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诗意

时间:2022-10-11 12:55:01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枫桥夜泊的诗意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枫桥夜泊的诗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枫桥夜泊的诗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品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时间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作品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另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

  赏析:

  手捧此诗,题目《枫桥夜泊》就值得用心琢磨。所谓题目,即是文章的额头,它通常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所以,认真地推敲诗题常可收到明意旨的效果。就拿《枫桥夜泊》来说吧,从整个题目看,我们可以推知: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枫桥的夜景。从其中的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因此,人们常说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说,诗中有画,而这首诗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枫桥夜泊图。首先是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者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心头的钟声。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愁思进入梦境呢?

  说来有趣,不知是谁,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诠释:诗中的江枫是苏州二桥的名字,江就是江村桥,枫就是枫桥。而乌啼呢,就是乌啼山。对这样的解释,我不敢苟同。其实,现在很多地方的名称,是因为先有了名诗,尔后才因诗而得名的。大约在一年前,有一位学生家长来信谈到此事,我们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除了自己做了深入地考证之外,还专门派家住苏州的钱锡铭老师查找了苏州府志,进行了实际的调查,并写出了文章予以回复。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所以任何人读这首诗都不难成诵,并且愈是反复吟咏,便会愈益感到它蕴含丰厚,诗意浓郁。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第二句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是切题之句。原来,在停泊于岸边的客舟中过夜的诗人,其实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满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近处景物的观察。读这两句,重要的是体会其中包含着的时间过程。从欣赏远景到留心近景,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无疑过去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句诗所写的,实际上就是诗人勉强睡下去以后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时,对于方才观察所得的记忆与想象。诗人运用由远而近、由虚及实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寄居的这条客船上,集中到他这个带着愁绪夜不能寐的羁旅者身上。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是使怀着忧愁的客船夜泊者对着船外的江枫渔火而眠。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中国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舒缓、飘渺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近旁,这钟声一定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枫桥夜泊的诗意】相关文章:

《枫桥夜泊》译文02-24

枫桥夜泊作文01-20

枫桥夜泊教案01-24

枫桥夜泊作文01-15

《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03-10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04-22

枫桥夜泊作文15篇01-20

枫桥夜泊作文(15篇)01-20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