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灵魂杂文

时间:2022-02-27 09:48:46 好文 我要投稿

行走的灵魂杂文

  知行合一,是教师生活的主调。教育需要静守,更需要行走。古有“游学”,今有“留学”,都以行走天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旷心怡神为要旨。

行走的灵魂杂文

  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在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读书叙事探究,促使我持续思考。我们一起寻求各种方法,用不同的行走方式表达叙事的思想。对我来说,这样的行走是对灵魂的挑战。在这个旅程,我学到了许多。

  杨老师走后,他原来的学生,现在成为我的朋友,每当与他们一起进行叙事探究,对我提出质疑,将这些我独自可能永远不会想到的思想向前发展的时候,他们继续影响和塑造着我的研究工作。

  今晨“羊村”对话,让我对叙事保持清醒,思考着读书叙事新发展的可能性。

  事情的起因是:杨老师的《湿地蛙声》出版发行,这是杨老师教育行走的叙事文集,是《教学勇气》的实践版。借此把读书推向高潮,叙事会有新的窗口打开。马妮先发来万余字的读后感,我分作9个短篇陆续发入平台,引发大家对话。

  马妮:今日心中一潭死水被彩文老师投下一块石头,迸发出几朵水花,发来羊村权当圣诞节提前问好。

  BeckyMao:我体会杨老师的不仅是他的文字他的行走,还有他的人生,和他相遇的过程。如果只是学他,沉浸在他文字和世界里跟随他,那我们永远走不出悲哀了,他不会回音了,他的文字得当作回音壁,反射出我们需要的声音,而不是淹没我们的心声。他的文字和话生前不是长篇砸来,都是只言片语,一语中的,或者四两拨千斤,现在回忆录是他的语言集锦,长篇,所以,对于大家作为读者难以评论和对接。对接的可能只是某句话,却并不愿意哗众取宠。他的去,让我意识到我们该长大了,该自己消化生活的坎儿,内心的纠结了吧。所以,这也是我沉默原因之一。

  BOBO:记得德龙老师说过,他没有被小洪老师淹没是他想做自己,想自己独立做事情。叙事研究里面一个核心概念:knowledgecommunity知识共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不断有人进出,甚至消亡。当时也跟彩文老师一样困惑于E世代团队的沉默,读到这个理论豁然开朗。羊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各自知识共同体里一段可贵的经历,不论它会走向何方,重要的是知识共同体这一精神能永远伴随大家今后的生活。我现在在工作中也会有意识地去建立知识共同体,跟合得来的同事组成一个团队,抱团取暖,很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孙彩文,不要担心,顺其自然。群里大多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工作家庭都很忙碌。等到明年春天马妮回来,我们相约一起去看杨老师吧?到时彩文姐也来哦。

  安馨宝贝:摘录杨老师的几句话送给大家。

  1.只有做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才能在那段脱胎换骨的心路上挺过来。

  2.正因为少,所以路上要相互鼓励。能够重生的人,一定是走得很远的人,走得很远的人,一定会遇到同行者。

  3.我们在这里相遇,每个人都已经独行了很远。

  这几句特别打动我,特别有力量,感激!

  马妮:@安馨宝贝。独行是个很好的话题,我们看似朋友圈很多,而内心的那个内在的我却可能一直在独行,设置了密码,不让人随意触碰,也不是所有人能够触碰的,那个带密码锁的“我”是谁?那个孤独的影子可否解锁,是否需要解锁?波波的与志同道合者“随缘,抱团”是一解锁方式。@BeckyMao,羊群能从依赖杨老师的文字自觉的走向依靠自己的内力,也是对杨老师的回报,由此想起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安馨宝贝,独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独行往往孤独,孤独者远行易见真心,见真心而获同行者,便不孤独。真正的孤独也许如毕业生主题曲中所唱SoundofSilence里那几句“Peopletalkingwithoutspeaking.Peoplehearingwithoutlistening.Peoplewritingsongsthatvoicesnevershare.Andnoonedaredisturbthesoundofsilence。”

  Danielle:一直在关注,因为这段时间因为在评高级,没有时间与心思,所以,把彩文老师要我们发照片的事也耽搁了,其实一直记着。

  Su:妮姐和Bobo的话很有同感,羊村永远是我们最神圣的家园,心灵的栖息地。孙老师整理了杨老师这么多的资料,内心佩服,感动,感谢!

  BOBO:Dr.Craig教好多国际学生,游走于各种国际会议之间,可以从她对Knowledgecommunity的注解里体会到她心胸的广博。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杨会和她产生共鸣。

  Vanie11:沉默,有时可能因为自卑——进羊村那天,好奇地查看了所有群成员,发现几个熟悉的名字:马妮、张华是我的大学老师,潘吉、钟丽波,依稀记得他们的文章曾出现在我们的教材里《ThePhilosophyofSelf》。其他人虽然不相识,从文字中却可以感觉到各种气场——研究生气场,博士生气场,高级教师气场——以及种种成功气场。你们在同一个Knowledgecommunity里,群里那些读得懂和读不懂的文字,我都在读,每每路过羊村,像是沐浴阳光,很温暖。只不过,我只看一看,读一读,仅此而已,无论是“商人身份”还是“主妇身份”,总感觉和羊村氛围有些格格不入。有几次想发言,都碍于自己阅历有限,学识浅薄而却步。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是一头被强行牵入的小羊,一边犟着脑袋拼命往外退,一边又贪恋着这一片青青草原上的无限风光。直到“独行话题”,顿然有了共鸣,一直以为我是孤独的独行者,却原来不只是我。如果老杨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一定会憨憨地笑,“怂恿”我分享我的小心思,照他的话讲:说不定能碰撞出点火花,得到意外的收获呢!路漫漫其修远,不如结伴同行。

  Vanie11:沉默,有时可能因为害怕。老杨走后,我在群里看到某师兄在一篇悼文中写到:杨老师自称自己是垃圾桶,而他经常往里面倒垃圾(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这样)。读到那话时,竟然有一股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我的很多秘密只有老杨知道。与人分享快乐是容易的,而一层一层剥开内心,把心底里最痛的部分裸露在外,其实很需要勇气,但是,如果不让伤口见光,只会糜烂得更严重。老杨于我,像是一剂药,受伤的时候敷一敷,虽然伤口被重新捣了一遍,当时更痛了,但痛过就好了。很庆幸,我在人生中最美的季节认识了老杨,是他教我剖析自我,思考人生。做他学生的那段时间,是我真正的.思想启蒙。也很遗憾,在我最失意的时候,他离开了,我发给他的最后几条微信,居然尽是关乎失败、无助、甚至死亡,他的回复——《生命之歌》——让我此生难忘。进产房的前一天,我给老杨打了电话,他用很微弱的声音艰难地对我说:恭喜你,你终于挺过来了——这是我们之间最后的对话。是啊!所有的困难挺一挺,都能过去,或许时间很长,路很艰难,但总能过去。有时选择沉默,是害怕被忽视,假如真诚的倾诉换来不被理睬,岂不是自讨没趣;有时选择沉默,是害怕被看透,不是不愿,而是不敢。人生,总是可笑地不断处于两难。毕竟强大的老杨只有一个,接下来,唯有历练强大的自己。

  马妮:@姚渊,你的这番文字对我是一种鼓励,“被强行牵入……犟着脑袋拼命往外退……又贪恋这片青青草原……”多么形象的描述!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自己内心的矛盾中进退羊村?沉默或者发声?如果觉得想沉默,暂且沉默也无妨,如果觉得向往,累了过来吃吃青草,见见老朋友也不错。无论是曾经的师生缘,还是文字缘,还是和老杨的缘分,都已经牵上了,随缘就好,不用“牵着自己的羊角”一定要往哪里走。心有灵犀的朋友不会因为彼此不说话而淡了友谊,不相知的人也不会因为话很多而相拥。其实,我来了美国之后,更觉得个体的差异弥足珍贵,每个人的“小心思”都是一片花瓣,每个人的经历就像“七色花”的故事里那一片片花瓣飞出去帮助别人。不同的个性和故事是一朵“彩虹花”,她空中时隐时现,照耀和渲染彼此的生活和心灵。

  对话还在继续,而我的脚步停下来了,在等待我的灵魂。

  爱默生说,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

  思想被唤醒,眼前的路也清楚了。

【行走的灵魂杂文】相关文章:

日暮里杂文02-26

王子与女巫杂文02-26

漫城生活杂文02-26

爸爸那沉甸甸的爱杂文02-26

陪你走过的岁月杂文02-26

一个热爱生活的宝妈杂文02-26

一份信任,一份责任杂文02-26

你一定要一直向前,才不会辜负我陪你的那几年杂文02-26

森林里的小屋的作文02-26

成长的滋味的优秀范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