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是否遇到七仙女的七夕传说起争议

时间:2022-02-25 16:00:52 好文 我要投稿

关于董永是否遇到七仙女的七夕传说起争议

  由于“牛郎织女相会”和“七仙女下凡”两个爱情神话故事与七夕有关,因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但从古至今,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一直存在争议,而且迄今仍没有争出结果。

关于董永是否遇到七仙女的七夕传说起争议

  董永是下层“小人物”还是“有身份”的人?

  《汉书》记载其为“高昌侯”董忠曾孙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董永应该是个“穷小子”,是古代最低层劳动者形象,靠给人家打工生存,其一度家贫如洗,故父亲病死后只能“卖身葬父”。

  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称,董永早年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着小车跟着干活。后来父亲死了,无钱埋葬,董永只好卖身为奴,换回钱来为父亲办丧事。此即“千乘人”董永事迹:“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从干宝所述来看,董永是个汉代农民,确是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搜神记》是笔记小说,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原型?查阅史书,汉代还真有一个“千乘人”董永。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汉宣帝刘询的随从警卫(期门)。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长安男子张章找到董忠,揭发已故勋臣霍光之子霍禹谋反。董忠立即上报给上司(左曹中郎)杨恽。

  霍禹被镇压后,张章、董忠、杨恽作为有功之人,均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升官加爵。董忠被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因犯法被削户,只保留79户。但董家从此有了爵位,其子董宏、其孙董武先后继承位。

  在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董武因其父董宏“佞邪”,被剥免了封侯。一直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在刘秀当了皇帝(光武帝)之后次年的“拨乱反正”中,董家才被恢复了爵位,董忠的曾孙、董武之子董永,承袭“高昌侯”。

  如此说来,董永在当年绝对是“有身份的人”。至于其为何沦到“卖身葬父”的地步,有人分析或与其父亲爵位被剥夺、家庭突遭变故有关。

  董永是个“有身份的人”,这也为古人所认同。如在山东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门楣上发现的一幅“董永故事”绘图中,董永便是戴进贤冠的形象。《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但有身份的董永与穷小子董永是同一人吗?并无直接的说法。

  董永是“浪漫青年”还是“道德楷模”?

  汉代《孝子传》是其“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

  董永广为现代人熟悉,是因为其与七仙女之间的爱情传奇,董永因此在现代人眼里,是一个走了“桃花运”的浪漫青年。

  从考古发现和古代传说来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汉即已流传。但董永的早期形象并非浪漫青年,而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孝子”,在当时已作为公民“道德楷模”,为提倡孝道的儒家文化所赞扬和推崇。

  汉人刘向《孝子传》中说得更细节化:“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

  这就是董永“卖身葬父”一说的最早版本。刘向的《孝子传》已佚失,如今人们所见有关董永的文字,都是《搜神记》、《太平御览》等作品转引后保留下来的。有人怀疑《孝子传》是后人托名刘向的伪作。但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在汉代画像石上已出现“孝子董永”的形象。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发现的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画像石中,刻绘了17幅“孝子传图”,其中后壁便有“董永事亲”图:画面上有一辆独轮车,即所谓“鹿车”。老者手持鸠杖,坐在独轮车上,车上有盛食器皿,独轮车停放在大树荫凉之下。一年轻农民手持农具,扭头望着老者。

  画面上有“董永千乘人也”、“永父”题记,明确无误地表明,这图中的年轻农民是孝子董永,老者为董永的父亲。

  除了山东境内多处发现“董永事亲”图,四川等地也发现过,虽然细节和形态有所差别,但主题大同小异。如在四川乐山柿子湾I区1号崖墓中发现的“董永事亲”图,与武梁祠画像石中的画面很相似:画面左侧有一棵大树,董老父坐在大树下的独轮车上,树枝上悬挂盛器;右侧董永半转过身来,一手执锄,一手便面(扇子),为树下的父亲扇风取凉……

  董永能为古人所传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孝子。在父亲病逝后,“卖身葬父”则进一步强化了其“道德楷模”形象,这也是他日后收获与七仙女爱情的前提条件。

  董永遇到的是“织女”还是“七仙女”?

  宋元时期《董永遇仙传》最早称“七仙女”七月七日下凡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正是在“卖身葬父”后发生的,可视为民俗学对其孝行的奖赏。

  最早提及“董永遇仙”传说的,是汉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描写的,是《搜神记》。原文这样:“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依承诺前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做他的妻子。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这样,夫妻俩一起来到了债主家打工。

  债还完、“夫妻双双把家还”时,这“妇人”才说出了真实身份“天之织女”。原来天帝为董永“卖身葬父”行为而感动,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帮董永一起还债。

  “织女”什么时候变身为“七仙女”?这是一个有趣的流变过程。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与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织女是什么人?司马迁所撰《史记·天官书》中有一种说法,“织女,天女孙也。”天帝的孙女咋能既是董永的妻子,又是牛郎的媳妇?天帝之家也不能“一女嫁二夫”。在隋唐时期,这段“人仙之恋”被合伦理化,借用天上的织女星有三颗一说,将“一织女”换成了“三织女”。

  这样,董永与牛郎所娶对象,就不是同一位仙女,男女婚姻关系就正常了。为了让“三织女”说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捣鼓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

  在唐人所写敦煌残卷《董永变文》中,三位织女由此出世,而且让董永和其中一位织女生了一个儿子“董仲”。

  但这样一改,董永与牛郎成了“姐夫与妹婿”的关系,仍扯在一起;而且到底与三位织女中哪位做夫妻也说不清。宋元间“董永遇仙”进一步发展,流变出了“七仙女”这一新形象。让与董永相恋的织女和与牛郎结合的织女完全分开,董永与牛郎的传说不再纠缠不清。

  “七仙女”被明确为董永老婆,首现于宋元间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所生之子也由“董仲”变为汉代儒生董仲舒:董仲舒一心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迷津:“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这以后,有关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越发丰富,出现了《董秀才》、《遇仙记》、《织锦记》、《槐荫别》等各种版本的“董永遇仙”故事。

  董永到底是“山东人”还是“湖北人”?

  明嘉靖唱本《织锦记》称其为“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随着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深度流传,董永的籍贯却越来越复杂。在中国,目前至少有十几个县市的志书中都称是“董永的故乡”,当地都能找到董永祠、董永墓或仙女坟的遗迹与传说。

  董永籍贯的变化,同样十分有趣。

  隋唐以前,董永是“山东人”,即所谓“千乘人”。但由于千百年来行政区别的不断调整,“千乘县”现已不存,董永到底是山东哪里人,出现争议。与“千乘”有联系的青州、博兴、广饶等几个县互不相让,都说“董永是俺这里人”。

  到了唐代,人们更多的认为董永是“湖北人”。此说的最早出处见于《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一语。清康熙《孝感县志》亦有这样的说法,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以汉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陆县东境置孝昌县”,孝感与安陆因此都称当地是“董永老家”。

  宋代以后,董永的籍贯更多,除“山东人”、“湖北人”外,还有“江苏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多种说法,其中以“江苏人”一说最有影响,“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但“江苏人”意见也不统一。明嘉靖唱本《织锦记》中称,“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同省的东台市则坚持认为,董永是东台人。近几年有媒体又现新说,认为董永是个“老南京”,乃南京江宁人,“南京云锦”与“织女”附会到了一起。

  而在现代,认为董永是“安徽人”的比例上升。这或与黄梅戏《天仙配》的成功传播有关。黄梅戏源于安庆,大家自然认为董永是安徽“安庆人”。但同省的马鞍山市认为,马鞍山境内的“小丹阳”才是董永籍贯地。

  董永的籍贯众说纷纭,还能举出不少争议。争议的背后,至少说明“董永与七仙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不缺生存的土壤,这比证明“董永是哪里人”更有意义。

  声明:“一方钩沉”栏目文章系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供本报专稿,摘转请务必与作者本人联系。

【关于董永是否遇到七仙女的七夕传说起争议 】相关文章:

关于微波炉是否致癌的揭秘02-24

原地跑步是否能减肥02-24

怎么判断刹车片是否需要更换02-24

儿童右脑开发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孩子02-24

关于立夏的习俗02-24

关于生姜水泡脚的好处02-24

关于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02-24

关于幸福的精彩语段02-24

关于菊花茶的介绍02-24

关于宝宝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陪伴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