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简介

时间:2023-10-20 16:40:35 嘉璇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适的简介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适的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适的简介

  简介

  高适(706-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早年家贫潦倒,壮年时期寓居梁宋一带,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近50岁才由人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天宝十一载(752年),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掌书记。天宝十四载(755年),任绛郡长史。至德元载(756年),擢谏议大夫。不久任淮南节度使,奉命讨伐永王李璘。乾元二年(759年),拜彭州刺史。上元元年(760年),转蜀州刺史。广德元年(763年),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摄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应召回京,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765年),高适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他在第一次长安应试失意之后,选择客居宋中,此时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与悲慨,使得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切的艺术风格。游于燕赵之时,诗人所见多令人愤怨之事,他以饱含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蓟门五首》等一系列揭露现实的诗作。寓居淇上之时,他有感于田园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山水田园诗作。著有《别韦参军》《燕歌行》《别董大》《封丘作》等。

  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

  爱国精神

  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在敌人入侵、“昨日边庭羽书至”的时候,浑将军就慷慨出征。“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二句不沾将军本身,却正衬托出将军忠勇为国、心情异常激动的精神面貌。“黄云白草”的塞外风光,与“击剑酣歌”的昂扬精神,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不畏艰苦、为国忘身、心情乐观的爱国将领的形象。通篇严整而飞动,魄力雄毅,风骨遒上,与《燕歌行》同样表现了高适七古的艺术特征。 对于收复失地,高适同样是兴奋鼓舞的。天宝十二载五月,哥舒翰收复久已沦陷的九曲黄河,他写了豪壮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九曲词》,其第二、第三首云: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磷。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在这里也表现了他希望边疆巩固,获致太平的愿望。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武后久视元年(700年),高适出生(详见人物争议目录)。

  高适二十岁前之生活情况,因缺乏具体材料,无法详探。《旧唐书·高适传》只记载其“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另据适《别韦参军》:“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大致可知适二十岁之前基本流寓梁、宋,攻文习武,颇为刻苦。

  开元七年(719年),高适初游长安。

  开元八年(720年),滞留长安。

  开元九年(721年),高适自长安失意而归,客游梁宋,定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耕读自养。

  开元十七年(729年),约在此年作《苦雪四首》诗。

  北上游历

  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权臣可突干弑杀契丹王李邵固,率其部众并胁迫奚族人叛唐降于突厥,奚王李鲁苏携妻东华公主、李邵固之妻东光公主逃奔大唐,唐与契丹和奚族的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高适于本年或开元十九年听闻边境战事,遂北上燕赵寻找投军机会,过魏州,至钜鹿,冬天到达前线的幽州、蓟州一带,途中作《三君咏》《钜鹿赠李少府》《酬司空璲》本年还作有《苦雨寄房四昆季》《赠别晋三处士》等诗。

  开元十九年(731年)至迟于本年启程北上,来到幽蓟一带。作有《塞上》《营州歌》《别冯判官》《塞上听吹笛》等诗。

  开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祎大破敌军,高适作《信安王幕府诗》献给李祎幕下诸人,求引荐而无果。同年,还作有《蓟门五首》诗。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蓟门与王之涣、郭密之等老友往来酬赠,期间作有《酬李少府》《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等诗。同年冬,失望南归,途中作有《自蓟北归》诗。

  或云高适此番北上幽蓟,曾投身军中。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自蓟北南返宋中,一路漫游,拜访地方官吏韦济、薛据等人。期间作有《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邯郸少年行》《别韦五》《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寄宿田家》等诗。同年冬,梁洽去世。高适作有《哭单父梁九少府》诗悼念。

  长安应试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赴长安应试,未能考中。同年,作《题李别驾壁》《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等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长安结交名流,与张旭等人同游。同年,作《醉后赠张九旭》《宴韦司户山亭院》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高适与王之涣、王昌龄宴游。高适的诗已经开始有人传唱。同年,作有《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独孤判官部送兵》等诗。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有感于张守珪隐瞒败绩、军中腐败之事,结合此前北上幽蓟之见闻,作《燕歌行》诗。同年秋,离长安回宋中,中途暂住洛阳。同年,还作有《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送崔录事赴宣城》《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等诗。

  漫游四方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回宋中后,寂寞寡欢。与房琯同游。同年秋至汶上,与杜甫同游。同年,作有《遇冲和先生》《别孙》《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送萧十八与房侍御回还》《寄孟五少府》《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宋中送族侄式颜时张大夫贬括州使人召式颜遂有此作》《又送族侄式颜》《东平路作三首》等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高适赴相州游览。同年,作有《别耿都尉》《题尉迟将军新庙》等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高适寓居淇上,与朋友诗酒赠答。同年,作有《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淇上别业》《淇上别刘少府子英》《送蔡十二之海上》《送魏八》《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酬卫八雪中见寄》《哭裴少府》《别韦兵曹》《别从甥万盈》等诗。

  天宝元年(742年)秋,高适离开淇上,至滑台。同年作有《田家春望》《别张少府》《渔父歌》《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等诗。

  天宝二年(743年),春天在滑台,夏季回睢阳,先后与地方名流李邕、李少康等往来。同年,作有《夜别韦司士》《酬鸿胪裴主簿雨后雎阳北楼见赠之作》《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奉酬睢阳李太守》《画马篇》《咏马鞭》等诗,令作有《奉和鹃赋》。

  天宝三载(744年)春,高适往来于睢阳、陈留间。同年夏,与李白、杜甫登吹台赋诗,并漫游梁宋。夏秋之间,至单父,与李白、杜甫同登琴台,且纵猎孟渚泽。又一起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欲寻访司马承祯。秋末,从大梁出发东游,经酂县、符离、灵璧、彭城、泗水、盱眙、淮阴,直至襄贲,寓居樊家。同年有《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送田少府贬苍梧》《送杨山人归嵩阳》《送蔡山人》《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登子贱琴堂赋诗三首》《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同群公秋登琴台》《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宋中十首》《宋中别周梁李三子》《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等诗,并作有《东征赋》。

  天宝四载(745年)秋,高适由泗水西北行,至东平。赴汶阳,过鲁郡、曲阜等地。同年,作有《涟上题樊氏水亭》《涟上别王秀才》《樊少府厅狮猛赞》《鲁西至东平》《东平留赠狄司马》《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东平路中遇大水》《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秋胡行》《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同群公题中山寺》等诗。

  天宝五载(746年)夏,奉李邕召,赴临淄郡,再次与李白、杜甫相聚。后随李邕至北海郡。同年,作有《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同群公出猎海上》《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等诗。

  天宝六载(747年)春,在东平。旋即归睢阳,与故交崔二等人往来。同年冬,与董令望等人相聚。同年作有《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别崔少府》《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别王彻》《效古赠崔二》《过崔二有别》《宋中遇刘书记有别》《宋中别李八》《别董大》等诗。

  天宝七载(748年),居睢阳,穷困潦倒。同年,作有《宋中遇陈二》《宴郭校书因之有别》《酬裴秀才》《咏史》等诗。

  任封丘尉

  天宝八载(749年)春,与刘眘虚、畅璀往来。睢阳太守张九皋对高适的才华感到惊奇,荐举他参加有道科的考试,高适考中,被授职为封丘县尉。初秋,至封丘上任。同年,作有《别刘大校书》《睢阳酬别畅大判官》《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留上李右相》《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初至封丘作》《答侯少府》等诗,此外还作有《谢封丘县尉表》。

  天宝九载(750年)上半年,在封丘县尉任上,内心苦闷,对趋奉长官与压迫百姓的县尉日常生活感到痛苦。同年秋,送兵至清夷军,途出濮阳,与沈千运相逢。又经河间、博陵北上,于是年冬抵达蓟北。完成送兵任务后,回蓟门过年。同年,作有《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封丘县》《封丘作》《赠别沈四逸人》《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送兵到蓟北》《使青夷军人居庙三首》《蓟中作》《赠别王十七管记》《除夜作》等诗。

  天宝十载(751年)春,离开蓟北,经河淇回封丘。同年,作有《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辟阳城》《同颜少府旅宦秋中》《九月九日酬颜少府》《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等诗。

  入河西幕

  天宝十一载(752年)秋,辞官,赴长安,与崔颢、储光羲、綦毋潜、岑参、杜甫、薛据等人唱和应酬。秋末,受田梁丘推荐,赴河西幕府,登陇山,先至武威,经昌松,至临洮,皆不遇哥舒翰。转至陇右节度使驻地部州西平郡,终于见到了哥舒翰,哥舒翰认为高适是奇才,于是上表请任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充任哥舒翰府内的掌书记。同年冬,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玄宗面前盛赞高适。同年,作有《陈留郡上源新驿记》《后汉贼臣董卓庙议》文。令作有《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玉真公主歌》《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送张瑶贬五溪尉》《赠任华》《送别》《别王八》《送蹇秀才赴临洮》《送李侍御赴安西》《送裴别将之安西》《送郑侍御谪闽中》《送董判官》《送浑将军出塞》《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登垄》《登百丈峰二首》《入昌松东界山行》《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等诗。

  天宝十二载(753年)四月,仍在长安,旋即返河西,随哥舒翰进击吐蕃,五月,拔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黄河九曲部落(按:九曲之地是金城公主和亲吐蕃的陪嫁,四十余年间一直是吐蕃侵扰大唐的跳板,故哥舒翰出兵收复)。战事结束后,回积石军。秋,回河西,与窦侍御同游。同年,作有《李云南征蛮诗》《金城北楼》《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塞下曲》《无题》《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河西送李十七》《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九曲词三首》等诗。

  天宝十三载(754年),在河西幕府,清闲多暇。同年,作有《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部落曲》《奉寄平原颜太守》等诗,令作有《绣阿育王像赞》文。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朝廷召哥舒翰平叛,随即拜高适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约于本年末短期兼任绛郡长史,出河东。同年,作有《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等诗。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改元),上半年,佐哥舒翰守潼关。六月,潼关失守,高适回到长安,建议玄宗拿出皇宫仓库里的财物,招募敢死之士坚守长安,并自告奋勇,愿意亲自率领百官子弟和招募的壮士死守长安,但群臣都反对,玄宗没有采纳。唐玄宗西逃后,高适自骆谷西驰,间道追至河池郡,谒见玄宗,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极言朝廷军政的腐败,得到玄宗的嘉许,不久升为侍御史,随玄宗入蜀。七月,玄宗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四镇节度使,命其收复长安、洛阳,同时封永王李璘为四镇节度使,盛王李琦为广陵大都督、三镇节度使,丰王李珙为武威都督、四镇节度使,并下令各路物资均由本路自供,诸王可自行任命属官和本路郡县官。高适极力劝谏玄宗不可如此行事,玄宗不纳。本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

  出镇淮南

  至德元载(756年),八月,肃宗使者入蜀,玄宗正式传位。同月,高适被擢升为谏议大夫。十一月,肃宗召永王李璘归蜀觐见,李璘抗命不从。肃宗听闻高适论谏有素,就召见他商议对策,高适分析了江东的形势利害,断言李璘必败,肃宗听后觉得非同凡响。十二月,以高适兼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与韦陟、来瑱共同平定江淮之乱。年底,李璘攻打江南东道唐军,江淮大震,高适和韦陟、来瑱会师于安陆,誓师讨伐李璘。

  至德二载(757年),年初,在广陵(淮南节度使的治所)上《谢上淮南节度使表》。正月,闻安禄山死,上表《贺安禄山死表》称贺,并请求马上率师北伐。同时,对李璘采取分化战术,写信向李璘的手下将官讲清形势以及利害关系,要他们离开李璘,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李璘部下几员大将知道跟着李璘没有前途,一起离开了他,大军不战而溃,李璘本人也被杀。

  是时,睢阳保卫战正在进行,张巡、许远坚守孤城十个月,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与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都对同属河南道的睢阳拥兵不救,高适至书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并作《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诗,希望他们捐弃前嫌,共同救援睢阳,然未有回应。。八月,张镐代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十月,高适率淮南所部随张镐援救睢阳,但援军赶到时,城池已失陷三天。

  乾元元年(758年)春,由于权宦李辅国憎恶高适的才干和敢于直言,多次进谗言诋毁,高适被左迁为东都太子府少詹事。四月离开广陵,过宋州、汴州至洛阳,留司东都。此时太子李豫早已跟随肃宗在长安,高适到洛阳实为赋闲。同年,作有《登广陵栖灵寺塔》《广陵别郑处士》《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同观陈十六史兴碑》《送崔功曹赴越》《赠别褚山人》等诗,令作有《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

  蜀中为官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军在相州会战中失利,高适随东京留守诸官南奔襄、邓。五月,拜彭州刺史。先自襄州经上津,入武关,至长安朝见唐肃宗,然后赴彭州任上。六月初,抵达彭州任所,上《谢上彭州刺史表》。秋天,高适收到吏部员外郎裴霸的赠诗,以《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相答,是为高适生平最长的一首诗。年底,杜甫到成都,高适闻讯即作作《赠杜二拾遗》问候,杜甫随作《酬高使君相赠》答谢。是年,还作有《秦中送李九赴越》《赴彭州山行之作》《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等诗。

  上元元年(760年),上《西山三城置戍论》(又名《请罢东川节度使疏》、《西山三城置戍疏》)此前,玄宗离蜀时将剑南划分为西川、东川两处节度,又在边境的西山三城(松、维、保州)增兵防守,高适指出,剑南道边境的军粮输送,以全蜀之力加上山南道相助尚且不足,而今西川能征收赋税的只有成都、彭、蜀、汉四州,此四州残破凋敝,却要承担其他地方十个州的重赋和徭役,加之重利者千方百计榨取,官员害怕担责而极力催逼,百姓逃亡者不可断绝,而大量关中士人流入蜀中,更加重了蜀地的负担,“赋税差科,乃无涯矣”。为解救黎民于倒悬之苦,高适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缩短战线,不争朝夕,让百姓休养生息,暂时削减“以戎狄言之,不足以利戎狄,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广土宇”的西山三城的戍卫,第二,如果认为已守之土不可弃,则应撤销东川的建制,将东西二川合并为一道,统一调度整个剑南的力量来对抗吐蕃。肃宗没有采纳高适的建议。同年秋,杜甫作《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向高适求助。九月,高适转任蜀州刺史。

  上元二年(761年)人日,题《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赠杜甫。夏,梓州刺史段子璋反,东川节度使李奂败逃成都,遂州刺史、虢王李巨被杀,绵州、剑州陷落,高适率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讨段子璋,斩之。同年冬,与王抡同至杜甫草堂做客。期间杜甫屡次赴蜀州依托高适。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七月,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趁严武奉调回京之机举兵反叛,“倾竭府库,涂炭黎岷,遂为欃枪,恣行虿毒……曾未数日,荡坏一隅,郊原已空,市井如扫”,并陈兵要害,阻止严武回京。高适于蜀州起兵,击徐知道,是年八月大破贼众,徐知道被其部下所杀。高适救弊扶伤,安抚地方,上《贺斩逆贼徐知道表》。,

  广德元年(763年)二月,高适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摄东川节度使,上《谢上剑南节度使表》,表明愿竭尽全力忠于职守,为国为民分忧,但同时希望朝廷再选英才,托付西南,让自己以暮年还京。是年夏,西川局势日趋紧张,高适专驻剑南西川节度辖区,东川另设留后(代节度使)一职,由梓州刺史张彝充任。七月,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逼近长安,高适练兵于蜀,率军出现于吐蕃的南边境,意图牵制吐蕃的兵力,但师出无功。十二月,在吐蕃的进攻下,西山三城(松、维、保三州)因粮草不足而陷落,云山新筑二城亦陷落。

  还京封侯

  广德二年(764年)正月,代宗下旨,将剑南东、西两川合并为一道,任命严武为节度使,诏高适还京。高适约于三月回到长安,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官阶由西川时的从三品升为正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按,是年五月,代宗下《加散骑常侍员品诏》,极言自己对散骑常侍一职之看重,诏令增设散骑常侍的人员,并将其品阶提升为正三品(原为从三品),命中书门下省举荐人选。

  永泰元年(765)正月,高适去世。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诗词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的简介】相关文章:

高适《燕歌行并序》讲解02-16

姜子牙简介02-17

五一的由来简介05-05

台儿庄古城的简介05-03

康有为的简介05-03

冒顿的简介04-26

曹操生平简介11-24

个人英语的简介02-28

自我简介作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