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领大家走进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来探索吗?(请欣赏)
(播放课件)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我听到小鸟叫
生:我听到流水声
生:我听到风声
生:我听到海浪声
生:我听到汽车喇叭声
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性质是什么?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产生声音的条件是什么?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声音是从哪传来的?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声音为什么有大小、高低之分?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产生、传播、作用、性质)
师: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我们要研究声音的其他问题,首先要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板书课题)
二、猜测讨论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来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声音是碰撞产生的
生:声音是摩擦产生的
生: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板书(碰撞、摩擦、振动)
师:想得还真快,你们认为要研究声音的产生这个问题,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生:实验
师:对了,事实胜于雄辩。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展示)我们先来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材料,除了这些材料,你身边的其他材料也可以利用起来,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听好:
一、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二、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老师想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最会研究问题。不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把声音的产生这个问题解决了,你们再干什么?
生:再研究传播的问题。
师:你们可以根据你们的兴趣选择(黑板上的)其他问题进行研究,如果你们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研究,你可以向老师要活动建议卡,老师会给你们一份提议的。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猜测,教师对猜测不予肯定或否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由实验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考的能力,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之中。]
三、制定探究计划并自主探究
(小组开始制定计划,两分钟后,学生开始取材料并进行研究)
(16分钟后,小组陆续进入其他问题的研究,有的小组向老师要建议卡)
(20分钟时,教师示意学生停止活动,生意犹未尽)
[探究中充分为学生提供机会,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有东西可研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肯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其亲自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去做科学、学科学,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探索活动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真正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四、交流探究成果,得出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非常投入,你们肯定会有很多发现,下面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交流时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他的发现哪些和你们是一样的,用“√”表示出来,交流时不用重复。
生:(出示实验报告单)
我们主要研究这些器材发声时有什么现象,我们发现弹皮筋琴时,它的弦在振动。吹柳条哨时嘴唇振的发麻,敲音叉时,它在振动,敲鼓时,鼓上的米粒在跳动,我们的结论是任何物体发声时都会振动。
生:我们研究的是音叉、三角铁、吉它、鼓等物体,我们反复敲三角铁,手能感觉它的振动,弹吉它时弦在颤动并发声,当颤动停止时,就没有声音了。吹柳条哨时,嘴能感到它的振动,我们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碰撞产生的。
师:其他同学可以交流和这些同学不一样的地方。
生:我们小组还选用了水,用杯子舀出一点水(倒入水槽)让它发声,发现水溅出来了,还研究了铁片琴,发现敲动时能发出声音,铁片会振动。
生:刚才我们小组把音叉放入水中,一敲,水就会有波动。
生:我们小组在吹这个瓶的时候,能听到声音,感觉嘴唇有点振。
师:同时你还看到什么(现象)了吗?
生:再没有发现。
师:(问其他组的同学)你们在吹瓶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里面的小球在颤动,如果吹大了,小球会弹出来。
师:嗯,吹大了,小球的颤动幅度就大。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时都在动,谁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它们怎么动?
生:(做手势)
师:科学上,我们把像皮筋这样来回的运动叫振动。(板书:振动)刚才有不少同学已经非常规范地用到这个词,可是从交流看,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道产生的,而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碰撞产生的,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你们能不能谈谈各自的理由。
生:我们认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师:谈谈你的理由。
生:因为我们实验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嗯,这是你们观点,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师:请你们小组(碰撞论的小组)再谈谈你们的观点。
生:我们的意见是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我不同意声音是由碰撞产生的,是因为碰撞也是产生(声音)的方法,我认为振动包括碰撞
师:你认为是通过碰撞来产生振动,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
生:(理直气壮地)我们还是认为只有一个物体碰撞另一个物体才能产生声音。
师:我看现在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这样吧,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师出示锣,敲锣,学生注意听。)
师:刚才我敲打锣,锣发声,现在我不敲了,锣有没有声音?(有)这是怎么回事?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不敲锣了,可锣还在振动。
生:可是如果没有碰撞锣就不会振动。
师:(敲一下锣,马上捂住锣,声音消失)为什么声音消失?
声:锣不振动了。
师:大家试试,还可以谈谈看法,现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不好意思、但心悦诚服地)我们同意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师:现在我们统一了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碰撞只是引起振动的外因条件。(板书)
师:除了研究这个问题,你还研究了哪些问题?可以简单地交流一下。
生:我们研究了传播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是从气体、液体、固体中来研究的。气体呢,每当上课铃响了,四面八方的同学都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从气体中传播;我们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敲桌面,耳朵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我们把小球放在水中用玻璃杯碰撞,能听到声音,所以我们认为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师:你们小组的同学太棒了,下节课(的内容)就不用学了。
生:我们还研究声音性质中的声音大小、变化的问题。
师:怎么研究的?
生: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们敲三角铁时发现:用力大时发出的声音大,用力小时发出的声音小,我们认为声音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师:这个问题你们下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把学生的思维由表层引向深入,给学生充分表现和表达的机会,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思想,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在交流辩论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共识]
六、拓展延伸
(出示钢管琴)
师:老师对声音这种现象也非常感兴趣,并且根据对声音的研究自制了一件小乐器,看,这是钢管琴,想听听它的声音吗?给你们演奏一曲《粉刷匠》。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或问题可以提出来。(生发言)
师:看来我们的研究还不能结束,声音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只研究了一个问题,其它的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保持探究的热情,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也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些小乐器去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和收获及时告诉老师好吗?
下课。
[课堂教学以新的问题的产生为终结,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保持学生旺盛的探究热情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条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堂中我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为设计思路,变教为学,并以学生的自由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维的时间、空间。
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首先,创设自由表达的环境。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气氛。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声音的产生进行猜想,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表达、各抒己见,使课堂形成了和谐融洽、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氛围,在交流中,我还注意对学生的观点,不做更多评价,多给鼓励,重在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其次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亲自研究、验证假设的机会。先是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得出结论,然后在出现不同结果的时候,通过演示锣这一典型材料让学生争辩、实验、反思,以有力的证据使学生的思想达到共识,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使之形成尊重事实的态度,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注重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
采取小组实验、讨论、交流及自求认识的方法展开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气氛高涨。
首先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都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表达的冲动和探究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造状态。
其次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教学中师生、生生互相提问、讨论解答,形成信息的多向交流,真正实现了平等、民主、和谐,使学生的创造激情得以释放,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我懂得了》课堂实录02-26
《10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课堂实录02-26
触摸科学作文02-26
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02-26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02-26
小学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02-26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02-26
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