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心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环节一——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幼儿园社会教学立足于幼儿真实的社会生活,创设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将幼儿带入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状态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理解社会、认识社会、尊重社会中的人与环境。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个流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情境(如故事、儿歌、表演、文学作品等),将幼儿引入到即将学习的情境中,让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体验,从而去感知、理解某些行为和情感,为产生亲社会性行为做铺垫。在该环节中,教师可组织的素材有很多:文学作品、某种行为表现(看图书的方法、争抢、礼貌交往等)、社会认知活动(超市购物、交通规则、人们的劳动)等。例如:我们在中班设计的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主要目标是知道幼儿了解110、119、120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由于这些电话号码所表现的情节,不容易在课上体现,为此我们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小老鼠打错电话这一情节引出谈话主题,既能生动有趣、又突出主题。当然社会课中的故事和语言教学中的故事在讲述时应有所不同,只讲主要情节,不讲细节,这样更能突出活动目标。(不要举例)教学素材展示的方式有:情景表演、看录像、欣赏作品、看图片、调查表等。在运用教学素材和选择展示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多用故事、情景表演、桌面表演等方式,中大班幼儿多用录像、参观等方式。同时注意正面行为的演示多用现场表演,负面行为的矫正多用录像。例:中班抢椅子情景的回放、争抢图书等。可以将表演拍成录像播放,会增强真实性,减少表演中的负面影响。
2、环节二——组织交流讨论,寻求答案
当教师将幼儿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并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种初步的体验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共识”尤为关键。幼儿在上一流程中的初步体验有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会产生与之学习目标相斥的想法。此时,需要教师不断的引领幼儿结合情境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分析、判断行为的对错及缘由,引导幼儿真正理解、内化某些行为,产生正确的观念。
3、环节三——开展行为实践,获得体验
经过第二个流程,幼儿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正确的观念,观念应落实在行动中。“开展行为实践,操作运用”是社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地练习、模仿,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某些行为,并强化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正向行为。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训练,是幼儿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也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练习掌握本活动的要求。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心得】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08-25
小学实践活动设计方案11-21
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心得03-29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践实验心得08-26
实践活动心得11-12
寒假活动实践心得12-18
幼儿园实践活动教案01-26
幼儿园实践活动方案11-20
幼儿园实践活动方案05-01
幼儿园实践心得02-21