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的发明

时间:2024-02-27 10:21: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话的发明

  电话的发明 篇1

  我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发明家,甚至连外星人也知道我这个发明家。我几乎每天都发明一样东西,这不,今天又发明了一部小巧的电话。

电话的发明

  这个电话呀,它可神奇了,卖电话只要五元钱,另外还增一个电脑指挥机,你只要把电脑指挥机握在手里(电脑指挥机很小),在心里默默念一遍把电话变大或变小,这个电话就会随着你心里想的话变大或变小。

  现在,每一个客户都拥有了这部电话。你会发现这里的人都没有电视机,这是因为这部电话随着变大成了一部和电视一样大的'电话,上面有一个按钮,你一按它,它就变成了电视机。

  它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变成一台无所不能的电脑,它没有辐射性,人呆好几个小时都没问题。通过电脑可以看到你想要去的地方,然后再按一下电脑最左边的按钮,就能立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电脑就会变成鞋子,如果你想要到另一个景点,不用担心,它会带你很快地去那个地方,如果你想欣赏风景,它就会慢慢地走,一直到你欣赏完。如果你打盹了,而又不想离开电脑,它会赶走睡觉细胞,让你痛痛快快地玩。如果你生病了,按最右边的按钮,它就会自动给你治疗,最长时间一时辰,最短时间一分钟。如果你想写作文,闭上眼睛念你想写的作文,就 K了!如果你心情烦恼,它会给你讲笑话,把你逗笑。如果还不行,它就会放出笑话短片,还不行的话,它会了解你喜欢看什么节目,然后放出那个节目,后面还有一连串的攻击呢,保准你会破涕为笑、云开见日。

  它还有许多功能呢,想知道的话,就来我家看我的发明吧!

  电话的发明 篇2

  今天,我读完了《电话的发明》,它对我的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介绍了贝尔聪明好学的精神。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设想:也许可以用电流来传送人的声音!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机。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导线的一端,一位女士则把导线的.另一端拉到屋外,对着异线连接的那台机器大声叫喊,可是,贝尔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的实验失败了。贝尔一点放弃的念想都没有,他继续找问题出在哪里,继续找新的发现。功夫不负有心人,贝尔已经重新改造了电话。他再次找人试验,结果成功了。贝尔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是历史是第一次通话。

  想想我,我一遇到困难就后退。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做英语的时候有道题不会,就空在那儿,做其它作业了。

  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要动动脑筋就行。

  电话的发明 篇3

  教材简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电话的发明》一课。这是一篇记叙性的科普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贝尔发明电话的经过,告诉我们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对象分析: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建构者,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积极。通过课堂交流达到知识互补,进行学习交流,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真正的知识探索者。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在1876年成功发明的。他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呢?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教学反思: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电话的发明 篇4

  我看了世界上下五千年,看到了《贝尔发明电话》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贝尔知道了用电流强度模拟出声音的变化就可以用电流传递语音,便准备创造一个电话。

  1875年5月,贝尔和沃特森研制出两台粗糙的样机。这两台样机是在一个圆筒底部蒙上一张薄膜,薄膜中央垂直连接一根炭杆,插在硫酸液里。这样,人对着它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炭杆与硫酸接触的地方电阻发生变化,随之电流也发生变化;接收时,因电流变化,也就产生变化的'声波。由此实现了声音的传送。

  可是,经过验证,这两台样机还是不能通话。试验失败。

  一天夜晚,贝尔站在窗前,锁眉沉思。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吉他声。那声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极了!

  贝尔听到后,觉得应该制作一个音箱,提高声音的灵敏度。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对带音箱的样机进行试验。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头。贝尔一面在调整机器,一面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

  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沃特森高兴地从那一头冲过来。他顾不上看贝尔受伤的地方,把贝尔紧紧拥抱住。贝尔此时也忘了疼痛,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我们要处处留意每一个细节,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

  五年级:水晶之爱

  电话的发明 篇5

  公众曾就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究竟是谁发明的进行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众所周知,从一开始,电话的发明者就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格雷翰姆·贝尔;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电话机的发明者另有其人,但是他们却苦于拿不出证据。如今这场争论终于可以因为一个50岁的老者的出现而平息,这名老者就是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的馆长,他提供的证据可以有力地证明,电话机的.确不是贝尔发明的。然而,贝尔为何被确认为电话机的发明者呢?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人就在一部非常原始的电话机上试验成功,而这要比贝尔的发明整整早13年,这部德国人发明的原始电话机之所以没有公布于世,一名商人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不仅如此,这名商人还向公众保证,苏格兰人贝尔被称为“现代通讯之父”是毫无疑问的。

  而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的馆长约翰·利芬发现的多达400页的从未公布于世的文件表明,贝尔1947年所做的电话机发明试验实际上是以一个名叫菲利普·莱斯(1834至1874)的德国人早在1863年就发明的电话机为基础。

  当时,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STC)的工程师发现,莱斯1863年发明的电话机虽然声音微弱,但是却已经能够传递语音,而且语音的接收者也能产生出高质量的语音,只不过是效率比较低。然而,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的总裁弗兰克·吉尔却下令对莱斯的发明予以保密。

  那时候,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正试图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赢得一场生意,美国的这家公司正是从贝尔公司演化而来的。弗兰克觉得,他所在公司的工程师们的这个惊人发现会对公司带来不良影响,进而破坏与美国公司的这场生意。于是这份文件就被冠以“机密”字样被封存起来,直到几个星期前被利芬馆长发现,这个被隐藏了大约半个世纪的秘密才被公之于众。

  电话的发明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联系的发生有很多种,你觉得最普遍的是哪种?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电话的发明。

  3、板书课题:《电话的发明》(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偶、沃、舍、艰、检、效、导、端、另、应、悦、启、配、拆、硫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偶然、肥沃、农舍、艰苦、检验、效果、导线、

  一端、另一端、反应、悦耳、启发、器配、拆掉、硫酸

  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①齐读第1自然段。

  ②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3)在小组中学习:

  ①指名接读课文2——8自然段。

  ②在小组中接读2——8自然段,讨论: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③指名说说。

  ④齐读2——8自然段。

  3、齐读课文。

  ①自由说说: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②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通讯

  热爱科学

  电话的发明

  勇于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偶、艰、检、效、导、另、悦、启、配、拆”11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偶、沃、舍、艰、检、效、导、端、另、应、悦、启、配、拆、硫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偶然、肥沃、农舍、艰苦、检验、效果、导线、

  一端、另一端、反应、悦耳、启发、器配、拆掉、硫酸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偶、艰、检、效、导、另、悦、启、配、拆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偶然、检验、悦耳、启发、欣喜若狂、()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通讯

  电话的发明

  五、教学后记:

  电话的发明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电话进入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的。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教学难点〗

  了解电话的发明过程,感悟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古时候人们传递讯息的方式。现在人们又用什么来传递信息呢?

  生(七嘴八舌):邮件、传真、电报、传呼机、电话、手机……

  当学生讲到电话时,师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台电话。

  师:今天咱们有幸请到“电话先生”来咱们课堂上作客,欢迎吗?

  (学生鼓掌)

  师走到一生面前(微笑):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巴掌拍得最响,我得采访采访你。

  生1:我很感谢电话先生,他让我和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经常联系。

  师:嗯,电话先生用他的神奇魔力,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让亲人的心靠得更近。电话还给大家帮过哪些忙?

  生2:有一次,我忘记抄作业了,我打电话向同学询问就知道了,不用亲自跑去,电话真方便!

  生3: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只要打个电话,“德克士”的阿姨就会把香喷喷的外卖送到家里。

  师:是呀,电话叔叔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生:出现火灾时我们可以拿起电话拨119,家有病人需要急救还可打95950。

  师:危难时候电话叔叔还能化险为夷,抢救生命的本领,真了不起!

  你有问题想问问它吗?

  生:我想知道是谁发明了你?

  生:我想知道发明你的.科学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为什么能发明你?

  师俯身向电话“倾听”后说:电话先生说大家提出的都不是难题,希望你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能解决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生:我知道了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师: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举手的学生不足10人)

  师不露声色地说:先不急,在大家做介绍之前,能先给我一个机会,说说我所了解的贝尔吗?

  生:好!

  师根据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亚历山大?贝尔是英国人。他从小就好动脑筋,15岁时,他大胆改良了水推磨,22岁时,他为有残疾的人发明了助听器,而发明电话的时候他还不到30岁……他的一生获得了三十项发明专利!

  (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们唏嘘不已)

  师趁热打铁地说:“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寻找发明家贝尔留下的足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且开始拿起笔作勾画和简单批注、和合作伙伴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学情。)

  生自由起来汇报:

  生1:我认为贝尔是个喜欢钻研、勇于探索的人。

  师:说说你的见解。

  生1:我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看出来的。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小现象也能引起他的关注,接着还进行了大胆设想和亲身实践。真了不起!

  师:是呀,一个偶然的发现都能使他产生那么大胆而新奇的设想。真和他那喜欢钻研、乐于探索的个性分不开。(随即写下――偶然发现、大胆设想)

  生2: 我认为贝尔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2:他光设计一台电话样机就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样的耐心是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

  生3:而且在这两年中他和他的伙伴还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所以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不言放弃的人。

  师:你们说得真好,遇到困难,他不放弃;面对失败,他不退缩。反复的研究让他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相机板书――反复实验)

  生4: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严谨、认真的人,通过这几句我感受到了: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电话的一端……样机做好了,他还要亲自测试效果,真是一丝不苟呀!

  生5:对!读第五自然段我也看出来了,样机实验不成功他还研究新方法改装电话机呢。

  师:嗯,从他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刻苦钻研的精神。(板书――刻苦钻研)

  生6:我感觉到贝尔很有科学献身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你看,实验过程中,他被硫酸烫伤,多痛呀!可当他知道实验成功时就什么都给忘了。

  师:你想得非常充分。

  生7:我还想说:贝尔,你真是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因为: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便利呀!我们真要谢谢你。

  师:说得太棒了!现在,你们知道第一台电话是怎么研究和发明出来的了吗?

  生:知道!

  师:给你的同桌介绍介绍,好吗?

  (生根据师板书:偶然发现――大胆设想――反复研究――刻苦钻研――取得成功。组织语言,进行介绍。)

  (出示贝尔像)

  师:虽然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已经远离了我们,可他的一件件伟大发明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很近……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吧,拿起手边的“电话”,把你想说的告诉他好吗?(生用手模拟电话,自我表达。)

  电话的发明 篇8

  在教学《电话的发明》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提问,一名学生站起来问:第二幅插图,哪一个是亚历山大贝尔,哪一个是电器技师沃特森?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

  然而,我停了一下,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呀,哪个是贝尔呢?”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这时,我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学生一个个提起笔边读边批画,有的还小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答案出来了:同学们一致认为那个发色较深,穿着咖啡色背心的是贝尔,另外一个是沃特森。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没有像学生那样一笑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你应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之类的话来,而是首先鼓励那位学生,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这不仅让那个提问的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由此我想,教师只有善待每个学生的提问,学生才敢提问。一个学生如果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太没有价值而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就会不敢问,也就谈不上爱问,更谈不上会问了。学生由于敢问、爱问,问得多了就会发展到会问。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才敢问、爱问;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问。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怎样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提问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呢?促使我不断地探索,反思。

  因为,每个孩子受遗传、外界环境、后天教育等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问题。

  电话的发明 篇9

  我认为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电话,电话是贝尔发明的,而且是在一场巧合中成功的呢!

  电话能让在远处的家人、朋友能在短时间内收到对方的讯息,如果很急的时候也非常方便!以前的'飞鸽传信都要在好几天、好几个月前就要寄出了,所以非常不方便!再来才有了电话,但因为时代的进步,有了手机,但是以前的手机很巨大又很重,它叫“黑金钢”,不过对以前人来说它可是很稀奇的!为什么呢?因为以前人都要在家或着是在公共电话亭中投币使用电话,而且以前电话都有线,就手机没线,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呢!跟着时代的进步电话和手机的素质都越来越好了!现在大多是智能型手机了!现在的手机变得轻薄、屏幕又大,而且现在还有许多可以传递讯息的工具哟,使用非常方便!

  电话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工具,他可以随时随地在短时间内告诉别人讯息,如果发生任何事情还可以告知家人,电话真是便利无穷啊!

  电话的发明 篇10

  电报发明以后,自然有许多人想到,能不能用电流传递声音呢?但在技术上这比传递电报信号要困难得多。传递电报基本上是一个电的过程,发送和接收的都是电码,也就是长短不同的电脉冲;而传递声音则需要声电转换和电声转换过程,发送时先要将声音转换成连续的电信号,接收时还要再将电信号还原为声音。

  最早进行用电传声实验的是法国科学家布素尔。1854年巴黎博览会期间,布素尔用一根导线将远在两地的两块容易颤动的薄板连接起来,并通以电流。这时,他在一块薄板的近侧发声,使声浪振动薄板,薄板的振动又使导线上的电流断断续续地传到远处的另一块薄板上,这块薄板就会得到同样的振动而发声。他的实验虽没有完全成功,却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并向我们揭示了用电传声的基本原理。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用电传声就是要把这种空气的振动转变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再通过电线传送出去,接收时再把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转变回和发送时同样的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1860年,德国科学家李斯仿照人耳的结构成功地制作了一套送话装置,并且用它发送了一段音乐。这套送话装置在美国纽约展出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李斯教授把他的装置命名为Telephone,英语中电话一词由此而来。

  但这种电话机还很不完善,由于送话器产生的电流是不连续的,所以传过来的声音也就断断续续,听不清楚。尽管如此,李斯的尝试仍然是电话发明史上跨时代的重要一步,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仍可以看到一座为表彰李斯对于电话发明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建立的纪念碑。

  在李斯之后,电学领域涌现了两个杰出的发明家,一个叫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另一个叫伊利沙·格雷。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发明家并不相识,他们各自独立地发明了电话机,并为发明权的归属问题打了十几年的官司。

  贝尔1847年出生在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聋哑儿童的教育工作,所以对声学很有研究。受他们的影响,贝尔从小就迷恋上了语音学。贝尔23岁那一年,全家移居到了加拿大,以后又移居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定居。在这里贝尔继承了父业,在波士顿大学里担任语言生理学教授,继续从事对聋哑人的教育工作。后来他和父亲一起开设了一所聋哑学校。在学校里那些聋哑儿童有耳朵却听不见声音,这使善良的贝尔感到很难过,于是他产生了发明一种仪器的念头,他希望这种仪器能使聋哑人看到别人在说什么。

  贝尔的设想并没有取得成功,可是他在实验时却发现了其它一些东西。他在许多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开启或关断铜线圈中的电流时,线圈由于振动就会发出声音。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许多人在实验中都曾经遇到过,但谁也没有对它做进一步的思考,只有贝尔敏锐地感觉到了它的价值。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贝尔头脑中产生:电流可以使线圈振动而发出声音,那么能否利用电流来传递人说话的声音呢?尽管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但贝尔却把它牢牢抓住了,再也没有放走它。

  于是贝尔改变了研究方向,开始进行电话的实验。开始时,实验并不顺利,尽管贝尔反复改进他的装置,却仍然一无所获。这是因为贝尔只是个语音学教师,虽然他有着丰富的声学知识,对电磁学却所知甚少。这时候,一些讽刺、挖苦的议论也出来了,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就曾用嘲笑的口吻对贝尔说:阁下真是异想天开,电线怎么能传递声音呢?只要稍微懂点电学常识,就不会有这种想法,我看你还是先学点电学知识吧。

  就在贝尔感到最困难并且自己都有些动摇的时候,一位电学大师给予了他热情的鼓励和坚定的支持,贝尔才得以沿着自己的发明道路继续走下去。这个人就是约瑟夫·亨利,高频电磁振荡现象的发现者。1875年3月的一天,贝尔带着他的设想来到了华盛顿,登门拜访了大名鼎鼎的亨利。贝尔向亨利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亨利听过后很为这个年轻人的热情所感动,他鼓励地说:贝尔先生,你有一个伟大的设想,干吧!贝尔又问:但是先生,我缺乏电学知识,机械知识也不很精通。学吧!亨利教授拿出李斯的电话机模型给贝尔看,鼓励贝尔去发明一个更完善的电话机来。

  干吧!学吧!这两个字给了贝尔巨大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心。贝尔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亨利先生的鼓励,我恐怕早已经支持不下去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亨利这位伟大学者的高尚品德,他不因贝尔只是一个对电磁学缺乏了解的年轻人,就认为他的想法荒唐可笑,而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如果亨利对贝尔的想法不加思索地加以否定,那么世界通信史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实际上,世界上曾有许多有才华的青年,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象亨利这样的名师的指点,因而没能充分展现他们的才能,并最终湮没在了芸芸众生之中。

  贝尔满怀信心地回到了波士顿,他找来了一位名叫托马斯.沃森的青年电学技师来做他的助手。两个人一边学习,一边实验,又开始了电话机的研究工作。两个人在两间简陋的小屋里,一边画草图,一边制作样机,每天都不停地干到很晚。几个月过去了。他不知试过了多少种方案,效果仍然不理想。1875年6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事故为他们打开了胜利之门。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天他们分别在两个屋子里进行实验,沃森那间屋子的机器上一根弹簧突然被粘在了磁铁上,沃森过去把弹簧拉开,这时贝尔发现另一间屋子的机器上的弹簧也跟着振动起来,并发出了声音。这个偶然事件象流星划破夜空一样,一下子照亮了贝尔困惑多时的头脑,他产生了一个新的构想:如果对着铁片说话,声音就会引起铁片的振动。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绕有线圈的磁铁,铁片振动时就会在导线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振动电流顺着导线传到另一端,会使一块磁铁同样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这样,一方的话音就可以传到另一方去了。贝尔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助手沃森,于是两个人开始制作起新的电话装置来。

  1876年3月10日,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一天,贝尔和沃森象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实验室,进行他们新的一天的工作。他们刚刚把线路拉好,贝尔一不小心,浸泡设备的硫酸溅到了腿上,他痛得忍不住大叫起来:沃森,快来帮我!另一个房间中的沃森竟从电话中听到了贝尔的喊声,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跑过来向贝尔报告了一这情况。贝尔忘记了腿上的疼痛,亲自跑到另一房间试听,果然听见了沃森发出的声音。贝尔万分激动,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成功来的是那么的突然,却又是那么的必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一时间,所有的苦恼、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痛苦在这巨大的喜悦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沃森,快来帮我!就是这句求助声成了人类利用电话所传递的第一句话。贝尔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朋友们各自留在家中,不用出门也能互相交谈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1876年5月,美国在费城举办纪念独立一百年博览会。贝尔把他刚刚发明出来的电话机带到了博览会。开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直到博览会的最后一天,巴西国王彼德罗应邀前来参观,国王对贝尔的发明很好奇,就拿起听筒放在耳朵上,国王陛下,欢迎您来参观。当他从听筒里听到声音后不禁大声惊呼:啊!我的'上帝,它说话了!国王的喊声一下子惊动了整个博览会上的人们,电话机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经过专家们的鉴定,电话机成了这届博览会最重要的成果。博览会的评委之一威廉·汤斯森爵士写道:有了这种设计精巧、功效显著的装置,我们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贝尔先生将给我们带来传送话音的方法,可以将欢声笑语尽情地通过导线送入数英里之外的千百只耳朵里。

  通过这届博览会,贝尔和他的电话机一下子名声大噪,但仍有很多人对电话机存有偏见和疑虑,以为电话只不过是和儿童玩具差不多的东西。电报公司怕害电话机的出现会影响电报的地位,对贝尔的发明竭力诋毁。面对种种非难,贝尔毫不气馁,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让事实来说话。为了推广他的发明,贝尔在美国各大州以及世界各地奔走宣传,巡回表演。甚至新婚的蜜月旅行期间也不忘带上他的发明去给英国女王演示。在他不遗余力的努力下,人们终于逐渐认识到了他的发明的巨大作用。到了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与纽约之间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320公里长的长途电话线,电话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为广大民众服务。1880年,贝尔电话公司成立了,电话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1910年,仅在美国电话机数量就已经超过了700万部。在世界各地,我们到处都可以听到电话铃声。正如贝尔自己所说,电话是永不间断的歌声。

  贝尔因为他的杰出贡献和高尚的品格,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敬仰。1922年8月2日,75岁的贝尔去逝了。在为贝尔举行葬礼期间,全美国20xx万部电话全部沉默了,人们以此来表示对这位伟大发明家的哀悼和怀念。直到今天,在波士顿司法大街109号当年贝尔发明电话的房间门口,还钉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1875年6月2日,电话在此诞生。

  贝尔电话机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能说明清楚,我们先来谈一谈声音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无时无刻、无处无地不存在着声音。弹奏乐器可以发声,机器发动可以发声,物体碰撞也可以发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振动。如果我们用手去摸正在发声的物体,比如刚刚敲过的铜锣或正在响着的电铃,我们就会感觉到它的振动。可见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是靠空气作为媒介。当物体振动时会不断推动周围空气运动,也就是说物体把振动传递给了周围空气,于是这种振动就在空气中传播开去,就象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粒石子,水波就会以石子的落点为中心向四周湖面传播开去一样。当空气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时,耳内的鼓膜也随着振动起来,周围的神经感受到这种振动并把它传到神经中枢,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声音进行通信呢?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能量损耗很大,不能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我们有体会,当说话人距离较远时,他的声音也就模糊不清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贝尔电话机是怎么工作的。贝尔的电话机可以分成两部分:送话器和受话器。

  送话器上面盖有一片薄薄的有弹性的金属膜片,膜片下面是装有导电粒子的金属盒,金属盒并不直接与导电粒子接触,而是通过中间的导电粒子才能接通。导电粒子有一个特性:当他们之间的接触比较疏松时,导电能力就减弱,对电流的阻力增大。我们对着送话器说话时,声波产生的压力使金属膜片产生振动,膜片下面的导电粒子也就随着膜片的振动时紧时松,它所呈现的电阻也就时小时大。如果在送话器两端加上恒定电压,根据欧姆定律I=V/R,I是电路中电流,R电阻,V是电压,那么流过导线的电流就会随着导电粒子电阻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随着膜片的振动而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随着我们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声调的高低而变化。这种电流的变化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递到较远的地方。

  受话器内部也有一个金属膜片,安置在一块马蹄形电磁铁上。当送话器产生的振动电流沿导线传递过来后,就要流过电磁铁上的感应线圈,变化的电流就会使电磁铁产生变化的磁场。由于受到电磁铁变化的吸力,金属膜片会产生和电流振荡频率相同的振动,并激起周围空气振动,因而还原出说话人的声音。

  电话的发明 篇11

  阅读课全班到小书虫乐园看书,我走过书架旁,突然看到一本没有看过的传记,于是我抽出这本书,开始阅读。贝尔出生于公元一八四七年,死于一九二二年,享年七十六岁。因为父亲的潜移默化之下,贝尔从小就对声音和说话有浓厚的兴趣。

  一直以来,贝尔的家族都在为残障儿童服务;贝尔也理所当然的当起了聋哑教师。贝尔在当老师的同时,也不忘朝他的梦想前进;他时常在空闲时间跟夜里研究 电话。贝尔后来被汤玛斯桑德士董事长聘至家中教书,汤玛斯桑德士也毫不吝啬得让出地下室给贝尔做些研究活动,并提供一笔研究经费给贝尔运用。而电话就 是在这个地下室诞生的。贝尔也曾经研究、改良过爱迪生所发明的留声机和制造飞机,可见他非常有研究精神。

  贝尔在发明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贝尔在一开始提出“电话”这个想法时,被汤玛斯桑德士大力驳回,因为他认为电报才是最有有效果的传讯方式。 由于汤玛斯桑德士提供经费,贝尔才能进行研究,所以贝尔也只好打消研究“电话”念头。可是当汤玛斯?桑德士看见贝尔第一个是作品时,彻底改变了他的想 法,因为他在那件试作品上看见了努力和希望的光芒。而贝尔也不负所望,成为电话之父。他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的距离,下次你要打电话时,不妨在心里跟贝尔道个 谢吧!

  并不是人人都做的到在失败中找快乐,在挫折中找解答,然而贝尔他做到了。我觉得,贝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他那愈挫愈勇的精神。贝尔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所以我要说:“贝尔叔叔,谢谢您!”

  电话的发明 篇12

  “我知道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马上就要到来。”贝尔曾自信地向世界这样宣告。

  贝尔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是一位嗓音生理学家,并且是矫正说话、教授聋人的专家。

  1862年贝尔进入著名的英国爱丁堡大学,选择语音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贝尔通过总结父辈们的经验进步很快。1867年毕业后又进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语言学。

  就在此时,英国发生大规模的肺病,贝尔先后失去了两个兄弟,其父带着全家迁居到加拿大以躲避瘟疫。

  1869年22岁的贝尔受聘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语言学教授,担任声学讲座的主讲。在莫尔斯电报发明后的20多年中无数科学家试图直接用电流传递语音,贝尔也把发明电话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电话是传递连续的信号而不是电报那样不连续的通断信号,在当时的难度好比登天。

  他曾试图用连续振动的曲线来使聋哑人看出“话”来,没有成功。但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每次电流通断时线圈发出类似于莫尔斯电码的“滴答”声,这引起贝尔大胆的设想:如果能用电流强度模拟出声音的变化不就可以用电流传递语音了吗?

  随后的两年内贝尔刻苦用功掌握了电学,再加上他扎实的语言学知识,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辞去了教授职务,一心扎入发明电话的试验中。在万事俱备只缺合作者时,他偶然遇到了18岁的电气工程师沃特森。

  两年后,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制成了两台粗糙的样机:圆筒底部的薄膜中央连接着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说话时薄膜振动改变电阻使电流变化,在接收处再利用电磁原理将电信号变回语音。但不幸的是,试验失败了,两人的声音是通过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过机器互相传递的。

  正在他们冥思苦想之时,窗外吉他的叮咚声提醒了他们:送话器和受话器的灵敏度太低了!他们连续两天两夜自制了音箱、改进了机器,然后开始试验。刚开始沃特森只从受话器里听到嘶嘶的电流声,终于他听到了贝尔清晰的声音:“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1875年6月2日傍晚,当时贝尔28岁,沃特森21岁。

  他们趁热打铁,经过半年的改进,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电话机。1876年3月3日(贝尔的29岁生日),贝尔的专利申请被批准。

  其实,在贝尔申请电话专利的同一天的几小时后,另一位杰出的发明家艾利沙·格雷也为他的电话申请专利。由于这几个小时之差,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贝尔为电话的发明者。回到波士顿后两人继续对它进行改进,同时抓住一切时机进行宣传。两年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千米的纽约之间首次进行了长途电话试验,与31年前莫尔斯一样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们举行的是科普宣传会,双方的现场听众可以互相交谈。

  中途出了个小小的问题:表演最后节目的黑人歌手听到远方贝尔的声音后紧张得出不了声,急中生智的贝尔让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气的歌唱使双方的听众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试验圆满成功。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这沟通了查尔斯·威廉斯先生的各工厂和他在萨默维尔私人住宅之间的联系。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1922年,贝尔逝世于加拿大巴德克,享年75岁。

  电话的发明 篇13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贝尔出生在英国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颇有名气的语言学家。

  受家庭的影响,贝尔小时候就对语言很感兴趣。他喜欢养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他觉得动物的叫声美妙动听。上小学时,他的书本里,除了装课本书外,还经常装有昆虫、小老鼠等。有一次,老师正在讲《圣经》的故事,忽然他书包里的老鼠窜了出来,同学们躲的躲,叫的叫,弄得教室内大乱。老师怒不可遏,觉得这样的学生不可教。

  不久,贝尔的父亲就将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儿。这位慈祥的老人虽然很疼爱孙子,但对孙子的管教十分严厉。祖父深谙少年的学习心理,他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硬逼贝尔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培养贝尔的学习兴趣入手。渐渐地,贝尔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成绩也上去了,成了优等生。贝尔后来回忆道:“祖父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的普通功课,我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耻辱。他唤起我努力学习的愿望。”

  一年之后,贝尔又回到了故乡爱丁堡。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贝尔觉得这种老式水磨太费劲了,要改进改进。于是,他查阅各种图书资料,设计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图。这图虽然画得不规范,但构想却十分巧妙。经过工匠的加工,水磨果然变得十分灵活,比原来省力多了。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

  贝尔从这里看到了发明创造的意义。每一项的发明,都将使很大一部分人受益,都是人类向前迈进的一块基石。

  1869年,22岁的贝尔受聘美国波土顿大学,成为这所大学的语音学教授。贝尔在教学之余,还研究教学器材。

  有一次,贝尔在做聋哑人用的“可视语言”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电流流通和截止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声,就像电报机发送莫尔斯电码时发出的“嘀答”声一样。

  “电可以发出声音!思维敏捷的贝尔马上想到,“如果能够使电流的强度变化,模拟出人在讲话时的声波变化,那么,电流将不仅可像电报机那样输送信号,还能输送人发出的声音,这也就是说,人类可以用电传送声音。”

  贝尔越想越激动。他想:“这一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想法。”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电学界的朋友,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有益的建议。然而,当这些电学专家听到这个奇怪的设想后,有的不以为然,有的付之一笑,甚至有一位不客气地说:“只要你多读几本《电学常识》之类的书,就不会有这种幻想了。”

  贝尔碰了一鼻子灰,但并不沮丧。他决定向电磁学泰斗亨利先生请教。

  亨利听了贝尔的一五一十的介绍后,微笑着说:“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想你会成功的!”

  “尊敬的先生,可我是学语音的`,不懂电磁学。”贝尔怯怯地说,“恐怕很难变成现实。”“那你就学会它吧。”亨利斩钉截铁地说。

  得到亨利的肯定和鼓励,贝尔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决心也更大了。他暗暗打定主意:“我一定要发明电话。”

  此后,贝尔便一头扎进图书馆,从阅读《电学常识》开始,直至掌握了最新的电磁研究动态。

  有了坚实的电磁学理论知识,贝尔便开始筹备试验。他请来18岁的电器技师沃特森做试验助手。

  接着,贝尔和沃特森开始试验。他们终日关在试验室里,反复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可一次次都失败了。“我想你会成功的”,亨利的话时时回荡在贝尔的耳边,激励着贝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研制工作中去。

  光阴如流水,两个春秋过去了。

  1875年5月,贝尔和沃特森研制出两台粗糙的样机。这两台样机是在一个圆筒底部蒙上一张薄膜,薄膜中央垂直连接一根炭杆,插在硫酸液里。这样,人对着它讲话时,薄膜受到振动,炭杆与硫酸接触的地方电阻发生变化,随之电流也发生变化;接收时,因电流变化,也就产生变化的声波。由此实现了声音的传送。

  可是,经过验证,这两台样机还是不能通话。试验再次失败。

  经反复研究、检查,贝尔确认样机设计、制作没有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失败了呢?”贝尔苦苦思索着。

  一天夜晚,贝尔站在窗前,锁眉沉思。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吉他声。那声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极了!

  “对了,沃特森,我们应该制作一个音箱,提高声音的灵敏度。”贝尔从吉他声中得到启迪。

  于是,两人马上设计了一个制作方案。一时没有材料,他们把床板拆了。几个小时奋战之后,音箱制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对带音箱的样机进行试验。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头。贝尔一面在调整机器,一面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

  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沃特森高兴地从那一头冲过来。他顾不上看贝尔受伤的地方,把贝尔紧紧拥抱住。贝尔此时也忘了疼痛,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夜里,贝尔怎么也睡不着。他半夜爬起来,给母亲写一封信。信中他写道: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未来,电话将像自来水和煤气一样进入家庭。人们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门,也可以进行交谈了。”

  可是,人们对这新生事物的诞生反应冷漠,觉得它只能用来做做游戏,没什么实用价值。

  贝尔一方面对样机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电话的使用价值。

  两年之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首次长途电话试验(两地相距300公里),结果也获得成功。在这以后,电话很快在北美各大城市盛行起来。

  电话的发明 篇14

  旅游回来后,赶紧上网查找一些关于发明创造者的神奇故事。而《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经历吸引了我,现在就让我来说说贝尔的故事吧。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他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类小动物。有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小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父是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贝尔喜欢起他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常助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小贝尔很同情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磨太苦,纷纷不干了,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回到家里,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1个月的反复琢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就组织“少年技术协会”,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22岁被美国波士顿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气的演讲家。

  1875年6月2日,28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线电话。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连声呼救:“华特生,快来,我需要你!”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线电话制造成功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贝尔不止发明了电话还制造了助听器,同时还是个非常厉害的企业家,他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啊!这位伟人让我明白,人一定要勇于探索、钻研、发现,更要通过不断努力,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走向成功之路。我一定要做个好学、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电话的发明】相关文章:

我的发明09-07

发明的作文08-07

关于发明作文03-08

关于发明的作文07-13

我的发明作文03-16

灯泡的发明作文10-08

手机的发明作文07-29

伟大的发明作文08-28

时钟的发明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