,施工单位要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在施工设施上张贴安全标示,警示施工与管理人员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并在施工任务开始之前,做好施工任務的交底工作,保证施工的各个细节能在施工之前得到全面认识。
6 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因素之间不是独立开展的管理手段,而是根据工程特征与任务对成本、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因素进行统筹管理的一种管理措施,只有对工程施工采取贯穿全周期、全部人员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企业塑造优质的市场形象,进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许周武.浅谈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控制[J].四川建材,20xx(05):190-191.
【2】谢美凤.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协调控制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xx(07):380.
质量成本14
摘 要: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质量安全成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的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的内涵,并且提出了改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质量成本 安全成本 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石油企业生产活动中,产品质量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安全成本也是这样,一般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石油企业往往会不惜成本的去追求最大的安全性,但是事实上,过高的安全成本却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通过一定的质量安全成本管理,使得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将成本降至最低,并且通过合理的安全投资导向形成最优的安全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
质量成本的概念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他主张质量成本是质量预防、检验费用和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损失的总和。80年代,A·V·菲根堡姆进一步提出把质量成本的范围扩大到产品或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综合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质量成本应当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而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求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一)质量预防成本,具体的又包括产品及其它各种策划费用、产品的审计和验证费用、质量审核费用、配用费用以及质量改进费用。
(二)鉴定成本,即为了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所产生各种费用,包括检验费用、设备检测费用等等。
(三)内部损失成本,即产品在出厂之前由于不满足质量要求而产生的费用,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等等。
(四)外部损失费用,即产品出场之后由于质量不满足要求而导致的修理、索赔以及信誉损失等费用。
安全成本即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中与企业的安全目标产生关联的所有费用的综合,也即企业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有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主要包括企业为了保证人和物的安全在器具、设备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管理等等。企业的安全成本包括安全管理成本(安全管理费、安全宣传费、安全奖励费等)、安全技术成本(安全设备购置费用、安全设施费用、安全技术引进等)、事故损失(包括停工损失费、装置损坏费等内部损失和事故赔偿、保险等外部损失)以及自然不可抗力等因素产生的不可预计损失等。
二、石油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一)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
成本预测即通过经验判断或者数学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出接近于最佳成本的数据,并且在此基础制定出一定时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标准而必须支付的质量成本和成本管理目标。在一次油气开采大会战中,某公司分析了作业地点水网密集和土质泥泞的特点,分析出如果多打一口井则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增加综合成本,通过一定的质量成本分析,他们提出如果遇到井组井场要求钻前施工时对井场地面加固,泥浆池扩边加深,并加挖备用池保证施工需要。这样在这次会战中便降低了质量成本,这便是通过质量成本分析降低质量成本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质量报告
质量成本核算在质量成本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并且结合质量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要求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对于油田这样的大型企业宜采用三级核算形式, 即勘探局—厂、处—基层队、站分级核算, 基层队、站设置专兼职核算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质量成本核算,再上报给厂、处汇总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
质量报告是通过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和汇总和形成的反映质量管理情况的总结性文件。企业的的质量报告包括质量成本表、损失表、收益表、成本以及损失表和成本财务情况说明等等。质量成本报告可依重要性原则, 按年、季、月编制, 这样可以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朝着实现“零缺限”的理想目标不断施加压力,也即当前提倡的'卓越绩效管理原则。
(三)严格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考核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对质量成本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发展变化的趋势,总结经验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在当前石油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效地质量成本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考核在成本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将质量成本管理任务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经济惩罚办法来强化管理,奖惩罚懒,确保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石油企业安全成本控制
(一)加强安全成本控制意识
石油行业的安全成本即在石油从勘探到销售全过程中,企业为了减轻井喷、爆炸以及有毒气体泄露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保障企业的人和物的安全和健康而支付的成本总和。但是,在石油行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实际上很少提出安全成本的概念。因此首先应当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安全成本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安全成本管理控制意识。其次,应当做好石油行业的成本规划,对于保证安全成本,即为了为了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而支付的成本,应当充分利用其可控性,制定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最低限度即国家安全施工规定的成本,最高成本即企业总成本所能承受的成本。对于保险成本、损失形成本等等不可控的事故成本,应当通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而降低这类成本。最后,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成本管理目标,以将安全成本管理降至最低。
(二)落实安全成本管理
在安全成本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和安全成本管理相关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在安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应当任用那些熟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进行处理。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成泵管理制度,通过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来提高全员的安全成本效益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臻.浅析安全成本[J].甘肃科技.20xx(04).
[2] 马红伟,陆刚.安全成本及安全成本分析指标的确定[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
[3] 苏欣,罗小武,袁宗明,文进,张琳,张鹏,唐恂,胡安鑫.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成本初探[J]. 天然气工业.20xx(06).
质量成本15
一、质量成本起源及作用
1.质量成本起源
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母首次提出质量成本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质量成本控制被广泛应用与企业管理,并在应用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向成本管理领域渗透的结晶。20世纪70年代西欧各国的企业质量体系中也广泛注重质量成本控制。进入21世纪后,随着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飞速发展,质量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质量成本管理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以增强顾客对高质量、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考核、分析来评价企业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程序,考核质量成本指标的执行发现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便改进质量降低成本。
2.质量成本作用
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而言,药品生产除了与传统的生产指导行业的类似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外,药品生产的质量问题是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现代社会中关乎民生及普通百姓健康的重大问题,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可靠超过了传统的成本控制的范畴。质量作为企业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在医药生产企业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消费者期待着更高更好的品质,绝对不能容忍低劣的质量。医药生产企业永远不会停止追求药品完美的质量,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对于质量成本的计量和分析变得尤其重要,这与传统意义上成本核算有着巨大的不同。传统行业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外,质量控制成本也在医药生产企业的总成本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企业中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核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企业创造的成本。可见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意义上的降低成本和企业追求的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药企的质量成本不属于传统的料工费的核算范畴,但往往这部分成本的核算又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而必须发生的费用支出,医药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如何计量,如何利用质量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显得极为重要。
二、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
1.质量成本管理目标
确定企业质量管理目标是从生产药品的质量出发,从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两个维度对于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占领市场为企业创造价值。
2.质量成本项目分类
作为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配合企业相关各个职能部门定义企业质量成本的主要内容,统一记录和核算的口径。原则上按照企业的性质分成:预防成本类,包括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的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和质量管理专职人员薪酬;鉴定成本类项目,包括检测试验费,检测设备的折旧,质量审计和信息费用等;内部缺陷成本类,包括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加班成本和事故分析费用等;外部缺陷成本类项目,包括退货损失,索赔费用,诉讼费用,销售损失。以上这四类费用都属于显性质量成本,可以明确计量,又与相关产品直接进行可靠计量。质量成本是管理能力的表现,也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对于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知道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质量成本管理规则》提供的法规和政策依据的基础上,财务部门会根据会计凭证和质量部门成本记账凭证的有关资料,建立质量成本台账,开展质量成本核算,逐月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上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统计,以便了解质量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3.质量成本核算
公司在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按照质量成本项目从生产车间开始进行逐级向上汇总核算,从车间质量成本统计表汇总到全公司质量成本汇总表,通过长期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形成质量成本报告,用来衡量企业特定阶段的质量成本分布的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运用有效手段和措施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分析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减少质量损失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从分析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同时亦可推进质量改进计划,通过质量改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品的发生。
4.质量成本报告。公司在质量成本报表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出公司在生产、销售、仓储和物流等环节的问题:
(1)公司的外用药眼膏系列产品,按照工艺配方投料,理论投料得率在92%左右,公司按照工艺规范操作,正常得率在正常的水平浮动,可是在生产车间,往往到最后批次机器灌装时,产品得率水平会显著下降,只有80%甚至不到。经过分析发现由于原料采用凡士林等凝固性原料,在持续高温的状态下可以正常灌装,但是由于最后阶段,灌装管路的温度无法保持,导致部分原料缓慢凝固在管道中,形成了巨大的原料浪费,这属于内部缺陷质量成本。财务部门通过生产质量报表及时反馈该项内部缺陷的质量成本项目,生产部门会同质检和研发部门,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生产部门提出了进行管路技术改造的`要求,通过采取管路上加温的措施,持续保持管路的温度,大大降低原料凝结的可能,直接提高产出。
(2)公司的一主打品种销售,没有随着公司传统销售旺季夏天的到来而出现销售旺季,相反关于该产品的质量投诉屡有发生,销售客服人员通过反馈和沟通,发现这一热销用于皮肤外用的搽剂药水,消费者普遍对于产品的使用方式很不满意,指出该药剂的使用方便程度较类似同类产品有欠缺,公司通过销售部门的质量成本报表也发现这项外部缺陷成本类项目的支出。市场部会同研发部门,通过内包装的调整,改装喷雾头用以改变原有使用棉签的方式。产品的小改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使用的满意程度,产品销售规模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销售水平。
(3)药品生产的原料按照相关食药监局的监管规定,对于生产用原辅材料需要每批次都需要进行抽检,这样一来该项鉴定成本费用在品控部门的质量成本报表中一直居高不下。同时采购部门在追求最优经济批量订购上支出的节约,无形中与每批次的鉴定成本抽检费用的增加相互抵消,没有给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优势,公司仓储费用的减少和质检部门抽检费用的增加都在各自部门的质量成本的报表上得以体现,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是对管理层的考验。公司通过生产部门合理生产计划的安排,在满足销售的前提上对于车间的生产线进行科学的规划,单批次的连续生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仓储部门和品控部门无需对于订货批次和抽检频率矛盾过多而烦恼。
(4)公司的产品区域覆盖全国大部分行政区域,因此对于仓储部门而言,公司对于其质量成本关注的焦点在于货物的运输,一旦物流公司运输的产品在经销商和批发商等客户处遭到退货,这不仅是退货损失,更可能造成销售损失。仓储部门质量报表的长期数据显示,公司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水平较高,该项外部缺陷的质量成本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公司的运输区域较为广阔,承运商会大量选择二次转运方式,这样增加了因为产品破损导致客户拒收的风险。公司仓储部门会同销售部门一起对该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外包装上进行改进,选择优质外包装材料,包装内部也增加了衬板,增加了抗压水平,使得运输途中的损耗大量降低;另一方面对于物流线路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通过销售部门在各个销售区域增加一级经销商的库存容量,尽可能减少直接向二级经销商的转运工作,该项退货损失的支出得到明显的改善。近年来通过对于质量成本的持续跟踪和分类汇总,质量成本的费用支出保持在7%~8%之间。
三、结论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使产品质量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多。也有助于推进产品质量改进,预防潜在不合格产品发生。还可以拓宽成本管理路径,引入质量成本管理后,对成本实施全过程预防性控制,从而扩大成本管理职能和范围,使成本管理进入新阶段。研究表明,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应占销售收入的2%~4%,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的巨大空间。作为医药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的目标是:消除外部缺陷成本,最小化鉴定成本和内部缺陷成本,有效投资预防成本。同时必须以质量求发展,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医药产品,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质量成本】相关文章:
质量成本03-13
质量成本[优选]03-13
[通用]质量成本03-13
浅谈战略成本04-28
成本与收费作文08-09
如何小成本做到关怀04-30
企业降低人力成本的方法05-02
香菇人工种植成本预算05-02
给付低薪是节约成本吗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