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故事21个

时间:2024-05-13 18:35:39 文圣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孝敬父母的故事通用21个

  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孝敬父母的故事通用21个

  孝敬父母的故事 1

  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在我八岁那年离异,妈妈患有慢性肝病,我和妈妈寄住在外婆家相依为命。我外婆家并不富有,外公已经退休,可为了我和妈妈又不辞劳苦地去服装厂做厨师,每天早出晚归。我外婆有高血压,身体不是很好,可为了我和妈妈,每天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为的是让我们一日三餐都能吃上热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

  我的妈妈慈祥而又可亲,妈妈今年三十七岁,可由于工作劳苦,白发已悄悄地爬上了妈妈的.两鬓。妈妈的慢性肝病,每到春夏季节稍不注意休息就容易复发住院。妈妈生病住院时为了能让妈妈吃上可口的饭菜,我每天放学后就马上送饭到医院,虽然赶得气喘吁吁,但看着妈妈吃得那么香,我心里就觉得特别高兴。在妈妈生病住院这段期间,外婆更加忙碌了,每当我有空时,就会帮外婆洗洗碗,捶捶背,令外婆少一份负担。

  记得前几天妈妈得了重感冒,吃了药仍不见好转,我端来热茶给妈妈喝,一有空就帮妈妈按摩,捶背,希望妈妈快点好起来。一个星期天早上妈妈骑车带我去老师家学舞蹈,快要到老师家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用手替妈妈擦去脸上的雨水,对妈妈说:“妈妈,天下雨了,您先避一下,等雨停了再回去,您感冒还没好,淋雨会加重您的病情的。”妈妈欣慰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妈妈这么辛苦地赚钱供我读书,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

  我虽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我有疼爱我的妈妈、外公、外婆和阿姨,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也对我很好,我真是觉得幸福,很满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敬父母的故事 2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还是一个十分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陈毅孝敬父母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走过家乡时,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十分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明白瞒可是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他们,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日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每一天都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却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我们能够看出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我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明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小编有话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同学们,你们孝敬自我的父母了吗?帮父母做点家务或帮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此刻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向陈毅元帅学习,此刻就开始行动起来去孝敬父母吧!

  孝敬父母的故事 3

  冯玉祥的“悼母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冯玉祥将军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故之后,他痛苦伤心地大病了一场。从此以后,每逢自己过生日便闭门谢客,不吃饭,有时实在饿得头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顿饭,以此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1945年,他写了一首《十月怀胎》的悼母诗:

  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六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七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谈,娘怀儿九个月寸步艰难,娘怀儿十个月才到世间。

  为了将这首悼母诗“铭刻在心,永世不忘”,冯玉祥将军请人把诗特意刻在石碑上。

  这首诗情真意切,通俗纯朴,字字句句洋溢着一片敬母、爱母、惜母之情,感人肺腑,令人敬佩,给人教诲,至今仍广为流传。

  孝敬父母的故事 4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孝敬父母的故事 5

  母亲节,想起了陈毅元帅孝母故事

  印度有句格言,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母爱母教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之大,在史可鉴,有口皆碑。而子女对母亲的深爱与崇敬,也是刻骨铭心,绵绵如缕。芸芸众生如此,杰出英才亦然,陈毅元帅爱母敬母之情,更是感人肺腑。

  1962年,陈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次,他率团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决定抽出时间去探望病重的母亲。陈毅的母亲年高病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见到儿子来探望她,非常高兴,正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湿的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底下。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也非常激动,他连忙走上前去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着瞒不过去,只好说出了真情。陈毅听了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由我去洗吧!”母亲硬拦住,不肯让他洗,并说:“你是国家干部,做大事的,又打老远回来,快歇歇吧!和妈妈聊聊。”陈毅说:“我们做儿女的平常不能孝敬您,现在回来看您,帮您洗几件衣服是很应该的。”说完就把母亲的脏衣服全拿过来泡在盆里,搓洗起来,母子俩,愉快地说着话,直到陈毅把母亲的衣服全洗干净。

  陈毅元帅作为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功勋卓著,位高至极,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至今听来仍然令人感动感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子女缺少孝敬父母的意识,有的'自己成人成家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不但对父母言语粗鲁,而且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父母,让社会感到震惊和痛心。试问,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何谈亲情、友情、手足之情?何谈生活、事业、国家大业?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因此,我们都要像陈毅元帅那样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孝敬父母的故事 6

  袁世凯是个孝子,1892年带着娘亲刘氏到了赴任的朝鲜,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才派人送回。1901年6月辛丑条约谈判正急之时,刘氏去世。按常规,袁世凯要申请离职丁忧回籍营丧。但朝廷正自身难保中,当然不会批准。

  袁世凯葬母1902年6月,政府实授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面还有成堆的中央级职衔。9月,太后赏袁的生母刘氏一品封典,并赏银3000两,给假40天,令其回籍葬母。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风光至极,但遇上他那个嫡母二哥就灰头土脸了。一句话:在外你是国家大员,在家你是妾生小子,葬仪还得按家规来。所谓的家规乃中国传统,第一长门为尊,第二妻妾有别。总之,袁母身为庶妻,死后不能入祖坟正穴,也不能同嫡妻夹棺并葬,只能殡在茔外。

  此时的袁世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葬母的事情上,却不得不屈就长门世敦,几次与其磋商,能否额外抬举一下,兄长就是不肯让步,甚至不着孝衣反穿上了红袍,对袁世凯伤害太大,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在对待娘亲方面,袁世凯是一点不让步的。

  袁世敦的阻挡,也激起了他的反弹,他要大操大办,让身为妾妇出身的娘亲最终风光一下——在袁寨东北15里处选择了洪家洼新墓地,占有耕地120亩:坟园40亩,新建四合院瓦房十数间,由看坟人常年看守;主坟40亩;茔门前占地40亩,竖牌坊、立14块石碑,石人石马排列两厢。

  办事地点设了三处:一在故居袁寨,具体办理殓殡事宜;一在袁张营大帅府,大摆灵堂,接待达官贵人追悼吊祭;一在洪家洼墓地,专门办理安葬祭祀事宜。吊祭者络绎不绝,观礼者人山人海。

  袁家开宴夜以继日,一次就开200多桌(我们此刻的红头文件,规定不得超过20桌),据说井水都为之而干涸,附近的河南老乡可开了跟,他们激动地说:感激朝廷,感激太后,感激袁宫保,几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就连孝子袁世凯坐在八人抬方桌上接待客人的场景都让他们传述至今!

  孝敬父母的故事 7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

  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

  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孝敬父母的故事 8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孝敬父母的故事 9

  孝敬父母的故事:一个千万富翁和母亲

  假期里,他乘飞机回家。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

  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点点头说,好。

  随母亲出了门。母亲说,去某某超市。

  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1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

  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坐12路车吧。

  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他又笑了,说好。

  坐上12路大客车。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

  孝敬父母的故事 10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十分悲伤。他本就十分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向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异常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异常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必须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那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我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我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并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向没有在那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我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孝敬父母的故事 11

  曾经有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儿子出生后就被诊断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治疗费用不菲,但农民不顾困难和债务,拼命地挣钱。

  为了给儿子筹集医疗费用,农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劳动。他又省吃俭用,甚至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在邻里眼中,农民是个伟大的父亲。

  然而,儿子在不断的医治过程中逐渐康复。渐渐地,农民开始变得冷漠和苛刻。他认为自己牺牲太多,从而对儿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转变,他决定用一次次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激之情。每逢过年过节,儿子回家都会准备一道特别的菜肴,以表示他的心意。

  慢慢地,父亲的心被触动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孝敬和爱。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和奉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和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

  孝敬父母的故事 12

  前几天,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讲述了梁维月、许卓婧、钟岳峰等“最美孝心少年”们孝敬长辈、自强自立的光荣事迹,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令我由衷地佩服,里面的每一件事迹都令我非常感动,可最触动我心灵的是一个来自甘肃的16岁女孩——梁维月。

  梁维月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5岁时,她妈妈因为不能忍受穷苦日子抛弃她们离家出走,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过敏中毒,成了一个聋哑人,姐弟俩和多病的`奶奶全靠爸爸照顾。偏偏祸不单行,在梁维月8岁的时候,她爸爸不小心摔下了山崖,造成了高位截瘫。照顾亲人的重担就全落在了梁维月的身上。平日里,除了上学、悉心照顾奶奶和爸爸、忙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儿以外,她还要帮聋哑的弟弟补课,自己经常熬到后半夜才睡觉。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所有的开销全靠乡政府给的低保,为了能给家里多挣点零花钱,维月每逢周末和假期,她都要去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不让梁维月干,但最终劝不过她,就只好答应了她,搬一块砖一分半,小维月每次都要搬2000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可以赚到30元。

  看了这个节目,我非常感动。这些少年,他们的家境都不好,大部分都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孝敬长辈、爱护亲人。而我呢?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一点儿不满意,就耍脾气,父母要我们帮忙做一点儿家务事就不乐意。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街上看见了一个非常精美的笔筒,我就吵着要买,妈妈觉得我已经有一个,不需要再买了,可我就是不听,后来,妈妈实在拗不过我,只好买了下来。我们完全生活在蜜罐里,还不知道珍惜,那些孩子和我们的命运,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想到这里,我很羞愧!我想,我以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付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的孝心。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次观看的《最美孝心少年》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一堂让我受益匪浅的教育课,我以后一定要向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学习他们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勇于担当的决心以及他们孝敬长辈、爱护亲人的优良品质,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敬父母的故事 13

  庾道愍是南朝时候的人。在他还不会走路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剩下孤苦伶仃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偏偏祸不单行,道愍刚两岁,他的家乡暴发了一场洪水,无情的波涛卷走了他的母亲。从此,年幼的道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好心的邻居们轮流把他接到家中,今天你给一碗饭,明天我送一件衣,好不容易才把道愍养大。道愍慢慢地懂事了,他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有母,心里很羡慕,就向叔叔婶婶们打听自己的父母。邻居们觉得道愍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就好心地对他说:"你爹早就死了,你娘也在若干年以前被大水冲走了,恐怕也早巳不在人世了。"道愍听了心里很难过,但是他还存有一线希望:母亲很有可能在某个地方教人救了起来,现在仍然恬着。

  这个想法,常常使道愍激动得睡不着觉。他从早到晚在外面跑,逢人就打听母亲的下落,也不管人家认不认得他。没事的时候,就呆呆地站在村口的大树下,眼巴巴地望着大路,盼望着母亲能够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乡亲们觉得他变得有些疯疯癫癫的,但是都可怜他的身世,没有人笑话他。

  老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天,一位年年往南方贩布的邻居跑来告诉道愍,说他曾经在交州(在今越南的河内)的'一个集市上见到过一位妇女,长得像道愍的母亲。只是当时集市上相当拥挤,他还没顾上搭话,就再也看不到那位妇女的身影了,道愍听了这一消息,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几乎立刻就有了肯定的答案:那位出现在集市上的妇女一定就是自己的母亲。他暗暗地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到交州去寻找母亲。

  25岁的时候,乡亲们推举道愍到官府中任职。别人都希望在家乡的附近找个差事,道愍却表示愿意到外地去做官,并主动要求到广州绥宁府(今广东增城)担任副将。当时,两广一带还是所谓的"南方荒蛮之区",一听有人愿意到那里去任职,官府当然高兴,立刻就答应了道愍的请求。

  道愍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南下的旅途。可是,等他到了绥宁以后,他才知道从绥宁到交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两年以后,道愍放弃了升职的机会,辞去了官职,带着所有的积蓄,继续往南行进。经过长途跋涉,越过了于山万水,道愍终于到达了交州,并很快地找到了邻人所说的那处集市。他四处打听,几乎问遍了集市上所有的店铺,始终没有人为他提供确切的消息。后来,道愍就到集市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打听。打听来打听去,一年过去了,道愍却一点收获也没有。急得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泡。他就像疯了一样,看见人就问"你见过我母亲吗?你见过我母亲吗?……"甚至一碰到四五十岁的妇女就凑近了端详人家的脸,为此他挨了好几次打。尽管如此,道愍也从未丧失信心。始终寻觅母亲的踪迹。

  一天,道愍正在赶路,忽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躲进一个山洞避雨。他刚进山洞.就看到远处有-位老妇人背着一大捆柴禾艰难地朝山洞走来。道愍急忙跑出去,把她扶进了山洞,并帮她卸下背上的柴禾。就在这时,道愍忽然感觉到他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认识这位老妇人,儿时的记忆就像被点着了的火把一样在他的脑海中燃烧起来,越烧越亮。他再也憋不住了,突然问道:"老妈妈,你是不是庾道愍的母亲?,老妇人一听,像是吃了一惊,她急切地说:"年轻人,我好像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道憋连忙又问了-遍。这时,老妇的脸上露出了又惊又喜的神情,她注视着这个面色黎黑、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使劲点子点头说:"我正是庾道愍母亲.你是……?"道愍一听,"扑通"-声跪倒在地,一边流泪一边说:"娘啊,我就是道愍啊!我总算把娘找到了!说完,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过了一段时间,母子二人停住了哭声。

  这时,外面的雨也停了。

  母亲把道愍带到自己所住的草棚里,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母亲落水以后,并没有获救.而是自己抓住了一颗大树,在洪水中漂了一天一夜,才设法爬到了岸上。上岸以后自己也搞不清东南西北,就一直朝着干燥的地方走。

  想着等洪水退去之后再设法回家。没有料到,上岸后不久就碰到了一伙趁火打劫的强盗,他们把道愍的母亲和另外几个年轻妇女绑架到了交州,准备把她们卖到勾栏里,牟取不义之财。道愍的母亲悄悄地磨断了手上的绳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逃了出来,一直逃到现在住的地方。她先是靠乞讨度日,后来就自己动手开了一块荒地,向村民们借了些种子,靠种庄稼来养活自己。开始的时候,她非常思念失落在家乡的孩子,总想回去找他。

  后来听说,交州与鄢陵相距近万里,根本走不回去,也就慢慢地死了心,准备就老死在这里。儿子的突然出现,使她高兴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生怕自己又实在白日做梦。

  道愍听完了母亲的述说,真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失散巳久的母亲,难过的是那场可恶的洪水让母子二人都吃了那么多的苦。不久以后,怀着满腔的喜悦,道愍陪同母亲一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

  孝敬父母的故事 14

  王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孝敬父母的故事 15

  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地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

  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

  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孝敬父母的故事 16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匾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

  后人有诗赞曰;

  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孝敬父母的`故事 17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

  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孝敬父母的故事 18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

  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

  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孝敬父母的故事 19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

  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孝敬父母的故事 20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孝敬父母的故事 21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孝敬父母的故事21个】相关文章:

孝敬父母的故事03-09

【优秀】孝敬父母的故事03-13

(通用)孝敬父母的故事15篇03-09

孝敬父母的故事(精品15篇)03-14

孝敬父母作文12-19

孝敬父母的讲稿04-20

[合集]孝敬父母作文12-19

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03-13

孝敬父母作文【通用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