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课堂实录及其评价

时间:2024-10-17 15:01:1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其评价

  文本简析: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其评价

《找骆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故事,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和商人的不同语气和他们各自的心情

  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与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背两首古诗。

  (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古诗,老师在期间调整学生的坐姿和情绪,为正式上课做准备)

  师:小朋友们的古诗背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请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师:你们听说过骆驼的另一个称呼吗?

  生:(齐)听过,叫做“沙漠之舟”。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

  生: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

  生: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骆驼的一些特点。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和骆驼有关的影片,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多媒体)。

  师:看了影片,大家再来说说骆驼的特点。

  生:骆驼是有感情的。

  生:骆驼勇往直前,很勇敢。

  生: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生:老师,看了影片,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沙漠里的人为什么要穿黑衣服?第二个问题是骆驼在沙地里行走,脚会不会陷进沙子里去?最后一个问题是骆驼的驼峰有什么作用?

  师:这位小朋友看影片看得可仔细了,而且能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个小朋友能解决这位小朋友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黑色衣服的作用是防晒、防风沙。

  生:我觉得可能这是他们的风俗。

  生: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骆驼的脚会陷进沙子里,但很快就能拔出来。

  生:我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骆驼的驼峰是用来贮存脂肪和水分的,这使它能在沙漠里生存,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很长东西不喝水也不会渴。

  师:大家谢谢这几位小朋友。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动词(板书:找,指“找骆驼”三字,全体同学齐读课题)。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来解决这篇课文呢?(板书:驮 跛)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抬起头来,看到黑板上这两个字,你们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看到驮字,我想到在课文中,骆驼背上驮的是米和蜜。

  生:看到跛字,我想到课文中骆驼的脚是跛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想欣赏你们读课文,请你们选一位你们最想听他读课文的同学来读读第一段,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棒,我们这样来读下面的课文,从现在起,我就是那位商人,你们就是那位老人家。你们想想,我丢失了骆驼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们作为指点迷津的老人,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商人的话,全体同学读老人家的话)。

  生: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师:是的。

  生: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师:不错。

  生: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师(着急地):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生:那我可不知道。

  师(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

  生: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骆驼的左边有一些蜜,左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师:伙伴们,“我”丢失了骆驼,说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要读得快一点,读出你的着急来,因为你丢失了骆驼,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肯定很着急。

  生:还要读出“你”的气愤来,“你”后来以为老人家藏了你的骆驼,对他很不相信。

  师:那你们呢?老人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要读得很沉稳,因为我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生:要读得慢一点,读得胸有成竹,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他的经验判断出骆驼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

  师:我们读完了课文,各位聪明的老人家呀,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请告诉我你究竟看见了什么,又判断了什么?大家用直线画出你看见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你判断了什么。

  (板书:看见_______ 判断 )

  生:我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板书:左浅右深

  左脚有些跛)。

  生: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板书:左蜜右米 驮着这两样东西)

  生: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板书: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

  师:真谢谢老人家,你们的经验真丰富。那么老人家呀,你们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语把刚才我们看见的和我们判断的连起来说一遍?同桌之间可以悄悄商量。

  生:因为骆驼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所以我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

  生:因为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生:因为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师:大家的句子造得真好。谁来造一个课文之外的?

  生:因为罗祖添平时学习很认真,所以她的成绩总是那么好。

  生:因为我上次考试考地不好,所以老师批评我了。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商人最后找到骆驼没有?

  生:(齐)找到了。

  师:你是从那里发现的?

  生:最后一段“商人听了,照老人家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师:你们真聪明,大家看看,“果然”还可不可以用其他什么词来代替?

  生:可以用真的代替。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商人说点什么?注意了,我现在就是商人。

  生:你应该向我学习,多观察。

  生:你要学会讲礼貌。

  生:你应该好好想想,你为什么找不到骆驼?

  生:你要多思考,不要胡乱责怪人。

  师:谢谢你,提醒得真好,我以后一定要注意。来,我们握握手(与刚才发言的同学握手)。

  师:那么,你们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就是老人家。

  生:我以后要继续动脑筋,多思考。

  生:我以后还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师:恩,大家要继续仔细观察生活,多动脑筋。其实,老人家就在我们三(5)班,大家都是老人家,你们看看你们今天上课的时候多聪明呀,只要你们肯勤动脑筋,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你们就都是老人家。

  板书设计:

  找骆驼

  驮 米 看见_______ 判断

  蜜 左浅右深 左脚有些跛

  左蜜右米 驮着这两样东西

  跛 瘸 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

  点评: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教态自然随和,教学语言亲和力强,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这对我们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创设情境,将学生与老师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充分融入文本,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但老师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如此,在课堂结尾之处,又走出文本,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升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与内化要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另外,教师教好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重点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词的训练退居其次。尽管如此,仍然对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了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落实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其评价】相关文章:

找春天课堂实录03-15

找骆驼课文03-09

《小松鼠找花生》课堂实录03-03

《找骆驼》同步练习03-08

《找骆驼》同步练习【集锦3篇】03-09

《项链》课堂实录12-08

赵州桥课堂实录12-18

称赞课堂实录12-19

《秋天》课堂实录02-29

《背影》课堂实录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