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时间:2024-04-27 13:16:07 诗琳 好文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对孩子来说,和他们最亲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语他们都会耳闻目染,因此和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二:适当为孩子立下“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适当立一些规矩,让孩子意识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三: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有奖励才有动力,一些好的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肯定,家长不妨把握好两者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好的习惯是自己应该做的。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四:爱和严厉相结合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家长爱也要有个度,避免过度沦为溺爱,即该严厉的时候就该严厉,该爱的时候就爱。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五:多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

  由于现在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过段时间都会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建议家长在不上班的时候不妨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去玩玩,一起谈谈心,好了解下孩子的心思,多陪陪孩子。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的细微,从细节做起。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的确,礼貌习惯好,思想品质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逐渐定型;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笔者认为:

  一、适当为孩子确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二至三岁时,家长就应该给他立下规矩,诸如玩完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大一点儿的孩子给他制订每天大致的作息时间,明确劳逸和做事的要求,让他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就要对学习时间也有所规定,以利于孩子形成按时学习的习惯。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家长应该加以引导,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

  二、教育要得法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讲求方法和实效。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可采取转移目标,让孩子选择、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等方法。做为家长要多运用正面激励的方法,例如,要孩子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再如,当发现孩子乱放书时,可用游戏的口吻说:“书宝宝要回家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你会把它送回去吗?”当孩子把书放回原处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以后重复这样良好的行为。对于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其做事的速度提出要求,并进行检查。如在孩子起床以及做家务劳动等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要求,养成他在一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习惯,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一方属于他的空间,放手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去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三、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规矩后就要督促孩子坚持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单儿,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不少家长知道该怎样要求,但做起来却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例如,说好了孩子自己走,但只要孩子一哭,家长就退让;说好了不再买昂贵的电动玩具,但只要孩子一闹,家长就心软,最终“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孩子尝到了哭闹的甜头,就会以此为武器要挟家长,慢慢地就形成了无理取闹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理智地爱孩子,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孩子的执拗、哭闹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置之不理,孩子若发现哭闹不再起作用时,自然会自己找个台阶下——玩别的了。

  四、统一要求,形成合力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要求上一致。调查表明,家长抚养孩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研究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在“权威型”的家里,家长要为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孩子可以选择的很少,而且必须遵守家规。在“民主型”的家里,家庭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公平,会考虑到每个家庭成员的感受,有许多选择,并且很注重相互间的合作。对于那些被家长“放任”的孩子,他们可以相信任何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他们做事也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自由放任状态下成长的孩子很难和别人合作并良好相处。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进行随机教育;说艰难,是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孩子由需要提醒才能完成的动作,发展到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习惯动作,本身就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几点原则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个孩子身上也许并不起作用;对某个家庭适用的教育方法,对另一个家庭不一定适用。家长应经常地了解、分析自己的教育效果,从而调整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他们往往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影响极大。家长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家长尽量减少喝酒、抽烟等一些应酬活动,多培养孩子参加一些室外活动和游戏等。

  二、目标鼓励。表扬鼓励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家长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好成绩及时肯定,可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表扬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还要指明孩子好在哪里,或哪些地方比过去有了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要慎重,不能把孩子当作家长的“出气筒”。对孩子的批评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批评孩子还要注重场合,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不要在睡觉或吃饭过程中批评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是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任何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家长应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孩子的积极因素进行鼓励。

  三、交流疏导。家长要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观察孩子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多加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的帮助分析原因;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

  四、调节生活。精神饱满是学习好的一个基本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的生活,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孩子创造有益于学习的环境,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什么时候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有人说怀孕的时候就该开始,也有人说不能太早的给孩子压力,等到上学的时候自然就能很好的教育了,您更赞同哪一种?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怎么样呢?

  中国的优良传统就是不让孩子喝热奶,什么叫热奶?

  就是妈妈在外边刚活动完回来,气喘吁吁的就给孩子喂奶,那么或者跟丈夫吵架了,心气还没得到平静,所有的这些奶叫热奶。

  为什么不能吃热奶呢?

  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在哺乳期期间,如果一个妈妈天天情绪不稳定,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出现尿床、夜间啼哭、饮食不规律等等这些问题。孩子将来的情绪不稳定,它会影响孩子让孩子比较急,因此好习惯应该是从怀孕就开始。

  那么在幼年就养成的良好习惯,能保持多久呢?

  这样的良好习惯会保持终生,人最好的改变期是三岁以前、六岁以前、十二岁以前、最终十八岁、大不了到二十五岁,一个人二十五岁以后,除了重大的人类历史事件,或者非常高明的,有催眠功夫的心理师,几乎是改变不了。

  有的人说这孩子照书养,有的人说孩子照猪养。其实养孩子要有两点:爱和技巧。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辛苦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父母投入的不止是时间和精力,还有更多的是精神。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

  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常常跟他们分享一种观念:人的一辈子,读书是少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不需要靠别人,运气的成分也很低。没有人际关系、职场、婚姻等等环境条件,你完全可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为什么不把握机会好好努力呢!

  当然,追求成绩表现绝不是一味地要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鼓励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现。

  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不能把不喜欢念书当作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读书,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我希望这种观点能一直延续,成为他们未来做事的态度,因为没有一个成年人可以永远只选自己爱做的事情做。

  别让自己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女儿只在一年级拿过一次第二名,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她总是班上的第一名。上中学的第一次考试,却让她第一次体会到,拿第一不再那么容易。

  成绩不好,我们做父母的难免失落,但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因为父母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都有爬上金字塔尖,新阶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经验,所以一再提醒她,对自己不要有错误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数,只要肯下功夫持续努力,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会发生的。

  小学低年级就得把孩子的习惯盯好

  我在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很用心盯紧功课。我会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或找参考书。

  不过陪在旁边最重要的目的,除了利用长期的反复操作形成他们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专心和时间控制。

  我不希望他们边写边玩,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神,功课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在他们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晚餐后,我都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功课拿出来,引导他们从当天的功课中决定出完成的先后顺序。

  我要他们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通常是数学或语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术劳作等放在最后面。至于才艺课的作业,我会要他们以周来做计划,分配在课业完成后的空当。这样可以教给他们一种时间安排的观念,过一阵子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规划自己所有的课业、才艺活动和休闲时间。

  中学生的家长不该继续当书童

  孩子上中学以后,我很少像他们小学时那样,常常为了帮忙班上的事去学校,但由于长期担任家长代表,偶尔有事必须去学校时,我总是很害怕在校门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学校报到的妈妈。

  其中一位别班的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常常名列前茅,每次在校门口遇见,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两位妈妈讨论前一天发回来的某一张考卷。

  有时她会把我叫住:高妈妈,昨天发回来的生物考卷,第一张第九题选择题答案有问题,你知道吗?正确答案是B,可是C应该也可以。我已经帮他们查过课本和参考书,我认为

  通常我只能一脸茫然地回说:不知道耶,我完全没看考卷内容然后快步落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是个很混的妈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担心别人认为我装模作样。明明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在家里一定严格督促,却爱在别人面前假装没管小孩。

  我见过好些像这样念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即使到了中学,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但在我看来,盯功课、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还继续当书童,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

  别轻易说孩子叛逆,是你该放手了

  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父母的影响力大,我们的指令和建议,孩子比较愿意听从。到了四年级,尤其是女孩子,伴随着一些青春期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自主意识就变强了(男孩子通常会慢一点,开始的时间约在初中一年级)。

  我比较记得的是,之前我给女儿什么课外书,她就读什么,但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则清楚感受到她开始有比较强烈的偏好,尤其爱读惊悚推理小说,至于她完全没兴趣的主题类别,就很难强迫她接受。

  这是孩子随着生理变化学习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做法,不应解读为孩子变叛逆,开始不听话了。

  因此,十岁左右是一个自然转变的时间点,跟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之前就要打好基础。比如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父母必须早早建立权威,但不是一味地高压。待孩子习惯养成后,做家长的再依状况,一点、一点地放手,孩子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好相处,整个转移过程就可以很顺畅,不会有太多冲突。

  女儿上高中一年级时,念书还算轻松愉快,但高二的第一次考试后,她便有点懊恼地对我说:高二科目变多了,考试复习一个礼拜时间好像不够。

  从那时起,她就自动把考试的准备时间提早为两周。两个孩子初高中以后,读书和应付考试都完全自己负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跟踪功课的目标和方法正确的话,就像是给孩子一支钓竿,亲身示范钓鱼的技巧与方法。短短两三年时间的密集基础训练,足以让孩子未来具备自制钓竿、拓展渔场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03-06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个人礼仪03-06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范例(8篇)03-07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03-12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6篇【精华】03-12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03-03

入园前提先培养良好习惯04-0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09-21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